西西河

主题:【原创】日本和尚不抓贼 -- 萨苏

共:💬31 🌺2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日本和尚不抓贼

    昨天,陪一位朋友在大阪旅游,不知不觉走进了一座寺庙。日本的寺院,多半就在车水马龙之中闹中取静,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墓地的所在 -- 日本人死后,无论原来是哪个宗教,都要取个法号,把葬身之地放在佛寺里面。

    墙外是来往的人流,墙里是四方的墓碑,在日本并不奇怪。日本人对生死多漠视,人死即是去他界,从此阴阳相隔,两不相念。没有哭的必要,也无多少忌讳。如果去日本的殡仪馆,这边举行葬礼,那边就在举行婚礼,是这个矛盾的文化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墓前也可看到几朵菊花。日本寺庙往往会附设一个幼儿园,走在墓地之中,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墓地的静寂,让习惯了喧嚣的现代人,在喧嚣的边上就可以体会一下生的欢乐和死的平静。

    有时候想想,所谓归宿,不就是这么回事儿?

    寺院自然有功德箱,我指着功德箱的侧面让朋友看。

    对我这个举动,朋友起初有点儿奇怪,看过之后,就觉得更加奇怪了。

    点看全图

    功德箱的侧面,自然是有锁的,但这里明显被砸过,以至于锁的扣鼻都坏了,只好重新换一个。

    这个还算是好的。

    点看全图

    瞧这个,已经被砸过四五次了吧?

    “难道庙里经常会闹贼?”朋友问。

    我点点头,说:“你也可以做这个贼,和尚不会管你。”

    朋友狐疑地回头看我。

    我解释给他听 -- 在日本,和尚庙的功德箱 -- 他们叫赛钱箱,上锁纯粹是个形式。日本的善男信女对寺庙施舍甚多,于是,经常会有人来偷功德箱里的钱。大部分是小孩子,闹着玩,拿俩零花钱,也有成年人,或从箱子上抠个洞,或把锁给砸了,从里面拿钱。这种事儿,日本和尚是不管的,来贼不抓,一千,一万随他拿。

    “那,岂不是让人拿光了?”朋友觉得这不可思议 -- 和尚的钱也是钱啊,日本和尚又不是慈善家,难道都修行到不拿钱当钱的份儿上了?

    自然不是,日本和尚很会赚钱的,一个法号能卖几十万日元,赔本的买卖他绝不会干。

    那他为什么不管呢?

    有一位在日本当教授的毛丹青老兄(作为外国人在日本讲日本文化,堂堂爆满,这种人,除了中国也再无出产)曾和我讲起日本寺庙功德箱经常被盗的事儿,也正是他提醒了,萨才注意到这件事儿。

    这位教授有个和尚朋友,一天,他去拜访和尚,结果看到一个奇怪的场面。

    他去的时候是清晨,和尚正在扫地,旁边站着一个年老的来客,看上去满面病容,似已来日无多。

    扫地的和尚,慢慢地扫,一板一眼。

    形销骨立的老者,在和尚身后亦步亦趋,欲言又止。

    和尚似知似不知,微闭双目,依然是慢慢地扫地,一言不发。

    良久,老者微微叹气,取出厚厚一叠日元,默默放到功德箱里,双手合什为礼,转身离去。步子竟似十分轻快。

    莫名其妙的教授揪过和尚,敲一下光头问他何以如此怠慢香客?你押什么时候修行到这个份儿上了?

    那大和尚笑嘻嘻取了功德箱里的银子,竟是不加解释。

    接连几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教授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

    那位老者这样的,或许就是当年偷过功德箱里钱的人,也许几十年前的事情。世路走得多了,会让他慢慢觉得,这是一生愧疚于心的事情。

    到老了,他最终会把钱还回来。甚至十倍,百倍还回来。

    人生愧疚于心的事情何止千万,能够这样简单弥补的,却又能有几桩?

    你看他去找和尚,那就是要对和尚说一说这件事。

    可是和尚不会理他 -- 这种事情他见得太多了。

    你拿我也不会理,还,我也不会理。

    拿这个道理印证于和尚,和尚终于点了头,说:“就是这样,拿走的钱,最终都会还回来的,所以管它干嘛?”

    ”那你为什么不理他?”朋友问。

    看看那片墓地和松柏,和尚说:“还了,心就平了,还说什么呢?”

    似乎,带了一点禅机

    却听这和尚冷不丁嘟囔一句日语,翻译过来却是别有风味 – “你押赶紧把钱放下走人不就完了?多大点儿事儿啊?”

    这句话出来,禅机顿时荡然无存。

    然而,谁说,这又不是禅呢?

    [完]

    通宝推:梁东,捷克,daharry,redapp,闯江湖,非为,
    • 家园 老萨的幽默

      却听这和尚冷不丁嘟囔一句日语,翻译过来却是别有风味 – “你押赶紧把钱放下走人不就完了?多大点儿事儿啊?”

      这句话出来,禅机顿时荡然无存。

      然而,谁说,这又不是禅呢?

      听起来像京片子味道的禅

    • 家园 看来和尚毕竟是和尚啊。
    • 家园 萨老大的文风越来越精了。

      世上发生的事,都有其道理。关键在于人们能不能悟出来。

      “还了,心就平了,还说什么呢?”

      这么简单的话,就能叫人想好半天。

    • 家园 大家稍稍让开一条路,,,老衲拖了一个大号功德箱过来啦

       一板一眼慢慢扫地中...

       微闭双目慢慢扫地中...

       一言不发慢慢扫地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说到墓地,曾在一开窗就能看到不远处墓地的日本旅馆里住宿

      看萨大的文提到日本人的墓地,想起好多年前公司安排去日本旅游,有天晚上旅游大巴停到一旅馆门口,满干净漂亮的,拿钥匙进房间后一切正常,虽然是一楼的房,也没什么问题。但一拉窗帘向外看看风景吓一跳,我住的那个标间窗外是一个小小的空地,停着两辆轿车,空地紧挨着就是一片墓地了,虽然日本人的墓造型和中国的墓不同,但我还是认得出那是墓地的。距离我窗户这里最多50米。中间还什么围墙都没有,只有象征性的几个小护栏。

      顿时感到这也太夸张了吧,中国哪里有旅店就贴墓地这么近造的?和导游说,导游回答日本人的墓地大多造在市区里,所以肯定和市区的各种设施贴近的,日本人也不太在乎这个,可以看旁边热闹的其他设施。我们就看了,果然,墓地右边一头是个健身中心,大落地窗正对着墓地,里还有人对着外面这片风景正做着运动呢,我心里觉得挺好笑的,是不是日本人这样做运动可以提醒自己:不好好运动也会提前进前面那片墓地?

      不是心里能完全接受,只是时间也晚了,白天行程也累只想早早歇息,于是就没要求换房什么的,入乡随俗只当它不存在,洗漱休息,睡前心中默念:外面那墓地里如果有日本鬼,听好咯,你们日本人以前欠了俺们中国人血债的,是人都欠俺们的别说鬼了,晚上好好呆那里头别来打扰大爷休息!

      一宿无话到天明。

      关于日本人的丧事,还有件事也挺好玩,晚上闲逛看到马路对过一幢建筑以大门为中心,两边颇壮观的放了好多大花圈,我和同事说估计是什么有钱或者有名望的人,丧事有那么多人送花圈,里面摆不下都摆到马路边上去了,结果导游告诉我们:那是商店开张,他们有店之类的开张或者周年庆是送花圈的。

    • 家园 这个押在日语中咋说啊

      是不是おまえ?

    • 家园 想起一个问题来

      卖法号做法事和功德箱里的钱,需要申报收入,交税么?

    • 家园 哈哈,好人有好报啊

      惊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2 枚 通宝已收。通宝推荐已被记录。被推荐帖会以适当的方式被推广

    • 家园 很喜欢这个故事。和尚是比俗人看得开。
    • 家园 和尚嘟囔得精辟,话糙理不糙呀!
    • 家园 普陀山以前也有几个小和尚偷了香火钱回老家的事情

      方丈也就随他去了,不报警,也不追查

      这事是我一个以前在普陀山工作的客户说的,应该是真的

    • 家园 如此的和尚也只会出现在日本这样的社会中吧?

      放在中国是断断不能的,且不说那些些指着这些功德钱吃饭的和尚,就是另有来钱路子的和尚也是决计不肯让出这点功德钱的。

    • 家园 看见这标题,怎么也得进来逛一圈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