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国人偏爱高科技( 1 ) -- 秦三光

共:💬117 🌺30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上页
          • 家园 就差那么一层窗户纸

            400年前,伽利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发现木星和其四个卫星.100年后,牛顿总结出来万有引力.

            100年前澳大利亚的天文观测发现银河系还有无数的银河系.

            所有的这些重大发现都和玻璃有关,望远和显微让欧洲的科学家大开眼界.

            直到今天,西方也时时提起400年前的两片凹凸玻璃对科学的贡献.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玻璃

            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从藏品的时代上看,战国到明清几乎不间断。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清代玻璃器又分宫廷制造与民间制造两大系列,宫廷玻璃器占其中的3/4。宫廷玻璃代表了清代玻璃制作的工艺水平,是造办处玻璃厂按照皇帝的谕旨为皇家制作的各种玻璃器皿。有清一代从康熙皇帝玄烨到末代皇帝溥仪,内务府官办作坊——造办处玻璃厂从未停止过玻璃的制造与生产。

            玻璃厂建立后,清代的玻璃制作在皇帝和造办处管理大臣的统一指挥下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画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洒金玻璃等品种,雍正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珐琅是一种绘烧于金属胎、瓷胎和玻璃胎上的釉料,康熙年间从欧洲传入我国。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装饰工艺,始于康熙朝,而康熙朝玻璃胎画珐琅的实物却一直杳无踪迹,无缘得见。

            看来先辈们对玻璃的研究更倾向于装饰,而非实用.

            同样在度量衡计量方面,对温度,时间,长度的精确的追求也比西方差了一大截.

            我们今天也还在补课,基本单位和概念都是用人家西方的.

            技术上的落后可以通过山寨来追赶, 科学上的落后等生活教育创新条件好了,也许会有突破.

            • 家园 多谢!论断正确!科学进步渐进,再突破。

              总是相连的,人类互相学习,各有进退。

              国人学西方先进时,要仿造,要制造,也要创造。当创造时,必吸收与体现自家独特之思。古文明可资借鉴,更显珍贵。

              应当对自家自己有信心。

            • 家园 delete,发重。
        • 家园 你们这样的专业人士,不该光是站队投票表决相信不相信吧?

          我这样的老百姓,高等数学基本概念可能没您领会得好,也还可以看看科普,并议论一下的。如果我们被误导了,正应该有专业人士出来论理指正,以防谬种流传不是?

          和尚我从今儿起就在楼主这贴里等着了,吴文俊电邮这件事,既然中央电视台科普频道说过,肯定有据可查。你们咋就跟这儿表决上了相信不相信了呢?

          俺等着你们几位专业人士,或者楼主本人,说清楚了俺也好学习学习。

          • 家园 其实楼主有关数学的话

            基本都跑说书的那边儿了。

            哥氏猜想名声大,我本以为是因为数论在数学中属于很具体的东西,常人能看得懂。不过能像楼主理解成这般的,呵呵,再加上最后那句崇拜大数学家陈先生,我都不知道这算夸呢还是贬呢?

            哥氏猜想具体什么,一搜就出来了。河里我记得罗教主说过能给证明的(对此个人表示不可能),还贴了一部分。

            吴先生的事是有,没那么夸大。这个世界上两行就能搞定的数学难题早几个世纪就灭绝了。另外说个,在数学界,给出证明和提出突破性方法或猜想才是被最看重的。简化证明这种事,如果不是新方法能提供新的突破,基本不受重视。

            另外,“特精熟现代数学”这评价太大太大。现代数学发展的分化和细化已经不容许普通的天才来精熟了。吴先生算中国大数学家,但精熟现代数学这个评价还及不上。他在世界上的地位还是等以后的数学史家来评定吧。

          • 家园 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就是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学习代价才能掌握。如果只是看看科普,并议论一下就可以领会,那世界上就不会有数学家这个职业了。

      • 家园 不只一次看到此故事。记得CCTV4大家节目播过,是很玄,

        可以再详考确认一下。我手头暂无此资料。

        关于哥氏猜想与三的关系,算是我的猜想。不过,也可以讨论之哈。

        谢谢回复!并想听君高见。

        • 家园 1+1只是个缩写

          哥氏猜想是指“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鉴于这句话太长,大家喜欢写成“1+1”,和加法没有任何关系。

          陈景润证明的是比哥氏猜想弱一些的结论:“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其中一个是素数,另一个或者是素数,或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简称“1+2”,和加法也没有关系。

          至于和道德经的关系。。。

          至于那个吴老的故事,老实说,要么被人过分夸大了,要么不是真的。

          • 家园 小说者言大抵如此

            说一颗苹果掉到牛顿脑袋上,然后万有引力定律从此诞生了.

            说伽利略跑到比萨斜塔上做实验个大家看,证明大小两球同时落地,然后大家就觉得惯性定律更有道理.

            说二进制是来自于中国的八卦

            • 家园 结论是

              中国应该多种苹果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结论应该是自己找个望远镜去看黑暗的天空

                假如你有一个爷爷辈像伽俐略那样亲眼看过木星的卫星,而且后来日心和地心大战100年,所有的故事都用白纸黑字记录下来让你可以重复验证,那么你也有可能像牛顿一样琢磨出个什么引力定律.要不大牛自己都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家园 我也这样看

            无论是哥德巴赫猜想,还是吴文俊大师的故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8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