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熟悉古文右起竖写,以提高横/竖读写效率 -- 黑传说

共:💬94 🌺6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熟悉古文右起竖写,以提高横/竖读写效率

    原帖在此,看不到图片的转此处

    最近央视掀起了一个讨论潮:禁止英文缩写,结果双方好像立场鲜明。文笔好的那帮人到处质疑,而质疑之文很快被短促的回复给打压下去了。

    我的意见:支持这种做法。而且还需要更进一步,那就是:

    屏幕横着放,文字竖着写,从右到左写

    这么做的原因如下:

    注意:下面完全根据的是人体工程学的理论,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所以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在此领域讨论,而不要去涉及普及率、政治、价值等领域。

    为什么反对五四以来的文字版面做法?

    1、不自信导致伤及无辜:那代人对中国太不自信,于是任何东西都和中国的失败挂上勾,文字就是其中一个被殃及池鱼的领域。

    我就怪了,地主家腐败的军队打败仗,和佃农家纯正的口音有啥子关系啊?

    2、五四之后的文字版面方式变革是退步(除简化字外):原来言简意赅的古文,加入现在的词汇之后,被迫变成了繁琐的现代文,难道不是退步?原来非常适合竖写的文字被迫改了方向,只有越来越扁化才能方便书写快速,最终的方向好像只有英文字母那种形式才会更好写。————当时有人认为是把汉字“螃蟹”化

    3、打着科学反科学:五四那时太没自信了,文字都被迫横着、反着写,还是以所谓的科学的名义。怎么就不说“屏幕横着放,文字竖着写,从右到左写”才最符合大部分人的人体工程学的呢?

    4、加大学习难度:总是号称要全球化,但难道全球化就意味着着自己被消灭?只接受外来的?为什么不是自己发创,然后扩散出去呢?

    接受巨量的让专业人士都头疼的词汇,已经是很累了,还是缩写的,那就更累了。——难道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老黄牛,不怕累不怕苦?

    举个例子:马可波罗同志在自己的书中,引用东方事物的时候,是不是左起横写的?可我们当时是右起竖写的啊。人家马可波罗是合格的文化引入者,没有偷懒,也没有越狙代庖的想法, 老老实实转化,当然,或许人家也认为右起竖写才是王道,可是自己没能力而已。

    而我们五四的那帮人呢?或许太自信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所以我所说的一定是对的,不符合自己的观点都可以生生歪曲成符合自己的(证据确凿,请看楼下我对当时文档的分析); 或许是太不自信了,把自己家里所有东西都砸碎; 也或许是太偷懒了,不知道去老老实实翻译转换文本。

    5、中文化是趋势:连编程都全中文化了,还有啥所谓的技术或者领域需要只有英文才能搞定的?

    一、屏幕横着放:

    1、宽屏更舒服:原来普屏时,由于宽度比较窄,对于“扫一眼一行”来说,屏幕宽度不能太宽。当屏幕达到宽屏时,则根本很难一眼就扫一行。而是中断了一行,一行需要看两次,而如果是竖向的话,一行就是一次,而竖向3行的文字量大概可以等于2行横向的文字量。那么竖向的看的效率会更高。

    下面具体测试,有兴趣的自测吧,分别是左起横行的和右起竖列,为公平起见,都调成了能够扫一眼就看完一行或一列(但作为已经熟悉了左起横写的人来说,任何测试都代表不了什么,因为习惯在那边,心理作用在那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宽屏是趋势:这个已经有各个屏幕厂商近几年来的数据在说话了。

    3、横拿更好:以前的书都是竖着的,卷起来,一只手就能掌握。但现在屏幕是硬的,卷不起来,竖着哪只能对应哪些小屏幕领域,但小屏幕竖向看的话,可包含的内容更少了。大屏幕的话,横着拿更稳,并且可以给屏幕留更多可视空间。

    二、文字竖着写

    1、看得更快:

    很多人认为眼睛是横着长的,因此横向文字可以一眼就看一行。人的”眼界“不是宽屏的,绝大部分人都被眼睛横着长的外观给忽悠了。就目前公认的结论,两眼的视野是“竖长”“心”型,非扁长心型

    但是目前所有关于眼睛视野的研究都有严重缺陷,所以即使这个公认的结论非常有利于我上面的主张,但我这里还是不打算采用这个证据,只用来批驳楼下哪些以眼睛生理原因决定横读更爽的人。

    理论上,因为眼睛视野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只有眼珠在起作用,而眼珠是圆的,两只眼珠在一起聚焦,那么主要的视角是长条形的,而不是宽屏的横条型。原来独眼限制的横向鱼形视野,这个样子: <>,也变成了竖向的鱼形视野状 ,这个样子:()。此时,视野=扩散化的聚焦区。而且,看书的时候更多的需要聚焦,所以就更应该采用竖向的行文方式了。

    宽屏看起来舒服主要还是和人的压抑感有关,一般更喜欢:”两边没有限制的横长条“,”下面被限制住长度了(地面限制),上面高高在上需要仰头的竖条形“。

    拔地而起的数和躺着的树,看起来是躺着的舒服。

    2、写得更快:

    汉字本来就是相对方便竖写的文字,而且很美观,书写速度更快。其实,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甲骨文和金文是竖写的?如果是竹简是因为材料原因,那么布帛和纸呢?

    根据楼下分析,竹简也不是竖写的必然,因为竹简横写照样方便。

    3、更漂亮:

    如下,看看这文字的美观,横着写的文字有拿得出手的么?中文是从竖写发展出来的,因此在竖写方面的功力深厚,远不是横写所能比拟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三、从右到左写:

    1、方便右撇子:

    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眼睛滑动的顺序是从右到左,因此查看的顺序也是从右到左会更舒服和省力。

    2、对书写没有不便:

    目前的手写屏,对位置要求不高,不论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都可以很方便的书写。

    而全触控屏,则重新会出现这种对位置有要求的需求,对位置的流畅把握,可以大幅度提高读写效率。

    3、原来担心右起写字会弄脏已经写好的字的因素也随着电子化,渐渐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四、转换成本低

    既然现有数据表明了右起竖写读写效率明显高于左起横写,而且熟悉右起竖写之后,对左起横写没有负面影响,还大幅度提高了左起横写效率,那么就很有必要推行了。

    1、首先,为尽量降低转换成本,可以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主要捉教育阶段的人群,这样成本被压缩在了

    2、软件:现有所有常用办公软件,都有竖列模式,不须修改即可满足要求。即使需要转化,网上现在就有这种转化工具,也才160行(包括注释),便宜量又足。

    3、印刷业:除了已经出版的书外,没有影响。

    4、其他行业影响有待评估。

    总而言之,从人体工程学和硬件发展趋势角度考虑,基于人民群众方便和高效掌握知识的考虑,很有必要恢复古文的版面书写模式

    ===========================================================================================================================

    常见问题解答:

    一、人的眼睛决定人的视野适合横读?

    目前公认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的视野是竖长心型,所以不是这么回事

    二、横写更快?

    根据鼓吹横写的人提供的实验数据显示,熟悉竖写的人,无论是横写还是竖写,都明显快于只熟悉横写的。(这个够客观吧?)

    三、竖看眼睛需要上下滚动?

    并非如此,竖看的时候,每列可以调为扫一眼就能看完,这样就不用上下滚动眼珠了。

    四、竖看鼠标需要上下左右滚动?

    并非如此,每列一眼扫完的时候,鼠标滚动在竖看模式下是左右滚动,而无需上下滚动。

    五、竖写不适合中英混排、数学公式?

    根据现有的转换工具,不存在这个问题。

    六、改起来很耗钱?

    上面已经有证明,不耗钱

    七、你这是复古?

    如果复古能够带来效率极大提升, 复古又何妨?

    ===========================================================================================

    附加说明:

    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现有的方式,潜在的效率浪费累积起来是非常吓人的。就像写繁体字,写几个无所谓,但一篇上万字的文章写下来,并让对方阅读,牺牲的效率就放大化了。

    二、我对事物的判断跟普及率/流行度无关

    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什么是合理的什么不合理,而不是是不是普及,或者正被普及或正被遗弃。

    比如次贷在金融危机爆发当年,我就认为”次贷是个好东西“,非常适合中国,非常适合于作收入分配手段,同时还能作为社保重要手段之一。

    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也不是为了跟随而跟随,而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判断。

    现有的信息产业,并非完美,比如有人论证3进制的计算机更快,苏联也搞出这东西,但因为苏联国家的问题,导致现在二进制流行。信息产业领域变化太快,现在被普遍认为真理的东西,可能三五年后就成了垃圾。

    不要绝对化:谁说毛笔就是要必然被淘汰呢?触控普及之后,毛笔恐怕是个更好选择:软——可以不伤屏幕,笔画自然——笔触自由,画画效率更高。

    三、力求客观,但拒绝回复对同一个问题实质上不断重复提问和不看内容只为表态者,也拒绝回应任何先给我扣上主观/五毛/五美分/复古派等帽子的言论

    四、为了方便新参与讨论的者,不重复已经有答案的问题,在回复之前,请先浏览下楼下的各贴,基本上,我会不定期把楼下讨论有结论的东西补充到主贴中,但有些东西太多了,一次发出来太占空间,所以还是留在楼下,比如对当年鼓吹左起横写的文档的分析。

    另外,附上一个图表,这图表是严重偏向左起横写的人给出的,这就排除了我的主观偏向选择因素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后续文档(只是业余搞搞,所以断断续续的):

    追溯历史,发现决策很荒谬(一)——最后有爆猛料

    程序/公式竖写完全没问题

    就目前的资料而言,人视野也不是宽屏的——“竖长”心型

    关键词(Tags): #竖写 古文
    • 家园 可能台湾人会习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看文字吧?

      我觉得这么看很累。

    • 家园 实名投囧

      难得有篇文章,找不到一处同意的地方。

    • 家园 古代的算筹,还有苏州码子,算盘,

      为什么我们读数时由大到小读,而算加的时候都是由小位到大位的呢?理论上是可以由大位算到小位的。

      筹算与算盘,还有苏州码子的使用都是类似的。在这一整套古代算学体系中,除了发文章以外,计数全是从左到右,从大位到小位计的。如果你看从右到左横写的阿拉伯文,就会发现,阿拉伯数字是从左到右写的。所以如果我们从右到左竖写汉字时,是不能把英语单词和阿拉伯数字竖排的,像你那样排字母和数字绝对是违例的,更不要说公式了。

      不信你去看对岸的演变结果,对岸排汉字和英文单词、数学公式混排的效果就是要歪着脑袋看的。这个问题其实大陆这边也是有规定的,不过大家都是横排,所以见得比较少而已。不管怎么说:黑传说:程序用竖写完全没问题这么排就是错的。只有英文字母大写时才可以竖着排。这是乌龟的屁股程序是全英文的,按竖排规定,就是把方向转九十度这不多此一举吗?

      拼音文字,还有数字都是需要横排的,不然就会失去意义,而且拼音文字和数字在演化的过程中形态已经为横向阅读作为优化,竖排会影响阅读的,所以不可以按你的想来排。汉字是个特例,横竖排都可以。这恰恰证明汉字的适应性很强嘛那个书写,只可能是针对繁体中文的,而不是简体中文和英文的。简体中文自身书写规范已经为横排作了改变,(除非你觉得写繁体字比写简体来的快……)

      现代汉字横排的原因最直接的是因为新的书写方式普及,悬空写字对臂力要求很高的,而用腕部支撑,必然导致从左往右写、从上到下的书写方向,不然,写一排字就要吸一次墨。这个书写方向实际上是方便右撇子,而不是左撇子,你见过左撇子写字就知道,左撇子写字有多别扭了。无论哪种文字,都是被右撇子最优化过的另外大多数人都是先从左边看起的,跟左右撇子没关系,阅读习惯已经被优化过了。不然为什么导航条都是设计在左边,而右边是给滚动条的?

      采用新的书写方式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年 TG 不土,而且很洋,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这个贴子没有挨蛋真是奇迹另外,就是对岸,横排也已经是不可抗拒的了,大多数的科技文献和政府公文都已经是横排了,这都是要大量使用数字、英文的结果。

      另外做那种讨论的人连古代算学的常识都没有,除非算盘可以竖着打,不然没有讨论什么公式也会竖着排的必要

      ===========================================================

      顺便说一下,没准中国没发展出近代科学就是因为文字竖排(瞎扯的,当我没说好了。)

      • 家园 竖排英文和数字就是违例?

        一、规定是人制定出来的。违不违例先看规定是否合理。

        竖写英文/数字需要歪头看的规定,在目前仍然还经常使用竖写的设计界是普遍被违例的,因为明显不合情理。

        其实为了美观,英文和数字在竖排时,在按我方式转换之时,最好是稍微斜体,这样更加符合他们的特点,并且美观、紧凑。

        更没失去意义。

        二、简体中文确实对横写做了优化,但还是远远无法抵消千百年来汉字对竖写优化的影响。

        三、恩,我就是左撇子。古文右起竖写,确实是方便了左撇子书写,但并不方便左撇子阅读。在没有吸墨的情况下,左撇子最优的方法是左起竖写,而右撇子最优的是右起竖写。

        大部分人先从左边看起?中国古人不算人么?

        导航栏和滚动条也非必然,我知道在emacs里,就可以设定滚动条在左侧,恩,我就这么设定的。导航栏?你看现在的webqq,是什么情况?

        四、对岸的演变结果,不足为据,人家什么时候独立自主过了?再说了,当地媒体的声音还是:左起横写更有效率。有这个潜意识打底,那么被演变就是必然了。

        五、这个讨论,涉及的是文字的书写和阅读效率,和算盘有关系么?算盘不能竖着打?就我所知,算盘不仅可以竖着打,而且算盘还可以多维绕圈打——当然,这需要多个算盘,而且是忽略了重力状态的算盘,变成了心中的算盘,多个算盘立体交叉之后,可以做更高级的数学题,恩,没错,很多心算就用到这个心中的算盘。

        • 家园 请分清什么是足,什么是履,

          一,排版就是这么排的,为的就是美观、便于阅读,人家定这个规范的好说也是这方面的大家……你要是觉得你有资格对此说三倒四,请自便……

          二,现在用键盘一分钟至少十五个字,长时间输入的人都在使用键盘,谁会管你书写的速度……反正我横写肯定比竖写快,但说明不了什么。

          三,不光是吸墨的问题,你的手还会挡住你自己写的字,我还算是写过的,知道这个的麻烦。右撇子无论如何只要使用腕部支撑,就会倾向于左起书写。左撇子嘛,除非笔划可以改成从右往左写,不然对他们来说永远都是不方便的。

          ===========================================================

          死人不算……中国古人怎么说都是死人…… 你自己的爱好我管不了( emacs 这么搞是因为没有 UI 设计师……当然没有,还有,我的 emacs 根本就没有滚动条谁有意见?一边去) webqq 有手持设备的考量,小屏幕下用户可以不用横向滚动就看到主界面,突出内容时都会考虑把侧边栏(注意与导航栏有区别)放到右边……这种事情自己找本 UI 设计看去……

          ===========================================================

          四,对岸由于没有政府干预,其演进结果更为可信。事实上需求就是这个。没有什么潜意识,要说潜意识里,他们还是觉得老一套更好,不然怎么会被赶到海岛上的的?很奇怪,看不起人家还觉得人家那套更好……他们花了这么多年,最后结论还不是跟我们差不多。

          五,还有筹算呢。你给我排个筹算的“横”式出来?

          另外算盘竖着打?有的话给张图,什么心中的算盘……能心算还要用算盘做什么。心算不了才会算盘的。

          • 家园 &quot;大家&quot;胡说还要听他的?

            一、我下文有分析当时的大家是怎么样论述的,请先看之。追溯历史,发现决策很荒谬(一)——最后有爆猛料

            二、键盘非必须,在只有一块屏幕没有附加的键盘的情况下呢?主贴里已经引用了鼓吹横写的人的数据了,而且,熟悉横写的无论是横写还是竖写,效率都远不如熟悉竖写的。所以如果真的要横写更快,也要先有竖写基础。

            三、在电脑这种设备中,你右边写的字代表已经整理好的,挡住了又有何关系呢?又不是还在墨写时代。

            四、emacs没有ui设计师不代表不注重ui设计,能够设定滚动条在左侧,说明人家还是清醒的,知道要注意左撇子的需求(废话,多少原始黑客就是左撇子)。

            五、webqq起始于网页,至于他们当时设计的时候有没考虑手持设备我不清楚。但即使是考虑了手持设备,那也不是这种设计,因为左右布局,根本不适合手机这种窄界面。——很多现有号称的ui设计原则,都很扯,所以不可尽信,这方面即使是apple,也还在不断探索中,主要看说的是不是在理,而不是某本经典怎么说。

            六、对岸本来可以更自然的演变的,但是媒体已经先站队了,还是自然么?再说了,主贴引用数据里,熟悉竖写的写起横字来速度提升明显,但这不代表一开始熟悉横写有任何优势。

            六、对筹算不熟,无法解答,但算盘(下面是别人的发现,我只负责引用):

            用算盘开根号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其实用算盘也可以算三角、对数、甚至连 Bessel, Gamma, Beta, Zeta, Theta 等各种特殊函数也可以算。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罗郎展开,从而把它们转换成一种 power series 的计算。为了提高速度,我想给这些运算过程发明一些口诀,尤其是想用这些对快速傅立叶变换发明算盘口诀。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研究研究。

            关于算盘计算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有限数学。比如说对一个 BCH 码的破密过程,就完全是一个在有限域上的多项式计算。这样的问题靠打算盘也是可以解决的。

            (此段是我的补充)要更复杂的算法,需要更复杂的算盘,这样,可以出现两个算盘交叉成x、y轴。如果还不能满足要求,那还可以再加一个z轴。此时,算盘只能无视重力作用了,否则用不起来,所以只能放在心中或者电脑上演示。

            复杂一点的算盘?你是说,立体的,横竖都可以播的那种么?我本科学群论的时候,自己做了一个 D_4 群的算盘,还做过一个 A_5 群的算盘。后者比较复杂。。。

            七、你没玩过心算?心算最好的不是用数字来算,而是用图形来算。如果心中有个算盘敲来敲去,效率会提高不少。

            • 家园 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点到为止吧。

              算盘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你知道电脑时代之前会计怎么做帐好解释一些,不过现在看……没必要讨论了。你这是支开话题。排版也是,就是硬把英文竖排也是有规律可守的,……你硬觉得你排出来的东西很好看,很便于阅读,我也没办法不是……

              现代中国绝大多数人与西方人一样就是先从左侧开始阅读的,习惯性地会先看左侧的东西,这是基本原则,你不承认我也没办法。事实上,人的注意力从来都是先点位在屏幕中央的(以此为根据,有些时候的会见把左侧留白,只在右侧写点东西的设计,反正我没见过反过来的设计,当然理论上存在那种可能性……),难不成为了效率你设计一种从中间开始阅读的东西(文字?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了……)有点快速阅读法倒是从中间扫两侧的说……

              最有效率的交流是直接通过脑电波交流,你觉得可能吗?

              关于 webqq ,你要有见解那是你的事。我只是说一下人家的设计思路。你觉得人家设计的不好,不要找我。

              再说一遍,导航条和侧边栏完全是两回事

              我讨论的是传统上数字就是从左向右横排表示,算盘、算筹都是,苏州码子倒是有竖着写的时候,但记帐和算的时候还是横着写。你讲什么更复杂的算盘?这哪跟哪儿?

              用算盘实现复杂运算,借助的是传统的算法,这点与计算机无异,我手算开方用的就是展开式(我觉得记那个开方的方法太笨了,而且算起来很慢),但这不是问题关键。当年两弹一星,还有其它的复杂状态下的运算都是这么来的。计算尺、机械计算器都是这个道理。不同的是,当年要自己设计算法,而现在算法是设计好的。直接输入公式就行。怎么会需要更复杂的算盘?算盘已经很复杂了……计算机可是只能算零和一的,还不是一样?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单化,算法不就是为这个而存在的吗?为什么要更复杂的算盘?我又不是学群论的。

              =======================================================

              扯了半天,真是完全没有重点……重点是,数字就是这么排列的!越是倚重数字,就越会觉得有横排的必要性至于为什么数字就是那么排的,就好像地球就是自西向东转的一样,我没研究,谁会对这个有意见……

              • 家园 数字横列没有任何过硬的理由,那就有讨论余地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老爸是会计+中医,气话我就不评论了。

                一、筹算我是“不熟悉”,因为我没用过这个做过高强度的计算,所以不知道其优劣何在,请问你有做过高强度运算?明了其优劣何在么?如果和我一样是靠维基百科来了解,那么我们就不能算熟悉这东西。那么接下去这方面的讨论就会很无趣,最好还是请一个做过这方面的人来讨论比较合适。

                二、至少就目前主流的理论,人的注意力定位也不是在中间,而是根据左右撇子,各有不同,右撇子右上角(离中心远着,接近于围棋盘中的右上星位)。

                习惯先看左侧是因为训练的缘故,而不是人的自然反应。

                快速阅读?请不要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说话,最快的阅读有快过“拍照式”的么?一眼就一页,还能完整还原,而且脑中翻书的速度岂是手上翻书可比(检阅速度非常快)。

                四、webqq?只能说你不熟悉。人家ui设计师的思路和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是一样的么?或许,人家ui设计师为了说服软件开发人员,编造了“考虑手机”这个谎言,也不奇怪。否则,你让人家把导航放右侧,这在任何国家、任何公司,绝对都会引起巨大骚动,绝对会大骂设计师混蛋。

                但是这种改变,给用户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方便(大家qq面板也都一般放右侧的吧?)。

                五、我举更复杂算盘,是为了表明数字并非只有横写才合适。

                更复杂的算盘自然是有需要才会有人去做(比如心算,比如教学等)。

                六、最后结论是:没有任何绝对的理由,使得数字一定需要横写。

                规定一直被违反着,古代算术工具也非一定要横写,ui设计为了提高人们效率,有必要突破常规。

                ====================================================

                我在发这主题贴的时候,已经准备好挨蛋了,但就目前而言,除了你给我提出了一个相对有价值的讨论方向外,其他的回复,都提不出有威摄力的论点,所以还是要感谢你,改天我有空去玩玩筹算去。

    • 家园 强烈支持,文字还要用甲骨,刻字更低碳

      最近西西河掀起了一个讨论高潮:文字竖着写,结果双方好像立场鲜明。文笔好的那帮人到处质疑,而质疑之文很快被短促的回复给打压下去了。

      我的意见:支持这种做法。而且还需要更进一步,那就是:

      文字要用甲骨,刻字更低碳

      这么做的原因如下:

      注意:下面完全根据的是人体工程学的理论,根据技术的发展趋势。所以如果有不同意见,请在此领域讨论,而不要去涉及普及率、政治、价值等领域。

      为什么反对周朝以来的文字做法?

      1、不自信导致伤及无辜:那代人对商朝太不自信,于是任何东西都和纣王的失败挂上勾,甲骨就是其中一个被殃及池鱼的领域。

      2、周朝之后的文字版面方式变革是退步(除金文外):原来低碳环保的甲骨文,写到非常浪费的纸上以后,被迫变成了繁琐的文言文,难道不是退步?原来非常适合环保的文字被迫改了方向,只有越来越污染环境才能方便书写,最终的方向好像只有造纸厂那种形式才会更好写。

      3、打着环保反环保:周朝那时太没自信了,文字都被迫在纸上写,还是以所谓的环保的名义。怎么就不说“文字用甲骨,刻字更低碳”才最符合大部分人的人体工程学的呢?

      4、导致文化低俗化:总是号称要普及文化,但难道普及就意味着变的低俗?只迎合低俗的口味?为什么不是自己发创,然后让大众迎合过来?

      接受巨量的让专业人士都头疼的词汇,已经是很累了,还是缩写的,那就更累了。——难道中国人民个个都是老黄牛,不怕累不怕苦?

      5、甲骨化是趋势:连编程都全甲骨化了,还有啥所谓的技术或者领域需要只有纸张才能搞定的?

      而且,甲骨化和现在提倡的“无纸化办公”是不谋而合的,只有甲骨化,才能无纸化办公。

      • 家园 你要这么讽刺,我要举报的

        你严重忽视了一个我提出观点的大前提:

        材料进化。

        甲骨有竹简的量么?易得么?

        再说了,我也没否认当年右起写恰好可以根治一个墨写时代常见的问题:袍袖会弄脏已经写好的字。——但这个矫枉过正了,而且,现在也渐渐无纸化,这个理由渐渐不成立了。

        在没看清楚别人要说什么之前,请不要随意发表意见,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的。

        • 家园 啊,抱歉,让你误会了。不过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首先,数量并不是问题,古人曰“不贵多贵精”,所以多不多并不是关键,关键要精。在精这方面,甲骨比竹简太有优势了,你看,三千多年前的甲骨随便放着都流传了下来,但是竹简除非放在古墓里,否则是无法流传下来的

          所以,甲骨虽然没有竹简的量,但有远超过竹简的精。

          以精的退化为代价,取得量的进步,这不是材料进化,而是材料退化,我们要做的是揭开蒙蔽了世界三千年的迷雾,让真正的书写材料重新光大我们的宇宙。

          所以,你所说的大前提,是有严重问题的,本身站不住脚,就不能说我故意忽视。

          在历史规律里也有“历史是螺旋上升的”,从最开始纸没有出现的无纸化,到出现纸张的有纸化,是一个上升,然后又是无纸化,就是螺旋上升了。

          同样,从甲骨,到纸,再回到甲骨,也是符合“历史是螺旋上升”这一普遍历史规律的。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没道理,可以批驳,用举报来威胁就是你的不对了不是?大家都是心平气和好好讨论,为我国找一种最合适的书写材料啊,在这一方面,难道我们不是志同道合吗?

          • 家园 算你有理,但材料方面甲骨目前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编码化,电子化作为介质。

            然后把编码的东西刻入某种可以超越人类时间流的介质里,比如钻石之类的。

            可能需要内嵌一个解码器,因为谁也无法断定一百年后的人还用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解码器。

            硬盘的永久存续已经有很多研究了。

            最烦那些只看标题,完全不看内容,就直接以最极端的东西来讽刺的人了,辩论和讨论是一样的么?人家想认真讨论时直接就给水掉了, 当人家要你表达态度的时候,倒全体静默了,然后说不民主没人权……

            • 家园 就是就是,我也讨厌,不过我还是觉得甲骨最好

              比钻石、硬盘强多了

              钻石虽然很坚硬,但是古人云“刚不可久”,越是硬度大的东西,越不能持久。而且,钻石的组成结构,都是碳,纯粹的碳,100%的碳。二氧化碳的碳含量才27%,就人人喊打,现在这么提倡低碳生活,用钻石真是100%的背道而驰啊!所以一定不能用钻石,说什么“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不过是可恶的钻石制造商利益集团做广告企图剥削人民的胡话!

              用钻石,一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宇宙大主题,二不能永续保存,所以不可行。

              硬盘也不行,也是那句话,“刚不可久”,在这方面,硬盘还不如软盘,软盘的持久性要比硬盘强,但是仍然不够长。硬盘永续研究的第一步,必须是硬盘软盘化,否则没用的。

              但是甲骨就没这个问题,首先在永续上,甲骨文三千多年过去了,还不是保留下来了吗?三千年前的钻石,三千年前的硬盘,都已经在历史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是三千年前的甲骨依然坚持守护着它承载的信息,这充分说明,在永续性上,甲骨是第一流的,是无可争辩的。

              其次,在通用性上,甲骨也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我们现在还是能读懂,最近还有一个四川学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更说明甲骨文的复兴就在眼前!用钻石文,就像你说的一样,还需要配一个解码器,用硬盘,就不是一个解码器的问题,要配一台电脑,更麻烦。甲骨文就什么也不用配,直接就可以看懂了,所以甲骨在通用性和理解上也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综上所述,甲骨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是最好最好的材料,我们应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甲骨。

              你觉得如何啊?

              • 家园 不是刻在表面

                现在的存储方式,都已经抛弃了刻在表面这种容易磨损的方式了,都是刻在晶体的内部,这样可以避免磨损。

                甲骨也可以刻在里面,但不透光,外人无法明辨里面的虚实,而钻石等透光,里面的不一样的差异,容易被发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