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经过三十年,我们似乎又走到了一条岔路口 -- 酥油茶

共:💬40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的很好!鲜花!

      看我的帖子: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883411

        • 已阅
          家园 千古罪人啊。他七段之手,不服毛主席十三段

          却偏偏不愿意公平竞争,硬是撬掉公有制的根,把中国往火坑推。

          人类社会的问题,永远都是(既得利益+精英+官僚资本) 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

          看现在美国,就是军火集团+华尔街金融精英 劫持国家利益,统治底层老百姓。都是一样的。

          毛主席本来已经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出了药方,朝好的方向走了。可邓却偏不。

          •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公有制如何激励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就好像国有的工厂一样,很少有搞得好的,为什么,不外乎厂子不是自己家的,就没有积极性。朱镕基早就看穿了这个,所以要搞破产改制。以前论坛上有人讲过,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不少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建议把企业卖给职工个人来经营,但是上面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老朱就干脆把这个窗户纸捅破了。

            楼上那位讲的,公有制多么好,理论上面,书面上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实际不是那回事,人的积极性这个最核心的东西解决不了的。我们单位有个退休教师跟我讲过,他以前到日本去看她女儿,日本以前也有国营的旅馆,国营的铁路,结果不仅服务不好,还赔钱;后来改成私人经营,就没这些问题了。

            • 家园 公有制其实是全民股份制

              换个角度看:

              全民是股东,中央是董事会,国企厂长是请的总经理。

              决定主动积极性的根本不是所有制,是管理能力。

              对工人来说,公有制的时候可以有主人翁精神,私有后只是打工仔。

              对厂长来说,私有后如果变成自己的私产,那动能性肯定大幅提高。

              但是,如果公有制的时候,对厂长的管理合理,总经理一样会拼命干。

              出现问题主要是董事会对总经理控制管理不力。当时的情况,很多总经理中饱私襄得不到应有的追穷,厂子做烂了可以换个地方继续当领导。那么搞不好是必然的。如果做烂了的该撤职撤职、该开除开除、该坐牢坐牢,那想当总经理,想好好干的人大把大把的。

              公有制竞争力最大的劣优应该是不能像私企一样明目张胆的剥削工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无所不用其极。

              乐观的想,可能董事会不想在这个积累阶段背上残酷剥削的骂名。

              这样的话,继续乐观的想,到私企也需要提供相当的劳工福利的时候,或许会有又一位领袖出来拨乱反正,带来下一个春天。

              这位领袖会不会出现?只能乐观的期待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股东太分散,管理层强势

                郎咸平的那套只能说说,做起来不行。

                原因在于全民持股,股东太分散,全是小股东。哪能干的掉管理层。

                股东要召集额外的股东大会,就要10%的股权,这得凑多少人。然后要通过决议又得凑多少人。

                而且董事会是根据股权选的,没有大股东根本选不出来。

                有了大股东就等于私有化

                • 家园 和郎无关

                  郎说过这个吗?我基本不看他的东西,不了解。

                  我是说概念,不是说要按企业股份制按步就班。

                  大企业的小股东肯定不能直接影响管理层。

                  全民股份制,管理国家的高层自然就是董事会。

                  • 家园 还是走不通的

                    全民股份制,管理国家的高层自然就是董事会。

                    典型的政企不分

                    现在又回到了企业属于政府一部分的老路上去了。

                    这个政策的确是国进民退了

                    过去为什么要改成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原则就是要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政府不能既是球员又是裁判。第二企业有退出机制,不再是政府全部兜底。

                    如果退回去,那等到企业亏损的时候政府就觉得疼了,又要改革了。

            • 家园 请教一个问题,私有制激励了谁的主动性积极性?

              国有制下的工厂不是工人自己家的,私有制下的工厂就是工人自己家的?

              我们单位有个退休教师跟我讲过,他以前到日本去看她女儿,日本以前也有国营的旅馆,国营的铁路,结果不仅服务不好,还赔钱;后来改成私人经营,就没这些问题了。

              鬼子工厂也见过,工作狂有、偷懒耍滑的也是一大把,拿这个唬谁啊?

              • 家园 鬼子偷懒耍滑……

                第一你拿鬼子来比,这个本身就是“此言差矣”

                第二再偷懒耍滑的鬼子和中国的国有企业都是天壤之别

              • 家园 我已经说了是日本的国营铁路,旅馆,没说日本的工厂

                另外,公有制下的工厂,工人不说,至少管理者积极性不高,私人的工厂,老板能偷懒耍滑吗?

                我绝不是说私有制怎么怎么好,以前英国70年代工党党政的时候英国也是有不少国有企业的,都不挣钱,后来撒切尔夫人当首相,就把这些企业统统私有化了。

                美国更是干脆,国内的企业根本没有国有的。

                • 家园 你老板一人长几个脑袋几只眼?亲戚都未必和他同心

                  我绝不是说私有制怎么怎么好,以前英国70年代工党党政的时候英国也是有不少国有企业的,都不挣钱,后来撒切尔夫人当首相,就把这些企业统统私有化了。

                  私有化以后呢?好像河里有人说过的啊
                  公有制下的工厂,工人不说,至少管理者积极性不高,私人的工厂,老板能偷懒耍滑吗?
                  你老板一个人管理整个工厂?你没有中间管理层?

            • 家园 美国的私有跨国公司和中国的国企区别何在?

              跨国公司的经理层大多不是产权的所有者,所有者是股东。这和中国国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在同一人手中是一样的。国有,私营都有搞的好的企业,也有搞的差的企业,不能只看到差的国企和好的私企。

              截至2007年5月4日,比尔·盖茨持有906,499,336股微软公司股票,相当于该公司9.48%股权

              那种以为只要产权改革了就能搞好的说法,在本国是98年前总经理搞他的国企改革时为了给自己的政策制造理论依据而编出来的说法,再找了一些砖家鼓噪尔。08年以来的国进民退,是对这种理论的反思。

              • 家园 这个提的不错

                股份制改造就是私有化,就是产权改革

                股份制改造以后,企业的资产负债清晰了,赚的是谁的亏的是谁的清晰了。成立了董事会,有了管理层。这不就是激励机制吗?

                之后企业不再是厂长说了算,要出年报,要审计,要开股东大会。政府也不能再划拨资产,重大决议要走股东大会。

                产权改革就是要讲清楚企业是谁的。

                另外朱镕基他是抓大放小,这个现在也是这样。上市要3年连续盈利,他卖的那些企业三年里一年不亏本不错了,盈什么利。他先让国企去股市圈钱,再债转股,然后剩下的小再卖掉。所以两个对象不是一回事。朱镕基他绝对是每天为国家考虑怎么圈钱。

                国进民退更与此无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