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过侠】中国小企业的生死轮回之一 -- 苍狼大地

共:💬16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过侠】中国小企业的生死轮回之一

    150年来,中国(包括清国)一种试图走上工业化的道路,这种社会的 转型不是发自国家、社会内部、人们内心的,而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它不是以社会的进步、工业发展的必然性、社会需求的促进为推动力的。而是在外敌大举入侵的 年代里被迫展开的,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军事化,为了抵御外敌,而不是为了创造财富,并最终改善国民生活状态为目的的。所以这种时断时续的工业化进程 既没有给中国带来工业化的思维,也没有带来人才的繁盛,没有一个完备的社会化工业体系,也没有一个长久的工业化目标。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方式一直持续到今 天,外表看似‘大而全’的表征下,既不能玩大的,强有力东西,也不能玩精的,既没有效率,也没有世界水平的规模,当外敌再一次以‘经济形式’入侵的时候, 大家依然束手无策,毫无抵抗能力。

    全世界的工业化,是一个时代,是一种思维,甚至你可以认为它是一种‘思潮’,是一种全球的影响力,它发自内部的创造能力,不是外部什么东西可以轻易将其打 垮的,甚至不是强敌可以随便征服的。德国,两次毁于战火,两次重生,它生机勃勃的工业发展潜力不是谁可以阻挡的,外在条件仅仅是条件,你提供它条件,它也 许可以走向和平,你抑制它的发展,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不以谁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日本,日本自从100多年以前‘脱亚入欧’以后,其工业思 维是完全西方化的,其工业组织结构也完全是近代工业方式的,其发展到今天也是必然的结 果。

    从国家统计数据看,我国的工资和薪水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其数据大家可以查到。而印度,这个数据是50%以上,米国是75%左右。过低的民 众收入水平,严重抑制投资和消费,造成国内市场的萎缩,私人投资的低迷状态,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高质量的私人企业,为什么充斥大量的‘血汗工厂’,为什么 有公司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为什么没有创新,甚至没有创新的思维,为什么大家喜欢‘山寨’和盗版,仅仅将这些东西归根于‘国民劣根性’就有失偏颇, 而仅仅谴责血汗工厂的老板也显得有失公允。所有这一切,只能归结于我们至今依然没有走人工业化的道路,我们的社会,社会结构,人们的思维,等等这些东西, 依然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时代,我们看一个东西,不是以工业社会的思维看,而是以一个农民的视角在看,这就不免使我们短视,我们认为一个产品无异于地里长出的 庄稼,有没有现代文明的知识都可以种地,都可以有收获,不仅是这种靠天吃饭的思 维,还有‘看邻居’的思维,种种这些短视的东西,都是制约我们走人现代工业文明的障碍。

    工业的勃发,一定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各国都有这种类似的经历。英国,以近代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在纺织、冶炼等领域首先展开,并且以大规模生产为中继而勃发,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变革,把世界发展进 程导入工业的快车道,继而带动德国、米国等后来者。你仔细看这些国家,其工业化,无不是从内部开始的,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自然生长过程。

    清国的工业化,是以引进为始发端的,并且是以高端引进为起点的,清国军舰的舰炮系统都是当年最新的科技成果,无论是炮管、液压系统,都非常先进,但这些当时世界最新的技术成果都没有最终流入民间,也没有被清国自己的机构加 以改进,多年以后的战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类似于英、德、米、日的工业进程里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伴随工业进程而来的大量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设备制造生产企业,它们生机勃勃,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在一个 阶段里甚至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公司,国家通过扶植、帮助、提供打通海外市场等手段,促使这些公司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它们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而在另外 一些国家,虽然不是极力扶持,但至少不是以限制和管制的态度出现的。

    小企业,就象弱小的植物,可以随处生长,既可以长在城里,也可以长在山间、路旁,甚至是沙漠地带,你可以帮助它,为它浇水,也可以完全不理会它,而任其自 由长大。但在其生长期里,你不要过多的干扰它、限制它的生长,你稍微限制一下,它原本弱小的生命可能就此而终结了。

    由于中国没有自发的工业化进程,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好的、适合于中小企业生长的环境,这是由社会形态决定的,不是谁可以改变的,也不是通过谁的呼吁可 以解决的。其根本问题依然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思维问 题,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思潮’,没有谁认为小企业可以救国,小企业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想到就业问题了,就可以促一下,想到其它问题了,也可以限制 一下。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最终导致大量的小企业的夭折,他们就象生长在亚马逊的热带雨林里,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长大。无论采取什么手段、什么措 施,拼命地长大,而完全不考虑它是否适合长大,长大以后干吗?

    因为工作关系,我接触大量的中小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比如烟店的大批轴承厂,河北文安的焊接件厂和冲压件厂,深圳的组装厂等等,平心而论,有多少厂子是可 以长大的?看不出来!因为从这些厂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它就不具备长大的条件和社会环境。他们充其量只是众多小工厂、小企业生死轮回环节上的一个微不足道 的一个小链环。

    同样,我也接触一些欧美的小企业,有些小企业已经有超过70年的历史了,它从开始的15人发展到今天的20人,这些企业都非常稳定,员工有很高的福利,夏 季有漫长的假期,生活非常舒适和惬意,在这些小公司工作的家伙,完全没有那种早晚有一天要到西门子去上班的想法,一点都没有。

    我 也有许多熟人办各种各样的公司,在中国能存在下来的一些小公司,都是非常奇特的,能存在10年的小公司,都有大量的故事,喝着咖啡,近距离观察它们,欣赏 它们,也是一件趣事,它们代表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化的工业历程,当然是一个辛酸的历程,进而通过它们折射出中国工业发展的每一个脚步。

    每当有人要办新公司的时候,都常常先到我这里坐一下,听听我是什么意见?分析一下他说的那个东西是否可玩?他能玩几年?我给他们看一下我的所谓‘业绩’, 当然这种业绩不能和‘IHI'相比,但对于那家伙是足够了。看完这些,看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就知道他是否能玩,适合在什么行业里玩?能玩多久?

    其实,人生很短暂的,你没有去过埃森,你活一辈子,可能觉得你设计的设备不错,也许认为那是世界水平的,也许并因此而 沾沾自喜几十年,也许对你孙辈的人还有许多的谈资,就像一些前辈说到‘运十’的下马而愤愤不平一样,他们许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凯夫拉三明治’。

    说所有这些为什么? 没有哪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即使你以为有,那也是一个短暂的事情,比如日本,而大量的能存在下来的公司,都是一种 自发的、由小公司发展而来的公司,你仔细看米国,当今最强大的国家,它里面的响当当的大公司,大多是这么发展来的。

    当今,中国的小公司,生存一般都非常艰难,甚至是举步维艰,而大量的小公司进入高频率的生死轮回的状态,对国家,对社会,对信用体系,对人才的稳定,都没有什么促进作用。

    (土鳖扛铁牛)

    关键词(Tags): #过侠#机械#创业#工业
    • 家园 【过侠】小企业的生死轮回之三,小企业整合技术的可能性

      当世界气候大会上的家伙们吵吵嚷嚷的时候,有人发现北半球原野上的仓鼠们都非常忙碌,比往年忙碌得多,这是预兆着北半球严寒冬季的一个明确信号,这与俄罗 斯科学家的关于‘气候正在转冷’的论断不谋而合。人类其实对天气的变化不敏感,对未来气候的变化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所知,这点,比动物要差得多。就像生活在 城里的手艺人,他们对于饥荒的敏感程度比乡下人要差得多,类似的还有麻雀,他们跟随人类6000多年了,完全适应城市生活,大雪的冬季可能会被冻死,这点 比它们的祖先差,否则我们不会见到这些胖乎乎的小家伙。

      在中国,对萧条最敏感的是小老板们,他们几乎等于荒原仓 鼠,萧条来临的前几个月他们就有感知,他们有些准备了粮草和出逃的必要条件,在冬季,他们就逃往了。苦了的是那些为他们工作的家伙,这些‘城里手艺人’, 在最后一刻都不愿意相信形势会转坏。

      小企业,要发展,要存 在下去,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有些技术,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哪怕是在以技术立国的米国, 没有技术,小企业是不可能生存的,虎因为有力气可以免去学习爬树,但比虎小一号的猞猁和猫就必须有比虎多的技 能,否则无法与虎豹相处。中国是个例外国家,因为整个国家没有虎,也鲜见有猞猁和猫,其他小动物就比较繁盛,但繁盛的背后是只能内战而不能外战。

      小企业的技术怎么来?一个是自有, 因为老板厉害,老伴自己有技术,这自不必说。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没有而整合技术,使外部的技术可以整合为一个整体为自己所用,这样,你即使不是虎,也能从仓 鼠升格为猫,以后再从猫变成猞猁,也许有机会变成虎。

      但可惜的是,在中国,这条整合的路 被堵死了,不是被虎给堵死的,而恰恰是被仓鼠们自己堵死的。其可悲之处正在与此,慨叹了全世界。

      中国本身技术水平就不发达,高端技术是引进的,而引进的东西都是在那个时代所允许的几乎是最高端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只要历经10年就变成了过时的事 务,再要的时候,重新引进,而这些东西由于时代的差异,是不可能被小企业所利用的,他们本身是与中国的时代进程脱节的。

      小企业可以利用的技术,一定是适合本土的,是一种自发的东西,有勃勃生机的东西,比如联想的‘汉卡’,但可惜的是随着柳倪决裂,而成为历史,联想再也 不可能发展技术,即使收购IBM的微机,又当如何?其微机的高端部分是在日本设计的,完全不适合中国的国情,那是为全世界准备的,而 不是只针对中国。"

      国家现在扶持技术的发展,有各种科技资金,但可惜的是能申请到基金的家伙又不知道是什么来路?有些是既不知道从何方来?也不知道去往何方的公司!但假 如它们能做些事情,也不枉了国家的一片切切之意。

      有些这种公司的确是希望把技术整合起来,但他们完全出于商业利益的出发点就使这种整合从一开始就完美落幕了。

      技术有成本,人才有成本,有些东西几乎是一些人的一生的依靠,你随便拿走,有可能吗?许多老板都不明白这个东西,他们所理解的就是做了这件事,他可以剩下多少钱?

      Z昨天与我讨论这个问题,他的公司没有条件完全在水面下面,至少有一半是暴露在水面上面的,怎么能存在下去,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能存在下去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你公司在技术上比其它人略强,当然这要成 本,这个成本是可以分阶段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但你不付出这个成本,其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这种整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非常不容易,生产层面的整合比较容易,而技术层面的整合很难,但假如你能过了这一关,你也许可以长久地存在下去。

      技术层面的整合没有完成,生产层面的东西发展到一个时期就一定会出问题,许多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无论你是生产PC,还是生产电池,到一定时期,你技术没 有完成整合,问题就都会暴露出来,谁都不能例外。

      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公司,都无法完成技术整合,是带着这个问题发展起来的,现在都面临这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无论你有多少噱头,多少新思维的口号,你都无法面对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Tags): #过侠#工业#机械#创业
    • 家园 【过侠】小企业的生死轮回之二,创业的起点,你有什么?

      这一系列是中国机械社区一个我极其佩服的过街大侠所做,他极其有见识,经历丰富,对工业领域和机械行业认识深刻,同时洞察人性,著述颇丰,见解新颖独到。他貌似不在西西河,而论坛里面创业之类话题很火,但是真正对行业认识深刻的人很少,所以征得他同意我斗胆转一些我认为大伙会喜欢的帖子过来。

      -----------------------------------------------言归正传分割线-------------------------------------------

      前面说到创业,中国人的创业历程一般是从走投无路开始的,至少许多人是 从不得志、无奈的困境开始的,比如80年代的温州,比如四通公司,比如联想公司的许多人。这与我国人民喜欢安逸的生活方式有关,尽管大家也说‘宁当鸡头, 不做凤尾’,但到了真正要动手的那一刻,依然有无数的无法割舍的东西,比如人事关系、职位、职称等等东西。但最后许多人还是抱着‘跳河一闭眼’的态度加入 了创业大军这个‘滚滚红尘’之中了,创业以后,许多家伙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面对滚滚波涛没有抵抗能力,其中的绝大多数人被淹死了,幸存下来的一部分在苟 延残喘,一部分被滔滔巨浪卷向大海的深处,卷向他们自己都未知的远方,比如联想,比如比亚迪等等,公司进入一个自己不能掌控的境地,汇入世界大潮的一支, 随波涛而去了。

      许多家伙,创建一个小企业,一开始对任何东西都是茫然无知的,到底怎么玩,没有任何的认识,在这个阶段,你需要知道什么?那就是你到底有什么资源?你真正 能玩什么?什么是你的杀手锏?它可以保证你存活一到两年,这段时期是你最艰难的时期,你能安然度过这个阶段,你就有可能存在下去,否则你被巨浪卷走的可能 性在90%以上。

      说到资源,一种是先天带来的,比如人脉关系,它如同漂亮女人的容貌,是令许多家伙妒嫉的东西,不是谁都随便可以拥有的,合理地利用它是成功的先期保证,但 这种资源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它象夏季的长江洪水,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某种原因,它也可能在你还没有加以合理利用之前就消退了,合理利用这种资源,使它为 你的上升通道提供迅捷的升力,是这类有此类资源的家伙必须考虑的事情。

      另外一种资源,就是类似于男人力量的资源,在远古时期基本就体现在力量上,随着人类的进化,这种资源逐步转化为智力资源,比如诸葛孔明,不必挥动大枪,依 然可以掩杀司马氏的千军万马。有这类资源的家伙,要仔细衡量一下,自己到底有什么?你是孔明还是姜维,在适当的位置上,你到底能做什么?有这类资源,你创 业可以试一下,也许创业的路非常多,你可战、可退、可以冲杀、也可以设伏。人生的战场很广泛。

      毕竟,中国的企业多数还是属于生产类型的,大家都没有技术,所以大家追求的基本是个规模和价格,最终,大多数 工厂一定要办成‘血汗工厂’,这是多数企业不能逃脱的命运,在这场比残酷的竞争中,不是越残酷越可以生存下去,残酷中略带温情的管理方式是多数中国企业的 制胜法宝,大多数老板是在艰难地平衡这个东西,你能平衡这个,你也有活路。

      为什么有人在创业失败以后还能爬起来?而有人就永远消失了,原因很多,但我观察过一个现象,假如你创业过程中,过度使用了面子,并且因此而透支了那个 ‘纸盾牌’,在你的事业平稳期又没有加以合理补偿的时候,一旦你被风浪卷走,岸上的看客是无动于衷的,因为中国是人情社会,所有的东西是维持在‘人情’这 个盾牌下面的,你先期撕破了这个盾牌,使你自己暴露在天地之间,谁都无法救你。所以,你即使小有成功,你也不能马上就开始你公司的‘职业化’,即使你想, 你也得先把‘盾牌’用纸重新糊好,起码在外人看上去是完整无缺的,这样你才能安心作你自己的事情,正所谓‘居安思危’。

      许多我知道的小公司,从它诞生的一 开始就是生活在水面下面的,也就是它是按‘潜艇’建造的,这类公司一般是永远都没有浮到水面上来的机会的,你假如处在这类公司,也不必着急,能‘潜着’也 是一种生活方式,德国的潜艇就是这样,因为没有与米国打海战的能力,就一直潜着,它们曾经看到过纽约港的灯火阑珊,但艾默能为,看看也就回去了。

      你有能力的话,一开始还是应当生活在水面上面的,这是多数人梦想,假如你真的具备这个能力,那应当恭贺你,但同时应当警告你,你非常危险,非常非常危 险,你的船有随时沉没的风险,四周有洋人的航母,有日本的大型直升机母舰,还有国人的无数‘土潜艇’,能活下来是你的机遇,不说明你有什么能力!

      多数能活下来的小公 司,实际是属于‘半潜状态’的,不会有谁对这个有看法。

      (土鳖扛铁牛)

      关键词(Tags): #过侠#工业#机械#创业
      • 家园 有点闭门造车的感觉

        LZ文章的内容大概都是从自己身边的感觉出发来写的。中小企业死亡率很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外全是这样。就说日本财阀,有几个是完全靠一个小企业一步步走上来的?变革中动荡越小的社会,从前一个社会中继承的东西就越多。。。。

        中国有没有从小企业一步步走上来的私人大企业?我看lz的观点是没有,这个你最好调查下,也很方便,股市资料就行。

    • 家园 似乎小公司时常出些负面事件,它们的资本是如何积累的?..
    • 家园 如果是原创,即便不是首发,也请标出原创字样。谢谢
    • 家园 花,收藏

      小处说,每个中小企业和每个中小企业的问题都不一样。

      大处说,封建社会背景下,商人不投靠官员,难啊。

      “既然目前转变不了社会,就转变自己吧”也未尝不算一种俊杰?

      看楼主文发几句牢骚,莫怪,期待后续好文。

    • 家园 喔看到一个材料说,小企业的寿命

      从平均7-8年

      到现在的2.7年左右

      你说有多少银行愿意投放资金(没有优质资产抵押情况下)

    • 家园 花,希望越写越好,呵呵。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数据显示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

      链接出处

      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

        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经济发展应该以提高全民福利为目标,而不是以提高资本家福利为目标。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内需不可能上去,也不可能有创新性的社会。发展了这么些年,当政者该关注思考一下这类问题了,否则再一条路走下去会走不通。

    • 家园 封网对互联网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致命的伤害

      现在中国互联网根本就不可能创新,你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政治风险。

      我国要创建的是一个不能互联的网。

    • 家园 粗略看了,先献花,再仔细分析。

      “从国家统计数据看,我国的工资和薪水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其数据大家可以查到。而印度,这个数据是50%以上,米国是75%左右。”由此而判断影响拉动内需政策,觉得不对。好像没有可比性,中国的GDP增长主要是钢筋水泥加出口拉动的,一二产业比重太大,第三产业,最能拉动就业和增加国民收入的所占比例比起别国差太远了,当然这样的话,存量财富就相当大了,未富先奢不好,需要财富积累的过程。所以以前听郎某讲我国国民收入占GDP的比例超级低时觉得太不公平了,后来才想到是这么一回事,没想象中那么差,当然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也确实大大地拉大了问题。

    • 家园 原创?转载?

      有本事就自己写个中国崩溃论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