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格兰三城记(0)---行车路线 -- 奔波儿

共:💬33 🌺1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苏格兰三城记(3.1)---北方雅典之爱丁堡(上

      爱丁堡的别称是“北方雅典(Arthens of the North)”,敢有这种名号的城市自然得有自己的底气。

      这得从1707年,苏格兰和英格兰正式合并之日说起,虽然当时苏格兰广大人民群众大部分反对合并,但随着时间流逝,合并的好处也逐渐体现出来。由于苏格兰与外面的世界之间经济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方便,再加上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在这种蓬蓬勃勃的大环境下,苏格兰开始了有名的启蒙运动(Scottish Enlightenment),期间牛人迭出,诸如哲学大家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46)和休谟(David Hume:1711~1776)、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1723~1790)、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近代地质学之父哈顿(James Hutton:1726~1797)、发明了蒸汽机的瓦特(James Walt:1736~1819)等等。这些大牛大多都是在爱丁堡工作和生活。

      另外,英国文学史上扬名立腕的若干作家也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金银岛》的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兰·道尔(Arthur I. Conan Doyle:1859~1930),《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J. K. Rowling)等著名作家都在这座城市出生或者生活。而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万游客,为这座文学和艺术之城增色不少。我来到爱丁堡的时候,是五月底,而艺术节是7月才开始,就这样,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碰见和我一样的背包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爱丁堡北面濒临福斯湾(Firth of Forth),其余三面则被Pentland山包围。城市的核心是城堡山(Castle Rock),该山三面是峭壁,只有朝东一面坡度稍缓,易守难攻的所在,再加上山顶有水源,因此想不建个堡垒都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市内就一个火车站,Waverley火车站。火车站位于城堡山北面的峡谷(北谷:Nor Loch)中,论规模在英伦三岛排第二,仅次于滑铁卢站。火车站上方有一座桥,名为“北桥(North Bridge)”。以谷为界,北面为新城,南面为老城。

      爱丁堡最吸引人的所在自然是老城区,过了桥就是上坡路。老城区的道路大都不宽,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像一堆鱼骨头,鱼头是城堡,脊椎骨是一条一英里长的街道,名曰“Royal Mile”,自城堡向东一直延伸到鱼尾巴Holyrood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乔治王朝的时候,也就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时期,爱丁堡开建新城,富豪权贵们纷纷搬到北面的新房子去住。旧城呢,被打入冷宫,整整200年没人待见,沦落成爹爹不疼姥姥不爱的贫民窟,这不正是黑社会蓬勃发展的沃土嘛?这一时期被称为“The Rule of the Mob(暴民政治)”,其中的翘楚是Joe Smith,别号“将军”,有“振臂一呼,响者云集”的能量。有敢来拆迁的?打出去!也正因此,爱丁堡的老城区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漫步于青石铺地的街巷,四顾斑驳粗陋的石墙,倒也古意盎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一个小巷子,我穿到与Royal Mile平行的Holyrood大街,顺着街走不多远,就是山顶平坦,被称为“亚瑟王的板凳(Arthur's Seat)”的东山。同事曾建议我爬到山顶俯瞰爱丁堡全景,没那么多时间。于是向西行,路过一栋方方正正的玻璃楼,在一片饱经风霜的老建筑群中格外显眼,走进一看,是爱丁堡大学的体育馆。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策源地,爱丁堡大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也是一座实力超群的牛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自北桥向南延伸过来的这条路贯穿老城区,很奇怪先是叫“North Bridge”,然后是“South Bridge”,大概是因为有若干条东西向街道从它之下穿越的缘故,有若干博物馆和公共建筑分布在街道两旁,没时间一一拜访。乘着有点时间,我拐到大路以东的市政厅街(Chambers Steet),街角是一座气派的老建筑,是爱丁堡大学的法学院。再向前走,就是皇家博物馆(Royal Museum)和苏格兰博物馆(Museum of Scotland)。前者正在整修,后者开放,于是进去逛了逛。英伦三岛很早就有人类定居,但文明史确实不长,土生土长的文明比较粗犷,顶多就是立几个大石头,或者画点简单的条纹,而罗马人入侵时期,其势力仅限于苏格兰南部边境地区,真正在苏格兰腹地引入文明的应该算是中世纪的传教士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楼大厅里面陈列着硕大的蒸汽发动机,瓦特时代的旧物,傻大黑粗,与现代的机器相比无论是马力还是功能远不能同日而语,但这就是现代工业的幼儿期。另外比较独特的一件展品就是那头最有名的绵羊---多丽(Dolly:1996~2003),它所带来的克隆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而言也不知是福还是祸?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看已经过了两点,不敢耽搁,出博物馆,沿东边的乔治四世街(George IV Bridge)向北走,再次踏上Royal Mile。走不多远,就是乌岂咩黑的哥特式教堂,以前是叫“圣·约翰教堂”,后来被爱丁堡艺术节组委会霸了去当总部。

      沿Royal Mile一路上坡,走不多远是威士忌博物馆,进去买了点小包装威士忌,大瓶的就懒得买了,公司配的笔记本电脑已经够重了。

      路的尽头就是城堡,厚重的城墙,威严的火炮之下,游人如织,人头攒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护城壕不深,只两米宽,大门两侧各有一尊雕像,右边的是华莱士(William Wallace:1272~1305),左边是与其其名的另一位英雄布鲁斯(Robert the Bruce:1274~1329)。城堡依着山势,层叠而上,就算敌人攻破第一层,后面的骨头只会更难啃。高处,一面大米旗迎风飘荡。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为了这座城堡,不知流了多少血和汗,最后终于融为一体。

      关键词(Tags): #Edinburgh通宝推:大眼,
    • 家园 【原创】苏格兰三城记(2)---昔日黄花之格拉斯哥

      一听到格拉斯哥(Glasgow)的名字,总不由自主会想到那头大怪兽哥斯拉(Godzill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说实话,自己以前对这座城市知之甚少,远不如爱丁堡了解得多。格拉斯哥人总喜欢把自己的城市和爱丁堡相提并论,他们说“Edinburgh is Scotish and Glasgow is cosmopolitan(爱丁堡属于苏格兰,而格拉斯哥属于全世界)”,话语中有自豪更有无奈。

      格拉斯哥是通过和北美殖民地的烟草贸易发展起来的,接着又踏上了工业革命的顺风车,一度在成为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维多利亚时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轮船和火车都是这座城市生产的,这座城市的荣光也因此被打上了强烈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烙印,比如城中随处可见的红色砂岩建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进入20世纪以后,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自身产业调整的问题,格拉斯哥一度衰落,被称为“欧洲第一个后工业城市”,甚至70、80年代被称作格拉斯哥的“黑暗时代”。近些年来,格拉斯哥逐渐走出“后工业时代”的阴影,为了和爱丁堡一教长短,给自己贴了若干金,诸如“欧洲文化之都”、“建筑与设计之城”、“欧洲体育之都”等等名号。不过从吸引力上看,格拉斯哥虽为英国第三大城市和苏格兰最大的城市,但和爱丁堡相比,却依旧只能望其项背。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一条相依相伴的河流,格拉斯哥也不例外。Clyde河穿城而过,想当年,在这条并不宽的河流两岸,船坞、码头鳞次栉比,河面上桅杆如林,是城市最为喧嚣热闹的所在;现在呢?则完全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去处。在城区,Clyde河上有21座桥梁,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有中规中矩的石拱桥,也有新颖别致的Clyde Arc。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旅游手册上推荐一处市场St. Enoch,说就是对购物毫不感冒的同志也应该去一睹真容。这处市场原为火车站,后来被改造成为一个购物中心。其外观是个类似金字塔型的大玻璃罩子,骨架依托老的建筑,里面装潢设计则非常现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St. Enoch出来是Buchanan大街,是一条步行街,两边商铺林立。见路边一条巷子标着“Princess Square”,就穿过去,没什么特别的东西,是一个小院子,再走,就是与步行街平行的女王大街(Queen Street)。大街西侧是现代艺术馆(Gallery of Modern Art),仿罗马式建筑,门口一尊骑马像,是惠灵顿公爵的,头上被人扣了顶别致的“帽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看没到闭馆时间,进去溜达了一通。艺术馆地下为图书馆,地上部分是展区,但只对外开放一小部分。某层是音像展区,进去是一黑洞洞的大厅,放映机在墙上打出一组人像,挨个扫过一张张脸,翻来覆去,周而复始,这就是“艺术”?我走!

      出馆再往前行就是格拉斯哥的中心---乔治广场(George Square),和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一样,居中立一大柱子,上面站着的不用说当然是英国海军的军魂---纳尔逊。也不知是谁设计的,这个造型实在不能恭维。广场东边是市政厅(City Chambers),西北角是女王火车站,去往苏格兰东北方向的火车都是在那儿发车的,自己也得去那儿转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女王火车站北面是一条东西向大街---教堂街(Cathedral Street),直通格拉斯哥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 Cathedral),又称为“St. Mungo Cathedral”。该教堂是15世纪末的哥特式建筑,不知是几百年的风雨所赐还是因为工业革命时期的污染所致,教堂表面是一层难看的黑色。按说格拉斯哥也是一座千年古城,可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却远少于爱丁堡,难道是大发展时期拆迁党很猖獗的缘故?教堂南侧是St. Mungo艺术与生活博物馆,很别致的石头房子,可惜关门时间太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因为在维修,教堂不对外开放,只好沿High Street向河边走。所谓“High Street”一般是每个城镇最繁华的商业街,但对于格拉斯哥则是昨日黄花,零乱清冷的店铺很难让人想象当年的奢华。早在维多利亚时期,城市的商业中心就已经移到了西边的中心火车站口的联盟街(Union Street)和牙买加街(Jamacia Street)。

      在High Street与伦敦路相交的路口为老城区的中心,立了一座钟楼(Tolbooth Steeple),造型一般,不过周边在维多利亚时代算是高楼林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附近找了家小店,点了份Fish & Chips,解决了晚饭,继续前行,就是格拉斯哥最大的公园---Glasgow Green。格拉斯哥在凯尔特语里就是“可爱的绿地”,有了这一大片公共绿地,格拉斯哥算是名副其实。说起来,这个公园算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公园。

      到公园的时候,走得也乏了,索性找了张长椅坐下。旁边就是人民宫(People’s Palace),这座建筑也是维多利亚时期建成的,一大半是玻璃罩子,维基百科上的注释说该房子当年是“one of the most unhealthy and overcrowded parts of the city”,难道是风月场所?不过现在是博物馆。一道笔直的阴影垂在草地上,那是园中立的一座方尖碑,怀疑是从埃及“偷”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歇够了,沿Clyde河边的步道走出公园,就是高等法院(High Court),也许是背光的缘故,让人感觉了无生气,只有楼顶随风飘扬的蓝底叉叉旗正告四方“此地是苏格兰的地盘”。

      逛够了,穿街过巷,火车站去也。

      火车上一想,这格拉斯哥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的是啥?“平淡无奇”。难道是自己没有去过新区的缘故?

      关键词(Tags): #Glasgow
    • 家园 【原创】苏格兰三城记(1)---欧洲石油之都

      阿伯丁(Aberdeen),苏格兰第三大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只是位于Dee河和Don河之间一个普通的渔村和小港口。

      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北海油田的发现,阿伯丁成为若干石油公司及相关企业的生产研发和后勤基地,因此被称为“欧洲石油之都(Oil Captial of Europe)”。

      第一次去阿伯丁是两年前的一个冬日,那雨落得,哗哗的。出机场,去公司;出公司,去机场。阿伯丁啥样子?只记得飞机钻出乌云后,机翼之下是白浪滔天的北海,海边有座灰不溜秋的城市。

      这一次终于有机会看看阿伯丁的真实模样,果真是不折不扣的灰不溜秋。由于阿伯丁的建筑物大多用灰色花岗岩所建,采自城市西边Rubislaw采石场,因此得名为“花岗岩之城(Granite City)”。本来就是阴冷潮湿的所在,加上这种灰色的色调,阿伯丁又被称为“Grey City”。这个称号是赞许还是嘲弄呢?也许只有阿伯丁人自己知道。

      城市最主要的街道是联盟大街(Union Street),近东西走向。漫步在苏格兰的三大城市中,其最主要的商业街都是被贯以“Union Street”的头衔。根据“缺什么就宣扬什么”的原则,这种命名法很可能是起始于1707年5月1日,那一天,若干见利忘义的苏格兰贵族们不顾广大苏格兰百姓的强烈反对,通过了“联盟条约(Treaty of Union)”,从此苏格兰议会与英格兰议会合并,苏格兰也正式并入英格兰。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这之后,苏格兰广大地区不断爆发起义或曰叛乱,折腾了又有差不多半个世纪才基本消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联盟大街上最漂亮的建筑是市政厅大楼(Town House),这是一栋建于18世纪中期的银灰色建筑,高耸入云的尖塔,被四个悬堡拱卫,蓝天白云的背景一衬,倒也帅气逼人。联盟大街的东端是城堡门(Castle Gate),一个小广场,中间一个石头亭子,名曰“Mercat Cross”,是旧时苏格兰商贾们交换信息和聚会的所在,后来一度成为苏格兰各大小城镇的“菜市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联盟大街的中段是联盟桥(Union Street),桥上立着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爱德华七世的塑像,桥下原是一条不大的山谷,现在中间为公路和铁路,东侧尖塔林立,西侧的坡地则辟为公园(Union Terrace Garden),林荫掩映下,立着苏格兰民族诗人Robert Burns(1759~1796)的雕像,著名的《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就是根据他的同名诗歌谱写的,另外一座雕像则是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William Wallace:1270~1305)。这两位都是英年早逝,一文一武,同为苏格兰的骄傲,却偏居峡谷之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天在城市中随意乱逛,看见有“Beach”的指示牌,于是沿海滩大道(Beach Boulevard)信步走去,没想到乏善可陈的阿伯丁居然拥有一处绵软白净的海滩。在海滩上,能够远远望见Torry半岛顶端的Girdleness灯塔,从海上钻井平台上回来的兄弟们看到雪白的灯塔时,就知道久违的陆地近在咫尺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了饭点,看海边有家中餐馆,名曰“Jimmy Chung's”,有自助晚餐。一进去,发现是顾客盈门,菜点做得不错,比较适合喜欢吃鸡的老饕。要了瓶青岛,占了个临窗观海的位子,自斟自饮,很惬意。后来在爱丁堡也看到这家馆子,看来是连锁经营。

      由于买的是公共汽车日票,离开海滩的时候,跳上一辆双层大巴,见过了联盟桥,赶紧下车。随意走进一个小街,绿树灰壁,安静祥和,几步之隔便是车马喧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离开阿伯丁的时候,正是清晨,雨淅淅沥沥下着。一看离开车还有个把小时,就去Dee河边走了走。一大早,又落着雨,除了自己一个行人都没有,河里的水鸟倒是不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Aberdee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