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弹---“儒” -- 莫问前程

共:💬2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乱弹---“儒”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被皇权所“利用”也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甚至秦始皇还坑了把儒者。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皇权很快便发现了儒家的优点。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 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260 BC - September 10, 210 BC)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551 BC – 479 BC) 已死百余年。

    儒家被封建官僚所采纳并发扬光大,那么儒家思想自身自然会被封建官僚所影响并加以向有利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方向发展。

    儒家被统治者最看重的有两点:

    一:天(神)论

    二:纲常

    帝王为天子,行天道,这就在思想上统治了“愚民”。但这还不能避免“不法之徒”又打着“替天行道”,“真天子”的旗号干着改朝换代的行当。

    纲常是极好的补充,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

    鲁迅称之为“吃人的礼教”,而这种礼教正是封建帝王统治长治久安的法宝。这种制度和思想对人的禁锢是强大的。宋代二程更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儒家思想的“优点”在于强调“礼节”,所谓“礼节”便是“尊卑”、“规矩”,这“愚民”就都安分守己了,但对社会的发展来说却是致命的,导致了社会的原地踏步,“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它揍是不往前走啊,因为这种思想和制度下是不能产生变革的(产生也是极其缓慢的,至少被欧洲给超过了),它不能接受“异类”,“创新”,清朝被轰开国门之初,仍认为那些是“奇技淫巧”。个人认为这种制度和思想也决定了“逻辑” 和“自然科学”在之前的中国不能发展的社会因素。

    这种地主封建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结合便把中国在原地拖上了2000年之久。

    即便是我们现在推崇的“中庸之道”恐怕也是不利于“创新”的,儒家思想的统治下缺少“异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古代设六部,最末一部是“工”

      如何说不重视?

      纲常是社会规范,如果仅将其看作皇权统治的工具,不免狭隘。

      成为一个儒生,首要的要求就是“格物”。这个词应该怎么理解?

      君子六艺,明朝儒生佩剑。袁崇焕是科举出来的人物。

      利玛窦入中国时,有徐光启为伴。徐光启,是正宗的“儒”吧?!

      =========

      将中国未进入工业社会的原因归咎于儒,只能说过于肤浅和简单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