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美国两房退市谈美国赖帐手法和中国损失 -- hwd99

共:💬21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从美国两房退市谈美国赖帐手法和中国损失

    从美国两房退市谈美国赖帐手法和中国损失

    最近美国两家房地产公司从股票市场退市,很多中国老百姓都已经看清,这是美国政府准备让两房公司倒闭,从而赖帐的关键一步(7)。中国政府持有美国两房公司52000美元债务中的3760亿美元两房债券,如果美国倒闭两房公司,意味着美国政府赖掉至少52000亿美元债务,让中国人民损失3760亿美元。有网友计算,这笔钱至少相当于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战败赔款《辛丑条约》的16倍(1),损失巨大。很多人认为官员卖国,要追究官员责任。

    去年三月人大开会,代表曾提出两房债券问题,国务院王岐山付总理曾给予说明,第一点,两房公司本身原是美国的国有企业,后来私有化了,但是,还是享受美国政府很多优惠政策,因此,两房债券是准政府债券,而且回报高于美国国债,因此,中国政府购买了两房债券。第二,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不断给王付总理打电话,王付总理要求保证其安全,美国政府后来用财政担保,因此,王付总理认为,它是安全的(当时报道参见2)。

    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中,美方特别提到,承诺继续加强对“政府支持企业”的监管,确保“政府支持企业”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华盛顿智库卡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克林(Arnold Kling)告诉记者,他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美国政府承诺确保两房发行和担保的债券以及抵押贷款证券(MBS)不会出现违约,“中国持有的这些债券在 我看来,安全性等同于美国国债”。克林曾在美联储理事会和房地美担任过多年经济学家。

    中国政府之所以购买大量美国两房债券,显然美国官员是有承诺的,我相信王付总理所说是实情。但是,美国政府官员的承诺可靠吗?笔者认为,这完全是一件不靠谱的承诺:

    第一, 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必须要国会批准。从美国政府权限来看,美国政府官员根本无权担保如此巨大的债券。今年初,麦凯恩与另外两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曾提出一项议案,要求将两房解散,并限制政府救助的措施。这个提案虽然被否决,但是,并不说明今后会被否决。

    第二, 美国官员会兑现这个承诺吗?今年4月,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曾公开表示,房利美与房地美发行的债券不应被视为主权债务,但人们不应怀疑美国政府对这两家公司的支持。“如此含糊的语言,意味着中国的两房债券不可能得到有效的保障”(5)。美国前政界人士成立的一个非官方机构认为,不应以美国纳税人的金钱,补助外资应承担的风险。如果中国做了不明智的投资,就应该承担后果,而不是由美国纳税人买单。这两家公司的债券既然属于 “非政府担保债券”,投资者获得了高于国债的利息,就不应该再受益于政府的救市政策。

    第三, 最根本的,美国政府不过是美国资本家的管家和办事员,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哀叹,美国实际是几个资本家决定一切。美国表面的一切,不过是个幌子。美国资本家们搞出这些障眼花样,目的只有一个,骗取财富。

    美国赖帐不在于两房退市,而在于两房倒闭。更可能的赖帐手法是不倒闭两房公司,但是,会顺延两房债务,让债务延期归还,但是,延到什么时候,就说不准了。也就是说,美国资本家赖帐。这是必然的,笔者此前多次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谈到,不仅两房债券,还有美国国债和手里的美元欠条,都是这个结果,只不过幕后的美国资本家通过美国官员采用了不同的障眼法而已。倒闭两房公司,美国政府会遭遇全世界的压力,毕竟中国政府持有的债券仅占7%,大量债务是其它西方国家的。

    对于美国国债,这是美国政府的债务,美国政府是不可能直接赖帐的,其障眼手法包括制造舆论和其它地区的动乱,让大家认为财富就应该换成美元,然后投资到美国国债上,这最安全。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就曾经公开说,不投资美国国债,美元还能干什么?美国又制造舆论,宣称在我遭遇危机期间,你不能卖出美国国债,这会导致世界经济崩溃,于是,我国的高级官员称,救美国就是救中国(9),继续增购美国国债。等到美国危机缓解,想想危机期间,美国再有名的公司和银行,都倒闭完蛋,还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安全。因此,这美国国债就会永久持有下去了,而且还要增持。

    其实,我们的官员的说法和做法,基本上符合西方经济学理论,而且也代表了主流观点和主流认识水平。在这种认识下,我们就是兑现了美国国债和两房债券,不过是美国政府印刷美元欠条给中国而已,在当前政策下,我们手里的美元欠条早就多得不知道如何用了。存在自己银行,等美元贬值,会不断损失财富。存在美国银行,虽然有利息,但是,会担心美国银行倒闭而完全损失,毕竟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都倒闭了。换成美国国债,可以有利息,还能减少损失。换成两房债券,其利息比美国国债还高一些。因此,购买美国国债是必然的。可以说,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下,我们的损失还会继续加大。

    有经济学者认为,“美国政府决定让两房回到正途。在避免房贷危机进一步扩大后,他们不再动用纳税人的钱为两房托底,不再试图用政府的钱让两房在证券市场苟延列喘,而是让市场决定两房的命运。这么做是及时而明智的”(5)。这种观点,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连政府官员的水平都不与。首先,美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吗?西方发达国家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吗?越是发达国家,离完全市场经济越远。例如,美国的农业是国家支持的,不仅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美国政府,而且美国政府还大量购买,发给美国老百姓粮食券来保障美国农产品市场。美国劳动力市场一样是美国政府控制的,美国政府制定最低工资,防止资本家低价购买。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更不用说,西方国家各种福利保障制度。其次,西方社会更基本的是契约原则,任何时候也不能违背自己的承诺。这位学者显然将市场经济神圣化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小骂大帮忙,这是某些人士经常采用的手法(8)。不知是帮美国人赖帐找理由,还是帮精英们的损失预先制造舆论?

    问题的根本在于不该拿大量财富换取美元欠条,存在手里。美元差不多8年贬值50%。美元储存在手,50年后,只剩下不到原来价值的2%了。40年前,美国政府承诺,35美元欠条等于1盎司黄金,今天变成了 1200多美元欠条等于1盎司黄金了 (链接出处 ),也就是说,当年储存的美元欠条,留存到今天,其价值只剩下3%不到了,其余97%都让美国骗子拿走了。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在换取美元欠条过程中,我们损失的财富更大。长期以来,我们是拿价值4美元的财富换取1美元欠条。这主要通过低汇率来实施的。一件商品,在中国价值8元人民币,在美国价值4美元,本应拿到国际市场换4美元,但是,我们的政府官员制定1美元等于8元人民币的汇率,结果只能换来1美元。每实现这样一笔换取1美元的交易,我们就损失3美元。笔者统计30年来外贸交易,总共损失至少25万亿美元,损失最多一年达到近4万亿美元,每年损失至少1万亿美元(参见3)。这些都是主流精英们,被西方洗脑,采用错误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损失,而且每年还在继续。两房债券不过是一次性的,而且相比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一笔(1.5%)。笔者的分析,虽然收到少数经济学者和很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但是,并没有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精英们并不以为然。

    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增加老百姓消费。而且,增加了国内消费,让物质财富留在国内循环,才会保有财富,物质是不灭的,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灭。低价贱卖,让物质财富大量流失,再等着换来的美元欠条不断贬值,从而损失更多物质财富,必然导致资源和物质财富枯竭,从而让国家陷入困境。例如,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能源的75%是煤炭,而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我国现有可用储量1000多亿吨,而现在每年用量达到30亿吨,还在高速增长,按照这个趋势,只能用30年(4)。由于我们每年通过国际贸易奉送的财富,超过了自己老百姓消费的财富(参见3),可以说,我们消耗的一半以上煤炭是免费为他人服务的。每年消耗大量资源生产商品,然后大规模奉送给国外,必然导致资源枯竭,从而导致经济和社会崩溃。

    现代社会发展水平,早已只需要部分人工作,就能生产足够供应全体老百姓需要的商品了。所以,即使温总理告诉大家,我们有2亿人失业,占劳动力四分之一以上,但是,这么多人失业,而且生产的一半商品是免费奉送给国外的,国内并没有出现商品供应紧张,倒是各种产能过剩严重,不断有企业因为产品卖不掉而倒闭。这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在大家认为商品经常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例如,60年代初,一样存在生产过剩,当时采用关停并转来降低生产能力,使老百姓短缺的轻工业商品生产能力减少26%。

    产生现代社会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分配,而不是生产效率。现在官员们将维稳看成是超过一切的任务。历史上来看,一切不稳定,都是老百姓生存保障不足。保证老百姓收入和消费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稳定问题。现代社会早已有足够生产能力保障老百姓的生存,这早已是30年前就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来看,给老百姓增加收入,才能解决生产过剩问题,才能在不奉送财富条件下,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今天我们遭遇的一切问题,最根本的来源是主流精英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对西方误导的盲目迷信,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6)。

    1 雨夹雪:如何避免“两房”2.5万亿惊天损失的悲剧重演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6/160141.html

    2王岐山打断青啤老总发言 给代表普及金融常识http://business.sohu.com/20090307/n262661581.shtml

    3 每年上万亿美元财富是如何奉送的?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832731

    4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走向深渊的中国经济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92155

    5“两房”退市及时明智 褪去市场假面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42&articleId=21067

    6大厦倾覆,根源何在 http://view.ccthere.com/article/2945346

    7 两房退市合集 http://www.wyzxsx.com/Article/Special/lfff/

    8反贪官不反皇帝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6/160618.html.

    9 救美国就是救中国 是精英们共识 http://view.ccthere.com/article/2960414

    关键词(Tags): #美国#两房债券# 外汇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美财政部:将确保两房能够偿还所有债务

      美国财政部11日公布向国会提交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改革报告。报告阐述了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改革的途径,要求逐步废除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降低政府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比例。

        美国财长盖特纳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表示,"这份报告是为进行根本改革提供的一个方案,即逐步废除两房,加强消费者保护,同时保留为需要的人提供买得起或租得起的住房的渠道。"盖特纳表示,改革进程正在启动,但需要"负责任且谨慎地进行",以免对经济造成破坏。

        资料显示,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私人资本从美国住房市场撤退,目前全美新发放的抵押贷款中有九成以上由"两房"和联邦住房管理局提供担保。报告认为,美国政府的支持已经起到了稳定住房市场的作用,但奥巴马政府相信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私人部门应成为抵押贷款主要来源,并承受相关损失。

        这份长达32页的报告提出了逐步废除"两房"的诸多措施,其中包括给予市场上其他私人抵押贷款融资机构与"两房"同样的定价能力,力促竞争平台更加公平;暂时提高其他金融机构的常规贷款上限;要求"两房"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逐步降低投资组合规模等。

        报告还提出改革住房金融系统的三个可选方案。包括建立完全私有化的住房金融系统;设立定向担保项目和重大风险保险基金,以便在出现大规模危机时对市场提供支持;采取类似的担保手段,但政府继续为一定规模的抵押贷款证券提供再保险。尽管报告未明确表示支持哪一种方案,但美国财政部承诺,美国政府将继续为"两房"提供支持,以确保其能够偿还所有债务。

        分析人士认为,有关住房金融系统改革的方案讨论可能将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这些措施和方案的实行将导致购房人贷款成本增加,美国房屋止赎数量或再创新高。(中国证券报)

    • 家园 据报道,美国政府计划关闭两房公司

      据《经济参考报》引自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美国政府计划将关闭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房贷公司,原因是美国政府已经投入了1500亿美元,要维持两家公司继续经营,未来9年还需要再继续投入3890亿美元,美国政府不想继续填补这个“黑洞”,便做出了关闭两房公司的选择。两房公司的关闭,意味着继去年6月两房公司股票退市,让所有股票投资者血本无归之后,两房公司的债券投资者将再次遭遇血本无归的悲惨结局。最为悲惨的当属中国。中国5000亿美元相当于3万多亿人民币的两房债券,将有可能就此灰飞烟灭!

      来自: http://www.wyzxsx.com/Article/finance/201102/214307.html

      • 家园 有谁在美国仔细研究一下两房债券?

          根据我的理解,两房债券不是这两个公司自己发行的债券,是这两个公司将别人的风险较大的债券低价买来再打包出售。所以即使两房关闭了,债券的债务人还在,还可以向这些人追债。虽然有可能追到的钱比买债券的少,但不可能血本无归。

          既然打包的是垃圾债券,市价肯定比原始的发行价低得多,因为风险较大,有部分可能收不回来。但票面价是不变的,债券到期后,只要债务人有能力就得以票面价还债。即使有一部分债务人破产债务追不回来,总还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破产,这些人就得按票面价还债,综合起来收益大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投资人甘愿冒这个风险。

          另外两房公司股票退市,股票投资者也没有血本无归,只是交易麻烦些。

      • 家园 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去看看Bloomberg 【外链出处】 。

        “This is a plan for fundamental reform -- to wind down the GSEs, strengthen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preserve access to affordable housing for people who need it,” Geithner said in a statement accompanying the report. The report also pledges ongoing U.S. government support to make sure Fannie and Freddie can meet any debt or other financial obligations.

        • 家园 怎么没有找到这句话?

          全部正文看完了也没找到这句,晕,是不是给错出处了?还是我被过滤了

          在附件Treasury Dept.: Reforming the Housing Finance Market (pdf) 里面找到这句话,好像是这么个意思样子。

          As the market improves and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are wound down, it should be clear that the government is committed to ensuring that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have sufficient capital to perform under any guarantees issued now or in the future and the ability to meet any of their debt obligations.

        • 家园 那是转载,我的观点见主贴
    • 家园 【讨论】股市退市和倒闭的推理如何得出的?

      楼主能否进一步阐述?

      退市和倒闭如何能够关联起来?

    • 家园 感觉楼主的想法类似卖鸡蛋的农妇

      一农妇白天进城卖鸡蛋,回村时天色已晚,在上路上走着,忽然传出一个男人,一把把农妇扑倒在地,解了她的裤子,匆匆了事,就急忙逃走了。

        农妇爬起来,穿好衣服,拍拍泥土,抓起鸡蛋篮子,道:多大个事啊?我还以为抢鸡蛋呢!

      那点小钱算什么,让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供血量可比这个大得多,就看着鸡蛋,被人怎么操都不知道呢

    • 家园 转:两房债券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转载此文揭示两房债券价值被美方拿走的过程。笔者看来,对美方来说,这仅是一笔小钱. 如果一直维持现状,中国每年给西方提高的财富都是这个数字的2倍以上。美国和西欧都是生产在经济中比重很少,在10%左右水平,消费的商品,除粮食外,大都是来自国外,他们投资,别人生产,他们享用。

      两房债券的风险究竟有多大

      作者:程碧波

      近来看到很多经济学者或者官员宣称中国持有的4500亿美圆两房债券,因为有美国住房抵押,因此亏损面不大。依照美国房价下跌程度,至多亏损30%。又因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因此这些债券由美国政府担保,因此不具有风险。

      我不清楚中国持有两房债券的具体协议,也不清楚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具体情况。这里仅仅讨论一些可能。

      首先,在保尔森的《峭壁边缘》中明确指出,“它们(两房)的章程使它们得以免缴联邦和地方税,还赋予它们在紧急情况下申请财政部贷款的权利。这使得全世界的投资人误认为房利美和房地美所发行的证券拥有美国政府的无条件全额担保。事实并非如此,克林顿和布什政府都曾多次强调这一点,但投资者们却充耳不闻。”P50。

      保尔森说得很清楚,美国政府并无担保两房的义务。

      那么美国政府后来接管两房,是否就是承担了两房的担保义务呢?我认为,只要美国政府没有以书面形式作出担保承诺,就绝不能如此幼稚地认为如此——虽然美国政府有意地诱导中国这么认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是因为美国政府向两房注资获得控制权,但两房此时的地位仅仅相当于中国的国企。国企仍然是以其自身的资产作为担保,而不可能以国家的国库作为担保,这是常识。然而,很多人却解读为美国将以其国库为两房担保,这可能就是一厢情愿了。

      保尔森指出:“在这种含混不清的状况下,‘两房’发达了。”这种含混不清,是指美国政府并未作出担保承诺,但美国政府的一些作为误使世界以为美国为两房担保。

      两房的退市,以及两房债券的高利率,必然使得两房债券的政府担保,是很难实现的。所以美国现在已经放出风声:既然两房债券的利率高于国债利率,那么就必须承担高收益的风险。否则两房债券的风险跟国债一样,却要支付比国债更高的利率,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两房债券,尤其是MBS,其背后有美国住户房产的抵押。如果两房现在立刻破产,那么中国等债权人在理论上(仅仅是理论上),可以参与清算过程,获得相应的抵押权,从而得到大部分补偿。假设抵押品贬值30%,理论上中国还能获得70%的本金,即4500亿美圆将亏损1500亿美圆,合1万亿人民币。同时美国购买两房债券的投资者也将受到如此损失。

      应当注意到一个事实:两房的政府接管,是在保尔森来北京,从北京官员这里获悉了俄罗斯希望和中国一起抛售两房债券后,受到抛售压力而作出的,甚至保尔森在《峭壁边缘》中说,他在中国都不敢通过任何通讯工具将此高度机密的消息传回美国。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美国政府的表态,可以稳定中国官员的心,瓦解俄中联盟,另一个是,美国政府对债券的购买以及注资,可以将投资两房的美国小机构投资者手中的债券收购过来,从而实现美国小机构投资者大批量的成功退出。这样,两房的风险就将集中在美国少数大机构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身上。从而将两房破产的波及范围大大减少——对于美国大机构投资者来说,美国政府即使不担保两房,但只要担保这些少数大机构投资者就可以了——美国政府无须说担保这些大机构投资者的原因是因为两房,而只需说因为这些大机构投资者经营不善,因此美国政府担保。这样,美国政府就能保证投资于大机构投资者的美国大量散户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美国政府接管两房,与其说是对两房债券进行担保,勿宁说是为美国国内小机构投资者提供退出路线。同时,又达到瓦解中俄联盟的目的。

      美国政府不会允许两房在短期内破产,但也不会对两房提供担保。这取决于以下的路线设计。

      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很可能大部分有房产抵押。如果两房短期内破产,则中国至少还将获得抵押房产的补偿,亏损有限——事实上1万亿人民币的亏损,中国已经受到沉重的打击,考虑到中国国内社保、教育等公共福利资金是那么缺钱——但美国显然不希望仅限于此。美国将关注中国持有两房债券的到期时间。

      债券的偿还时间有先后。例如,如果中国政府持有的债券偿还时期是十年后,那么两房在今后五年内,就可以将抵押处理首先偿还五年内到期的债券——这就是说,之前漫长的危机积累过程中,两房显然已经可以将大量抵押处理掉,以偿还以前到期的债券,而将亏损积累到今后。而随着这种处理时间的延长,越到后来的债权人,将面对越少的抵押权。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不优先支付的证券,权益无法得到保护。而名义上有优先索取权,但实际上这种索取权必须要过数年后才能兑现时,这种名义优先索取权毫无意义,这种证券跟垃圾证券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所有的利益在此证券能行使索取权时,已经被之前的债主瓜分完毕。

      因此,中国持有的这些债券,即使其索取权级别较高,但如果到期时间长,那么其本质也跟垃圾债券没有什么区别。中国解套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发善心,政府担保债券到期兑现,一个是两房立刻破产,进入清算程序,中国所持有的优先索取权的债券可能分到一杯羹。如果两房像现在这样政府既不担保,又不破产,一直拖下去,那么中国的债券必然避免不了成为一包废纸的命运。这种废纸的后果不是亏损30%的问题,而是近乎全损。4500亿的资金岌岌可危。中国将面临沉重打击。

      所以美国当前的上策,就是拖着两房不破产,政府接管制造没有任何政府担保的法律文件,但却有美国政府担保的假像,甜言蜜语哄着中国,同时尽快处理抵押房屋,用于支付之前及现在到期的债券。当两房的抵押房产被处理得差不多,中国这样的债权人所持有的债券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押物存在时,美国将宣布两房尽管政府接管,甚至尽管国有,但它们仍然是独立法人,该破产就该破产——没有谁说国有企业就不应该破产。

      中国政府现在需要的,绝对不是美国政府制造的这些烟雾弹。中国官员真的寄希望于美国政府担保,就应该要求美国政府签署美国政府担保的法律文件。要记住保尔森说的话:“就在这种含混不清的状况下,‘两房’发达了。”这种含混不清,之前是指投资人将美国政府对两房的一些政策优惠错误理解为美国政府担保,那么现在美国政府接管两房,是否也是对政府担保的含糊不清呢?

      两房的资产,现在每天都在被处理,用于偿还债券。中国的债券要等到哪一天呢?到了那一天,还有什么资产供中国抵押的呢?

      现在两房在美国政府接管下仍然选择退市,美国国内已经造起美国政府不应对两房债券担保的言论,并给出了充足的理由,如果忽略这些危险的迹象,那后果将可能是致命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