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我的高考报考经验(一) -- 方解石

共:💬56 🌺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谈谈我的高考报考经验(一)

    想了很久终于决定开这个帖子。今天在新浪爱问知识人上面看到,有很多人在到处询问高考的事情,因此想就个人4年来填报志愿的技巧给大家介绍下。我已经连续四年高考,被亲戚征询意见。河南的招生目录看了n次,今年又大致看了下湖北的,对各省的招考情况大体有个了解。前阵子在河里谈了几句报考方式,被那么多人收藏,所以发现这个交流还是很有意义的。我想从技术角度谈一下如何能够合理的报考志愿。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个帖子的目标主要是探讨技术性的问题。您如果分数太高,全省前几名的成绩,无论文科理科,我的经验都帮不了你,因为我的亲戚都是分数比较低的,高分层会遇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被抢啊,在香港大学和内地之间选择啊,这些我都没有经历过,所以俺只谈一般情况。大家来交流学习下。

    首先,我们知道,各省的高考报考流程是差别很大的。有考试前报的,有考试后成绩出来前估计分数报的,有成绩出来后报的。我个人属于第二种。个人认为第一种是风险性最大的,容易造成普遍的低估,也容易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风险。第二种,属于风险适中的,但是会让某些机会主义者抓住空子(比如某些考场作弊或者考试发挥超常的,可以借此钻入比自己实际水平平日成绩高的大学)。第三种也有第二种的弊端,但整体较稳当,这样的典型我知道山东,是分数出来后才报考。

    介绍下各个省基本共同的报考流程。在报考的时候,学生会发一个(其实是自己花钱买的)报考手册(这个是河南的方式),上面会有各个学校的报考目录和招生录取的工作流程什么的。报考目录一般包括各个学校的招生计划(分专业)、学费、住宿费以及网址什么的。这个东东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怎么办,信息化时代就是好,你可以到各个省的招生办公室(河南)和教育考试院(很多省)上面去查询。但是这个一般是在报考前才挂出来。所以时效性不是特别的强,因为你拿到这个目录还要考虑几天,所以最好是有纸版的,拿着给家里人看也方便。

    如果你早就想好了要报哪个学校的话,你还有个方法,就是到各个学校的网站上去查,一般学校在高考前就大体确定了下一年的招生计划,很多学校会直接挂出来。

    高考各个批次理论上来说是1:1.2投档,到了投档线只能保证你有被提档的资格,不能保证你一定被那个学校提档。学校的提档也是按照1:1.2来控制的,这里面的操作比较复杂,我没有接触到过,所以说不来,需要河里其他在招生办工作过的加以补充。我只能从考生的报考角度谈一下。也有些批次其实并不是1:1.2投档的,这就有各个省的自我考虑,情况很混乱,也不好一一介绍了。

    1:1.2投档,就意味着可能有20%左右的人会被落到下一个批次,但是实际上这类人未必达到20%,尤其对于头两批来说。目前各省招考机构都有保护措施,保护高分考生和高批次的考生,如果因为填报志愿太高而落下一批,很多情况下,考试院会有工作人员给你电话问你愿意不愿意去另外一个学校(通常是本省的),至少这个在河南是存在的,其他省我不太清楚。当然,自己积极点,跟这些机构保持联系,没有害处。

    我个人提倡,在整个高考报考阶段,多看招生办公室和考试院的网站。有时候,在报考前,还有一些学校会追加志愿。这样,这些机构就会把他们补充到网上报考的数据库里面,但是纸版的就未必获得更新。

    有句话很典型,叫做“考前考学生,考后考家长”,因为学生课业繁重,很多情况下,对整个报考流程和政策,并不如家长研究透彻。我们那个时代,大家都是人手一本目录,看着顺眼就填上去。现在有了电子媒介,这个方便多了。想知道好不好,上google一搜,学校的网站和各种信息出来了。

    通宝推:atene,无心之云,铸剑,穿越,
    • 家园 唉,咱都是考前填志愿的。

      根据学校的模拟卷以及预考分数选择学校志愿。

    • 家园 这变化真大, 现在的中学生够幸运的, 我当年

      两眼一摸黑. 我现在回想70年代高考时好象连大学是什么都不太知道. 虽然家长大学毕业, 可平时没怎么提过. 相比之下大学/科研单位子弟要占便宜.

      我第一次高考没考上, 报了清华计算机专业.

      我第二次高考重点大学除第一志愿外都报了激光专业(遍布全国各地),非重点大学报了北工大(不知现在叫什么), 大家说这是安全网, 确保考上.

      那个年代可没有学校网站和互联网, 就是一份学校专业清单, 分重点非重点, 每种报若干个. 当时也不清楚各校的录取分数线.

      我的第一志愿是班主任李老师帮我选的. 李老师是高干子弟, 外表象农村妇女, 人很干练爽快. 她告诉我她先在张家口插队,说张家口一年只刮两次风, 一次半年. 后来她去南开当工农兵学员学政治经济学. 我先前的班主任是个'事'妈, 对我不感冒. 李老师接任后对我充分信任, 我对她很尊重.

      李老师对我高考的意见是既不考纯科学也不考纯工科专业, 建议我选应用科学专业并具体地说了选哪个. 当然她对我有信心, 建议我考名校.

      77和78年高考, 北京都是先报志愿然后考试, 对考生的自信心是很大的考验. 老师基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而提出的意见也很重要. 我家里人对选专业的事没怎么管, 全权交给我.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信息发达, 兴趣广泛, 条件越来越好. 我儿子还小, 我打算鼓励他做他特感兴趣的事. 最好是他还能做好这事而且还能养家糊口. 好在美国相对而言容易些, 路子多, 高速公路站收费一年也能挣6万美元, 当个高速公路巡警能挣15万美元. IT工程师弄不好能成百万/千万'富翁'.

      • 家园 这个要说到我家头子真是牛人

        64年高考的,贫下中农子弟,我爷爷据说最远就到过县城,据我老头子说他的志愿都是老师填的,至于该专业做什么的不知道,学校所在地在哪个方向不知道,就书上看到过的一个名词而已,他们那山沟里就高中老师有点文化,其他都不行,(我爸老家那里好几万人的地方,据说第二个通过高考上大学的是我爸考上20年后我堂哥),居然就考上了,还一路白吃白喝白交通的(有录取通知书和介绍信)就到千里之外上大学去了,

        我妈也是专业具体干什么的不知道,志愿是老师填的,但是好歹是相对发达地区的人,但是也除了清华北大川大等那时候的50年以上的老校外不知道其他学校,问老师,老师回答是问这么多干什么,你只需知道你考得上那个学校,经过问询他人后大概知道一点,

        我哥89是保送的但是他想考的学校没有来他(也是我)的中学招保送生,他想自己考被我妈一顿臭骂,最后没有选择的上了一个专业学校,没得选择是因为当时只有三个学校到他们中学收保送生

        我是95的,也是考前填志愿,第一志愿是我爸帮选的,最后考了下来大失所望,比预期低得多,上那个专业很难,同时也因为不想选这个专业,遂向老妈表示重考,也被老妈妈一顿臭骂,最后找了个委培指标到第一志愿报道去了.............很冤枉啊,我们专业当时在本地比清华北大调档线还高,第二年就跌了25分,我重考估计再不理想也差不多能上吧

        最搞笑的是我班一同学平时成绩就普通本科水平,自知重点无望,报考志愿的时候,重点志愿是抄别人的,考试成绩公布,他超过重点线30分,然后一脸茫然的查找他填的重点志愿是什么,而被他抄的连本科线都没有上

      • 家园 向前辈致敬!

        两眼一摸黑. 我现在回想70年代高考时好象连大学是什么都不太知道. 虽然家长大学毕业, 可平时没怎么提过. 相比之下大学/科研单位子弟要占便宜.

        其实现在的农村子弟也差不多,有了网络当然好一些。但是问他们啥叫硕士点啥叫博士点,面积和投资,还有其他的一些能够体现学校的软硬件指标的东东,他们也还是不懂啊。。。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信息发达, 兴趣广泛, 条件越来越好. 我儿子还小, 我打算鼓励他做他特感兴趣的事. 最好是他还能做好这事而且还能养家糊口. 好在美国相对而言容易些, 路子多, 高速公路站收费一年也能挣6万美元, 当个高速公路巡警能挣15万美元. IT工程师弄不好能成百万/千万'富翁'.

        咳,还是老美幸福啊。。。高速路巡警在中国一年能有几个钱,警察干到老引大叔和老七老兄那个水平,也不会太富有,估计连中产都难。高速公路收费倒是好差事,不过一般都是给领导子女和家属准备的。

        • 家园 说的也是. 不过他们至少能上网查你的高考报考经验

          .

          我们得到的优待是全程免费, 不必担心上不起学.

      • 家园 啊?北工大70年代就是安全网了

        直到俺考大学九十年代还是,很多都是第二志愿报北工大,不少发挥失常的好学生后来都去了那儿。可能现在好点了。

    • 家园 友情支持一下。这方面我没什么体会

      光记得是进入叛逆期了。我爸叫我填什么学校我就不填什么学校,他觉得农业口不好我就偏填了个中国农大做第二还是第三志愿,虽然我是一五谷不分的主。光架就吵了好几回,差点把他逼急了去教委托人改我的志愿。

      • 家园 师弟真有意思

        我们当年是先考后估分报志愿的。之前几大名校的招生老师都见过了。

        P大和T大在内蒙招很不少,可是问起来分配去向,基本上就是哪来哪去。于是我看都没看,直接就奔不会回家的这个来了。

        后面几个志愿都是按兴趣填的,只有第一个是按实用填的。

        二十六年了,我今天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也许,无所谓对错,就是不同的选择。做了决定,接受这个决定的后果,就是这样。

        • 家园 好像很多人都见过招生老师啊

          大学的时候听不少同学提过去找招生老师,那是学校安排的还是自己找的?高中的时候从来没听说有这事儿啊,考外地的学生好像也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