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赵紫阳对胡耀邦的发难(下)--赵紫阳五月来信 -- 温相

共:💬27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赵紫阳对胡耀邦的发难(下)--赵紫阳五月来信

    赵紫阳在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六日给邓小平专门写过一封信,同时抄送陈云,这封信实际就是打响了推倒胡耀邦的第一枪,也是打向胡耀邦背后的最为致命的一枪。而对于这封信的内容,赵紫阳本人显然比任何人都特别关注和垂青,在他晚年接受一些人询问时,作为八九事件的主要经历者,他一反常态的没有首先回答学生运动的事情,反而几次三番的就这封信做过几次重要的辩解,他本人近乎病态的一再强调这封信的内容仅仅限于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和完善中央领导制度,而没有涉及攻击胡耀邦或者要求换马的东西在内,也就是因为赵紫阳这种异乎寻常的辩解更让这封信显得十分的重要,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薄一波同志的原秘书王×同志和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二局的刘××同志,并且在中共中央党校内部资料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情况反映》编写组的有关同志的协助下,看到了这封至为关键的信的影印件。稍后,我们将对此给予一定程度的披露。本文无意于对赵紫阳的功过是非做出必要的判定,而是旨在说明一点,那就是近年以来,赵紫阳及其海外的追随者们一再否定赵紫阳在胡耀邦下台事件中所起的推波助澜和决定性的作用,尽量回避或者转移话题,从而让人们感觉赵紫阳似乎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责任,更不要说什么“落井下石”了,但是,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时,事实告诉我们这并不是真相,因而,我们感觉有必要就此事对大家做适当的澄清,还历史一个本来的应有的面目。

    赵紫阳和胡耀邦的分歧不仅来自各自所代表的力量的不同,也是来自他们对于八十年代中国政治、经济的主张的不同。赵紫阳早在四川时就曾经对中国以后的政治发展做过一个预见,根据陈俊生(生前)、吴江等人回忆,赵紫阳认为八十年代的中国应该是“政治上反左,经济上反右。”而胡耀邦的主张则是政治、经济上都要反左,具体到经济的改革方面,胡耀邦主张积极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热情、调节责权利关系,而赵紫阳则主张“利改税”,这还在其次,而是一九八四年,胡耀邦本意在加强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关于经济领域内领导的通气,准备成立一个由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牵头的经济汇报会这么一个半松散的组织,可是,就是这么一件党内组织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的事情引起了赵紫阳的极度不满,他认定这是胡耀邦要对国务院动手术的前兆。国务院主导经济工作一直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党政不分家的历史,建国以来以赵紫阳这一任总理任内主管经济的权力最为之大,甚至超过周恩来时期。这种坚定的放权思想和邓小平的“党政分家”的思想是全然分不开的,胡耀邦也是小平党政分家的思想主张最力者之一,而且,胡耀邦此人并不算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相反他总是给他人提供上升的空间,邓小平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明确的提出胡赵体制这一格局,所以,胡耀邦的提议成立联席会议除了必要的沟通之外,并不其他不良企图。

    赵紫阳在打击胡耀邦时,先后采取了两个重要的步骤,第一个就是让万里、田纪云给邓小平汇报,称胡耀邦的经济思想是“洋冒进”,和华国锋的思路类似。这里有必要把赵紫阳强加给胡耀邦的这顶帽子的来龙去脉说一说,赵紫阳所强调的胡耀邦的所谓的洋冒进是指胡耀邦针对二十年内翻两番的决策的一个调整,胡耀邦认为八十年代应该对九十年代负责,所以,八十年代时期的经济不能仅仅限于保四争五的小圈子内,应该提高一下适当的能够承受的发展比例。先不说这个提议是否符合以后和当时的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就问题本身,胡耀邦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作出这样的一个提议和思考没有任何违背组织原则的地方,而且,按照中国后来的经济前景,胡耀邦的这个看法实际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江泽民执政之后,中国经济当局就很快的调整了发展速度的比例,由此看来,胡耀邦并不是外界一直谣传的不懂经济、胡乱指挥,而胡耀邦之所以赢得这样的“名声”,和赵紫阳麾下的智囊团的任意剪裁、别有用心是息息相关的。

    赵紫阳自己不出面,而是让万里等人出来,强调他们在国务院工作难做,胡耀邦干涉过多。这件大事正是发生在陈云对胡耀邦在党校以及胡耀邦在八三年一月的《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讲话事件之后,关于陈云对胡耀邦的态度我们在下篇《胡耀邦下台始末》中还要提及,故而不赘。当时,胡耀邦最需要的就是同志间的理解和支持,而作为胡耀邦的曾经的战友赵紫阳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但没有对胡耀邦伸出手去,反而在背后推了胡耀邦一把,而且是关键的一把。如果说这次还只是赵紫阳个人在幕后的策划,那么接下来的五月来信就成为赵紫阳公然站到倒胡派一边的有力佐证了。

    根据当事人之一的薄一波同志的原秘书王×同志回忆,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赵紫阳亲自给邓小平写信,长达3500多字,就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班子调整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明确指出:“中央主要领导人思想落伍、态度顽固,不能保证和贯彻小平同志的伟大战略,??????建议您(指的是邓小平)和陈云同志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解决这一复杂的问题。”这封信在赵紫阳以后的谈话中不承认是对胡耀邦的落井下石,但是,我们却从字里行间看到这里的所谓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指的就是胡耀邦本人,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假如这封信确如赵紫阳说的那样是单纯的谈及领导制度建设问题,那么这封信不但没有送给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主任的胡耀邦,而是直接送交邓小平、陈云(信封上写的是主送邓小平同志,抄送陈云同志),更为奇怪的是这封信直到一九八六年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时才由薄一波同志念出来,而此前两年多的时间里,胡耀邦如坐鼓中、丝毫不知。如果说赵紫阳直接送给邓小平和陈云是因为这两人是中国当时实际最高决策者尚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如果这封信内容和目的真的犹如赵紫阳辩解的那样纯白,为什么始终瞒着胡耀邦一个人呢?而且连并不是政治局常委的薄一波等人都收到这封信,独独胡耀邦以合法的总书记竟然蒙在鼓里,这难道不发人深醒吗?(此信根据王×同志回忆外,中共北京市委主办《情况反映》8706期载有部分内容。)

    我们再来设想一下,胡耀邦下台之后,最大的政治上的受益人是谁呢?显然就是赵紫阳。这里我们不妨先把目光放的远一点,胡耀邦下台之后,赵紫阳的亲信鲍彤组织严家其等人在媒体上公开宣扬“新权威主义”的观点,什么是新权威主义呢?原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副局长李洪林(八九事件后被逮捕)曾经披露过,李洪林说:“新权威主义就是主张由一个强权政府推行经济自由化,例子就是新加坡、韩国,鲍彤所组织的理论班底秀才不少,但是,功底不深,他们热衷于自己都未必了解的西方新潮政治术语,力求推出当政者垂青的主张,这个主义比较符合赵紫阳的‘口味’。”赵紫阳幕僚班子的外层人士苏小康曾经因为参与《河殇》策划而名噪一时,在他同时进行的那部号称是对党史反思的作品《乌托邦祭》中对于赵紫阳的吹捧也是毫不掩饰的。(此书专门把赵紫阳的一段指示作为全书的指导符号登在书的最前面)“新权威主义”是活跃在中国八七年到八九年这两年多一点时间内的政坛上最为哗众取宠的政治口号和思路之一。而按照鲍等人的策划,赵紫阳无疑就应该是中国的“新权威”乃至“新核心”。赵紫阳曾经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主持召开的批评帮助胡耀邦的生活会上指责胡耀邦“前呼后拥”,现在我们看看到底谁在更加热衷于个人吹捧呢?作为七十年代生人的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八九年前后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那时候对赵紫阳的新经济思想的热捧可谓是空前的了。

    而赵紫阳之所以最后坚定的站到倒胡派一边并且在以后召开的八六年的政治局生活会上对胡耀邦给予致命的一击还在于胡耀邦意外的泄露了邓小平和他的一次谈话,一九八六年夏季,邓小平找胡耀邦谈话,就十三大的人选提出自己的看法,邓说:“我全下,辞去军委主席,你半下,接我的军委职务,紫阳也半下,去当国家主席,总书记和总理都让年轻人去做。”(引自《国史通鉴》第四卷187页)关于这次谈话目前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总体比较一致的就是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辞去全部职务,推年轻人出来,当时胡耀邦提出的人选有胡启立、王兆国和郝建秀,邓小平主张乔石担任党务系统的负责人之一,李鹏作为国务院总理人选之一。然而,由于胡耀邦的疏忽,这次仅仅限于邓小平和胡耀邦谈话的内容被泄露了出去,为什么呢?因为胡耀邦还不知道赵紫阳此前给邓小平、陈云写信的事,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了赵紫阳,随后王震在中央党校公开说道:“谁让小平同志退休,谁就是三种人。”一时党内外知者甚多,而且越传越复杂,以后居然形成了“胡耀邦逼宫”的统一版本。内中何人在做手脚可以说是一望便知。我们都知道国家主席在八十年代中始终是一个荣誉性的地位,李先念也好,杨尚昆也罢,他们充当国家主席的时候虽说还是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事件的决策,但是,并不因为国家主席的位置决定,而是他们本身的历史背景和最高当局对他们的信任所致,因此赵紫阳怀疑胡耀邦可能对他总理的去向有过不当的建议,当然这种推断目前只有部分人这么认为的。当时,北京流传一句政治顺口溜:“邓小平是掌权派,胡耀邦是当权派,赵紫阳是实权派。”于此可见,赵紫阳本人是不可能甘心去做国家主席的,他的更上层楼的愿望是显而易见的。邓小平最初对赵紫阳的五月来信只批示了已阅的字眼,一方面他对于这件事表示重视,一方面还想看看发展,根据陈俊生同志生前的回忆,八六年十月之间,中央高层基本达成让胡耀邦下台的共识。而这样的共识没有邓小平同志的拍板是很难形成的,然则邓小平的拍板和当年夏天的这次“退休事件”是完全分不开的,赵紫阳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也是一目了然的。

    元宝推荐:神仙驴,神仙驴,
    • 家园 【文摘】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一九八二年胡耀邦过多干预了赵紫阳主管的经济

      一九

      八七年初,胡被罢免以后,我亲眼目睹他的脸就像过冬的桃子一样一天一

      天乾瘪下去――他内心的平衡失去了。如果没有胡耀邦的八七下台,他就

      不会死,也不会有六四。因为如果没有一九八六年的学潮,他的反对者就

      不可能在一九八七年初把他整下去,他就有可能坚持到「十三大」,担任

      中央顾委主任,然后接过邓小平的职位――当军委主席。那样,事情就可

      能是另外一种局面。再则,如果没有一九八五年邓小平在北戴河借祝寿之

      际宣布退休,八六年学潮也不太可能导致胡下台。当时,杨尚昆非常着急

      ,他是军委副主席,而且是靠邓小平当上的军委副主席。如果邓小平一退

      ,胡耀邦一旦当上军委主席,首先免掉的就是他。所以他决不可能顺顺利

      利让胡耀邦当上军委主席。

        从这一天起,中国政治舞台上就形成三大集团:改革派,保守派,阴

      谋家派。阴谋家派就是以杨尚昆为首的一个帮派。在挽留邓小平(不要让

      他退休)阻止胡耀邦接班的问题上,杨尚昆和保守派结成同盟。表面上他

      不断和赵紫阳胡耀邦握手,给他们讲好话,实际上已经和李鹏进行了很多

      阴谋交易。我记得在一九八六年十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李鹏刚从

      门那里出去,杨尚昆就追了出去。他们在走廊里咬耳朵,窃窃私语,然后

      拉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因为平常这些人很难见面,每个人的电话实际上

      都不安全,在里面要跟人谈一点事情,通常会到中南海边去「散步」。我

      们知道里面的窃听设备多么先进,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所以,他们联络

      ,只有通过这些会议。

        我认为,从邓小平宣布退休开始,六四事件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

        在十三大的时候,薄一波和杨尚昆在主席团会议上,我当时是主席团

      会议秘书,工作是作记录。他们两个有一段对话,已经把他们的心理揭示

      的非常清楚。在邓小平一九八五年宣布要退休以后,中共之间的改革与不

      改革的事情已经退居其次,首要的问题成为谁能保住自己的权力。而且,

      这个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因为一九八五年距离「十三大」召

      开还有两年的时间,邓小平这个时候宣布,大家都知道不是最后的决定。

      他是一个试探。如果是最后的决定,他就不会在一九八五宣布。他可能在

      一九八六年,不给你任何时间。这个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解释空间:邓小

      平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他不在决定好了之后宣布?他为什么要借寿辰

      的机会进行试探?

        这是中国传统谋略一个经典案例。邓小平那个时候宣布他要退休,实

      际上也是给大家一个相互商量的时间,实际是说你们考虑一下,我这样做

      怎么样。从此以后,各个派别的活动极为频繁,斗争日趋激烈。

        第一个回合,作为六四起源,一个非常重大的权力斗争的回合是在胡

      耀邦下台以前。这一次决战就是在前述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在这个会

      议之前,围绕着六中全会的决定,中央已经分成了两派,并且开始了非常

      明显的权力斗争。

        在什么问题上开始的争夺呢?主要是在六中全会的决定上要不要写上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不是要写继续「清除精神污染」这两个提法

      。胡耀邦坚持认为这个文件不要用这两个提法。每次把这两个文件起草好

      送上去,小平同志都批示:很好。邓力群一定要批两三页,要阐述一下,

      强调党的文件要有连续性,一定要把两个提法写进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

      化如何如何重要,给人家写两页以上的纸。陈云很暧昧,根本不批示。一

      九八六年,围绕这件事情大概双方争夺了半年多时间。

        到开会之前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邓力群修改稿的全部删掉以后

      ,胡耀邦又把决议送到小平同志那里去,说这一稿可能是最后一稿,这件

      事情没有结束,可能在六中全会上要摊牌。邓小平批示说:摊牌就摊牌。

        在这次会议通过之前,在北戴河开会的时候,有人给薄一波做了工作

      。这个工作,我现在怀疑,那就是让杨尚昆给他做的。薄一波说:没有必

      要做这样一个决定。这是薄一波的说法。中央已经通知第二天上午要开中

      央书记处会议,临到开会之前,胡乔木打来一个电话,也说这次中央书记

      处会议没有必要开。结果他自己缺席了这次会议。这个过程就看出当时的

      这种权力角逐的紧张和激烈。

        在六中全会最后一天开会的时候,这个决议经过各小组讨论――因为

      邓力群当时几乎控制着整个意识形态,在邓力群帮派的坚决要求下――留

      了一句话,大概就是要继续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当时有几个人知道耀邦

      同志对此不满意,至少在会议上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陆定一,一个是万

      里。在会上,陆定一首先站起来发言......

        因为耀邦同志记住了邓小平的一句话,摊牌就摊牌。他认为这次会议

      是摊牌的时机。我认为,作为政治家,他这个判断是完全错误的。摊牌,

      是你去摊牌,不能当着老同志的面摊牌。你当着这么多老人的面摊牌,就

      等于把邓小平逼上梁山了。他当时还要问大家: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呀。那时还能有什么意见?都已经改好了。这时候陆定一首先发言:说我

      还有点意见。他建议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从文件中删去,为什么要

      留这一句话呢?他讲完之后全场楞住了,没有任何人吭声,大家面面相觑

      。大概静止了足有几十秒钟,突然有一个非常洪亮的声音从前排响起来了

      ,这个人是万里。他说:我赞成陆定一同志的意见。应当把这句话从这个

      决定里删去。为什么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呢?难道有无产阶级的自由化

      吗?话音未落,全场掌声雷动。哪儿呢?中央委员席位上掌声雷动。中共

      党内的斗争已经表面到会场上了。停顿了一会,首先发言的是彭真,接着

      是杨尚昆。彭真说,我不同意删去这句话,这句话要保留。后来,邓小平

      就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我提出来的。这时,已经注定了胡耀邦的败

      局。

        在我的印象中,除了一九八二年胡耀邦过多干预了赵紫阳主管的经济

      工作以外,赵紫阳对胡耀邦的支持是一贯的。在处理八六年学潮的书记处

      会议上耀邦提出,现在学生在闹事,这也并不可怕,进行现代化建设怎么

      可能是风平浪静的呢?怎么可能没有一点事件呢?怎么可能没有动乱?有

      点动乱不要紧,这完全是要考我们的、锻炼我们的领导才能的时候。然后

      ,赵紫阳接着讲。他说,我完全同意耀邦同志的意见。我们要学会在中小

      动乱中管理国家。这是我听到的中央领导讲得最明确的一次!就是说:不

      要怕动乱;我们要学会在中小动乱中管理国家。当时我看到这个会议记录

      ,我感到中国有望,应该说为中国庆幸。但是第三天,风云突变。我事后

      才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听说当时(告诉我这个情节的人不是一般

      人,至少是出席会议的人)杨尚昆跑去对某人耳语了几句。这个会临到结

      束时,耀邦同志说:散会。这个人突然站起来说:等一等,我有几句话要

      说。他说,到目前为止,我认为书记处对学潮这个事情还没有深刻反省。

      我认为这一次学潮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中央长期以来不抓政治思想

      工作,放松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导致的结果。

        大家原来以为这些话是不是邓力群说的?或者是薄一波说的?都不是

      。是胡启立!这就是为什么胡启立后来在耀邦去世以后感到那么愧疚,跪

      在他的灵前;最后在戒严问题上弃权,投反对票。这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

      事情。

        过了几天就在小平家里开生活会,要免去胡耀邦的总书记职务。但是

      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捏估的?仍然是个谜。将来只有中共文件完全解密,

      我们才可能知道这背后的秘密。但是有一条,旨意是杨尚昆转达的。杨尚

      昆在邓小平面前说了什么?怎么去运作的,我们现在根本不清楚。

        当时事情事实上已经过去,学潮已经平息,而且中央书记处已经有这

      样一个共识:要在中小动乱下管理国家。事情都过去了,为什么还一定要

      免去总书记职务呢?就是不要让他平安地兼任中央军委主席,这一定是杨

      尚昆最需要看到的事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要在两年内再发生一次这

      样大的事情,可能很难。这个事情如果平安过去,胡耀邦还可能兼中央军

      委主席和中顾委主任。这件事情,我估计可能陈云也不愿意看到。

        在胡启立发言之后,邓力群乘胜追击,说不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

      件事情,耀邦同志不坚持,紫阳同志也是不坚持的。紫阳同志保护了很多

      资产阶级自由化份子,比如像严家其这样的人,居然在他的政治改革办公

      室里还当了一个小组的副组长。小平同志就问紫阳:紫阳同志有这件事情

      吗?紫阳同志说: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非常努力的,我坚持改革开放

      ,也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至于严家其同志,他是个非常好的同志,

      他绝对不是什么资产阶级自由化份子,他对党忠心耿耿,在政治改革方面

      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改革开放的,他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说这是

      交锋,这就是第一次的交锋。小平同志说:那好,就这么办吧。

        在一个不民主的社会,躁动性的学潮不可能导致中央政权有多大的变

      动。如果要变动的话,他就要利用学生。毛泽东利用红卫兵就是这个意思

      。他早就想干掉刘少奇,只是找不到一个藉口。六四事件的起源,其中是

      两个问题,一个必然中的偶然;第二个问题就是三个集团之间的互动和对

      抗。

    • 家园 其实说起来

      就是赵紫阳自己野心膨胀再加上自不量力

      给领导当了一回枪

      他那点小手段 小聪明 能瞒得过邓小平阿

      说不定 当时就为他将来的倒台埋下了祸根

      果然

      没多久他就来了个再接再厉

      • 家园 此言甚是

        怎么说邓小平这三上三下的经历也不是白长见识的,政治斗争的这点伎俩即使不会玩怕是也看透了,赵紫阳岂非班门弄斧吗?不过话说回来,胡耀邦的下台也是自己不作为,从没见过这么做领导的,再怎么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家园 你这个观点说来有意思:

        这也是研究赵紫阳的一个新探索,而且也比较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 家园 好文, 送花一朵!温相的演艺界系列怎么停了?

      以前也接触过几位演员朋友, 觉得他们在揣摩人方面, 的确有过人之出.

    • 家园 【温相原创】胡耀邦下台前后

      倒胡派早在一九八二年就开始有计划的推倒胡耀邦,首先是占领了真理大讨论以来的主阵地--中共中央党校,起因就是因为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刊物之一《理论动 态》第282期登载了署名文章《谦虚谨慎和实干精神》,联系到此前的文章《跳出圈子想问题》中提及的“言必称‘一五’,行必法‘一五’,被人一状告到陈云 的面前,说是讥讽陈云,我们都知道一五计划是陈云早年的杰作,而告状的人又是党校内部的领导,更主要的是此人曾经是陈云的秘书。陈云在一次政治局常委碰头 会上对胡耀邦说:“我是支持你的,你不要搞那么一批人在党校里面反对我。”282期的文章的执笔人孙长江以后受到特殊责难,如果没有聂荣臻出面力保,很有 可能和阮铭一样流亡海外。

      谈到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胡耀邦和陈云的关系,陈云是党内拨乱反正之后仅次于邓小平的重要角色,特别是叶帅病故之后,陈云得以大步的走到前台,他手中掌握着 中央纪委这张王牌,再加上邓小平对他的信任以及他在党内的老资格,所以,其威风是很大的,他对于胡耀邦本来并无恶感,但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陈云对于胡 耀邦的看法有所改变,陈云的这位秘书王某以后调到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做邓力群的副手,再以后被陈云派到更为重要的岗位上主管干群关系,党校事件作为陈 云以后评价胡耀邦的一个重点,陈云在政治局主持召开的生活会上指责胡耀邦八个字:“不懂经济,用人不当。”后面四个字就是专门指的党校事件。王震上来之 后,胡耀邦原来扶植的一批中青年骨干先后去职,有的还被开除党籍,王震在党校宣布陈云的讲话要点,称不同意陈云的讲话就是三种人。包括冯文彬等人以后都黯 然消失。

      一九八三年一月二十日,胡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了题目为《四化建设和改革问题》,第二天由《人民日报》全文刊登,随后就遭到陈云的指责,陈 云问胡耀邦这篇讲话为什么没有送给他事先看?还要不要十二大的路线等,口气十分严厉,而此番责难立刻被邓力群、胡乔木等人捕捉到,他们四处宣扬陈云的讲 话,万里希望赵紫阳出面干预一下,赵紫阳没有说话,以后万里亲自找到杨尚昆向邓小平做了汇报,邓把邓力群、胡乔木、王鹤寿找去讲:“你们这么搞是什么意 思?”王鹤寿说他并不知情,邓小平随即在政治局会议上宣布此事“就地停止”,“胡赵体制不能动”。此后,关于经济工作上的翻两番事件上,陈云再次和赵紫阳 一起指责胡耀邦“乱打岔”,“不懂经济”,“干涉国务院”等,有效的动摇了胡耀邦在小平那里的信任基础。

      陈云在对胡耀邦提出批评之后,还在人事上进一步限制胡耀邦的权力,继党校事件后,中宣部部长换上邓力群,邓力群还兼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进入核心圈子, 赵紫阳通过邓力群等人把对叶文福的处理决定中胡耀邦的批示送给邓小平,邓小平亲自发动的批判《苦恋》一事,此事以后还选登在《邓选》中,是邓的四项基本原 则体现之一,而胡耀邦对于白桦的处理是持有保留意见的,不同意采取毛泽东时代文艺讨论采用政治干预的手段,特别是叶文福本人在北师大的一篇讲话,直接攻击 军队的领导人,总政治部大为光火,这件事的处理由韦国清亲自出面掌握,本来这件事已经在一九八一年处理结束,这时候赵紫阳旧话重提就是为了给邓小平作出一 个暗示。邓小平当时虽然没有作出表态,但是,随后他在中央会议上强调:“我在六中全会上讲反自由化要反二十年,有人不爱听,现在再加上五十年,一共七十 年,一直反到下世纪。”这里的有人无疑就是胡耀邦。而事实上真正热衷于自由化树立个人权威借以控制政治局面的恰恰是指责胡耀邦的赵紫阳其人。

      在胡耀邦的外延上,地方诸侯中支持胡耀邦最力的是任仲夷和项南,任仲夷与项南也是邓小平亲自提拔重用的干部,小平同志对于他们始终抱有好感,但是,倒胡派 抓住晋江假药事件和海南汽车走私事件迫使这两个人离开了领导岗位,习仲勋、杨尚昆、万里三个人都曾经在广东、福建问题上仗义执言过,然而没有扭转大局。可 以说,在一九八六年前后,胡耀邦的地位已经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中纪委负责人之一的黄克诚病逝,而后作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胡耀邦没有出息黄克诚的追悼会,敏感的西方社会就说“胡失宠了。”就在黄 克诚病逝的第三天(黄克诚死于十二月二十八日),邓小平对于学运事件表态,同时建议中央政治局考虑领导人改选问题。一九八七年元旦,胡耀邦向邓小平提出书 面请求,请求免去他的总书记职务。一月十日到十五日连续六天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生活会,批评帮助胡耀邦认识错误,在会上赵紫阳第一个讲话,他给胡耀邦扣 上了两顶关键的帽子,第一个是破坏集体领导体制,随意干涉国务院经济工作;第二个是反对自由化不力。这时候,陈云建议宣读赵紫阳给邓小平和他的那封五月来 信,这封信直到这个时候胡耀邦才第一次看到,因为当时薄一波离陈云做的最近,结果由薄一波来念,薄一波的宣读以后被讹传为薄一波严厉指责胡耀邦,为此薄一 波同志的秘书王某再次对我们做了说明,薄一波在那次生活会上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薄一波因为六十一人事件长期受到迫害,七七年找到陈永贵和华国锋、姬 鹏飞等,他们都不给予正面答复,其中陈永贵还讥讽薄一波要翻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案是全国人民不能答应的,直到胡耀邦出面才解决,所以,薄一波对于胡耀邦是一 直比较敬重和感激的,但是,在这样的会议上显然套用私人感情是不可能的,所以,薄一波的发言断断续续,基本按照事前定规下来的调子说的,没有自己的发挥, 比较赵紫阳、王震、王鹤寿、胡启立、彭真等人的讲话简直不值一提。

      在这几天的会议上,胡耀邦违心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同意中央集体的决定,同时表示要“尊重新领导,搞好团结。”这次会议上,胡耀邦因为伤心一度痛哭,这本 来是会议内部的事情,然而竟然被赵紫阳用公开讲话的形式给传达了出去,进一步达到搞臭胡耀邦的目的。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八日,赵紫阳在中共中央打招呼会上 做了如下的讲话:

      赵紫阳说:“党中央早在一九八四年就觉察胡耀邦不行,想要去掉他,但是,考虑到十二大召开不久,过早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稳定大局有影响,所以预备在十三大解 决,显得更加自然些,这次学生闹事,胡耀邦看到自己造成的恶果,痛哭流涕的提出辞职,在京的政治局委员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下再让胡耀邦解决这些问题已经不适 当了,于是,就必须提早的让他下来。”(全文引自《情况反映》8701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赵紫阳同志向在京有关部委负责人打招呼讲话传达要点通知》) 赵紫阳的原话中对于胡耀邦连同志的字眼都没有加入,要知道会议还是决定保留胡耀邦常委的名义,还主张把胡耀邦的问题看作党内矛盾处理,直到中央文件下发 时,才加上同志的字样。

      根据李锐同志转述胡耀邦生前的回忆,一九六四年时,胡耀邦就曾经向党中央建议启用赵紫阳,来共青团做第一书记,接他的班,胡耀邦在很多公开场合下从来都是 比较尊重赵紫阳的,更没有向赵紫阳这样公然的把胡耀邦的“痛哭流涕”堂而皇之的暴露在中央和地方的负责人面前,赵紫阳利用胡耀邦和邓小平关系的疏远达到了 瓦解邓小平对胡耀邦信任的目的,进而倒胡使得自己成为邓小平之下的第二号人物,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唇亡齿寒,胡耀邦下台不久的两年多一点时间后,他也走 到了尽头,而且,他失败的比较胡耀邦还要惨,可谓是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吴江同志在总结赵紫阳对待胡耀邦下台事件时曾经这样评论过:“赵紫阳对于胡耀邦的下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把两项最严重的罪 名横加到了胡耀邦的身上,赵紫阳要求“解决胡耀邦问题”恰恰为其他人“接着解决赵紫阳问题”创造了条件。”他还说:“赵紫阳在承担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任之 后,而是把它看作是政治造势,掌握政治全局的机会,把自己置身于政局的核心地位,因此,在赵紫阳的领导下,首先是自上而下的设立机构铺摊子,组织一些人马 为他造势,制造舆论,到处制造空气,鼓动情绪,以致于一开始就引起社会的不安。”

      胡耀邦正是因为处在权力的风口浪尖上所以才遭到了一些人的嫉恨,而赵紫阳并不虑此,反而以为胡耀邦一旦下台,自己就可以放手大干,平心而论,邓小平设计的 胡赵体制是比较科学的,胡耀邦长年在中央工作,而赵紫阳又长年在地方工作,他们两个人搭班子可以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特别是胡耀邦本人人品高洁、毫无野 心,在这样的一个领导者的覆盖下很容易营造出宽松的政治气氛,可是,赵紫阳没有领会邓小平的深刻战略意图,反而把胡耀邦看作是他自己进步的阻碍,必欲驱之 而后快,所以,当胡耀邦收到苦果的同时,赵紫阳的苦果也在进一步的成熟

      • 家园 [文摘] 叶文福1979年批评陈再道的"将军诗"

        将军,不能这样做

           叶文福

            

          历史,总是艰难地解答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而前进的。

          据说,一位遭“四人帮”残酷迫害的高级将领,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竟下令拆掉幼儿园,为自己盖楼房;全部现代化设备,耗用了几十万元外汇。我……

          我说什么?

            我怎么说?……

          你――

           是受人尊敬的前辈,

               我是后之来者。

          你我之间

            隔着硝烟弥漫的

              三十年代、

                四十年代,

          批评你――

            我从来,

              没有想过。

          因为

            也许正是你

              用抱着机关枪

                向旧世界猛烈扫射的手。

          把抽在我脊梁上的皮鞭

            一把夺过――

          你把我搂在

            满是血污

              和热汗的胸前,

          大滴的

            泪水

              砰然而落!

          你抽泣着

            摸着我

              浑身的伤疤,

          厚厚的嘴唇,

              哆嗦着,

                你说:

          “孩子,

            我们

              解――

                放――

                  了――”

          于是,

            我赤着脚,

          小小的脚丫

             踩着你

              又深又大的脚窝

                走进了

                 新中国……

          不!将军――,

            即使是这样,

          我也要说,

            我更应该说!

          记得么?

            那年

              抢渡泸家桥――

          身后:追兵!

          对岸:烈火!

          一河如虎的浪山呵,

            几根沉沉铁索……

          革命

            在危崖上

                焦灼――

          难道井冈山的火种

            要被这大渡河水

                 无情吞没?

          你大瞪着

             布满血丝的眼睛,

          驳壳枪

            往腰间

              猛地一掖,

          一声呼啸,

            似万钧雷霆,

          挟带着雄风,

            冲进了

              中国革命

                英雄的史册!

          那时候

            将军,

              你想的是什么?

          我敢说,

            你想的是:

          “为子孙后代

            都过上

              幸福的生活!”

          你说的是:

             “最艰巨的任务

              给我!

                给我!……”

          多么不幸!

            我的浑身弹痕的将军呵,

          四十多年后,

            你英雄的身躯,

              竟会让功劳

                压得

                  步履蹒跚,

          你雷霆般的声音

            被时光的流水

              侵蚀得

                多么孱弱:

          “给我……”

            “给我……

          给你月亮

            你嫌太冷,

          给你太阳

            你嫌太热!

          你想把地球

            搂在怀里,

          一切,

            都供你欣赏,

              任你选择……

          什么都要,

            你什么都要!

          为什么

            就是不要

              你入党时的誓言?

          为什么

            就是不要

              无产阶级的本色?

          难道大渡河水都无法吞没的

            井冈山火种,

          竟要熄灭在

            你的

              茅台酒杯之中?

          难道能让南湖风雨中

            驰来的红船,

          在你的安乐椅上

            搁浅、

              停泊?

          难道一个共产党人

            竟要去写

              牛金星们

                可悲的历史?

          难道一代一代

             揭竿而起

               殊死抗争,

          竟只是为了

            你一家人

              无止无休地享乐?

          如果真的是这样,

            将军,

          你怎么对得起

            牺牲在你怀里的战友

              最后的嘱托?

          怎么对得起

            那白发苍苍的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去呵,将军,

            穿上当年的

              红缨草鞋,

          去吻吻你曾为之流血的土地吧――

          那一寸一寸

            从敌人手中

              夺过来的土地呵,

          那一寸一寸

            从苦难深渊中

              捞起来的土地呵,

          那一寸一寸

            打着革命印记的土地呵,

          那一寸一寸

            养育过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

                   解放军的土地呵,

          喂过你小米汤的,

            那太行母亲

              手中的木勺,

                还在碗里

                  搅拌着野菜;

          当年为你包扎伤口的

            洛阳大嫂

              一家三代。

          堆在一间六平方米的

            小屋子里:

               床上架锅……

          我的官高权重的将军呵,

            你戎马征战几十年,

          到底为的什么?

          置人民疾苦于不顾,

            你!

              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心

                难道就不受

                  真理的谴责?

          莫非你真的坚信

            法律

              永远是你手中的纸牌,

                或者至多是

                  夏夜柔和的晚风?

          难道你

            浑身的毛孔

              现在竟渗不进一丁点

                周总理的

                  美德?

          为了你的“现代化”,

            幼儿园都拆掉了,

              后人都不管了!

          满头飞雪呵,

          你还能舒适几年?

          明天是孩子们的

            是孩子们的呵!

          孩子们都不要了,

            谁来捧你的骨灰盒?

          也许

            你骄傲地说:

              我有儿子……”

          是的,你有儿子――

            你的儿子

              如果是

                革命者,

          他就会

            愤而离开

              你的高楼;

          如果他是

            不肖后代,

          他那白皙的手

            将永远捧着

              人民对你的指责!

          我有一位

            当收购员的朋友,

          要是知道了

            你的慷概之举,

              心里该有

                多么难过――

          当他得知

            牛耳朵里

              有几根茸毛

                能换取外汇,

          几年来

            他辛勤地

              剪呵,

                剪呵,

          一根

            一根

              竟剪了十斤多……

          人民

            像春蚕抽丝那般

               为祖国积累财富,

          你有什么权利,

            把先烈的热血,

              把人民对党的信赖,

                把劳动者辛勤的汗水

                  肆无忌惮地

                    挥霍?!

          难道周总理

            庄严宣告的

              四个现代化,

          难道党和人民

            忍住十年伤痛

              在炉前

                在田野

                  为之挥汗流血的

                    四个现代化,

          竟是你

            打着饱嗝,

              信手弹给我们的

                油星

                  和

                    唾沫?

          真不幸――

            我的将军!

          第一次长征

            你征服了大渡河,

          而今天

            新的长征,

             你想过了没有――

              你再后退一步

               就会变成了

                大――

                  渡――

                    河――

          不!

            牛金星的悲剧

              决不会重演――

          因为人民

            决不会

              沉默!

          但愿我的诗句

            也化作万钧雷霆,

          挟带着雄风

            冲进你的耳朵,

              冲进你的心窝,

          在这新长征的路上

            且听前进的后人

             和前进的法律一道

              大喝一声:

                “将军,

                  不能

                    这样做!”

          1979,6,14,三稿于北京

      • 家园 我的首发一般在军盟和现代史人物网:

        你去那里看一下就知道事情的原委了,不过无所谓,他愿意这么玩就玩好了,挺大个人就这么点尿性,想来也是一个无聊的人儿,起轩不必和他一般计较了。就把他当个屁放了算了。

      • 家园 温相这篇文章什么时候写的?在WXC看到的,问一下
        • 家园 相爷这篇发在先

          相爷这篇在河里是5:07pm(1/3/2005)发表的。而文学城那篇(署名程中厚)是5:41pm (1/3/2005)贴上的。显然是有心人有意为之。

          • 家园 呵呵,小伎俩了:

            就透着一股子无聊和小家子气,网上这么屁大点的事也值得他这么费心,两年了,就是愣一点长进都没有。

            我在赵紫阳五月来信里面故意写了一个错别字,没想到这人就这么幼稚,连错别字也转了过去,可笑也者。

            谢谢无斋兄的仗义执言。

    • 家园 先为温相的新文叫好,但对胡赵的基本评价,特别是经济政策方面,

      我还有一些不同意见.有时间再和温相讨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