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是的,您有个猪头般的老板 -- 切地雷

共:💬34 🌺3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两段话里的“人治”是两个内涵的东西。混为一谈是危险的。

          彼得原理看过的,说的是制度派的理论缺陷。 1

          一直有个理念,就是制度比人好,要法治不要人治。人是自私的,是会利己的,人治往往就是结党营私。为此,只有严格的执行制度。这也是目前在国内很有卖场的说法。

          在实践中,制度是人去执行的,人治是不可免的,但组织结构的扩大必然需要制度去保持执行力度。人治多些还是制度多些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两段话里的“人治”是两个内涵的东西。混为一谈是危险的。

          前一个人治,是指宏观体系上,以法律为本还是以人的判断为本。人治是以人的判断为本。法律只是人的参考,各级的主管人员如果认为有必要,完全可以离开法律制度搞自己的一套。甚至经常地,长期地这样搞。

          而后者的“人治”是指在法律、制度为本的情况下,在制度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制度有规定,而且规定明确的情况下,除非极特殊情况,都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同时,在制度比较简单或模糊,那么在没有制度或制度模糊的地方,运用自由裁量权。

          我觉得西方在公司管理方面,恐怕没有要求回到第一种“人治”语境里的主张吧?

          至于第二种“人治”,完全是在肯定法律、制度为本的前提下,考虑如何设计制度,可以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制度完美结合起来的问题。

          如果谈批判“制度派”的缺陷,那也只是批判“极端制度派”,要死制度,不要人的能动性了。——可是我们都知道,啥极端了都不好,不是吗?

          关键词(Tags): #人治
          • 家园 请恕我直言,你所想的不过是纸上谈兵

            而后者的“人治”是指在法律、制度为本的情况下,在制度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

            请恕我直言,你所想的不过是纸上谈兵。比如:本岗位要求必须本科以上,其他条件用的是德才兼备的模糊语言,那么在达到本科这条线后,完全可以按个人的喜好来安排最后的人选,这样完全符合“在制度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如果通过强化规定来限制这种自由裁量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所说的“极端制度派”。只要制度有漏洞,为了私利总有人会曲解和过度使用“自由裁量权”。而没有漏洞的“极端制度派”自由裁量权为零,那么彼得原理生效,结果仍然一团糟。

            任何理论研究都需要条件苛刻的假设。通过这种研究让我们认识到隐藏在各种干涉中最基本的行为驱动力,从而找到真正的改善之路。

            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开始流行,他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价值观和信仰,来导引决策相关者在个人私利和企业利益相矛盾时主动的选取对企业最有利的方案,从而部分的缓解人治中的过度自由,和制度派中的僵化和无效率。

            虽然企业文化有它的局限性,需要新的研究和讨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最好的大公司往往都是有一套成熟有效的企业文化。

            社会行为学研究和导引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两回事。但是社会行为学研究决不是政治,也不是纸上谈兵。

            • 家园 行贿不违反制度?连法律都违反了。

              请恕我直言,你所想的不过是纸上谈兵。比如:本岗位要求必须本科以上,其他条件用的是德才兼备的模糊语言,那么在达到本科这条线后,完全可以按行贿的多少来安排最后的人选,这样完全符合“在制度范围内的自由裁量权”。
              行贿不违反制度?

        • 家园 推论:制度不可能普适(普世), 只能把人当螺丝钉?

          你把阿猫阿狗凑在一起,然后要求一个铁的集体. 你是一个一个的观察,然后根据个人的长处短处,取长补短编一个队伍. 还是集体训练, 先把不合格的滤掉,再从合格的标准品里挑选. 前者比较人性化, 适合手工操作. 不过只有后者才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 人才训练和工业产品一样. 制度就是标准化. 共-产制度其实就是绝对的标准化社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