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民族优惠政策忧虑 -- 东河看客

共:💬1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民族优惠政策忧虑

    近来看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对民族优惠政策产生了一种忧虑,因为相对明清朝的民族政策,因地事宜的来相比,我国的政策实在非常失败和僵硬

    1 对主体民族的歧视政策,表现在高考和公务员加分,这2个一个是国家高人才的培养,一个是国家基础干部培养,都是在国家根本主体上给予的优惠,会影响国家根本利益,说是优惠,但事实上是一种民族歧视政策,不断的强化了民族意识,各个人在考虑上都意识到了民族一词,民族开始有了很浓厚的政治意味,其次由于可以自由选择且只能有一个民族表示,造成主体民族不断削弱和少民的壮大,可能以后到一定程度上会有很大的民族冲突,很多年轻少数民族在抵制汉化的同时,完全忘记了他们身上有的另一边汉族血缘,所以民族单向固定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当时能做到这样,比如,户籍或身份证上是:苗族 (苗,汉),这样的话对于汉化不会有那么抵触了,因为汉语也是你的母语啊,其实很简单的事就能化解很大一部分民族对立的纷争,单单的 苗族,就只会限定单纯的民族意识了。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宣传也只宣传少数民族特色而不是宣传地方民族融合,长此以往,就可能认为这个地方就是我这一民族的了,自治区民称同样强化了这一意识。

    其二,民族歧视就是不平的政策,任何不平的政策都会照成民族隔阂,阻止民族的融合,对国家的归属有疑问。比如马来西亚的政策,虽然马来人和华人相处的都算不错,但是对华人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华人还是有怨言,去华人论坛看看,还是有很深的民族隔阂,而泰国的华人已经完全融入社会(取泰国名)苏联,南斯拉夫的可悲就更不用说了。

    2 民族政策僵硬

    只认为经济发展好就忽视了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于西藏,和新疆的建设只想到了尽量弱化语言,主体移民,虽然这都是很好的建设,但是用的是比较强硬的手法,给人以口实

    我的建议是 首先地区加分是不分民族的,大家一起加分,反正都是教育很差吗,取消民考民,民考汉

    其次 1 在新疆的小学,中学开设汉语,维语,哈萨克语(3大民族)的语言课,汉语是必上课,维语,哈语是限选必修课,可以选择其一,所有的小孩一起上这个学校,汉族小孩如果学了维语,以后方便和很多维族沟通,不再需要所谓的维族警察,汉族小孩学哈语更有利与和哈萨克打交道做生意,这其实都非常有利,这样可以培养汉族中的双语人才,这样的双语教育也能堵死不让学母语的借口。

    2 高中,只上汉语课,维语,哈语作为选修课,爱上不上,不做任何要求,但是在考试加20分甚至30分上,增考一门课以此为准,国学教育(只考国学),不及格不加分,60分-70分加十分,70分-80分加20分,80分上加25(或者30分),这样的教学政策会让各民族更了解中国文化,可以说使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更用心,

    在同一地区的所有人一同上学,这样的教育方式用软的方法引导人学习汉语更多,并且提供少民族母语(哈和维相牵扯),让人无可指责,大家认为如何

    西藏同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加分的时候也是所有大都考国学一门课,总的来说就是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