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拉美国家的贫民窟 -- 大西洋14

共:💬25 🌺1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说拉美国家的贫民窟

    试发照片过程中,无意中成功的是一张加拉加斯贫民窟。康桂河友盛赞其为“人类伟大工程之一”,有同感。康兄还问了里面有多少人口,警察是否敢进的问题。本来想回复的,后一想,康兄无意中给我刨了一个坑,不防填个坑吧,说说拉美国家的贫民窟。

    贫民窟在拉美国家,特别是南美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各主要大城市,尤其是首都,非常之多,可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按照我们的说法,是“有碍观瞻“了。贫民窟在巴西被称为Favela,葡萄牙语;在南美其他西班牙语国家称谓不同,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称Cerro。有小山丘之意。

    与香港山区一般都是富人修建的私人豪华别墅相反,拉美首都小山上都是穷人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的规模一般都很大,据我所知,十五年前,巴西里约热内卢最大的贫民窟50万人(现在应该更多了)。这还不是最大的,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圣保罗,其最大贫民窟的人口近一百万。

    贫民窟的历史源远流长,源头可追述到奴隶时期。当时奴隶们为了逃避被追杀,往往逃到附近的山丘的丛林里。当年的城镇肯定不是现在的现代化大都市附近山上的植被肯定也尚未被人类所破坏,钻到里面应该是安全的。久而久之,在上面居住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确实可以称之为“人类伟大的工程之一”。也说明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极强。

    贫民窟的房子密密麻麻,可谓见缝插针,白天远远望去,确实像极砖厂烧好的、堆成一排排的砖头。到了晚上可是灯火通明,首次看见的人肯定以为是富人区。所以有“白天是砖厂、晚上是香港”之说。

    之所以灯火通明,是因为所有市政当局必需保证贫民窟内的水电供应,并且不收费。当然不是不想收,而是没有收费的手段。

    一般人误入或偶尔浅浅的进入贫民窟问题不大,警察是不敢的。里约贫民窟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拉美地区最大的毒品集散地,里面有准军事组织,轻重武器具备,装备精良,数次与警方交火,警方均未占得便宜,警察一般都躲着走。当然了有警察住在里面,所谓“警匪一家“,白天是警,晚上就成匪了。

    在外人看来,贫民窟很神秘,也很危险,对住在里面的人来说,还是相当安全的。基本的社会功能都有,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医院、商店,样样不缺。

    机缘巧合,我曾有过一次参观巴西里约热内卢一个贫民窟的经历,晒一晒。

    那个贫民窟就在里约市区,规模中等,人口近二十万。贫民窟当然不可能随便进,必需通过中间人。我们是通过里约联邦大学一位做社会福利救济工作的教授联系的,该教授在该贫民窟里有一个项目。

    开车到山脚下一条通向贫民窟的小路路口,路边有一咖啡馆(相当于沙家滨里的“春来茶馆”了),出来一位老板娘(阿庆嫂)。说明来意,“阿庆嫂”给上面打了个电话,放行。后来才知道,那个咖啡馆是个联络点,老板娘是给上面“零司令”打电话请示通知。

    上去后,有专人接待(可能出于安全考虑,“零司令”本人未现身,是下面的人接待,大概相当于“外事局长”?),介绍该贫民窟的历史、现状等,然后参观。路是土路,不宽,可通车,两车相会难度大些。路面还算干净,但有鸡、鸭寻食,甚至还有一口猪,没有猪圈,野生放养。看到几个一间门脸儿的小商店,一所学校,甚至还有一所医院。虽然比较小,但确实是医院,因为挂的牌子是(Hospital),不是诊所(Clinica)。

    整个过程,包括介绍。参观,不到一个小时。给我的印象是,那个贫民窟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可能和规模小,又在市区内有关。

    可惜没有照片,里面规定不让拍照。拍“香港富人区”的夜景难度更大,恐怕你还没把三角架架好,照相器材就已经成了人家的战利品了。

    顺便说一句,很多人都知道,无数巴西足球明星都是从贫民窟里走出来的。除此之外,里约的狂欢节世界闻名,有几个著名的桑巴舞学校就建在贫民窟里。

    关键词(Tags): #贫民窟(铁手)#拉美(铁手)#巴西(铁手)通宝推:唵啊吽,肯定没有被注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参见《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City of God,充满传奇色彩的黑帮片,讲的就是里约热内卢的事情。

    • 家园 以前香港也有,都是木板房,时有火烧连营的火灾

      还有就是旦家,即一家住在一个小艇上,小艇即使打鱼工具,也是居家住所,祖祖辈辈飘着水上。

      • 家园 名称是:九龙城寨
        • 家园 九龙城寨 是专指,是个谁都不管的地方

          港片N多警匪片都在九龙城寨取过景《省港骑兵》《重案组》《O记三合会档案》,多的数不过来。

          百度百科的。

           九龙旺角以北有一条界限街,它将九龙半岛横向一分为二,街南部分称九龙,街北为新界。界限街东街口通往启德机场,启德机场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龙城寨。九龙城寨公园原是香港政府、英国与大陆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因协当年签订割让条约时,声明这一块位于香港境内的土地仍属于中国,但大陆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来打扰、或是被当成挑衅的行为,渐渐的就成为无政府的贼窝。许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这里,然后落地生根,又因这里无法可管。自然贩毒,走私、杀人、抢劫的乱事不断。

          93年拆除,改建公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五六十年代香港贫民窟的范围比这大得多

          1953年,石硖尾木屋区发生一场全港有史以来涉及面积最广的大火,5万多名居民痛失家园。灾民照片在短期内成为全球新闻报道的主角,香港的命运因为夹在资本主义的英国与社会主义的中国之间,而备受瞩目。

          记得80年代看港片有不少提到这次火灾的

    • 家园 据说那个有名的基督像下边就是贫民窟是吗

      所以一般旅游指南都建议不要徒步爬山因为治安不太好。

    • 家园 我对巴西贫民窑的了解,来自《精英部队》

      电影拍得不错,读了楼主的描述,对那部电影里警察、贫民窑和NGO的关系弄得更明白了。

    • 家园 是不是和 使命召唤 里面的一样
    • 家园 看过电影上帝之城

      不知道是否就是大西洋兄去过的这个贫民窟?

    • 家园 入门那段好似那水泊梁山……
    • 家园 楼主要是给个照片链接就方便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