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为什么受教育的过程不能是快乐的? -- 酥油茶

共:💬23 🌺5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同吧。

      要每个人都快乐是不可能的。

    • 家园 可能因为你现在不快乐?

      根据个人经验,同样一个回忆在高兴的时候回想,基调就比较愉快;心情不好的时候回想,基调就低沉。

      这和人的性格也有关系:同样是考试的压力,有人觉得痛苦,有人觉得刺激,有人没什么感觉。

      而且这还和你的生活经历有关系。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当奥数老师,说不定河里会出现一篇《为什么教育的过程不能是快乐的?》或者从家长的角色来篇《为什么送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不能是快乐的?》

      河里为人父母为人师的也有不少,但是由于小孩子抱怨社会的自由度比家长和教师要大,思维方式不受约束(后两者要考虑榜样、师表、面子、潜移默化、xxxxxxxxxx),所以上面两篇帖子尚未问世....

      关键词(Tags): #教育#家长
        • 家园 不承认心境随时间变化才是唯心

          但一个人过去的心情如何,却是已经确定了的

          一个人曾经确认自己看到的是“山”,结果几年之后觉得看到的不是“山”了。这是不是“确定”?

          你定义的“紧张”,不一定就是坏事。在人类以外的动物界,不适应环境的动物立即就被淘汰了,少了很多“过度紧张”的机会。这个角度上说,人类的仁爱道德是“学业紧张”的源泉阿。

          另外你原文里这句:

          无论我们觉得美国的教育怎么轻松放羊反智,有一点是个人认为绝对应该效仿的:美国小学教育里对阅读的极度重视。

          你可以查查近些年美国呼吁提高识字率的文章...

    • 家园 不知道你对快乐的定义是什么

      就我个人而言,成就感比快乐要重要得多。

      同意“推读书”的建议。

      培养孩子内心的坚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教育本来应该完成的任务。

        • 家园 嗯,我以为对待“快乐”这个界定还需要再谨慎些

          看你给出的定义,很难让有些小孩子认同你的“快乐”。

          比如对沉溺于电脑游戏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快乐”就是天天打游戏。但这是不健康的。

          至于少年时代留下的阴影,我好像还没碰到什么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碰过可称为阴影的事。关键是要如何从阴影中走出,甚至化不好的经历为动力。

            • 家园 中学有段时间感觉学习就是最大的快乐

              那段时间很神奇,自己对学习突然特别上心,每天都自己学到11点多,被父母催着才去睡(父母在学习上从未给过我压力)。那段时间也没觉得学习是痛苦的事,而是真的非常有兴趣,不止是对一直感兴趣的数理化,对长期看着不爽的政治都能作为睡前的催眠读物(导致好几次课本忘记带:P)。也不是从老师同学那得到什么夸奖之类,只是感到一种真正的快乐,它来自内心。当时是如果把几道奥数题或者化学实验和游戏机放在一起,我会毫不犹豫的挑选前面。

              不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后来高二时兴趣发生了转移,再以后对学习也就变成了应付,高中压力也很大,我会努力寻找生活中的乐趣转移这种压力,比如课间的几分钟乒乓球或者晚餐时食堂师傅多给的几块肥肉,呵呵。

    • 家园 说的好,补充一下,多读书读好书

      小学在职工学校上的,相当于托儿所似地 ,天天下河摸鱼,上树摸蛋,那时候90年代初,拜职工影院搞活经营的影响,古惑仔电影天天放。郑伊健那是天天挂在嘴上的。结果就是我们一个班拿着砖头和另一个班血拼,我砸了几个人的头,自己也被砸了个窟窿。吓坏了父母。转学送到爷爷家去了。

      在爷爷那呆完了初中生涯,没了父母,课业就不是很重视了。爷爷的书架藏了不少书,在那里我一字一句的看完了古文版的聊斋、水浒,这些古文影响了我一辈子。在水浒里明白了真正的古惑仔的人生,看聊斋发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于是读书有了赶头,成绩就上去了。

      也就有了今天不太坏的我。

      现在再去书店翻翻四大名著,全是白话文的,而且满篇的跑火车,和古文版的差的太多了,一些科普性儿童读物甚至直接纂改四大名著。

      那种书可读性太差。网上热闹的穿越文,好些的可读性倒是有了,可内容和害我破头的古惑仔电影没什么两样,甚至远远不如。

      可叹爷爷故去时自己还小,那些古文书都没留下来。

    • 家园 我的看法是快乐是不能成事的,必须要有压力。

      还是那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问题是各人能承受的压力是差别很大的,而一旦压力过大,就出现种种的不良状态了。而且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缺少如何应对压力的训练,而学校家长老师也不重视这方面,直接就给孩子上的压力。这个训练最简单的就是体育锻炼,对意志的坚固很有效果。

      另外,读书有益,但读书无法反映这个社会的复杂,中国现在的孩子(甚至很多年轻人)缺少的是对这个社会真正的认识。他们需要的是多看,去各地看一下,去农村看一下,去社区,街市,医院看一下。我大学时候家父住院,在医院陪了几个月(学校,医院就在家附近,消化科,也有一些癌症病人)。见到过一家人温情地在病床前吃饭;见到过几个子女直接在老太病房门口开打;见到过中年混混进来,每天还有人来邀请出去打牌唱歌,但突发过世的时候床前一个人也没有。见到过农民工胃大出血止不住,半天后医生宣布无救时,那妻子哭的凄惨样;见到过肝癌晚期,每天清晨早锻炼,还不时跑门口租书店借书看。我当时就觉得,之前的二十年完全是脱离社会的二十年,真实的社会只有去看才能看到。

      最后有关奥数的问题,数学很依赖训练,尤其是初等的东西。但现在社会上的奥数,绝大部分已经彻底沦为唯利益的邪道了。

    • 家园 因为这个社会是人比人活着的社会,所以不可能快乐

      爱好每个人都有,但是要是为了爱好费劲所有的力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那种情况下是不是快乐的已经很难说了。

      本来人的快乐是建立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比如今天作对一道题,明天作对两道题;今天这个不会,明天学会了,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快乐。这是一个自己和自己比的过程,这样才是快乐的。

      但是这个社会就是人比人活着的。一个人每天多作对一道题,好像可以快乐了,可以人家别人一天可以多作对十道题目呢。有的小孩确实喜欢数学,甚至喜欢奥数。但是他自己喜欢没用,最后大家是要比的,是要在赛场上获得最后的一个分数,然后排个名词,决定谁能进好小学。只要这么一比,就不会快乐了。

    • 家园 人在别无选择时的患得患失

      说起来轻松,十二年后的三天考试,但是这个三天却是许多人一辈子的决定一步,成者王侯败者贼,那么有几个当父母的敢等而闲之。况且这样的父母本身也是没什么大本事的人,起早贪黑忙于劳作之余,何谈用心琢摩毓教于乐的决窍,能做的大部分是最简单直接的,就是压力压力更大的压力。这点看看东方式的对团队对劳动率的管理,几乎是如出一辙。

      有能力的父母,与真的有心请爱护孩子的,在这个年头至少还可严格要求自己,宽以待小孩。看到许多父母努力掏金,去为自己孩子安排个未来,也省得孩子受那份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