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北京的交通和城建 -- 颜赤城

共:💬24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北京的交通和城建

    北京的城市建设有很多话题、很多争议。我在读王军的《采访本上的城市》,他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和信息,介绍了城市建设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各种思路。但是有些地方,没说清楚,也许是故意的偏颇。

    先说这个交通问题吧。这本书里说的各地对大马路的盲目追求让人很担心。但是呢,我认为大马路并不是像它说的一无是处。大马路解决不了交通问题,但不能说大马路造成交通问题,这是个逻辑问题。道路拥堵和汽车是直接关系。路多了,人就会买更多车。但是假设不修路,拥堵也不会无限的发展下去,因为人自然而然就不开车了。

    这本书批评了网路分级。就是把道路按流量和限速做出层次来。最宽最快的大路作框架,等下次之。我没看明白这种做法有什么缺陷。

    大而稀和窄而密的两种路网,究竟哪个能让交通流畅,显然是个定量问题。要看有多宽多稀、多窄多密。不能说老北京的和纽约的窄而密的路网就比大而稀强。这也是个逻辑问题。这本书把纽约路网的优点说了,对缺点避而不谈。这也是这本书常见的毛病。北京大院和小区不让外来汽车通行,造成了道路不够。这是人的选择。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让外来车辆随意行使,像纽约那样,肯定能改善交通。但是我们就没有院子了,下了楼就是车来车往的马路。你喜欢吗?

    中国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要支持小汽车的发展。这也是选择的问题。小汽车和优良的城市环境是不可兼得的。美国人都开车,城市像鬼似的,但是自家房子大,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选项可能并不存在,因为我们人口众多。我们应该多借鉴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我个人喜欢高密度的亚洲城市,不喜欢美国的。

    这本书让人产生很多疑问,它没有解释清楚。再举个例子,比如所谓“有机疏散”,把城市划区,成为“半独立城区联盟”,每个区尽量自给自足,各成一体。这样居民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近,以此减少交通。听着很好,但是有点异想天开和一厢情愿了。因为你不能阻止人们跨区买房子和找工作。人们总会有各种原因有意或者不情愿的买到离工作远的房子和找到离家远的工作。只要人们把上下班时间长短的重要性放在住房面积和条件、对工作的满意度之下,城市的交通问题就会被牺牲掉。这也是居民自己的选择。当然,城市管理者总能影响居民的行为,可以让交通成本放大,使得居民不得不把交通当首要问题。但这有个度的问题,不要违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初衷。

    后面还有两大主题。一是对老城区改造。我同意作者。现在是拆得多,保护的少。应该以保护为主。这个道理很简单。保护,即使保护错了,大不了发展慢点。拆除,如果拆除错了,就再也没了。要给后人留余地。

    对于新建筑,鸟巢、水立方、大剧院、央视。书中批评的多。我对这些建筑都很喜欢。

    这本书吧,有益处,但是学术性差了点,并且有股怨气。这种怨气,充斥了我们的文化领域。从著书立说的角度说,是拉低了书的水平。

    • 家园 北京的城建和交通很糟吗?

      任何好坏,都要看以什么为参照物。以孟买、墨西哥城、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等城市做参照,北京的城建和交通一点不差,甚至算比较好,但是国内有些精英的理想永远和现实没有什么关系,他们看到的永远是没有污水横流的巴黎、没有交通堵塞的纽约、没有拥挤城铁的东京。

      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很多国内的同志去苏联考察,还很羡慕人家的生活水平,羡慕人家改革的大刀破斧,没想到过两年人家就玩完了。

      我们说国外如何如何成功的保护经验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人家其实一直在拆。今天巴黎那么壮丽,是因为十九世纪末规划大师豪斯曼男爵把整个巴黎的民房拆得只剩两间半。人家再建起来的时候,从结构、材料、内部空间都是比较现代化的建筑了。北京四合院那种中世纪砖木结构、适合封建大家族聚居的房子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完全是格格不入。其实真正北京胡同里的老百姓绝大部分还是盼拆迁的,不满意的只是搬迁条件而已。

      • 家园 最后一句不对

        盼拆迁的原因是想要巨额拆迁款,而不是对住的房子有意见。

        否则,把自己的私房买了在三环沿线买一套房子绰绰有余。为什么很少有人这么干?

        至于巴黎,以前和晨枫争论过这事。我的观点,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百年前的拆,而忘了人家百年来的保护。意大利的小城市还规定新建房屋必须要红屋顶呢。

        北京这地方,见过保护吗?

        • 家园 真的没意见吗?

          我知道的几个北京土人都跟我说过,四合院千好万好,就是没法住。他们是把四合院里的房子租给外地人,自己搬公房里去了。没有卖是因为等拆迁。

          另外四合院也是分档次的。要是你是一大干部,或某民主人士,一户人住东西城一大院,供暖、上下水、厨房厕所都改造过的,那是很舒服。但我们知道北京城里绝大部分四合院不是这个情况。

          意大利哪个城市里还有居民住没有供暖、没有上下水、没有厨房厕所的保护建筑?

          人家规定新建房要有红屋顶和我们说的拆迁有什么关系?

          • 家园 你混淆了概念

            四合院是四合院,大杂院是大杂院。

            你要是北京人应该知道这两者的区别。

            这也是长期影响四合院保护的一个问题。

      • 家园 北京城墙不错,拆了可惜
    • 家园 现在的干部都愿意做太平官,得罪人的事没有谁愿意干

      实在不行就只能得罪基层的老百姓,这个没商量,只要是和利益集团有关系的,谁都不敢碰。

      89年以后,提什么稳定压倒一切,现在看这个口号有问题,就跟当年那个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让人诟病。

      具体说到北京城建,中央和北京地方政府要各负百分之五十的责任。

    • 家园 当初看《城记》看得心潮澎湃。

      现在再看,你不觉得作者和方军很像么?

    • 家园 中国应当迁都

      只要迁都了,北京的交通拥堵立马没了。

      当然,为了防止新首都再出现北京的拥堵,禁止央企总部进驻首都。

      央企总部全部打散,分到全国各省去,顺便带动各省经济发展。

      各个部委,也尽可能的分散开,分散到新首都周围半径500公里内的各个地级市、县级市去。

      • 家园 五百公里?要把办事的累死啊
      • 家园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来说,迁都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特殊的大国来说(具体来说,特殊性包括: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经济发展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最关键的是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在这么一个特殊情形下,迁都是一个政治问题,跟经济问题没有关系,至于交通问题那更是不搭边的。

        大家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中国的首都会定在北京(这个可是历史的选择,而不是什么个人的好恶),而不是其他地方。

        大家可以看看至秦统一中国后主要王朝的首都地理变迁图,大致就知道首都的作用了。

      • 家园 俺支持

        兰州应该是一个好选择。天水,宝鸡,也可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