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物】赵紫阳,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 新华声

共:💬33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的中肯:

      我一直以为赵紫阳紧急应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如他的处理某些经济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方面,赵明显软一点。

    • 家园 问题是 只要打开了水库的闸门

      剩下的事情就无需始作俑者操心了

      他也管不了了

      不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昂纳克

      对于西方来说客观效果都是一样的

      • 家园 从这次美国人高度评价赵紫阳就能看出来:

        如果按照赵紫阳的搞法,相信西方社会都将不遗余力的赞扬赵紫阳的做法的,就像当年美国德国玩命称赞戈尔巴乔夫一样。

        • 家园 美国的正式评价有两点:

          改革开放,中美贸易有赵的功劳,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比我们政府的闷葫芦,我倒是更觉得美国在踢中国的屁股。

          温相能通天,问问是哪一个菜鸟把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 家园 我看到的关于美国人对赵的评论和你看到的可能有些不一致:

            美国人对赵的评价是:“最能推动自由经济发展和对民主最具有承诺的中国领导人,如果赵能够持续对中国具有影响力,那么相信中国的人权状况会得到比目前还要好一些的进步。”

          • 家园 老赵品德高尚?

            我记得64开始时,反的头一个就是他。后来忽然又变成了保赵反邓,这个弯我怎么也没转过来。回头一想,这件事整个就是他老人家在翻覆云雨呢。

            李鹏怎么说还跟学生对话了,他呢?跟没事人似的跑朝鲜去,回来又在戈尔巴乔夫跟前乱讲一通激化矛盾。闹到后来那个局面,我看属他责任最大。

            • 家园 对比共产党内的斗争的“小”道德“,不对自己人民开枪

              才是真正崇高的道德。

              • 家园 也可以解释为政治押注

                他寄希望于由下向上的政局变更的推动力;

                而传统的家长式管理,更倾向于自上向下的引导。

                当时不知道外地如何,北京上自党政机关、下到学校工厂,拥护学生和反对学生的比例都在10:1以上(甚至还有5%之说)。可见掌握的话语权的一方是何等的吃香。

                但8*8之后,没有5年时间,民意则又一转,理解起强硬的举动来了。这样的变化,只能说是谁握有话语权谁就是道义上的老大,而与到底谁才真正代表民意,其实并没有关系。只是佐证“民意”在我们这里还是一个不成熟的风向标而已。这样一来,8*8之前,10:1乃至是95%所代表的是否真的是民意,也一样会被质疑的。要失去了这个根本性的基础,剩下的就只有政治押注一条可以解释当时的本质了。

                • 家园 呵呵,你谈的是权术

                  人家谈的是道德。

                  应该说,还是道德更使众人信服。不向手无寸铁的人民开枪,是放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说得通的。

                  至于说到权术,现在是有人理解强硬行动的意义。

                  这仅是从政党利益而言的,从统治者的利益而言的。

                  跟人民的利益无关。

                  至少我就认为,对于维护共党统治来说,强硬行动是唯一的选择。

                • 家园 不向人民开枪,这是需要

                  “道德勇气“和“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的

                  "a man of moral courage who suffered great personal sacrifices for standing by convictions during difficult times."

          • 家园 现在牌也打得不错啊,起码比老美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