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海战术 -- 萨苏

共:💬67 🌺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喜欢这种定量化的分析,送花!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数学模型教材,就特意提到这个问题,一个案例是硫磺岛战役,似乎和理论还拟合得很好(上路日以后的伤亡数),另一个就是游击战。

        • 家园 兄给的这模型精确啊

          我记得(也许是记错了)<<战争论>>里面也给了个类似的粗略的模型, 但是没这个这么全面。

          人数2-3倍是双方同等条件下的, 比敌军装备差的情况下“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 也是非常正确的判断。

        • 家园 说得好, 顶一下.

          免得沉下去.

        • 家园 谦虚了,其实您说得很对,只是国共两方恐怕都不太爱听......
      • 家园 &quot;朝鲜战争时的中国军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有素质的军队&quot;说的太满

        秦帝国的军队呢?汉,唐,号称实际很强的宋军?还有号称五千人装备上百门野战炮的明军?这些部队都有无数的fans写了N多的文章吹捧,俺就不列出了,网上很好找

        而且志愿军其实有和日军一样的问题,越下面的越优秀,中上级军官只靠经验,对战争的理念不先进。比如长镜湖第九兵团打残了才只不过赶走敌人,非常不划算,如果他们还有力量帮下十三兵团二次战役就不止打到汉城了,这就是因为首长们后勤保障意识薄弱(十三兵团就对寒冷地区作战比较有经验,但没人学也没人教)且对战争发展预见性不强(后期敌人明显要从海上逃走,志愿军也人困马乏了,很难追上,还不如修整一下)

        • 家园 其实当时第九兵团损失大不是因为什么没有后勤意识

          再怎么缺乏经验也知道到了寒区作战需要衣服御寒

          只是军情如火 容不得按部就班了

          美军的后勤意识如何 准备如何 尚且冻伤不在少数

          中国志愿军也是只能咬紧牙关了

        • 家园 论战果, 志愿军自然比不得拓地千里的汉唐军队

          但汉唐军队可曾抵敌过如此强手吗? 之所以夸志愿军, 是因为他们在中国遭受三千年之未有变局形势下的外来文明打击(1840年)以后第一次真正靠自己的军队战胜19国联军。

          类似长津湖之类打得不好的战役有很多, 但丝毫不能抹杀这支军队的优越性。 即便是上层军官, 也是在快速学习的(当然您可以说他们理应学得更快)。 后勤意识也是在这个战争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当然您也可以说他们应该培养得更快)。 他们的所受教育和学习能力可能比不上美军中的李奇微(李是非常有天赋的将领), 但就整体而言, 依然是中国曾有过的军队里素质最高的(因为再没一支军队, 包括汉唐秦宋军队, 能在国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与敌军打为平手)。

          战争预见性这东西, 您从事后评价, 与当时指挥官的观感, 绝对是不同的。 后勤意识与实际能做到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 长津湖打得好, 也许能再向汉城(嗯, 首尔, 呵呵)以南再打一些, 但实力就只到那里了, 把美军赶下海是不可能的。

          同样, 您提到日军, 我认为日俄战争中的日军, 也是相当优秀的。 至少是那个时代亚洲军队中最优秀的。 无他, 他们是第一支打败白种人并使其屈服的军队。

    • 家园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战术浅议

      del

      • 家园 你的解释我很赞同

        人海战术,成为军事学术热点,盖因二战以后。在国外,是西方军事学术界为了贬低苏联军队在二战中战术运用,由此贬低苏军在二战中地位、作用,看看西方人写的二战史就可以知道。

        在这边,主要是国民党方面的,现在很多国民党败军的遗老遗少在网上替父辈打口水,污蔑我军的战术运用,也是心理释放。

        你说的很对,实际上是对敌优势兵力的运用,那时我军武器装备差,火力打击力不够,尤其火炮很少,主要靠枪械、手榴弹、炸药包等单兵操作的武器,所以人多才能显现火力优势。集中优势兵力虽然要人多,但不是象现在哪些人污蔑的那样,把人海战术等同于“人墙战术”,再把集中优势兵力归类到人海战术。结论是“集中优势兵力”成了让士兵送死、不人道的“人墙战术”。

        其用心何其毒也,已经不是在讨论战术、军事、历史,在进行一种意识形态战斗。

        那好,就揭穿他们吧

        • 家园 这里面很有趣

          有装糊涂的,还有真糊涂的,兄弟曾经碰到过辩论的高手,就是咬准了自己的观点,百战不殆。每当此时,便不禁感叹国军败的不虚,还想请问一句这样的将门之后可知道子弹是从枪哪边装进去的。。。

      • 家园 甚是,建议整理一下文字。其中这段文字颇耐人寻味

        一般情况下师一级选择一至二个突击部,如敌人较弱则可再设置若干。突破口选择:一,当我军火力较弱时,选择较窄

        很能说明问题。

    • 家园 另外再补充两点。一是火力投射能力的不足决定了我军

      在历史上历来都特别强调机动性的重要。换句话说就是以极强的机动性弥补火力投射能力的不足。这也就是很多人都奇怪的一个问题的答案,即在历次战争中,既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又掌握了全国的交通线的敌人为什么“坐车的跑不过迈腿的”?而且象国军第五军这样的,前进时往往猬集一团,滚动前进。老虎跑不快不过是少吃一口肉,兔子要不玩命狂奔小命可就没了。

      再就是有感于前面有人提“古老战术”,言下颇为不屑。其实战术也好,战略也好,只有适宜与不适宜之辨,无新旧好坏之分。这是我军“有什么枪打什么仗”的思想精髓所在,也是古人言“因......制宜”之所欲言。一句话,为了生存,为了胜利!

    • 家园 另外再说说现代的两伊战争中的人海战术。

      这是一场世界公认的时空错位的使用现代化武器,打的却是古老战术的战争。

      由于伊朗军队在霍梅尼上台后进行的大清洗后损失了大量的职业军官,造成军队质量的大幅下降。老萨(是萨达母啊)看准机会,借口阻止伊斯兰革命,发动了两伊战争。由于伊朗军队素质的降低,在战争初始阶段损失惨重,可是由于伊拉克后劲不足也无力扩大战果。当伊朗计划进行战略反攻的时候,由于缺乏人员就通过宗教组织在全国范围招募大量的青年参战,长老们告送这些纯真的青年们,如果他们在圣战中献身后,灵魂会进入天堂。因此,大量的青年踊跃参军。可是他们没有经过完善地训练就被投入战场。

      因此在两伊战争中,伊朗军队中就有这样的战争场面,大批热血青年抱着必死的信念,身上佩戴着宗教组织发给的证章,手里端着枪就冲上了战场。后果可想而知了。

      唉,可叹的青年么们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