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土豆求学记 -- 只爱你

共:💬3 🌺3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土豆求学记

      土豆现在已经老了,老到已经记不得很多事情了。他也已经不能像先前那样可以东奔西跑了,只是在清晨骑着自行车出去兜一圈;他时常坐在小院子里,看看屋顶上自己养的鸽子悠闲的走来走去;或者只是在冬日的暖阳下晒晒太阳。

      

      多年以前,他完小毕业之后考初中,是全县的第三名;不过最后他却没有被录取,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腿上有疾,不能够向别人那样跑跳自如。那所中学的校长说,我们的名额有限,只有先照顾别人了,因为祖国建设需要人才,你身体不好就在家里务农吧,一样为祖国建设作贡献。他一心想读书,央求了又央求,最后校长索性都不见他了。那时候刚刚解放,人们尤其是那些朴实无知的农民多是文盲,血管里还是流淌着千百年来“民不与官斗”古训。乡里乡亲也都劝他算了,在家种地也能活得过去,况且,大家又都是才分了地;在获得土地的这种巨大喜悦的冲击下,上不了学也只是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了洪流中,可能连个水花都没能溅起来就湮没在里面了。

      

      他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人民日报》,看看地址知道是在北京,那可是天子脚下。他偷偷写了一封信给编辑部,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要上学的渴望。信寄出去以后很久都没有消息,当北风渐起,冬天到来的时候,他几乎已经放弃了希望。一天,大队的会计给他捎来一封信,信已经皱皱巴巴的了,但是寄信地址处红红的《人民日报》编辑部几个字还是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来。他心头一热,好像心被谁抓了一把,很是紧了一下。双手哆嗦着看完了信,他突然高兴起来,院子里也鸡飞狗跳起来,不知道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天,他带着那封信又去了学校。见了校长,张了张嘴也没说出什么来,只是把那封信轻轻放在桌面上。校长仔细看了信,又仔细检查了一下信封。然后说,我们还是不要你,《人民日报》管不着我们这里的事,要是国务院说你能上我们就收你。他竟然很平静,没有哭也没有闹,把信收起来放在贴身的口袋里。说,俺一定要来这里上学的,你等着吧。

      

      他回家之后,说,娘,俺要去北京,俺要去国务院,国务院写封信俺就能上学了,俺要继续上学。他娘说,小子啊,俺也想让你上学,你也上进,上北京。。。?

      不去行喽呗?不行,俺就要去!

      

      三天后,他带着爹娘东拼西凑借来的十几块钱上路了,还背着一书包的干粮。从他家到能坐火车的地方大概有六十里地。他颠簸地走着,如果有赶车的经过就搭一段。出发的第二天晚上,他到了火车站。车票是五块六,到北京。

      

      北京出了站,举目全是灰蒙蒙黄乎乎的,他像是大海里的一叶小舟,被冲得晕头转向,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要去的方向。费劲了周折,他终于找到了国务院。不过大门口的警卫很客气地拦下了他。他磕磕绊绊地说明了来意,警卫是南方人,对于他的北方土话听起来很是费劲,有点鸡同鸭讲的意思。不过,最后警卫也还是没有让他进去,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找谁。

      

      带的干粮已经吃完了,就花上几毛钱买几个馒头。一个工分才几分钱,他花着钱觉得很是心疼。住店那是根本就没有想过。天气冷点,就蜷在墙角眯一会。一天两天,慢慢过去了。警卫换了一班又一班,他还是进不去。钱已经花得差不多了,人也快要熬不住了。这天凑巧有辆汽车出来,他一下子扑到汽车前面,把车拦了下来。我禁不住想,千百年中国人的清官情结是那么的深,上京告御状就是无路可走之前最后的希望了。最后剩下的恐怕只有造反了吧。

      车子里下来一个人,看着挺面善的,夹个公文包,像是秘书模样。他留下来处理事情,车子还是开走了。秘书了解了一下情况,就把他带进了大门,去了国务院办公厅,交给他们处理了。

      

      事情很圆满的解决了,办公厅的人了解了整个事情,也看了那封皱皱巴巴的《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回信。最后,他们写了一封信给那个校长,信的最后盖上了红红的印章,在他看来,那红红的印章就是太阳,给了他所有的希望。最后工作人员还带他到食堂吃了顿饱饭。临走的时候,帮他买了火车票,说还钱的时候买成等值的邮票寄回来就行了,不能寄现金。他都一一记下了。

      

      校长看了国务院的信,半句废话也没有说。不过,也只能等到明年了,因为一个学期基本上已经过去了。第二年,他又去参加了考试,虽然没有充分的复习准备,不过,他还是考了全县的第十三名。秋天,他终于去了中学继续上学。

      

      多年以后,土豆退休了。虽然没有很多钱,但是退休金都能按月领取。他那些儿时的玩伴和老伙计,依旧在那片土地上划着跟父辈们差不多的圆。

      

      怎么说呢,这就是生活吧,他想,如果当时不去北京,现在又是什么样呢,没有人知道。

    通宝推:赫然,
    • 家园 有些细节不一致

      很好的故事,但是有些细节如果能一致就更好了。如果这故事发生在解放初期,那时候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是政务院而不是国务院。如果刚刚通过土地改革分了田的话,工分这事还不存在,这是集体化年代的事。

      其实我们乡里有个类似的事情。八十年代初中期的时候,我们乡中学有一位男生,腿有残疾,参加中考过了中专线,但是因为残疾不给上。后来他就上了我们县高中,但是这人特别有毅力,写得一手好字,后被浙江美术学院书法录取,现在是温州地区最出名的中青年书法家,在全国也有名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