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十八)-1 -- 本嘉明

共:💬120 🌺9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感。

              俺在外贸口也混了二十几年,现在捣腾化工品。不少客户已经破天荒开始质疑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不妙。

            • 家园 据说现在的气候变化就是《后天》的现实版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北极融冰量增加,淡水入海,破坏大西洋暖流(从热带温水海区向北半球温带地区输送热量的主要动力),反过来造成北半球冬季气温降低,地球上的陆地大多在北半球,由于陆上冰雪堆积,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增强吸收率下降,温度进一步降低,正反馈形成,进入冰河期。

              《后天》里面讲这不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负反馈稳定系统,而是像碗里面滚动的一个小球,不越过碗的边缘之前,是稳定的,而一旦扰动大到使球越过边缘,平衡就被打破,开始自由下坠。《后天》里面英国成为冰封世界,现实版里面,苏格兰9月25日测得摄氏零下4.4度,是30年来最寒冷的9月夜晚。

              • 家园 这个不太可能

                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很大,但和冰川期的关系可能未必那么简单。北冰洋的冰盖融化了,反而北半球陆地变成冰川,虽然不是不可能,至少听起来有点儿问题。

                一般认为,冰川期主要是太阳辐射变化的作用,地球气候只是被动地反映,其中的正负反馈虽然存在,但作用是次要的。否则,如果全是正反馈,气候进入冰川期后怎么出来呢?美洲大陆曾经被上千米的冰盖覆盖,整个大陆下陷,如今浩瀚的5大湖不过是冰盖中心的遗迹,而斯堪迪纳维亚半岛也曾全部在冰盖下,至今地表仍在反弹。如果仅仅是冰雪覆盖后的形成的反射率正反馈,那这些地方的冰是化不了的。

                北大西洋暖流减慢甚至停止是否对气候有影响,一直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不过,这么一个巨大的环流,我觉得减慢不会是个突发事件。即使您说的那个正反馈存在,也不应该这么快。时间尺度上,海洋环流的变化比大气环流可长得多,埃尔尼诺现象的周期就是2-3年,而冰川期就是千年以上了。

                顺便解释一下北大西洋暖流受冰融的影响。北冰洋的冰盖融化,不是全在当地,相当大部分是破裂后向南漂移后(冰山)慢慢融化的,这些淡水会稀释海水含盐度,降低表面海水比重,从而减慢甚至阻止表面海水下沉,而这正是北大西洋暖流的动力之一。不过,北大西洋暖流的动力主要还是海风。简单地说,由于地球自转原因,赤道的风从东向西吹,水流到大洋西部后被陆地阻挡,海平面其实稍高,这些水随即向两侧分流,沿海岸线南/北漂流,顺便携带赤道热量到达中纬度后转弯向东回流,并逐渐转南,所以大洋东岸较冷,而西岸温暖,这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是一样的。北大西洋暖流的特殊性在于它在北端的部分由于盐分高(一路上蒸发)发生沉降,驱动大洋底部所谓输送带洋流(Conveyor Belt),而太平洋洋流由于在赤道西太平洋(新加坡)降雨多,盐分没那么高,反而没有这个现象。

                所以,北冰洋冰盖融化,也许会减慢Conveyer Belt(周期可能上千年的东东),但对北大西洋洋流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冰山融化时,会降低水温,这些冷水流到大洋东部,理论上倒可能会使欧洲及美洲西岸沿海变冷,而由于中纬度的风大部份是西北风,这个变冷会进入内陆,但变冷程度应该有限。

                其实暖冬、寒冬是常有的,气候统计上很正常,只是全球年平均气温确实一直在上升,即便今年大概也一样。

                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几乎一定不同,所以,也许欧洲冬季会更冷,而西伯利亚会解冻,新疆再现绿洲,等等,目前的研究对此还无法确定。河里橡树村兄对气候变暖问题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可供参考。

              • 家园 假设这个正反馈形成了

                那么北冰洋冰雪融化的问题就没有了。

                接下来你说是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好呢,还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好呢?

                如何选择才能跳出这个正反馈呢?答案很明显,欧洲人不管怎么解释都是在忽悠而已。

              • 家园 呵呵,有个很玄幻的说法是,北大西洋暖流被截断,

                或者说改道,直接冲入北冰洋,冰川融化,结局是:中亚新疆等地变成水草丰美处,英国和加美北部变成冰雪世界

      • 家园 西部大概暂时还上不来

        但中部应该很快可以上来。今年一直在热议的区域经济就是这个思路。长三角让皖江地区承接,珠三角由湖南四川承接。高铁的大规模建成,以及铁路集装箱的逐渐普及都将是中部地区成为新的制造业中心。

        本大提到的限电指的是9月部分地区(如华北)为了排放达标的临时措施,我估计这是暂时的,今后不会常有这样的事。

    • 家园 就兴美国金融资本折腾全世界

      不兴tg折腾折腾沃尔玛等通胀约束器。

      胡总说不折腾的意思是不要折腾的太厉害了,至于啥叫太厉害了,那是说不清楚的。

    • 家园 限电只是为了完成十一五目标,明年就不限了。

      限电只是为了完成十一五目标,说什么把企业逼到西部的大棋,那是根本没有。等十一五过了,明年就不限了。

      这样完成减排数字,简直是自欺欺人。这样非但不能沽名钓誉,反而给将来留下个笑话。不过,某人一贯如此,要形象不要里子。

      • 家园 同感,反正广西也是层层下贱要达标!一票否决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不然还能怎么办

        节能减排是个硬性指标,不能说完不成就完不成了。 现在这个局面又不是政府自己的问题,企业前面执行不力,现在肯定要吃亏,来这么一次给大家长长记性也好。 无论是处于作秀还是真心,东部越来越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继续发展那是必然的。 最近的富士康事件就是给大家树榜样。 论基建,中西部一点都不必东部差,物流业也发达的很,东部工作的那些工人本来就是这里的居民,再算上政府优惠,过来肯定比去外国好。

        • 家园 我在想,现在是丰水期吧?多出的垫怎办?

          论基建,中西部一点都不必东部差,物流业也发达的很,
          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说了,反正广西广东我知道的差的多了。

        • 家园 谁的硬性指标呀?美国人布置的?
    • 家园 说到“世界工厂”

      世界工厂的地位可靠不可靠,除了作为工厂的要素上是不是相对更出色、还有一个可能是工厂是不是也可以做市场。

      简单地说,在经济关系中,市场可以说是裁判员、工厂可以说是运动员;如果一个工厂同时具备市场的功能、那就是即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了(当然无论是市场还是工厂它都必须足够大)。

      现在在搞内需,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至于世界工厂,不污染环境、微有薄利的东西还是应该搞吧?毕竟中国人那么多、而且转走了不容易转回来照样也不容易。

    • 家园 现在国内搞的节能减排,看起来类似腾笼换鸟。

      希望把效益差能耗差的企业赶到西部去,就看西部竞不竞争得过别的第三世界国家了。坐等本大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