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左搞右搞都摆脱不了我P民的本质 -- 金牛镇人

共:💬51 🌺50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左搞右搞都摆脱不了我P民的本质

    现在河里的太多腔调是,要么老毛派,要么走资派,不然中国就没有出路! 然后一大批一大批被屁股决定了脑袋的人,出来发出自己觉得正确的出路。粉丝党,五毛党,歪楼党充斥在优秀的帖子下面。

    文化革命是好是坏不说。只说自己身边的,自己家隔壁发生的 教书先生被开水活活烫死,上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去野外去掏各类粪便。但是那时候的氛围是劳动最光荣,现在是老板最光荣。

    改革开放至今,房子重新变成一座大山,压在几代人的肩膀上,也是基本国情。

    不管白猫黑猫 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手腕上带着表的精英代表不了国情,整天YY的小伙子们在网络上是主流,关掉电脑他其实就是个非主流。现在的声音是,张三,李四说自己的脑袋符合国情,选择了,屁股就会坐上真皮沙发,否则你就永远坐小马扎。所以毛派,邓派,甚至紫阳派都冒出来了。毛主席说,不搞个人崇拜。

    本人生活在中国中部,小的时候,爷爷奶奶说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他们吃了很多苦。爷爷不识字,他拥护毛主席,他带领大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也拥护邓小平,他也拥护胡温,因为在他的一生,见证了国家从战乱到贫穷到富裕的变迁。他这一辈子都在种地,一直到倒下,用他的话说就是“歇不住”。白天种地,晚上7点只要不是农忙时节,都会看新闻联播。70多岁的时候,镇上开超市了,他干完活跟年轻人一样去逛超市,买彩电,买冰箱,临走的那年,还要买空调。中央领导名字记的比我还多。

    小时候,袜子包不住脚指头,奶奶手艺差,被补的地方变成一块大疙瘩,穿在脚上挤在鞋里,那个难受,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我的袜子二只颜色要一样的,要没有补丁的。10岁左右,肉包子那个便宜啊,1毛钱一个,而且个头还大,不过买不起啊,一年吃不到几个。很怀念那种春天吃白菜,夏天吃空心菜,大冬天就围着炉子烫黄心菜,雪里蕻的日子,然后爷爷就说,多放点油。最盼望逢年过节,有鱼有肉的是最开心的时候,把我的鼻涕都吃出来了。

    这段日子虽然很苦,现在想起来很怀念。不是怀念以前大家的日子跟我差不多,怀念是因为那是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猪肉越来越来越不好吃了,就算是吃农户自己家养的猪肉也没有啥激情了,早点也差不多把县城所有早餐店的地吃了个遍,但是怎么也吃不到以前那1毛钱一个的肉包子的味道。请问河里的各位,是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我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前段时间,我父亲在算农村医保的帐,爷爷住院享受到了,奶奶骨折享受到了。父亲做胆结石手术也享受到了,总之赚到了! 现在针对下岗工人有一项政策,下岗工人买一份保险?(我不搞调研所以不记细节)按照现在的标准在我们这里每个月享受1000左右的退休金。要知道我对象,目前在县医院当个护士(省内效益最好的县级医院), 一个月基本工资才800块。不说什么一线城市,二线城市,老夫妻二个人一个月2000收入日子过的非常滋润。2个人每天菜金30元,鸡鱼肉虾可以换着吃了每天,除去20元的日常开支。每个月结余500元,可以去附近的旅游景点玩一圈回来了。

    现在老家镇上,大部分的年轻人,中年人,都除去东三角,珠三角等地淘金,基本高中毕业以下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在镇上马路边买块地皮,盖栋小楼,娶个老婆,一大批八零后一家三代都去奉献城市建设,操作工现在3000元左右工资最基本的,手艺好的,在2线城市能有5000元收入一个月了。有个同学85年的,一直在无锡打工,高中毕业之后在沃尔玛上班,前年年底辞职的时候,他和他妻子的收入是这样的,他每个月大概在3000元,他妻子,每个月2800到4000,站柜台卖欧莱雅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他们是不用花钱了已经,在卖场工作过的人知道的原因。租个二室一厅,日子过的也很不错。去年带着十几万辞职下海。失败之后他后悔没有在那边买房子安稳,十万在那边首付一套房子,留几万装修金(不要觉得装修都是几十万的事),申请20年按揭,每月还款2000多,毕竟自己租房子住一个月也要1500左右。除去按揭每年还有结余。为什么非要头破血流的挤着要去北京,上海?

    他们身上散发着劳动人民的朴实,他们也有中国农民典型的狡黠,他们可能为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利益而双手叉腰,显示自己泼辣的一面。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为人民,为我们的吃喝拉撒睡,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虽然他们自己觉得他们只是为了养家活口。他们当中大部分人不知道投资,不知道什么是CPI,什么是PPI。不知道紫阳真人,不知道LXB。盖楼房的不是FDC的老总,铺高铁的不是铁道部官员,咱手上的IPAD也不是乔布斯生产出来的。

    现在社会的悲哀是什么?这群国家社稷的基石,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头上有一顶并不光彩的帽子,农民,农民工。他们挤上公交,很多人很自觉的离他们远一点,甚至同样从农村走出来的农2代。

    现在一批坐在凳子上的人,看到人家坐在航空沙发上,殊不知,我们才干了60年,被封锁了20多年,至今很多地还是不让你进,怎么跟人家积累了几百年的比呢?

    毛主席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管是左派,右派,或是逍遥派,不管是大棋论,还是阴谋论,手淫伤身,意淫误国。认清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整天大国大国,人家小棒子,小鬼子还看不起咱呢。在路线上耽搁个几年,今天咱们YY阿三,说不定哪天就变成阿三YY我们了。

    殊不知CPU还是照样买因特尔,AMD。系统还是用微软。自动波,V12还是得用外国货,脖子被掐住了,管他什么JB制度,都摆脱不了被血汗的命运, 讨论政事是可以开拓视野,但是如果被政治,奄然一种画圈排队的姿态,确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也远离了铁总开馆子的初衷。

    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都充斥着各种矛盾,毛主席的前三十年给予我们希望和信仰,小平的后三十年给予我们物质和繁荣。你让我选,小民真不清楚政治局到底哪位更有才能,河里前几年还在叫宝宝,这几年改口叫YD的精英也不是一个二个。本县城里的一些芝麻小官的一些事情倒是略之一二,请问我该如何去使用我的选举权和监督权?而不会造成被别人利用或蒙蔽?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华夏儿女在世界之林挺起脊梁,为了让人民过的更好的政府小民欢迎,拿着线路作幌子谋求自己的私利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劳动人民依然最光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然是根本。这二者无冲突.

    最后我的屁股决定我的脑袋,建议铁总恢复新兵营,某些版面筑高发言门槛,还大家一弯清澈的河水。

    勉强混了个高中毕业,整年匿河底,实在憋不住,仅代表自己,冒个头来让广大河友砸。

    通宝推:逐水而行,故园湾里,第二基地,atene,钱二,辽东半岛号,kelly,
    • 家园 楼主是大冶金牛镇吗?
    • 家园 兄台不妨拿小日本的现代化过程来比较一下

      看看自己说的有道理没有

      • 家园 谢谢兄台提醒

        小弟在河里,连一个小河虾都不是。这几日连续值夜班,看到铁手之帖没忍住,故浮出水面。但是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欣赏众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仰望,羡慕之心皆有之。

        兄台随性所言,却为小弟指引了一个方向。

        • 家园 呵呵,找路也要找对啊

          俺和兄台一样,潜水轻易不漏头,改版被逼注册,可是长时间下来,难免养成了不轻易回帖的坏(好?)习惯。

          但是不轻易发帖自然有莫大好处,就是能好好看看众生之相,现在对玩弄辩论技巧的,歪楼转进的,故作神秘装大头蒜的,自然有一套辨别方法:

          在视野版,看其家园所有帖,一看字数,若是绝大多数帖都少于一百字,大头蒜嫌疑是也;

          二看其得花数,爱玩弄辩论技巧的大多数人慢慢都看得出来;

          三看其发帖内容是否材料充实,是否逻辑自洽,是否对主贴有(故意?或者知识所限)理解扭曲

          四看其语气态度:“我就是……怎么滴……”“你这就是……嗯……”

          当然不是说您,您发的东西,完全没有上面的问题,可是河里什么人都有。

          话说如果有人让我去读gdp有关的东西,我得先看看他发帖中有关经济的内容有多少,要不然整到最后还停留在他连PPP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都分不清,那就没意思了,有些ID横贯长河,每主帖必留言,每主帖必训话,说起话来近似李耳老仙,评论起来犹如高僧偈语,……

          所以我对只见立论不见材料的,不理。

    • 家园 P民生活系列,二。

      旨于让大家了解一个平常可能关注不到的中部农业县。

      90年左右,在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起飞,第一批不安于现状的农村人选择离开一直生活的故土,涌入经济发达地区。94年至97年物价上涨,而对应工人工资上涨,参照建筑工人的标准(因为父母做这一行每到快过年的几天,工人就来我家结账,所以比较了解。)。

      1994年25元每天,1995年28元至30元,1996年35元。1997年35至40元,每个工人每月从工头那里领300元日常生活费用,吃食堂每天3元至3.5元菜金,不管饭。当时春节过完元宵出门,农忙不回家,至腊月20左右回家,一年瓦工的账本上是270—280个工左右。按照1996年的标准,每年可以带5000左右返乡。而如果是夫妻档,妻子小工,一年除去在外支出,有7000元至8000,技术工技术好,省吃俭用的可以达到9000元。亲眼所见,一个亲戚,这样省钱的,几乎不买什么日用品,几乎每天中午和晚饭吃的都是豆瓣酱拌饭,喝的是自来水,而到了中午鼻子上挂着泥浆就一份包菜吃饭见的太多了,这就是农民。经历几年外出务工,农村从95年开始,开始了第一次腾飞,大量的小洋楼取代了原来的土坯房,和砖瓦房。红砖价格,不准确,凭借记忆,记得应该是从95年8分,一直涨到97年的0.25至0.28元一块,即便这样产能不足,买砖需要提前很久预定。那几年竖起来很多烧砖的大烟筒。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央的调控,到98年农村第一波自建楼房的热潮才渐渐退去。由于见到第一批外出的家庭土房变楼房,和轻壮年消费群体的外出使农村经济活动大范围萎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外出务工的队伍。以至于镇上的街道从下午到晚上放眼望去看不到几个行人的地步。(注:我们镇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中心镇,90年代金融机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行政单位俱全。2所初中,1所高中。)

      2004年之后,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原本萧条的县镇级经济建设的复苏,农1代中的一部分人踏上了回家并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崭新的模式。2007年后,这个现象越发明显。

      原因如下:

      1,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跟70末,80后,90后的竞争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2,10多年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使他们考虑新的生活模式。

      3,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4,相对经济发达地区工人工资的差距不断缩小。

      5,家乡生活成本低。粮食,蔬菜,鸡蛋等自给自足。

      6,县镇一级的商业机会,门槛相对较低。

      7,就业机会的增加。

      8,城市房价太高。

      本届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新农村建设,产业转移政策给县镇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一批在发达地区淘到第一桶金的农1代返乡建厂,而新农村建设吸引福起来的农1代回家做房地产开发,形成大量的就业机会。农1代出卖10多年青春稍有积蓄,而返乡之后面临的再就业问题,他们有一部分选择转行,经营小本生意或是进入乡镇企业。为了生活的便利选择从村子里走出来,去乡镇,或是县城买房,县城开店等逐步完成从农村人口到城镇人口的转变。这么一批农1代,为县镇一级的经济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流动资金,农村经济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农1代大多出生在60年代,平均学历水平在初中,并且在发达地区长期生活。他们跟40 50年代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很深。他们关注国家的政策,对政策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唯一不变的,他们有着农民阶级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样由农民工返乡的农1代,他们身上农民阶级的烙印已经很低,而更多散发着是基层工人阶级的光彩。

      一个人口输出县的变化。

      县镇级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庐江县金牛镇,普通操作工工资,2004年800元;2006年,平均1000元每月。2010年,县内企业80后操作工不含保险,工资在1200元—1500元,甚至更高。服务行业,最低工资800元每月。(小弟雇佣了一个陪孩子读书的母亲800元,实际收入应该有1000元,包一顿工作餐。这也是我这一行的最基本工资)本地建筑工人工资,技术工,80元至90元(点工)。小工60元每天。如果技术工包工的话,达到100多一天。 小弟现在正在家装,找的不是装修公司,而是游击队,说一下我的2个邻居家的瓦匠活工资,现在在贴我家瓷砖。建筑面积136平,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瓷砖,和前期修补,3600元一户。一个技术工,一个小工,平均15天结束工作。 昨天刚运了3吨水泥,3吨黄沙,1吨瓜子片。雇佣2个工人从1楼挑上5楼,早上7点,干到下午4点结束,搬运费480元。父亲算过一次帐,一块购入价红砖0.2元,运到5楼,一块红砖的需要支出0.5元。

      自2008年,KAPPA,NIKE,AD这三家平民级高端运动品牌先后进入县城,而且生意很好。同时城区个性服装店如雨后春笋般,到2009年末,进入一个平稳时期,并且保持盈利。2009年末,第一家4星级涉外宾馆开业,而新城区,有个5星级宾馆已纳入规划。而经济型宾馆这几年发展很快。今年暑期,本县第一家肯德基开张,4个收银台同时收银,暑期出现排队到机动车道的状况。2006年,志邦橱柜第一个进入县城,2010年,欧派,海尔,志邦并驾齐驱。瓷砖品牌:一线品牌除去诺贝尔,其他全部拥有。由于本人经营行业原因,每天接触身份证,2006年经营至2010年,本县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理发店,大型的餐饮,宾馆,洗浴中心从业人员,外地人比例已超过本地人口(由于在城区,工厂的流动人口比例不是很清楚),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很年轻,他们不是农1代,而是85后,90后。

      2006年回老家至今,房租变化,住宅,按照我目前住的交通方便,教育方便,三室一厅,2006年5000一年,2010年1W一年。有装修的1.2W,带卫生间的单间,3000至4000每年。商铺不是很了解,商业街40平商铺6至8W每年。我所租的房子,70平,宽3.5米。06年1W一年,2010年,2.5W至2.8W一年。

      出租车起步4元,燃油附加费1元。出租车售价,2006年营运证和1年车龄的夏利,吉利5.5W,2010年车价值5000不到,转让价16W.

      2006年当时最好的小区,最好的楼层2500元每平方。2010年4300元一平方。(PS:我们这里房价涨的太快,苦。)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米和蔬菜不包括时鲜。其他跟城市持平。

      有能力留在大城市最好,县镇一级不是天堂,不过他们在发展,在壮大。

      家乡经济的发展给予农1代机会,农1代的返乡给家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通宝推:厚积薄发,小乌龙,
      • 家园 爱看这样的一手报道

        楼主可一定要接着写下去。

        另,提醒一句:不要买KAPPA的东西,它家2008年公然在欧洲店里销售式印着藏毒狮子狗旗的衣服。

        (俺原来蛮粉它家的衣服的,08年被其支持藏毒的行径恶心了,从此以后不再买它家任何东西。)

      • 家园 实事求是的第一手资料,您写的太好了

        另谢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大城市也不是天堂啊

        每天上下班要平均3个小时,站在拥挤的地铁和公交车上。这个日子也不好过。

        我周围的同学中,回老家省城的最滋润。

      • 家园 好文要顶。
    • 家园 P民生活系列,一

      本贴的目的是,让河里的同胞们了解,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个普通农2代的生活经历。和顺便了解一下安徽中部的县城。

      我是典型的农2代。出生在安徽省中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某个村民组,小时候5岁之前住的三间茅草房,幼年的乐趣就是跟着姑姑去放牛,和村里的朋友玩泥巴。身份证上村民组3个字决定了我的身份。地处农村的位置决定,我享受不到拆迁带来的好处。

      818我买房子的时候,在我的家庭发生的一些事,介绍一下我的居住地。安徽巢湖市庐江县,现在房价,如果按照你对住房周边配套设施的考虑,这样的小区均价4000元。我2009年12月31日付的首付款。当时正规开发商开发的小区均价在3500,(浮动范围是3000至4200)说一下当时的一些故事,选房经历。

      二代人,二种观念。我父母帮我看的房子是2600到2800这个范围的房子,大多以安置房,商住咯,或者一些小开发商开发的房产。这样总房款预算30W左右。而我和我对象看的房子也就是按照跟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思维一样,要有资质的房地产公司开发的,要求绿化要达标,小区设施完善。所以导致的分歧是,我看的房子大多在3500左右。最终,我买的房子的购入价格是3521元,而且离城区还比原来远了一些,本来预算30几W的房子,变成47W。但是还有一点,在今年大家都在说庐江县城房价贵,话说我目前居住的马路边上的商住楼,地段繁荣,交通方便,教育方便(非常容易转租,一个月租金1000元。),我家隔壁的房子上个月刚刚转手97平方,卖出价25W。按照目前县城3800往上跑的房价来说。我们这里对房子的概念是,一套40多万。 所以只能说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一样,生活成本也不一样。

      http://hi.baidu.com/%BD%F0%C5%A3%D5%F2%C8%CB/album/item/e85c90268f1bfbec4623e88e.html 这是庐江城区图,红线画出的小区,典型的4000左右均价。人民法院对面,是我目前居住的商住楼。我房子所在地众发名城。绿线小区均价3000。

      一个插曲:同样由于去年年底,我所经营行业的政府监管部门领导,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把我们行业所有经营户进行一次大整合变成股份制,领导因为如愿以偿在某个位置竞争上获得绝对的优势。现在因为经营不善,和当初整合的时候遗留的一些问题,重新分家,架没少吵,法院也没少跑,整合的时候政府是推手,而解散的时候政府一推干净。就算解体自己还需要填空10W的空子,而去年买房子欠了10W外债,每年还有2W5的房贷要还,装修,结婚大事要办,压力无限。而遇到违规罚款,找到人的少罚一点,无后门的多罚一点。你说我是该信任我的政府还是不信任?而政府主导选出来的管理班子,对我等从农村出来的农2代,无理纠缠。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个从最基层农村来到县城,特别是一个守法,讲道理的P民的无奈。

      农二代的出身决定,我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

      以上是一个基层农2代的2009年和2010年的经历。

      通宝推:行路人pacers,
      • 家园 政府来就是对有权的流氓讲道理,对没钱没权的农2代耍流氓

        小时候还接受一些普世价值,什么活雷锋,牺牲自己什么为国家为集体做贡献,当自己逐渐深入社会,越发了解到以前所学与现实中的格格不入,逐渐推到以前的,重新建立自己的观念,才会发现以前不愿看到的再换种观念后去看却是合理的存在,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什么喊不公平等等,实力决定一切,本来就是起点不一样

    • 家园 脚踏实地

      勤奋工作最好。整天空对空的,时间久了自己原来是谁该干什么有可能也忘了大半。

    • 家园 魔都农民表示赞同

      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屁股种类比较接近。

      哪怕以后在河里不能发一言,我依然有“我的屁股是大多数人的屁股”这种自信。

      祝楼主游河得宝,祝铁老大的西西河永远涛声依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