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的经济危机理论 -- Dracula

共:💬232 🌺1198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确实如此

        剩余价值的理论有误,不代表马克思其他的理论有错误,更不代表阅读马克思、讨论马克思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启发意义。只是,在很多讨论中,truth 和 myth 的界限往往被模糊了。例如“资本总是逐利的”(潜台词往往是,由此便可导出一系列矛盾和危机),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就是(资源、市场等等的)‘系统整合’或‘正反馈’”;例如“资本主义总是生产过剩”,等等,都很常见。这些说法并非没有相当的合理成分,在直观上、伦理层面上显然也有其意义,但窃以为,说话人可能常常没有弄清楚其中有暇疵的地方。

        例如,关于您这个“封闭系统”。马克思的理论认为,资本家有非理性追逐资本增殖的倾向,即盲目进行扩大再生产。而在“封闭系统”中,扩张有固定的边界,达到以后仍然继续这种行为,就会引发根本性的危机。

        但有两点,使得这种推测不成立。一是技术进步性,有了技术进步的存在,即使在地理疆界的意义上上完全封闭的经济中,可说也具有“内在的开放性”,资本可以通过投资于技术进步而获取回报。封闭不等于停滞。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信息交流变得充分,人类理性也得到发展,资本家并不会顽固的保持非理性。没有高回报投资项目,他们可能会满足于低回报,甚至负回报的事业,例如用来奢侈消费、收藏、资助科研和慈善事业、从政等等。当然,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就已经不是真正的“资本家”了,而手上的钱也不应该被称为“资本”。

      • 家园 支持这个观点,希望看到楼主的反馈

        利润率下降的理论显然是在封闭市场的前提下得出的

        • 家园 我这片文章不是来驳利润率下降的

          既然利润率下降在现实世界没发生,自然就不能用它来解释现实发生的经济危机。这片文章的目的是说明消费不足的理论不能解释经济危机。

          • 家园 如果我们把马克思的理论也看作是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环的话,这个理论本身肯定有其保鲜期。我不是搞经济学的,不过很好奇在马克思的时代,他的理论从经济学角度是不是与实际有很大偏差;就拿利润率为例,1880年代附近,有没有一个下行期?

            • 家园 我在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里读到

              16世纪之后利率是下降的。但是熊彼特认为16世纪那么高的利率主要是risk premium,因为那时借钱不还的可能性要比后来高,并不能证明马克思的论点。

              • 家园 可能是很外行的问题

                马克思所说的利润率与你说的利率逻辑上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直观上二者应该有关系,但肯定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 家园 马克思的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

                  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本家从事管理经营工作的回报,也就相当于现在职业经理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是资本家拥有资本的回报。就单个资本家来说资本回报率当然可以和利润率相差很大。但是就所有资本全体来说,在长期,资本回报率和利率应该是相等的。

                  • 家园 谢谢。不过我还是有疑问

                    一个常识就是银行的利率应该小于实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率,而且这种利差不是常量。这种常识似乎与“在长期,资本回报率和利率应该是相等的”这个论断矛盾,因为如果时刻都是银行的利率应该小于实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率,则长期看大小关系仍然不变。

                    • 家园 我刚才的叙述过于简略了

                      银行的利率小于实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率是因为实业资本家的利润是有风险的。这个差别是risk premium。如果没有风险,这个差别应该是零。否则,每个人都可以从银行借钱,投资获得平均利润率和银行利率的差别。这个利润不需要任何成本,因此不可能是市场均衡。

                      • 家园 谢谢,虽然还是不很理解

                        应该是我知识基础的问题。

                        • 家园 我又想了一下,换一种解释方式

                          假设你有两个投资选择。一个是买美国国债,利率是5%。假设没有通货膨胀,而且美国国债绝对安全,你永远不用担心赖账。另一个选择是投资到企业里。如果这个企业的利润绝对没有风险,没有不确定性,那么你投资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在市场均衡的情况下,也应该等于5%。要不然,如果低于5%,没人会在这个企业投资,大家都会买国债了。如果高于5%,没人买国债,国债利率必然升高。因此在投资企业没有风险以及市场均衡的前提下,国债利率和投资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必然相等。

                          假设投资企业有风险,比如50%的可能性企业的利润率会是20%,50%的可能性企业的利润率会是-10%。因此平均利润率还是5%。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买安全的国债。经济学管这种情况叫risk-averse。企业要吸引到投资,平均资本回报率必须高于5%。这个回报率和5%的差别,经济学叫risk premium,是对投资者承担额外风险的补偿。

      • 家园 开放系统确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开放系统确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长期的开放系统不常见。 长期的封闭系统我们历史上可是见过了的。

    • 家园 均衡理论本身就推出市场最终利润是零的结论.

      有利润就说明需求大于供给, 供给等于需求时, 利润等于0. 供给大于需求, 利润是负的. 这就是均衡理论本身的平衡机制, 和资本家是不是非理性,工资是不是在涨无关, 劳资问题根本不牵涉到均衡理论里. 所以不知道你拿均衡理论反什么?

      • 家园 你说的利润是经济利润

        是减去利息收入的机会成本的利润。因此经济利润尽管是零,真正的利润大于0。

        第二,经济利润在长期均衡里是0,在短期均衡里可以不是0。

        第三,经济利润这个概念只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单个市场出清用,在一般均衡分析,也就是说研究所有市场同时出清不用这个概念。

        • 家园 那平均工资增长率一直低于长期利率,是不是工资一直在下降.

          数据来源

                 平均时薪 增长率  长期利率 差
          1980	9.12		11.94	
          1981	10	8.80	14.17	5.37
          1982	10.8	7.41	13.79	6.38
          1983	11.22	3.74	12.04	8.30
          1984	11.78	4.75	12.71	7.96
          1985	12.5	5.76	11.37	5.61
          1986	12.9	3.10	9.02	5.92
          1987	13.05	1.15	9.38	8.23
          1988	13.58	3.90	9.71	5.81
          1989	14	3.00	9.26	6.26
          1990	14.41	2.85	9.32	6.47
          1991	14.93	3.48	8.77	5.29
          1992	15.63	4.48	8.14	3.66
          1993	16.12	3.04	7.22	4.18
          1994	16.56	2.66	7.97	5.31
          1995	16.66	0.60	7.59	6.99
          1996	16.84	1.07	7.37	6.30
          1997	18.12	7.06	7.27	0.21
          1998	18.18	0.33	6.53	6.20
          1999	18.75	3.04	7.05	4.01
          2000	19.36	3.15	7.62	4.47
          2001	19.36	0.00	7.08	7.08
          2002	21.02	7.90	6.49	-1.41
          2003	21.54	2.41	5.66	3.25
          2004	23.07	6.63	5.63	-1.00
          2005	23.92	3.55	5.23	1.68
          2006	24.37	1.85	5.59	3.74
          2007	25.07	2.79	5.56	2.77
          2008	25.87	3.09	5.63	2.54
          

          资本要获得超过长期利率的回报率才算经济利润,工资只要跑赢通涨就算涨了。怎么算,工资在资本远作的成本比例实际上是越来越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