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日本军刀的故事 -- 字纸篓

共:💬42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日本军刀的故事

    暗夜里,那两把刀锋芒毕露,闪着历史的寒光。

    刀的背后,站着两个渊源相近、冤仇极深的民族。

      下面的叙述绝无杜撰。有人可查,有刀为证。

    北京的朋友大熊那天对我说:还记得那把刀吗?现在开始磨了。哦,那把日本旧军刀。

    大熊是学物理的,却爱好收藏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旧刀具。三年前,一位专责管废品仓库的大哥捡来一把准备销毁的东洋刀,一条黑不啦叽的弯钢片,内行叫刀叶子,没有刀把、护手,更没有刀鞘。大熊用了几个小时,清除掉刀身上已经固化的污垢,找到了记载此刀身世的铭文。根据铭文,此刀很有来头,大熊用一把品相上好的日本刀把这个旧东西换了下来,替它化铁去了。

       几年来,我断断续续地从大熊那里听到这把刀近乎传奇的故事。

      在收藏刀这个行当里,日本刀是单独的类别。说起来东洋刀还是盛唐时候从中国漂洋过海传去的,一千多年过去了,在资源短缺的岛国成长起来的刀匠们把心血浇了上去,一代一代,制刀业竟臻绝美之境。日本刀师对徒弟比亲儿子都坦诚,生怕徒弟的技艺超不过自己,那会是家族的耻辱。而我们中国师傅传徒弟,都跟猫教老虎似的,一辈留一手,留到今天,用传统工艺打的刀,连切萝卜都快卷边了。结果当年祖师爷的后代,如大熊他们这群人,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地把玩起徒弟后代们的作品来。日本人也不是数典忘祖之辈,当年传到日本的原型唐大刀,一种刀剑一体的长刀,就被恭敬到近乎神圣地保存下来,成了只有日本皇室才可以锻打和佩用的刀型。

      刀师在日本是很受尊敬但发不了大财的职业。远去的武士时代给他们留下了神话一样的故事和货真价实的手艺,但几十年无仗可打的日本,有几个人愿意用能买豪华汽车的钱打刀玩呢。这一小群身怀传家绝技的大师只好在精神生活中寂寞孤高着,其中比较年轻的一位只身来到唐刀的祖国寻根,并且留在了中国上海。

      大熊的旧刀页子几经辗转送到了这位日本刀师面前。在此之前,这把刀的身世已经得到国内多位名家的认同。但三百多岁的高龄再加上几十年的废铁生活,样子实在很惨,一定要重新磨过,重新制造刀装,也就是刀鞘、刀柄和刀镡(护手)。大熊问他愿意不愿意磨这把刀,要多少钱?

       刀师过了许多天才作答:愿意磨,人民币一万四千元,不还价。

       天价呀!当时大熊告诉我这个价时,觉得日本人做起这类事来总有点装腔作势的味道。长这么大,见过多少磨刀的,真没有想到有人敢开出这个价码来。

      磨刀这行当,早些年满街都是,肩膀上扛个长条板凳,一应家伙都安置在上面,边走边喊。最著名的磨刀人还跟日本人有点关系,他就是京剧《红灯记》里文武双全的八路军联络员,他用那条板凳抡趴下一圈全副武装的鬼子,回根据地去了。总之,那不像是一个技术活儿,弄个砂轮,找块石头,脱光了膀子谁都能干。

       大熊决定出这个钱,那时候,他一年也就挣够磨这把刀的钱。他豁出去了。

       刀师开始做准备工作。他告诉大熊不要着急,准备工作不算,仅仅磨刀就要三个月。三个月!这时间够我们把铁棒磨成针了。就在这时,刀师又变卦了,他说,用了好几天端详这把刀,得出结论:以他本人目前的能力和经验,没有把握完成磨好这把刀的托付。实在对不起,这个钱他不挣了。

       但刀师没有撒手了事,他和大熊商量:能不能请他的师傅来看看。师傅如果愿意,肯定可以磨。他提出:由于这事责任在他,请师傅的费用由他负担。

       大熊说:这位刀师是讲规则的人,刀在他手里他绝不随意示人。给谁看,让不让看,他一定事先征得你的同意,而且那人什么时间来,如何看的,讲了什么话,刀师都仔细地用笔记下来。最后还刀的时候,这个书面记录也会一并交给你,以兹查证。

      师傅来了,看了刀之后,郑重地答应了磨刀的事。师傅说:这把刀自1630年制成至今共磨过四次。按照刀的生命,一共可以磨六次,他将磨的是第五次,前四次的磨刀师都是日本制刀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能作为第五位刀师,像四位前辈一样在这把刀身上留下自己的标记,很荣幸。磨这把刀,他不收费。

       另外,师傅说:这次主要是修复刀身上的氧化层、污渍和残损,不会把刀口磨得太锋利。磨好之后,他会随刀奉上全部的护理用品,拜托用心保藏。

       刀身上不多的铭文和标记,记载着这把刀的身世和历史。外行看来不明就里,而师傅这一级的刀师看,则就如考古学家拿着残破的龟板能讲出一个王朝的兴衰沉浮。这把刀是当年日本第一大武士柳生家族打制,至今已有370岁,在日本,它已是国宝级的一流古刀。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把黑乎乎的刀时,我曾说:也不知它杀没杀过人?大熊说:杀过。他指给我看刻在刀身上三个绿豆大的金色小字"二胴切"。二胴切就是两个人并排吊起来,一刀切断。这是当时武士刀的试验方法,也带点祭刀仪式的意思。两个鲜活的人,连骨头带肉齐刷刷地拦腰斩断。据说,被腰斩之后的上半截人,要很久才会死去。中国古代曾有腰斩的刑法,只施之于罪大恶极者。此酷刑要皇帝钦点才可以用。一个被腰斩为两半的犯人用手沾着身下的鲜血,在死前写下了三个"惨"字,让所有观斩的人一片骇然。清初的皇帝从此废除了这种酷刑。

    二胴切还是客气的。书上记载,曾有武士人家初锻新刀,在房梁上并肩悬起一排活人,一挥之下,竟切了七个。于是那把刀被骄傲地凿上了"七胴切"的字样,是为刀中极品。

    师傅问:"这把刀能不能卖给我?"他开了一个高价。

      大熊说:不卖。他对我说:多少钱也不卖。

      日本有一个刀剑宝藏协会,会员都是有钱的发烧友。最近这些年,他们开始在世界各地搜寻流失海外的武士刀,几乎都是二战时被军人们带出来的刀。那时的日本军队由于战争的急速扩充,军官只发军服和枪,军刀、望远镜都要自己掏钱装备。许多世家子弟就带着家庭留下来的战刀出征,既沾了祖先的余威,又有一点为战刀添彩的愿望。结果战败的是日本,腰间的佩刀作为武器和指挥权的象征解了下来,双手交出去,留在了战胜国。在中国,抗战胜利受降的日本军刀有30万把之多,相当一部分是这种武士家族的战刀。由于中国旋即陷入内战,与日本人没打到的地方,和自己人全打到了,这些军刀大多在战乱中散落民间。走到一些偏僻的乡间,偶尔会见到用破布缠着把子的东洋战刀倚在农家的柴扉上,干着所有切切剁剁的杂活。

      在武士文化中,刀是武士最重要的身外之物,甚至已不是身外之物。一个坚忍的男人只有与它成为一体的时候,才是完整的武士。它既是武士摧锋破锐、陷阵杀敌的兵器,又是武士保全名誉、谢罪自杀的利刃。上阵它是武士的胆,武士战死后的灵魂又会附身在自己的刀上。意义如此,武士的后人们怎么可能让象征多少代大和武魂的战刀永远流离于海外呢。日本变身经济帝国重新崛起的时候,大量的企业家纷纷解囊捐助刀剑宝藏协会,派出专门人才前往当年的交战国细细搜寻,让武士刀悄悄回国。

       师傅回购的提议被拒绝后,一点也没有懈怠磨刀的准备工作。磨这样的刀,不能借助任何电动工具,28道工序全部由师傅亲自动手。每一把刀的磨石都是专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至少一块以上的磨石,绝不能用另一把刀的磨石来替代。更绝的是,为了让磨石天衣无缝地适合这一把刀,师傅亲自动手,重新锻打了一把与要磨的刀钢质、工艺、形状近乎一样的新刀,用来做研磨磨石的坯刀。他要在这把坯刀上把磨石调到量身订制的弧度和硬度,才施用于要磨的那把刀。这把全新的坯刀,也将在磨刀全程结束后赠送给大熊。

      这位刀师傅在今天的日本刀界,屈指可数,他打的刀,每一把都可以进入名刀的行列。更何况他为了求得与原刀一样的质量,要完全按照300年前的古法来磨,如果换算成金钱,已经不知几何。

      在古代,每一把好刀的诞生都是刀师家族智慧、心血与体力的结晶。我们中国有句"百炼成钢"的老话,讲的就是让铁变成钢的过程。刀师先要用带风箱的焦炭炉把铁条烧至白中泛蓝的青色,就是成语中"炉火纯青"的境界,这时候,铁会变得软绵绵的,然后拖出来打成薄薄的铁片,对折再烧,再打,如此像和面一样往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在高温和重击过程中,铁中的杂质不断被去除,又在每一次锤打中加上只有刀师才晓得秘方的一些极细碎的粉末,折叠锻打使之均匀地渗进刀身里,专业名词叫渗碳,让那条铁变身成为既韧且硬的合金钢。

       细细地看日本刀,从刀脊到刀口的那个斜面上,满是密密的像云彩、像海浪一样的花纹,隐约间还泛射出斑斓的五彩,那就是钢在不断的折叠与热处理中形成的。这刀身不是"一块"钢,而是上千层薄如蝉翼而又紧密咬合的钢片。这样的钢制"千层饼"无锋不挫,无坚不摧,又有极好的韧性,在格斗中打到火花四溅而不碎裂,又能化解敌人的力道而不会震伤武士的手腕。

      师傅曾经提议,为了能更好地磨这把刀,希望把刀带回大坂的工作室。大坂是日本的制刀中心,这个要求似乎很合理,但大熊不敢答应。因为这刀只要出去,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师傅仍然会尽心尽力地如期磨好,也绝不会因为刀在他手而再提买刀的事,胜之不武的事以师傅的名声是决不会做的。但说不定刀剑宝藏协会立刻就会参与进来。协会不缺义工,义工们会接二连三地自费飞到中国,找到你的家,恭敬地站在你门口,默默地等待,向或者晨起或者晚归的你鞠躬、递名片:拜托了,多关照。请你把刀卖给他,请你成全他的这个愿望。那将变成一场精神与礼貌耐力的马拉松。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迟早抹不开一张又一张不断变换的笑脸,屡试不爽,已经有好几把带着战死者灵魂的军刀就此回到日本。这种极度的谦恭,是一颗能几乎无限隐忍而又会随时爆发的强有力的心。在日本谁知这样的心有多少颗。

       师傅用半年完成全部的准备工作,这刀才开始磨了。师傅再一次告诉他,磨好这把刀要三个月。

       这仅仅是一把刀,仅仅是浩如烟海的日本历史遗物中极微小的一部分。但再微小也是历史,他们磨得很仔细,很认真。

       这把刀让我们见识了在我们与日本的那一场战争结束60年之后,我们的敌人的后代是怎样对待那段历史,包括那历史中抖落的极小碎屑。

      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的陈列室里,我见过另一把日本战刀,没有一个字的解说。那刀只是一把制式刀,下级军官用的,比不得大熊那片刀叶子来得珍贵。它的故事,是亲手接受捐赠的博物馆李正先生告诉我的。

       那把刀曾是一位名叫沈荣棠的军人的战利品。沈荣棠浙江海宁人氏,是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预备2师6团2营迫击炮排中尉排长。1944年在攻克腾冲城的最后一次血战里,一个日军军官挥着这把刀跳出残破的掩体,抡了起来,沈荣棠排里有八名猝不及防的战士,就死在这把刀下。他端起冲锋枪朝这发疯的鬼子一阵狂扫,一直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战斗结束后,经团长方诚的特许,沈荣棠留下了这把带着他的八名弟兄血迹的军刀。战后,他回到浙江海宁,长跪在堂前,双手捧起这把日本军刀,献给母亲,当作抗战胜利的纪念。再后来,在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中,为了避免刀被当作反动派妄图变天的罪证抄走,老母亲把刀层层包裹之后投入了水井,临终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身边的亲人。1990年沈荣棠从台湾返乡探亲,得知军刀尚存,便委托义弟羊坚将刀捐赠给大陆相关机构。1994年羊坚先生从报纸上得知腾冲要建滇西抗战纪念馆,便与县里取得了联系。但腾冲政府无钱让他把刀送到云南。羊坚不忍,死于刀下的那八位烈士的墓地就在腾冲的"国殇墓园",它必须重归战场,去祭奠那些死去的英烈。于是他把刀捐给海宁市政协,海宁市政协再派人陪同他携刀赴腾捐赠。1994年6月4日,这把附着八名远征军英灵的日本军刀,几经沧桑回到腾冲。

      都是日本人的刀,人家怎么对待都自有其道理。但与我们的漫不经心相比,那轻率就显得令人心惊。对中国人来说,这些刀几百年的历史和武士家族的显赫都与我们无关。它们首先是战利品,是一场死了三千多万国人的战争的见证!这场战争让一个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的古老民族在亡国边缘苦战了整整八年。然而,对于胜利,我们忘了;对于耻辱,我们似乎也忘了。对于那些死去的英烈和渐渐老去的亲历者们,1945年的胜利是他们用命、用血换来的!

       大熊的那把刀放在一个木制的盒子里,外面是一个蓝布套子,典型的日本式包装。大熊认真地保存着它,甚至不让一丝一毫的指纹和汗渍留在上面;"国殇墓园"的那把刀依然满面尘土无言地躺在陈列柜里。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刀的荣耀都早已不属于原来的主人,而是属于让它们寄身的这片土地。

       这两把刀都事关一段历史的荣辱。

      我们是在追溯60多年前的抗日英魂--远征军而进入这两把刀的故事的。沿着中国远征军败退、游击继而反攻的所有战场,我走访了许多的亲历者。几乎每到一地,人们都在说:你们来晚了,那些老兵都快死光了。你们要是早来十年……

      十前年,我们还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过那么大规模、那么惨烈、那么英勇的反侵略之战。尚存的一些老兵声音喑哑地讲完几十年前曲折惨烈的经历,凄然地对我们说:那不是电视剧,不是小说啊!

       历史的当事人一个一个地老去,我们的历史真的就快死无对证了!

       我们总爱说"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可我们的这面镜子是毛玻璃做的。我们怎样才能把"以史为鉴"这个成语的真意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呢?

      那两把刀,在暗夜里锋芒毕露,那是历史的寒光。

    • 家园 【纪事这个文摘里的内容跟一个小说里的故事基本没两样
      • 家园 我说怎么内容这么夸张,一砍七一砍八的

        首先感谢楼下的兄弟们给的解释,不过俺还是觉得略有夸张,因为从文中看那个小日本是一口气砍了八个,就算有休息老战士也是一直在旁观的,否则老战士也不可能一直强调这刀砍了他八个兄弟云云。这种情况武打片里常见,有的滥片里主角一口气砍一个军都有可能,但现实中比较难。至少俺这样的八个废物凑一齐绝对敢和任何一个高手进行冷兵器级别的较量,摆个八卦阵还不打死丫的了

        还有那个试刀的一口气砍了七个俺也比较怀疑,七个人挂一排至少三米长,俺这种四肢短小的根本抡不了这么大一圈,除非使关二哥的青龙郾月刀。而且俺估计除了姚明大家都难。这个例子让俺想起了当年有名的一脚踢短二十多英寸铁钉的黑市拳高手,嘿嘿

        • 家园 不是帮日本人说话,太平洋战场上

          曾经有战例日本军的倭刀一刀砍下去连美军的来复枪管带一条胳膊全两节。肉搏的时候一对三和一对三个以上没什么两样。看谁动作快。中日战场上,这个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著名的中条山战役曾经爆发过大规模肉搏战。写到这儿得掉眼泪一个日本兵刺死了20多个 中国兵。最后打不下去了很多中国兵跳了黄河。都是热血青年。宁死不降。有用吗!训练的时候不热血。共产党军和日本人打也得三个拼他一个而且一定要队形保持的好。八路军专门还找日本俘虏教刺杀。有个小故事人手上捏着只麻雀一放飞。他一刺刀就把刚飞起来的麻雀扎到枪尖上。他那个刺枪术很简单基本动作就 是一个突刺,就是几万次的练。练定向练动作练爆发力。拚刺刀不是群殴。光人多没用的。一刺刀干上就要死人的。不是群殴挨两拳一石头没事儿。最多再狠点儿。西瓜刀菜刀砍上挂上缝两针。打不死你,你就干趴下他。他动作快刺得狠刺得准。你上去就给挑翻。一下子就完蛋。不是吹牛这么简单。日本倭刀的问题。这种专业对业余的较量。日本刀锋利不去说他。练过两天这玩意儿的人知道。剑道师傅棍子上的力气多大。动作多快。站位躲避。这是技术和拿根棍子忽忽晃晃两下两回事儿!新手上去拿根棍子和他对打,七八个人碰得到他的衣角吗!如果是倭刀挨上一下就的废掉一个。而且专往致命的地方砍。你要是牛二打法也行。但是如果他手上是倭刀那就是送死。当然在普通人手上一般的军刀也许还没锄头管用。更别说砖头瓦块了。再据个例子夜袭弓长岭老毛子一个师对小日本一个师大规模肉搏战拚刺刀最后还不是全完蛋。坦率的说老毛子身体素质比咱们强。野蛮比咱们野蛮。不讲技术的群殴咱们干不过人家。真的战场上肉搏还不是当了孙子。小鬼子横行中国包括以前的倭寇是有原因的,人家勤学苦练技术比你好得多为啥不能以一当十。国内流氓打架去套战场套不上。历史上靠流氓那种所谓的勇武没有靠得住的。这帮人天天早起锻炼都做不到。就凭样装蒜吓唬人,最多靠人多。真动刀子碰上练家上去就挂几个咱们假设没有法律制裁的原始状态。还不是跑个光。不是武打片里的打手

          再有哪个测刀的方法看过一个介绍说是不是用活人用的是尸体。这个不去追究反正哪个年头什么都有可能。也不是一下子砍那么多好像是看到第几个刀锋受损。然后修复。更破坏性实验差不多

          • 家园 有几点有点信不过

            曾经有战例日本军的倭刀一刀砍下去连美军的来复枪管带一条胳膊全两节。

            ==================================

            这是否有可能

            要知道 枪管可也是好钢阿

            虽然说可能比不上日本刀钢口硬度 但好歹也是钢阿

            世界上真有效钢如泥的宝刀吗

            我是不太相信的

            有个小故事人手上捏着只麻雀一放飞。他一刺刀就把刚飞起来的麻雀扎到枪尖上。他那个刺枪术很简单基本动作就 是一个突刺,就是几万次的练。练定向练动作练爆发力。

            ====================================

            你说连爆发力 我信

            可是这一枪挑个麻雀 分明是一种准确度的问题

            和爆发力没多少关系阿

            要说日本人练习刺杀确实下功夫 这个是真的 可是没那个军队会没事让士兵练习用刺刀挑麻雀吧

            没有练能学会这么高难度的动作 真够天才的

            当年大比武的时候 各军区也找尖子 也找闪光点

            据说找的一个刺杀尖子能用刺刀戳穿三毫米的某型号钢板

            我觉得这倒还有点谱

            再据个例子夜袭弓长岭老毛子一个师对小日本一个师大规模肉搏战拚刺刀最后还不是全完蛋。

            =========================================

            您说的这有点类似于天方夜谈了吧

            一个师对一个师的大规模肉搏战 就算是有

            也最多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老毛子也不能都是豆腐人阿

            说这些不是为了和您过不去

            对于您的观点我是很佩服的

            但是 对于比较有点不那么十拿九稳的论据最好能先推敲一下

            这样您的论点看起来就更加可靠更具说服力了不是

          • 家园 此言有理啊!

            说起过去军事素质,日本兵的素质确实要比中国士兵优秀,因为国力摆在那里,实弹射击和拼刺练习,人家确实实在练的多。而且至今,日本在学校中还设立柔道和剑道的课程。这个差距不服确实不行,这不是热血和不怕死的精神就能代替的。

            • 家园 虽说有差距

              也不太可能出现 三个老兵才能拼掉一个日本兵 还得是队形保持的好

              毕竟 白刃战属于最典型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类的

              • 家园 如果没有记错,记得杨成武曾经说过

                10个八路干不过3个鬼子的事.但是3对1就不好说了.

                没有队友替你掩护,随时后背上就会挨一刺

            • 家园 很佩服日本人对尚武精神的培养.

              中国的学校要是也能开设这样的课程就好了.

              不过民族性真得很难改变, 中国对文的一方面太过重视了.

          • 家园 倒要想问问,赵登禹的大刀队跟日本人的战绩如何?
            • 家园 兄弟,不要紧张,我 也恨日本鬼子

              但是一码是一码。光喊口号不做准备是干不过日本人的 。

              29军大刀队是个特例。他的成员都是挑出来的。而且大部分本身是有功夫底子的。这就从侧面证明了日本鬼子还有随便什么鬼子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用心不用功。日本鬼子坏是坏但是不是无能之辈阿!你把它当成无能之辈那就吃大亏了。光吹是不行的。也不等于你善良,你挨欺负了。欺负你的人就是草包。这讲不通的。再说了日本以前不就是个小破岛住几个矮个儿野人。他有啥啊 !武士道精神从咱们这儿学的。起码是咱们给他打的基础。日本刀中国的。随便什么吧!只要他所谓传统的东西那样不是中国原产。这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咱就被他甩得老远,还老受气。这里头还是有原因的。中日近现代关系上中国丢人的事儿多着呢!最好大家都能 记得住!从根上断掉。

              • 家园 严重同意:随便什么鬼子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用心不用功

                希望党和国家真正重视,真正发动全民,没有什么可怕的

                • 家园 敌方如持刀而来

                  我跳起来怒斥他多半是没有用处的,有用的还是磨我的刀吧。

                  -- “发展是硬道理”

                  • 家园 发展发展,都发展到了成亿的偷钱往美加跑

                    制度必须更新,制度必须建设,制度必须发展,否则,再怎么发展经济也白搭,遥想当年,晚清末年,中国的GDP不高么?

                    • 家园 看大方向,这话有点政治课的味道

                      制度改革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的。这可不是几个钱那么简单的。大家都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毅力的人这个社会就发展起来了。现在社会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大家知道的东西多了。和以前比很多事儿就不能为所欲为了。这本身就是进步。到所有的不合理的事儿都不能为所欲为的时候也就达到要求了。网上咋咋呼呼其实某个侧面讲也是好事。说明社会在进步思考的人多了。但是千万不能逃避现实。一步到位事实上等于将来回头重走。谁提出一步到位的支票谁就是政治骗子。这是现实。我 看中国大有希望。前提是戒骄戒躁踏实做好自己的事儿。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解决。每一步都是不容易的。所以才光荣,所以才能耸立于世界之林。西方国家过的容易吗!这里的诸位想来深有体会那些辛苦往往只为验证两个字踏实。一个强国的诞生是离不开不断的奋斗,踏实的每一步。那些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还有意大利这样散漫的国家你给他再好的政治条件,什么自由民主啊!他们能搞出什么来。一堆追着女人屁股的花花公子。满街的乞丐娼妓小偷。喝两口猫尿雄心壮志一把。大家看得还少吗!有空就是扯扯淡。把无知当典雅。于此鲜明对照的就是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地方的中国人不少想必都看到了这些国家的人是什么状态。你把他炸成废墟,只要有一口气他都要爬起来。两次大战对德国的欺凌不亚于鸦片战争对中国所造成的损害。可以说摧毁了他一切的希望换一个散漫性格的国家恐怕早就自暴自弃了。他没有屈服没几年照样又爬了起来。顽强的战斗下去。继续他的认真和踏实。还有日本太平洋战争,日俄战争。以一个小国微弱的力量挑战当时的白人世界这种分析先抛弃战争正义性。尸山血河精神加上认真踏实的素质。世界都不得不头痛。那些太平洋小岛上的几个残兵。就是靠着这样的意志品质让所有人都没办法忘记这些本来应该默默消失的灵魂。战败后仿佛失去希望的这个国家崛起的力度甚至超过德国。那些随便扒吃口饭就没日没夜拼搏的工程师,那么多过劳死的人。前赴后继的后来者,他们如何不能成功呢!不甘于留于平庸国家的人就必须首先具备不平庸的本色。否则没有资格成为强国作为个人就是强者。脱离这个前提条件什么都是妄想。志愿军在朝鲜吃的猪狗不如。苦累挑战人类生存的极限。整天和死神共舞。以昂扬的斗志坚强的意志品质 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尸山血河的气概面对敌人。作为个体仅仅是长年累月默默的吃苦,坚定认真的完成任务。 这样的军队在素质上你能说他不强大吗!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品尝胜利。换一种情况那就是清末。大烟床上享受幻想带来的美妙。做为对过去历史的回顾。真真想强国的人何去何从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社会进步的中坚永远是那些顽强意志品质,认真踏实奋斗的人。而不是叽叽喳喳四处乱逛,随便放炮的犬儒主义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