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印度自绝于中俄轴线之外-参与镭射的讨论 -- 子玉

共:💬28 🌺1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印度自绝于中俄轴线之外-参与镭射的讨论

    镭射的文字《从印度的角度看俄罗斯的“三国联盟”构想》,指出印度为什么一直不响应俄罗斯的三国架构。

    从印度防务的角度,确保印度洋的正面,所以耿耿于怀背后的中国。这点应该是准确地捕捉了印度的心态。但是我认为印度是不智的。因为:

    1. 中国不可能因为印度的仇恨而瓦解。无论从各方面看,中国将永远在印度的后背存在下去。

    2. 西藏问题不是印度有能力解决的。印度利用西藏问题只能给中国添堵,而不能实质性地损害中国啥。

    3. 因此,不采取退让的办法,印度就永远两面临敌。

    撇开这一层,我指出了现在是一个新的国际关系重新组合的时代。任何国家如果不迅速地适应,那么将陷于突变中进退失据的地步。印度也不能例外。

    从俄罗斯最近的举动看,俄罗斯要撕开美国捕捉中国的网,以微小的代价,撬动日本压在中国身上的石头。以此希望换取中国更多地配合俄罗斯建立从日本海到苏伊士运河的泛欧亚板块。

    这个板块当然希望包含印度,但是这个板块有了中国的话,印度的作用就是辅助的了,而不是主角。

    也就是说,如果印度执意不参与中俄泛欧亚板块,那么凡欧亚板块还是一个巨大的板块,可以取得竞争优势。但是印度就自外于这个大板块,就将丧失泛欧亚开发的机会。

    同时,由于中国向南向西南已经建立了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也与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关系很不错,因此印度不仅是自外于发欧亚大通道,可能也连带被巴、孟、斯等国所超越。这对于印度来说,不是不可能的哦。

    在下一个10年,泛欧亚走廊可能会成为一个相对繁荣的地区。因为石油涨价之后,陆路通道的物流加速,欧洲与中国之间在泛欧亚通道上的互动加剧。中亚各国、中东、南亚、都有可能因此自觉参与其间。

    印度,那时候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 家园 三哥

      与某宇宙大国之志岂是常人可度之。

      腿按粗的抱,奶以甜为娘……

    • 家园 印度也不傻

      西方人一直都希望印度能和中国冲突起来,不过从印度的表现来看还是知道自己吃几碗米饭的,它对于中国是只骂不打,以此换取一个很超然的地位,好忽悠各方面势力自己从中渔利。西方当然可以继续想他们的好事,不过我认为世上万事都是往运动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就像二战前西方鼓励德国向东扩张一样,最终德国还是把欧洲大陆祸害得差不多了才开始东进。

    • 家园 阿三哥是黛玉的心气儿

      晴雯的命!

    • 家园 中俄印外长下周将在武汉举行会晤

      中俄印外长下周将在武汉举行会晤,主要议题是什么?

        答:中俄印外长第十次会晤将于11月14至15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会晤期间,三国外长将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推动三方务实合作。中方相信此次会晤将进一步增进三方政治互信,推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家园 印度精英阶层撑不起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大国框架

      印度的问题是, 印度精英阶层撑不起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大国框架. 假如, 印度精英阶层收缩一下, 边陲地区搞高度自治, 放任不管. 花心思(人,财, 物力)整合核心地区. 搞个3-5亿人口的核心地区, 转变成制造业为主. 练好内功, 也许几十年后, 情况会改观.

      印度立国后, 一直是向外扩张, 与中, 巴对耗. 与能力相比, 胃口太大. 内部整合没进展.

      印度要是出个老毛是要求太高的话, 怎么也应出个常凯申, 攘外先安内, 先组织中央军, 再进一步收编消权各路诸侯.

    • 家园 泛亚铁路有贯通印度的支线。
    • 家园 防务问题还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在尼赫鲁当年的规划中,战后的亚洲根本没有“中国”这个国家。按照他的设想,以印度(脱胎自英属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核心组建一个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亚洲联邦”,“中国”只是这个联邦中的几个(还不是一个)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印度在战后的亚洲新秩序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可以说,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印度利益的损害。因此中印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家园 1934年自传

        中的“大印度联邦”,尼赫鲁更像一个中国的中学愣头青在划地图,把历史和传说中曾为中国所有的地区都囊括了进来。不过后来他自己也做了修正,把他的“大印度联邦”定格在印度洋地区,而认为印度必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只是不知独立前后的尼赫鲁哪个才更真实,抑或两个都是?

        印度前驻联合国大使Shashi Tharoor著作的《Nehru: The Invention of India》中有段描述:

        “美国于1952年试探尼赫鲁,提议把当时由台湾占据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转交印度。但尼赫鲁拒绝了,而是建议把席位归还给中国。”

        当然,这也可能是一家之言,或是为了外交利益的托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