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分攻宁、青”·西路军史话⑵ -- 双石

共:💬31 🌺2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现实主义合理性”与“中国革命前途”的前瞻性

          如果我们暂时放下中共成长中的曲折与共产国际指示之间的那些恩恩怨怨再作客观考量的话,那么不能不得出这样的公允之言:共产国际此前的“不能允许红军再向新疆方面前进”也好,后来的“不采用从外蒙提供援助的方法”也好,都具有相当的“现实主义合理性”乃至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前瞻性。

          ——“不能允许红军再向新疆方面前进”,是“以免红军脱离中国主要区域”。而这个道理与毛泽东“用战争用发展用不与根据地脱离的方针”去“打通国际”的思路,有着相当程度的近似性。更何况,在民族危机迫近,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已经举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的情况下,红军主力向远离“抗日救亡中心”的遥远西域前进,被国人诟病以“逃跑”、“逃避”、“寻求偏安之地”,那是必然的。的的确确在政治上非常不利,也极不利于争取和团结中间力量。

          ——至于“不采用从外蒙提供援助的方法”,也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策动蒙伪和汉奸势力大肆进犯绥远,战事一触即发有关。苏联不愿因援助中国红军而冒诱发“日苏战争”的危险当然是一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自己来说,红军主力在这样一种态势下出现在正在准备抗击侵略的傅作义部之侧背,政治上也是极其不利的。虽然红军也可以打出“抗日援绥”的旗帜,但怡人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口实,也是避免不了的。更何况,由于绥远抗战不是直接对日军作战,属于“打狗欺主”的“内政”,南京蒋介石政府也对“援绥”表现出了历次局部抗战中前所未有的主动积极态度,也抽调了相当数量的精锐兵力以为傅部后援甚至准备直接参战。这种时候,就是让傅作义自己在中共和蒋公这两路援绥力量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这只能是个单选题),中选者为谁,恐怕也是不难推断的吧?

          值此非常时期,远离“抗日救亡”中心的“武装割据”,是得不到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的。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那个时代那个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北上抗日”的政治主张,为什么一定要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什么一定要到“抗日救亡”的中心地带去主动“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领导责任”!……

          因为,这是为民族求得生存求得解放,也为自身求得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 家园 【讨论】一码归一码,“远方”的责任是可以追究的

          对于西路军的悲剧,仔细推敲起来“远方”是难辞其疚的。

          虽然说“远方”这个不能在宁夏给军火,也不许红军进新疆的理由,与红军需要投身民族抗日前线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客观上是有其道理,但是“远方”对于中共以及其领导下的武装斗争,似乎从来就没有切实给予军事援助的计划。这个呢,又与中国同志们的一次次期盼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同志的期盼非自西路军开始,早在南昌暴动,军事上的打算就是打到广东得到出海口接受苏联军火。结果呢,一路打到潮汕了,虽然说没守住,很快战败,但是军火船的鬼影子也没有,是咱们一厢情愿呢,还是被远方忽悠了?书上看不到说法,书上甚至对于老周他们的原计划说得都不多。

          后来立三路线,其实是中国同志热烈的期待着“远方”迅猛武装红军,逐鹿中原夺得中国政权。当然,“远方”由此吓得不轻。

          宁都暴动的五军团,是老冯的旧部,当年是扎扎实实的从宁夏那头得到过大量苏联军火的,所以他们加入红军,是不是也有着得到“远方”军事援助的期盼呢?这个是最令人费解的:冯爱国,蒋总司令等新军阀,“远方”给起枪炮来绝不含糊,及时且足量;给共军直到延安时期仍然是马列著作而不是机枪大炮。亲疏之别似乎非常搞笑。

          再说西路军这头,老徐多少年以后仍然念叨着“远方”的大炮机枪。而当时的洛甫博古到老张老陈老徐,更是深信不疑“远方”备好了足足的家伙,唯一的问题是怎样去取得之。

          似乎唯一对此事感觉不对劲,隐约觉得远方的军火并不那么容易拿的--不是客观上运送不便,而是人家从来就没有真心打算给--是毛主席一人而已。

      • 家园 说句不厚道的

        你指望别人厚道,不是别人的错,是你自己的错。

    • 家园 好象徐帅的意思是

      即使过了河西,西路军开始是有主动权的。要不向西,脱离马家军地盘,要不向东,靠近河东。和马家军缠斗耗尽力量。战略上也没大意义。

      • 家园 向西脱离马家军地盘是千余里荒僻之地还有沙漠……

        吃什么喝什么?大部队怎么过都成问题,惶论呆那儿?

        当时要任务要名义时,徐陈可是拍了胸脯打了包票的,建根据地,打通国际,都没有问题!而中央对打通国际的预期可是“一年为期”,本来就是考虑到了,一来远方不可能那么块准备好物资,二来不能靠拢新疆就得在河西走廊打一块根据地出来……

        徐后来扯出“一路打到新疆”,纯粹是个伪问题——一种纠结心态的产物。

        至于向东,第一次是刚过了河的时候中央去电问了,他们根本就不屑考虑;第二次是西安事变后他们对东返又提了一大堆没法办到的前提条件,又说了西进的种种好处,中央根据他们的报告,只好同意西进。

        • 家园 徐认为陈当时的状态不行

          认为陈昌浩作为一把手,因为支持过张国涛另立中央的事,包袱很大,为了迫不及待的表白自己,洗刷自己,由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变成了唯上是从,没有根据战场实际机断专行。认为“作为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决不允许夹杂某种个人得失或山头主义的情绪在内”。

          也许当时有这种心理的不只陈一个人。

    • 家园 史料详实

      花请您继续。

    • 家园 必须宝推。

      双石,功德无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