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诺贝尔的囚徒:美国学界潜规则 -- 蜜饯

共:💬19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诺贝尔的囚徒:美国学界潜规则

    from MITBBS

    近年来,“潜规则”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官场有之,股市有之,娱乐圈有之。

    现在好了,在刚刚出来的一本小说《诺贝尔的囚徒》封面上,竟赫然标着“刻画中外皆然

    的学界潜规则”的字样。吃惊之下,赶紧买了一本。

    看了作者杰拉西教授的简介,才知此人非同凡响,因为他不但是学界中人,而且是位顶尖

    高手,有着“人工避孕药之父”的头衔,赢得过无数科学荣誉。由他来讲述学界的内幕,

    自然应该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了。

    果不其然。请看书中描述的几条潜规则:

    潜规则之一:著名教授只管申请经费,几乎从不亲自动手做实验。

    书中写道,在当今科学界,实验室的规模急剧扩大。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或伯克利的许多

    研究小组,其人员多达三十人以上。但是,就像金字塔一样,实验室中有着森严的等级,

    大多数人都在从事一些具体、琐碎的工作,他们“只是被当作有手的工具而已”。而实验

    室的领导――那些地位显赫的“超级明星”,其主要任务则是募集研究经费,以及在重大

    科学会议上报告他们的成果,“他们自己当然是不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

    好一个“当然”!这明明白白地显示出,它就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潜规则。根据这条

    潜规则,作为一个刚入门的学生,你得先像奴隶一样听命于你的教授,甚至要“不分白天

    黑夜地工作,一个星期七天”,而所有的希望就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到时候你就同样

    可以享受“科学明星”的待遇了。事实上,大家都承认这条潜规则,所以书中的康托偶然

    亲自动动手,就赢得了其学生的无限敬仰:“像他这种地位的人谁还在做实验?”

    潜规则之二:教授要在学生完成的论文上署名,甚至被看作主要作者。

    在《诺贝尔的囚徒》中,一段关于这条潜规则的对话极为精彩。当正在攻读文学批评博士

    学位的莉亚对这条潜规则提出异议时,女化学教授阿德利提出了自己的反驳:“这个课题

    是我提出来的……我用我的研究经费提供了设备和学生的奖学金……向国家卫生研究院提

    出经费申请的报告是我写的……我们一起讨论工作进度……我建议采用某种技术……提醒

    她注意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她的结论是:“一般认为,教授作为作者之一是很正

    当的事情。事实上,这个领域里的人都认为我是主要作者。”

    阿德利的话自有其一定的道理。不过,它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在这些教授眼里,他

    们才是学术课题的真正完成者,而学生们只是“有手的工具”,在能够让学生们在论文上

    署名,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所以,当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斯塔福和他的导师一起联名在著

    名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时,他就十分满足于自己没有像大多数科学合作者那样被忽

    视,被列在所有称呼中最常见的“等等”之中。“能够逃脱在参考书目中被列为‘无名氏

    ’的遭遇,总归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潜规则之三:女性在学术界很难得到晋升。

    渴望成为母亲是每一个女性的天性。但在学术界,想把事业和母亲的身份结合在一起可是

    一道天大的难题。为了获得一个在学校里永久任职的终身教授资格,“在化学或者大多数

    实验科学里,在你当助理教授的六年时间里,你不可能既做一位母亲又获得终身职位”。

    在大学里,大多数手握职称评审大权的评审委员都是年纪很大的老头子,“虽然接受过关

    于禁止性别歧视的法制教育,却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这就难怪在美国主要的大学里面

    ,没有一所大学的化学系主任是女的。虽然招进来的研究生几乎有四分之一是女性,但在

    一流大学里只有很少数

    女性获得化学方面的终身职位――“哈佛大学没有,普林斯顿大学没有,耶鲁大学没有,

    斯坦福大学有一位。”

    即使她们终于如愿以偿,成了终身教授,她们就真的会获得平等的对待吗?答案仍旧是否

    定的。以著名的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为例,她一生成就卓著,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

    士,还担任过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却依然被视为异类。“他们平常称呼她‘吴

    夫人’而不是‘教授’,这难道不可笑吗?就好像她是个管家婆似的。”

    潜规则之四:如非迫不得已,千万不要在申请课题时把一切想法都说出来。

    众所周知,现在的科研需要花很多钱,于是,你一定得申请课题经费。可是你知道,这其

    中也有许多玄机吗?书中借主人公康托之口这样说道:“人们从事评审这种耗费时间的工

    作并不完全是出于崇高的责任心,是尽义务,或者说是某种善举。实际上,总有一些利己

    的成分在里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最早接触到最新进展,获悉最新消息。你会忍不住

    记下你所看到的东西,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比方说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之后,你会忘记

    自己最初在哪里看到过它,渐渐地你认为它就是你自己的想法……”

    原来如此!作为一位有着六十年学术阅历的科学家,杰拉西自然对此深有体会:“那些行

    家不会把一切都说出来,他们在申请中主要谈论自己已经完成但尚未发表的东西。只有初

    次申请的人,他们以前没有获得过经费,只好把所有的牌都亮在桌面上。他们别无他法。

    这就是这个行业的规矩:那些已经……”

    “这个行业的规矩”,原来,这就是潜规则!可怜的新手,要是没人指点,他们还一直蒙

    在鼓里呢,只能乖乖地成为别人的猎物了。

    潜规则之五:为了发表论文,要设法恭维评审人。

    我们都知道,发表科学论文是很困难的事。在中国,一篇SCI 上的文章就能让你身价倍增

    。可是,论文评审者却大多是很挑剔的。为了使你的论文能够顺利发表,你就要设法使评

    审人符合自己的口味。那么,该怎么办呢?

    下面的方法就是一条黄金法则――“在你论文的参考书目里不断地引用另外一位科学家的

    作品”,因为这很可能会引导编辑挑选那个人作为一个特别合适的评审人。要是你还想更

    保险一点,那你就要再费一点工夫,“把那位潜在的评审人的著作归类为‘一流’、‘发

    人深省’,或干脆就说‘精辟’,他在评审你的稿件时心情就会比较舒畅”。因为,“好

    话人人爱听,恭维永远有用。”

    对于初露头角的学者,书中给出了谆谆教诲:“永远不要在书面反驳意见中侮辱评审人,

    无论他的评论多么愚蠢。”因为,这是一条潜规则

    • 家园 这个评论太偏颇了

      问题不在于老板们做不做实验,而在于角色能不能交换。

      如果老板有需要做实验,他可以马上卷起袖子来做。现在的实验根本不象绣花般艰深,全都有极清楚的说明书,最多问问google。要学生写grant或思考整篇论文应该如何组织架构,需要做哪些对照,如何写结论与讨论,肯定达不到老板的水平。可是没有从实验一点点做起,完成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的过程,学生们很难只从读paper中领悟到grant该如何写,学界的焦点在哪里,自己又能做到哪一步,在理论和技术上应该找哪些人合作。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再好也并不足道,老板们当学生的那些年,技术还要难呢,比如手动测序,只灌那块大丙烯酰胶就够tricky的。技术员technician永远是technician,他们可以做某个实验做得非常好,细胞培养永不污染,养的老鼠膘肥体壮。但很不幸他们的创造力常常都是不够的,所以只好做具体的技术工作。学生之所以是学生,不仅是从技术学起,更是慢慢地学到如何发表论文,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说到科学研究的意义,我不认为99%的论文是没用的,而是99%的论文中提出的观点和数据会在很快的时间内被新的取代,不再值得读。但如果没有它们,知识库就没有更新的机会。在当下我们永远不知道哪一篇论文是最重要的。哪一篇天才论文都要引述几十上百篇别人的论文,说明没有东西是凭空想出来的。

      我现在只是博士学生,也还在天天做实验的阶段。我的教授虽然很年轻,却也不做实验。但跟他谈实验指出的方向却经常弥补我没想到或没想全的地方,他对心血管发育这一片的了解也是我望尘莫及的。当然,他是老板嘛,当然要有老板的素质。

      元宝推荐:ArKrXe,
      • 家园 另外,这也不是潜规则

        这根本就是行规。

        如果跟了申请不到经费没有post doc可以学实验至经验,没有技术员自己只好自己订购东西,自己做实验的老板,学生才叫一个发愁呢,真不知哪年能毕业。

    • 家园 这些都见怪不怪

      这也是正常的。分工不同,各自发挥所长。

    • 家园 【原创】天下乌鸦般黑呀
    • 家园 权力,荣誉,女人和性[转]

      看完《诺贝尔的囚徒》了,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有读过这样的文体,虽然是译本,心情还是随着故事起起落落,合上书的时候,一片惆怅。

      故事里是权力,荣誉,女人和性,以及一个周折困难的过程。吸引我的是它的背景:诺贝尔和生物(确切说是science);就好像前边我说读它的时候有归宿感,其实就是看到"肿瘤发生机制"的亲切感。第一次在不是课本和文献的地方看到它们,感觉别样。

      我尊敬和理解康托教授,甚至有点崇拜和羡慕,气质和风度,涵养和宽容,艺术和science,女人和nobel,如果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真的perfect了;事实上,过程里的遗憾、缺漏、瑕疵,也正好是最终荣誉的代价呀……反过来,斯塔福就显得年少、没有气度和不谙世事极了。(王家婧跟我持相反观点,为此辩论了一顿,没有结果,师傅被吵得出门打水。)

      看完还有一个超级强烈的感觉:我要去瑞典,去斯德哥尔摩,有生之年参加一次诺贝尔盛宴,亲自看看欧洲人和美国人吃豌豆的区别,最好还能和王后讨论一下“瑞典野兔里脊肉加法国苹果酒调的果酱和苹果圈”呵呵,还有吃传统的印着冷冻字母“N”的诺贝尔冰淇淋……

    • 家园 没有苦干过实验室,发表过东西的人不太容易体会到这些潜规则中的合理性

      声明一句,俺不是什么什么的歧视分子啊

    • 家园 潜规则,其实很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不过也不尽然。关键还是实力说话。国人最喜欢搞一些这样的秘籍,技巧之类的东西。无可否认,会有帮助,但是首要的前提是你已经到了那个高度。花枪耍得再好看,也只是花枪,上了战场,被人一刀砍翻。

      大工无巧阿。

      蜜饯阿,你的签名是否考虑改一下?把最后一句去掉好了。换成省略号,某些时候,不说出来比说出来还要好一些。还有一条黄金规则:你的爱人是最美丽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切记,切记。

      • 家园 的确老板们是没时间上前线了

        真的一直在前线也的确是浪费了老板的脑袋。我觉得老板能拉来钱,能有个不错的前瞻规划,也就很称职了。 某种意义上看,每个试验室都是个小作坊,作坊主要保证的是这个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谁见过老板天天在摊上切肉买菜的,就连人家郑屠也只是在鲁提辖这样的关键人物面前露两手的。

        只是,现在的实验技术日新月异的,老板们不在前线,我又是总怀疑是不是能真的深刻了解这些技术?

        至于我的签名,多烦师兄提醒了!

        • 家园 有一种老板

          他们就爱上前线,不爱拉钱,不爱制定计划,也不爱招学生.他们唯一喜欢的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花一点小钱在前线鼓捣一些东西. 蜜兄认为这种老板怎么样?我个人很讨厌这种老板,他们的做法对科研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前途都是有害的.

        • 家园 他们不必知道细节,因为那时博士后的工作

          在一个领域里面泡得久了,就像是挂在灶头的熏肉,不管开始如何,经过几十年的烟熏火燎,怎么也就是那个味道了,而且地道的很。领域里面有多少重要的课题,哪一个需要什么样的结果就能结了,是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所以,只要你开口,他就知道个八九成你想做什么,有多少可能能做出来。至于什么技术,他不在乎,只要你能拿到结果。其实技术就是手段。讲起来并不是很困难的,也很容易就说明白了。PI们总有自己的法子去听到最新的进展,绝对比你听到的要详细,准确的多。

          有些老板还是很注重这个的,举个例子,你查一下Lily Jian的文章,她和她老公简新元都是科学院的院士,这两个人你应该知道的。两个人在最近几年已经发表了五六篇非常重要的技术文章,其实还不是她手下的博士后做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