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缅甸见闻录·签证问题&仰光的第一印象 -- Alarm

共:💬113 🌺10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要看北传汉译的,那些是从梵文翻译的

          传统的三藏保存在巴利圣典之中

          感兴趣的话,先看一下网上上座部网站上资料

          继续有兴趣,就可以开始实际的修行

          • 家园 历来佛经的翻译都是很严肃的事情吧

            否则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那么多教派,是谈不到一起。

            再说梵文作为一个语言早已不用,你莫要先学梵文再修佛法?岂非舍本而逐末。

            • 家园 他的意思是说,梵文的佛经是经过一定改造了的

              其实佛经的各种教派问题,的确是谈不到一起~~~~

              我一个同学的信佛的bf,就根据楞严经来批驳藏传佛教的某些内容。

              殊不知,楞严经也被认为是相当典型的伪经,是大乘佛教的代表之作,是佛灭度之后被别人创造出来的。

              我之前看不少佛经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很多表述和思维方式十分汉化,使得我不得不怀疑他就是国人的著作,虽然开头写着:“如是我闻。。。”。

              佛法,不想修,看看也没有什么害处。主要是知道从里面自己可以学到什么。《庄子》还被称为《南华经》,《老子》还被称为《道德经》呢。它们其实都是道家的经卷,我们看了也没有相信道教啊。

              • 家园 苛求宗教经文的原始状态其实是一条歧路

                任何古典宗教能够流传到现在,它的文献必然经过历代教徒的不断丰富和修订。但是它的理论却总是简单、强大而且自洽的。

                应该修习的应该是佛法,不必读所有佛经,更不是非读原文不可。

          • 家园 佛教徒也开始来河里传法啦

            这前仆后继的传教的还没消停,研究佛经的也来凑热闹了

    • 家园 给我扫盲了

      我从前对这个国度一无所知,谢谢。

      最好发点照片。

    • 家园 缅甸见闻录·城市风貌&大金塔

      仰光的城市风貌,简单来说,总体上相当于80~90年代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县城、或者是西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当然规模上要大得多;刚到仰光的第一天晚上我就感慨:如果套用中国的标准,仰光至少有70%的城区需要进行拆迁改造。整个城市没有什么高楼,超过20层的塔楼我只从大金塔的山上看见两座(大金塔修建在仰光的制高点上,是鸟瞰仰光市容的最佳地点),像我住的酒店这样12层高的楼房,在仰光就算高层建筑了。房屋的外立面普遍缺乏清洗和维护,风吹日晒雨淋之下,色彩斑驳、散发着一股老旧沧桑的感觉;经常有一些明显具有欧洲风格的两、三层小楼间杂其中,一看就知道是英殖民时代留下来的老建筑。

      离我住的酒店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栋很别致的三层红砖老建筑、房前屋后还各带一个庭院,但是显然已经荒废了一段时间、连窗户都不知去向了。向当地人打听才知道,这里原来是缅甸某部的办公楼,整个单位迁往内比都后就一直荒废至今;因为这栋楼是缅甸的历史保护建筑,所以不能拆。但是我很好奇,为什么不赶紧利用起来呢?要么改造成一所学校或者医院、或者搞成一个旅游景点也可以嘛……打个比方说,假如某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搬出中南海了,你能够想象那个地方从此就荒废掉?说到底还是那句话,缅甸的很多事情,是不可以用中国的“理”解释清楚的。

      除了这些别致的老建筑,仰光还有很多天主教堂,我住的酒店200米远就有一个,外观上不能说给人留下了多深刻的印象、维护保养状况也不算太好,反正是湮没在城市背景中、并不很突出。这和北京那些为数不多的清真寺、教堂,得到了良好的维护保养,在现代化城市建筑群的衬托下显得鹤立鸡群、特立独行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天主教是缅甸的第三大宗教(老大是佛教,老二是伊斯兰教,都是有漫长历史的地头蛇),每天晚上都有信徒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本来我很想去看看西洋景,可惜因为时间紧张而未能如愿,甚至没有拍一张照片。

      除了这些建筑,更多的是外观粗糙结构简单杂乱无章的房屋,很多房子都是铁皮屋顶,从酒店的楼上看过去,花花绿绿色彩斑驳、宛如一幅抽象派绘画,但是我十分怀疑这些屋顶在台风来袭的时候会是什么下场……在城市边缘地段,还有大量我认为只能称为棚子的东西,它们也是这个城市的组成部分。

      另外,仰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基本上没有看见什么工业建筑。离酒店不到一公里就是仰光港,在酒店的楼上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港口那为数不多的几台起重机,但是我并没有在周边看到太多厂房仓库之类的建筑;飞机从仰光机场起降的过程中(天气状况很好,机翼下面的风景一览无余),我也注意观察,同样没有在地面上发现这类建筑。这和在昆明巫家坝机场、首都国际机场周边仓库、厂房密密麻麻的景象,和厦门美琪机场旁边的港口内吊车林立、货轮穿梭的画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整个仰光市最漂亮、最好的地方,无疑是大金塔。从离大金塔大概一公里多的那个环岛开始,街面开始显得整洁有序,到了离大金塔100米的地方,开始感受到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仰光——两种状态、两个时代。大金塔本身自然是不消多说了,气势恢弘、金碧辉煌;周围佛塔、佛堂林立,也同样是美轮美奂,或用黄金装饰得闪闪发亮、或用木雕装扮得古色古香,连石头柱子上都用玉石、玛瑙、水晶镶嵌、显得珠光宝气。地面上铺的是缅甸本地的一种石材、看起来有点像中国的汉白玉,这种石材令人称奇的是,不管太阳有多毒辣、气温有多高,赤足走在上面也只感觉到温暖、一点都不烫脚。大金塔周围的每一所宗教建筑背后都有很多很多故事,每一个地方都被缅甸的佛教徒们视为具有特别的宗教含义和神奇的宗教魔力,到处可见在地上虔诚跪拜、烧香许愿的当地信徒。

      作为外国人、去大金塔游览千万要注意一点:不管天气多热,一定要衣着整齐庄重,千万不能穿短裤、短裙,否则有可能被拒绝入内。大金塔对缅甸公民是免费开放的,对外国人的收费则比较混乱,如果付美元那是五块钱,但是我拿出50美元来、对方却说没零钱找,如果给缅币的话那就没准了,六千、七千的乱收,我最后给了六千缅币、亏了。

      大金塔周围还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景象:在进出大金塔的路边、离它不到500米远的地段,居然一前一后有两所教堂——这显然是英殖民时代推行宗教渗透政策的产物,考虑到大金塔在缅甸佛教徒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无异于在回民聚居区开店卖猪肉。

      美轮美奂的大金塔和破烂寒酸的仰光市容的对比,是这个城市最显著、最突出的一个矛盾,从某种角度上讲,它也是缅甸这个国家特性的体现:不协调。作为一个走马观花的外国人、我对缅甸的突出感受就是不协调,太多的不协调——低工资和高物价之间的不协调;良好的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整个国家的贫困落后之间的不协调;军政府的低能、贪婪、腐败,和老百姓的温顺善良、逆来顺受、乐安天命之间的不协调。这样的结论也许流于形式、过于主观臆断,但它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坦诚地说出来应该是不违背君子之道的吧!如果有时间,我会尽量用自己并不流畅的文笔,尽可能详细地谈一谈这些“不协调”。

      继续土鳖抗铁牛中,喝水去……

      通宝推:藏猫猫,老树,镭射,
      • 家园 【原创】

        我上次去的时候,在大金塔下面的门口要脱鞋寄存,十分担心下来的时候鞋还在不在,毕竟当时穿的那双鞋在缅甸属于很高级的,事实证明俺自己小人了。

        售票处放着很大声的流行歌曲,曲子都是中国的,填了缅甸语的词。

        大金塔上有很多佛像,还有一溜十二尊是特定针对不同月份生日的,花300缅币买张金箔可以去贴金和浴佛。

        • 家园 我在仰光没遭遇过任何盗窃、抢劫

          和你一样,在进大金塔前、脱鞋子的时候,我也担心鞋子被偷,倒不是什么好鞋,主要是我不敢想象光着脚丫怎么回酒店……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 家园 一睹异国风彩 请继续
    • 家园 缅甸见闻录·黑市汇率&工资水平&物价问题

      一、缅币和美元的黑市兑换比价

      这个问题没准,我在缅甸的这五天,大致在850缅币兑1美元左右浮动。地方不同、牌价不同,酒店里最吃亏,1美元只给兑800缅币,机场最划算,买东西找零兑900;不同面值的美元,兑换比价也不同,100美元的能比50美元的高10块钱,非常让人费解。另外,缅甸人只收干干净净的、没有折痕、票面上没写字的美元,似乎他们把美金看得非常宝贝(其实美金对缅币的比价也在不断下跌);相比之下、中国人就不把美元看成什么了不得的玩意,没有具体需要的人根本就不愿意持有,生怕因为人民币升值导致自己的损失。综合来看,1块钱人民币大概值125缅币,中国人在缅甸很容易有“老子也是有钱人啊”的错觉,50美元就可以兑换厚厚一叠1000元面值的缅币(缅币最高面值5000元),感觉相当好;不过,一到花钱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还不如在国内耐花呢……这个问题后面会提到。

      顺便说一句: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关前,我到免税商店采购(和首都国际机场的免税店相比,仰光机场的免税店根本就是个渣),除了留下一美元纸币权作收藏、剩下的70多美金全部花掉。因为钱不够、只能用美金和人民币混在一起付账,我开始还担心免税店会在兑换比例上让我吃亏,没曾想人家的收银系统自动调用中国人民银行当天的外汇牌价、给我算得清清楚楚的,一分钱的便宜都不占。和在缅甸兑换美金随时随地担心吃亏的经历相比,这种感觉实在太不一样了。

      二、工资水平

      以下均为拿到手的工资,缅甸好像也没有个人收入所得税、三险一金这些东东。

      IT公司的CTO:1000美元/月,有专车、有司机。

      同公司最资深的工程师:800美元/月,无专车。

      普通IT小白领:80~100美元/月,无午餐补贴、无交通补贴,有无加班工资不太清楚,但是加班的时候很多、司空见惯。

      顺便说一句:缅甸的失业率很高,就这样的工作也是仅次于“吃皇粮”的好工作了,我接触到的这些人都很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任劳任怨干劲十足,叫加班就加班、说星期六星期天来上班就上班,半句废话都没有。他们的教育水平并不差,都是大学毕业生,别的方面不好讲,但是英语个个比我溜、有的人还会一点简单的中文,让我很是汗颜。

      餐馆里面的服务员:2~30,000缅币,折合24~36美元/月,管吃住。

      三、物价水平

      先说明一下,商品的价格数据以超市里的价格为主,因为只有这地方是明码标价的;原本我想把超市里面的价签拍照,后来担心被人误解、自己又是个语言不通的外国人,害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只好作罢,凭印象回忆、不是很精确。

      大米:5公斤装泰国大米,品质稍逊于国内两块多钱1斤的东北大米,4700~5000缅币,折合人民币大概3.8~4元一斤。超市里最便宜的特价大米,糙米,颜色发红、质量很坏、撂国内是不会作为口粮的,2 公斤装、特价前1200缅币、特价后600缅币,也就是说折扣价大约合1.2元人民币一斤。如果到大街上的米店里面买散装米,价格大约能便宜30%。

      啤酒:当地最好的仰光啤酒,麦芽浓度大约12P(没标,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的)、酒精度5°、640ml,1250缅币、10块钱人民币;次一个等级的800缅币一瓶,人民币6.4元。其实不光是啤酒,缅甸的酒都很贵,烈酒的价格没有特别留意、但是感觉到确实贵,而且品质非常差劲,我在酒吧试着点了一杯威士忌、喝了两口觉得实在难以下咽。当地人告诉我们,如果从北京带一箱小瓶装二锅头,在仰光绝对是拿得出手的礼物——当然,过缅甸海关的时候一定会被刁难一番的。

      水果:多数是中国、泰国产,当地出产的只有芭蕉、香蕉、柚子、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一两种水果。大街上的水果是不按重量卖的,价格没法算;超市里面的话,一个卖相很差的小西瓜,大概三公斤重,合人民币40~50元,比北京冬天的价格还贵。不过,因为西瓜很可能是来自西双版纳、现在正值旱季,而这个季节版纳出产的水果是最甜的时候,所以很好吃。山竹,大街上没得卖,只有China Town的路边摊买得到,小个的200缅币一个、大个的250缅币一个,再怎么算也都比昆明贵,而且不新鲜、比昆明卖的泰国山竹差远了;具体的原因,可能是中国和东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对泰国水果实行零关税,而中国的运输条件又实在比缅甸强得太多的缘故。柚子,中等个头的,一个卖800缅币,人民币6.4元,不便宜。

      鸡蛋:超市里面没注意,China Town的路边小摊,200缅币一个,个头很小,买两个鸡蛋的钱够在国内买一斤了(当然,绿色无公害鸡蛋不止这个价)。

      电信服务:固定电话初装费数百美元,手机卡50美元,在话吧(环境很嘈杂)打IP电话100~200缅币一分钟,大街上的电话摊没试过、不知道价格。网吧的价格每小时200~400缅币不等,酒店的网吧贵一点、外面的便宜,但是网络经常不通,所有国外邮件服务器都被封死了、没法用,用无界、自由门翻墙吧,网络带宽太小、慢得让人难以忍受(只有几百字节的速度)。缅甸的网吧特别好玩,登录界面上有三个选项:上网、办公、游戏,也就是说很多人因为家里没有电脑、会到网吧写文档、玩玩单机版游戏。

      餐饮服务:三五个人找家小店随便吃顿饭,炒几个普通的家常菜、不喝酒,至少合人民币100元以上。

      到缅甸的第一天晚上,对方请我们去一家云南人开的餐馆吃饭,六个人、点了六、七个菜,其中包括一条鱼,鱼不太大、不足两斤,菜量也少、大概是北京的一半,喝了大约五瓶仰光啤酒、叫了两杯(一杯大约一两五)用缅北出产的米酒泡的药酒,花了几万缅币;刚开始、我看就餐的环境还颇有点腹诽,觉得这不过是国内最常见的路边小饭馆嘛……后来才发现,这样水准的餐馆已经属于中等偏上的了,类似于北京的海底捞、九头鹰这样的档次。

      去最普通的小店吃一碗猪肉/鸡肉米线,2000缅币、16块钱人民币;相比之下,酒店餐厅的价格倒还不算离谱,加上服务费,叫一份猪肉/ 鸡肉蛋炒饭、再点个简单的小菜,4800缅币、不到40块钱人民币。

      逛China Town的那天晚上,我、合作方大老板的私人翻译、一个同事三人,在一家二代华人(福建人,说闽南语,也会说点简单的普通话)开的小店吃饭,点了一条鱼、一盘爆炒大虾、另外又点了两、三盘普通的炒菜,每个人还有一中碗肉片猪肝汤(肉片和猪肝的量很足),喝了四杯啤酒;那个同事在缅甸憋了整整一个月、特别馋烤羊肉和羊宝,正好小店门口有卖,点了几串。最后结账,花了不到18,000缅币,合人民币145元。味道还不错,尤其是虾很新鲜、很大、炒得很好吃,就是用餐环境实在不敢恭维。那个老板是合作方大老板私人翻译儿时的玩伴,从在其它餐馆就餐的情况看,收的是实价、没宰我们。

      我在缅甸吃得最便宜的一顿正餐,是在酒店旁边、当地最有名的一家名叫“阿拉丁”的电玩城(出租车司机不一定知道我住的酒店,但是说“阿拉丁”就一定知道)的餐饮服务区吃的,两个人,点了一个炒鸡肉、一个炒菜花、一个紫菜鸡蛋汤、外加米饭,7800缅币、大约人民币63块,因为这个电玩城也是合作方的产业、大老板的私人秘书带我去吃的,都是熟人。

      交通:当地的公交车我是不敢尝试的,太破旧、拥挤,语言又不通,我担心安全问题。打车的话,没准,缅甸的出租车是没有计价器的,上车前给司机讲好价格,从酒店到办公地点、1500缅币,去大金塔、1500缅币,从大金塔到昂山市场、1000缅币,等等。这些都是合作方员工帮我们讲的价、应该没有挨宰,不知道里程,但是感觉上和北京差不多,当然,舒适度就甭提了。仰光的出租车,放到国内也就是废铁的标准、就是农民可能都不屑于开这种破车,套用北京的标准,全都够格报废两次乃至更多,因为从车型、技术状况判断,车龄不会低于12年。大街上有一种用男式28自行车改装的“边三轮”人力车,挺好玩的,从酒店到工作地点大概500~1000缅币,价格没标准,全看和车夫讨价还价的情况。最让我不爽的是,仰光的出租车不出具任何票据、根本没法报销,等于说出差期间的市内交通费只能自掏腰包。

      家电:缅甸市面上以低档日本、韩国家电居多,酒店周围我没见到卖中国家电的,从款式上讲比国内落后五年以上,我就没在商店里见到卖液晶电视、双开门冰箱的。大致上问了问价格,以29寸CRT纯平电视(北京的家电卖场已经很难见到这玩意了)为例,将近2000元人民币,比这种产品退出北京市场前贵了一倍左右;同样在北京市面上早就见不到踪影的、最老款的、底部涡轮结构的全自动洗衣机,一千九百左右,比几年前北京市场上贵了超过60%。

      继续土鳖扛铁牛,刚刚泡了一壶新茶,俺喝水去……

      通宝推:镭射,
      • 家园 诚心请教:

        在缅甸有西方的好枪买么?比如个牢靠、被雷打、喜哥骚耳等。

        倒不是想带回来,而是如果能买到的话,可以在那边大大的过过枪瘾,大不了过瘾后扔了嘛。

        • 家园 明确告诉你:没戏

          缅甸中央政府的控制区,经济、社会管制手段的严厉程度,把中国国内甩开了好几条街……

      • 家园 小合一个,对比一下泰国普吉岛的

        手机卡:卡是下飞机的时候领的,算是免卡费~

        充值了200泰铢,约合50RMB,打国内打了100分钟左右,回国时还有50泰铢在里面~

        泰国产橡胶 但是不生产轮胎!奇怪!

        满大街的鬼子车,据说一般群众都是按揭

        但是相对汽车,我看还是摩托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