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party随想 -- 晨枫

共:💬29 🌺17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party随想

    圣诞节快到了,party也多了。LP的department开party,我也陪同出席,嘻嘻。LP的同事是音乐老师,家在乡下的acreage,从二级公路上岔出去,在一片小林子里。房子很普通,有点旧,但很舒适。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主人对于家传古董的重视。

    他是从Nova Scotia过来的,那里是新英格兰的一部分,英国传统很浓,尽管在加拿大这边不大这么叫。他的祖母去世后,家里的古董家具、摆设都在子女之间分了,别的子女不大在乎,于是他得了大头。老式家具自然很多,都不是什么珍稀物件,而是家常的东西,但我突然想起,如今的中国家庭,有多少人家还留有100年前的东西?虽说中国是文明古国,除非有特殊历史意义的,300年以内的东西到博物馆都不好意思见人,但家传的可能越来越少了,尤其是现在人人都往高楼搬,装修都追求超现代化的简约风格,家传古物的位置是越来越没有了。

    看着他的100多年的古风琴,状态非常之好,做工非常精美。这肯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名牌,但那个时代就没有粗制滥造的东西。彩绘玻璃灯罩的煤油吊灯也是十分之精美。更加震撼的是他家的书,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皮面精装,彩绘书页,保存非常好。

    最震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家信。他有一个great grand uncle(曾叔祖?),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兵,他从战场上写给母亲和妹妹的信,描述壕沟里的昏暗潮湿,战斗的非人,当然都是淡化了的,不让家人太过担心。他写了很多诗,写得很好,当然没有In the Flanders Field那么有名,但同样感人。这是普通一兵的真情流露,不是为了名利,只是家信。他在一战的最后一年死在了法国北方,家乡的人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他只是一个列兵。

    他的文笔很好,字写得非常漂亮。战壕里用铅笔一笔一笔写的。信纸和字迹保存完好。还有一张祷词,上面洒了几点褐色的斑点,这是他的血迹,阵亡后随遗物送回给母亲的。

    他家里还有几大本100年前的明信片,卡片制作精美,写的人也用心。这种精美不是用了多少高级物料,而是用了多少心思。看着这些东西,突然想到,现在是一个短信的年代,人们习惯了看过既删。100年之后,我们的后人看到我们的前人的明信片或者信件集子,但他们能看到我们的什么呢?西西河的老贴子?硬盘上的jpg文件?我们的personal touch在哪里?

    关键词(Tags): #附庸风雅通宝推:投入,
    • 家园 【政治运动就是删除键】信件照片不抄走也多被自行销毁了
    • 家园 挺认同的

      不过,考虑到具体情况,嗯,很多东西扔了就扔了吧

    • 家园 100年前绝大部分中国家庭连吃饭都成问题

      有点价值的古董分到大家头上,就没有多少了。

      还有一点,加拿大基本没有经历战乱和其他大规模的灾难。还是太平犬好呀。

    • 家园 中国君王爱毁前朝东西

      我朝更甚。都交给伟大的文革了。

    • 家园 呵呵,像晨枫这样的老克腊,

      家里一定会存些有年头的东西吧?比如一个铜的炭火盆。

    • 家园 最后几句可能是真相啊

      有可能以前也有个时代发展到了短信、互联网时代,然后类似2012年来的,所有的发展文明就此湮没。后人偶而挖到一个实物,宝贝得不得了,整天研究是否前人为什么能在物质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缔造那么多的奇迹。

      • 家园 哈哈,我倒是没有想过这个

        那还是会在考古中发现一些硬件载体啊,想法老用过的iPhone、玛雅人的黑莓什么的……

    • 家园 这种情况也就是几代人居住相对固定

      而后代又比较重视前辈传统的情况。加拿大人房子大,又有地下室之类,所以比较容易保存东西。

      在中国,特别是大城市,住房本来就不宽裕,所以要保存祖上的遗物实在不容易。如果一家人搬家很多(我11岁前住过四个城市),就会扔掉很多东西,能有一些重要的遗物保留已经算不错了。像我们家,父母都是大学就离开家,搬家很多,极少保留祖父辈的东西了。

      外祖父也算是解放前的职业从政,抗战时候在桂系当过参谋,跟几个老大都有合影,文革期间怕出事情,一把火把照片都烧掉了。不过老妈一直收藏着外公在自己读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写的一封信,介绍解放前自己的政治活动,写得很详细,应该还保留着。

      母亲那边的族人还在山东,有些空闲,也有些条件,就在编辑家庭杂志,每季出一刊,给母亲寄来,跟正式的杂志差不多,介绍族人的历史,有抗日被捕不屈的,有亲戚之间互相鼓励走上革命道路的,也有现在家庭的生活,包括谁家的孩子中小学得了什么奖了。不知道到了我这代还能不能跟他们保持联系。

      父亲这边就比较逊色一些了。没有人整理。我们家的大伯父,快80岁了,几次从癌症死亡线上回来的人,最近也在开始收集祖父和其他长辈的东西,身体好的时候还回了老家寻根。父亲这边也有些不寻常的事情。比如说,抗战时候,我祖父先到四川后方做事,祖母留在山东,后来祖母带着几个孩子,长途跋涉,过河南黄泛区,过风陵渡到陕西,在从关中入川找到祖父,父亲是到四川以后生的。当时抗战有很多家庭分离失散,即使双方都幸存,也都各自组织了家庭(“潜伏”里面说的“抗战夫人”)。我们家其他亲戚有些也有这类遭遇。祖母这么做维持了一个家,也算是非常不容易的。

      • 家园 在某旧书店

        还看到过GMD1948年总统选举时的合影(就常凯申,李宗仁那些人),也奇怪怎么保留下来的

      • 家园 好啊,至少开始保存文字史料了

        很重要的进步。其实在加拿大的洋人的搬家情况也很多。我办公室同事的祖父是苏格兰人,到南非打过布尔战争,战争打完了,到马达加斯加种过地,后来才到了加拿大西部。他妻子的德国menonite在乌克兰的后裔,十月革命前被迫害赶出来,到了加拿大。其实中国人(尤其是大城市人)的搬家是这20-30年才多的,我担心的这20-30年里太多的人急于一步到位,把家庭的实物历史都丢弃了。这不光是有价值的古董,还有平凡的物件。

        • 家园 在电子化时代可以用一种方式保存家族传统

          比如把照片和文章存成电子格式,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反而不占地方。比如我母亲那边的家族杂志都有pdf格式。

          有时候如果先人有点名气,还能百度古狗。

          当然保存实物很难,特别是占地方的那些。多伦多有两家香港人开的古典音乐二手店,里面有很多黑胶木的LP唱片,很多都是父母去世后子女清理遗物卖掉的。估计老人们过去收集保存这些东西都花了不少钱和精力。但是如果子女不是特别的发烧玩家,确实家里放着沾灰发霉都很可惜,反而不如卖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