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却说曹操 -- 玉垒关2

共:💬8 🌺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却说曹操

    其实,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很难说。

    一来,他是乱世豪杰。他有雷霆手段。他屠徐州,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他悲天悯人,安邦定国。他说“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他募民屯田,唯才是举;他招安了骂他是“阉竖遗丑”的文人陈琳。他却杀了文豪孔融及其全家;孙权劝 他称帝,他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到火上烤。他又自况,天下若没有孤家我,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谓非常人物,非常史迹。想看清楚这样的人物,难免挂一漏万。

    二来,就好像对所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逝者往矣,不舍昼夜。而后来的各个时代各个人群,就从“过往”中取舍材料,放大或者缩小或者编辑某个侧面。以各取所需。例如不同的历史时期曹操的形象各自不同。

    西晋继承曹魏而一统天下。西晋人修史,就以曹魏为正统。曹操在晋人的“三国 志”里基本上就是雄才伟略的正面形象。而到了南朝和南宋这样的偏安朝廷,曹操作为曾经北方的统治者被恨乌及屋,再加上儒学的正统思想日益强化,曹操日益衍 化成了舞台上的白脸形象。

    到了现代,曹操的形象再次转变。这是因为毛主席喜欢曹操,而后曹操被翻案了 么?还是因为,“偏安”和儒学这两个历史上导致曹操变成白脸的条件不复存在了呢?

    再说近来,人们对曹操越来越有好感。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影视文艺作品中,人们津津乐得于宫廷政治的阴谋权术,利益得失。这难道不是把浮躁时代的办公室里的职场斗争投影到三国的大时代中去呢?

    总而言之,千百年下来,曹操的形象云蒸霞蔚。正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历史永不停息。那么,且退一步。先整理一下我自己读史的思路吧。

    之二 玉垒关:读史偶得

    之三 玉垒关:读史悖论

    • 家园 先花后看

      这是“金钗紫裙”组合还是原来的玉垒关?

      • 家园 还是玉垒关

        不知道 一直在改 在哪里。

        他一直都没有把我的名字改过来。所以,一直都只能是我一个人发作文。

    • 家园 读史的初衷

      为什么要读史呢?第一,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学史而明智,鉴史而察今。比如,当我们看到,十九世纪在非洲英国和祖鲁之战,英国明确地以打破祖鲁人社会结构为目的而开战。双方实力悬殊。眼界更加不同。不一二百年,祖鲁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沦为二等公民。而目前,处于国际分工边缘,又饱受赤贫以及艾滋病肆虐的祖鲁人,他们的前景决不容乐观。我们不免会由此及彼,从中国近代史开始,浮想联翩。

      第二,历史可以提供坐标。就好像在数轴上,纵横交错,才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每个当代的事件都是这样的。就好比,左宗棠说,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如果我们以左宗棠在新疆的浴血奋战为起点的话。就能更好地定位俄罗斯对蒙古的种种垂涎,美国高度评价蒙古的民主进程,以及蒙古美国之间的联合军演,以及民族自决的名义下,新疆的种种动荡。

      而时间轴拖得越长,各个点连成线,我们就越能看到来龙去脉。

      比如,我们看挑起二战的德国。如果,我们仅仅看希特勒和他的奋斗,我们会觉得,如果没有这个恶魔的偶然出现,二战不会爆发。犹太人的遭遇也可以避免。

      然而如果我们看到战前,少数犹太人银行家把持金融,给德国经济的恶化推波助澜,就有人得出犹太祸水的结论。

      然而,时间再往前推,我们看到,20世纪初,一战后战败的德国,被迫签订的号称“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的“凡尔赛条约”。丧权辱国的条约埋下了德国挑起二战的必然。

      时间再回溯,19世纪末德国战胜了邻国法国的种种阻挠,终于获得统一。新生的德意志民族在扩张和受挫中寻找出路。而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其中,凡尔登绞肉机一次战役,伏尸百万。不久之后的索姆河战役,双方再次留下百万孤魂。

      而再前不久,炮声隆隆中,拿破仑指挥帝国大军扫过欧洲。仅仅是俄法战争,40万法国士兵倒毙在冰雪荒原。

      再联系到二战之后,丘吉尔等欧洲人登高望远,瞻前顾后之后说,我们付不起把仇恨带到未来的责任。他们决定让希特勒等少数人背负了历史的责任。而把德国重新纳入欧洲的统一体。统一的欧洲初现端倪。

      再回望这一百五十年春秋争霸,人潮滚滚,欧洲整合的历史,就在血肉横飞中连成一线。

      而这样历史舞台上的角逐中,早已亡国而在缝隙中求生的犹太民族注定被别的主体民族作为牺牲品。这样的命运从二十多个世纪之前,犹太人由分裂进而亡国开始,一直到现在。西方列国大力扶持犹太人在中东地区的建国。其兴亡,进退,取舍,其剑锋所指的利益得失的更在乎美英。就如同犹太人之把持金融。

      而最近几年,人们却又把希特勒的论调再次重提,且举一反三,联系到时事,再次论证犹太祸水论。

      犹太人和以色列国的前途都不忍卒看。

      然而我们自顾不暇。我们不能不由此及彼,想到近代中国国势衰微后,华人在列国的遭遇。不得不联想到作为亡国之后不屈的民族的结局。

      而这些史实的线条再相互联结起来。就可以帮我们认识生死存亡的真相。认识矛盾的主次。所谓历史为鉴。我们怎么能不登高望远,半掩残卷细细看?

      不读史的时事评论很可能只是空谈。而有意歪曲的历史很可能心怀叵测。

      之三 玉垒关:读史悖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读史悖论

        那么,读史应该怎么读呢?这是一个矛盾。一方面,读史,我们追求的是客观史实。

        另一方面,绝对客观的史实是不存在的。就像物理学里的“绝对静止”的状态不存在一样:观察者本身的角度和运动状态不同,观察到的别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运动状态就不同。

        分析历史必定带着特定的价值观。就好像物理学中,我们观察物体的运动,首先要找到参照物和参照系统一样。

        比如“圣经”的“旧约”写犹太人早期的历史。“旧约”说,犹太人是神的选民。神通过立约,而把迦南地赐给了犹太人。试想,当时迦南地上那些和犹太人为敌的民族会以这样的视角来解读历史和现实么?当然不会。而现在,就算抛开教会里的神棍不说。正经的史学家里,一部分人认为,“旧约”是犹太人以神学观点记录历史。而另一部分人认为,那不过是犹太祭司编造的历史。这并不是仅仅换了一个套说辞。一切的现实都起源于历史。于是,现实利益越是冲突,越是需要解读历史,然后越是得出悖论。君不见,以色列地区,考古学之热。而史学的争议如火如荼,你死我活,犹如那里的战场。类似的情形还有人们解读从鸦片战争到抗美援朝的一系列近代史。

        故而,往往我们不因为历史发生在近处而定位更准确。不因历史发生在遥远的过去,而看得更加真切。

        就算是同一种群解读同样一件历史。观测的角度也因本身的状态而变化。所谓逝者如斯夫。

        比如,当代的国人解读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民间,大概基于仓廪足而知礼仪的客观需要。在官方,大概受困于软势力不足以扶助硬实力的现状。于是,官民一致,传统文化欣欣然,复苏了。

        而这种上下一致的热度,一如当年,人们破四旧,砸倒孔家店的情形。而段历史难道不是,建国初的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土地所有制。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下一步,就是清算和旧有的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了。孔家店应声而倒。或许“文化大革命”这个名字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历史的必然。

        我们只能看到历史的一鳞半爪。而当事人却要用身家性命做出决定。我们又何必站在今天的高度,好为古人师呢?

        同一个观察者会因时而异解读相同的事件还例如,美国人看阿拉伯的民族主义。比如萨达姆和本拉登。美苏对抗的时候,需要以他们的手打击苏联及其中东代理伊朗。两伊战争中,萨达姆使用生化武器。那又怎么样呢?那时,他和本拉登都是美国人的英雄。而后苏联自宫,自废了。美国人需要在中东地区整合。阿拉伯的民族主义就是美国人的对立面了。萨达姆早没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了,那又怎么样呢?他还是独裁者。

        天使还是恶魔?全在于观察者所处的状态。

        那个陈阿扁却不明白这个道理。这厮蹲在中华民国的监狱里写信求美国人赦免他。他那词儿哀怨。也透露给我们说,昨天晚上一起看月亮的时候,美国叫人家“小甜甜”。今天新人胜旧人,就叫人家“牛夫人”。

        言归正传。综上所述,读史,必定需要参照系统。而这个参照系,通常就基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现实利益为中心,以及“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两个基本点。

        待续。下一篇。当然是构建我自己的参照系统了。建完之后,再来说曹操,这庞然大物。不亦快哉?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写得很好,白璧微瑕

          美苏对抗的时候,需要以他们的手打击苏联及其中东代理伊朗

          伊朗从来不曾是苏联的代理人。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倒是推翻了美国的代理人巴列维国王,然后就陷入宗教狂热中,一直到两伊战后才冷却下来。

        • 家园 玉MM也爱《大话西游》啊

          那个陈阿扁却不明白这个道理。这厮蹲在中华民国的监狱里写信求美国人赦免他。他那词儿哀怨。也透露给我们说,昨天晚上一起看月亮的时候,美国叫人家“小甜甜”。今天光天化日了,就叫人家“牛夫人”。

          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牛夫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