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参加史铁生追思会的感触 -- 萨苏

共:💬6 🌺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参加史铁生追思会的感触

    今天在北京798参加了史铁生追思会,去的人很多,场面虽庞杂而无混乱,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是在微笑着。

    我在博客上写下了自己参加的经过,但因为重新贴这些照片可能比较费力,所以我只提供一个链接,就不再重新发了。

    外链出处

    • 家园 看了,默祷了!
    • 家园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他的文章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但读他文章的感觉还记得。淡而有味。那时我姐每期《小说季刊》都买,我也跟着似懂非懂的看,他的文章是里面上乘的,其他的作家还有张抗抗,程季珊等。

      现在回望,觉得他们这批作家有不幸有幸。不幸的是,因为教育有限,阅读有限,他们的作品,整体文学水平不高。他们之前之后的作家比他们强多了。幸运的是,他们那个时代大家都穷,娱乐太少,阅读是少数省钱的消遣。作家是个倍受尊敬的职业。

    • 家园 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

      大约是20年前中学时头一次读地坛的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忍不住,又来回看了几遍。

      看到后来,说不出来是什么吸引了自己,是里面说了什么高深的哲理?还只是一个久病之人的感时花溅泪的触景生情? 为什么让自己看了这么多遍呢。。

      虽然周围是阳光明媚,但却被书里面的深厚苍凉的味道,心里窒息般的压抑喘不过气来。

      那感觉,后来在读张承志的文章有过相似的体会,张的文章也是让人压抑的喘不过气来,但那只是用血和狂热来让你无语的,但感觉好像少了地坛里那种生命里深处的回响。

      大约当时还是年轻,不明白生命中阅历的意义。

      人也并不明白苦难的意义。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幸福和欢愉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苦难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直到苦难来临,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却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及。

      一个经常在苦难中静候死亡的眼光里,生命的存在不是声色犬马,或者“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勤于往上钻营者能领悟的了。

      而生命的真正意义,大概要等到死亡之后,并且要死去几次后,才能明白。当手枪冰冷的枪管钉在自己的太阳穴上,当仔细的想到手指轻轻一勾之后到底会怎样之后,才能明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