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茗谈(二十九) -- 本嘉明

共:💬114 🌺69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孔子理论

      我了解得不多,在这里并不是胡乱结论语出惊人,而是先提一些粗浅的想法,供大家

      批判。软科学其实跟意大利的时装设计一样,时不时要来个否定和复古,否则哪来

      那么多新IDEA?

      对于孔子的看法,我也是逐步变化的,三年前还是相信孔子的本意没有错,只是皇

      帝们和朱熹们有意念歪。但这几年,我倾向于认为孔子理论体系的基础有缺陷,朱

      熹们只是发展了这些基因性缺陷,使之隔代显性。

      这可能跟我呆在加拿大有关系。孔学一个明显特点,是不够TOUGH。欧洲人是在自相

      残杀的血海里趟出来的,所以到美洲杀印第安人能那么狠。加拿大苦寒之地,能慢

      慢地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跟早期欧洲殖民者(亲英国的保皇党人)的动物性奋斗能力

      有关,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爬冰卧雪,跟动物有什么区别?还礼教个屁啊?孔子到

      底说了什么,人家不大懂还能崇拜哈,等深入搞搞了,怎么就是这么个玩意?必生

      藐视之心。

      孔学第二个缺陷,是不着眼实际,不问五谷,沉溺于礼教。这在西方HANDY MAN眼里,

      很可能是狗屁不值。现代科学是从非常粗糙的基础实验慢慢发展来的,孔学对于

      “奇技淫巧”,是先天残缺。孔子本人,据说“射艺”(射箭技巧)非常好,但他有

      没有兴趣记载一下良弓的造法?他是因为贵族需要六艺全能,才去学射箭的。当时

      有资格码字的人,可不多啊。

      在西方世界里,中国文化跟法国最接近,所以当年伏尔泰很推崇中国,也就是间接

      推崇孔教。后来在上海的租界,法租界的贪腐敷衍,跟中国社会最像。

      但不看广告看疗效,法国文化始终是西方的边缘,不能成为主流。这不单是英国人

      拳头大,直到今天,加拿大魁北克省用30年时间,逐步立法通用法语,在省里的英

      语教学的初高中,仍大受欢迎。

      所以,中国把这些东西现在推出来,是自曝其短,让更多的西方普通人看到中国民

      族性的弱点,失去跟随中国文化的兴趣。再怎么包装,孔学还不如一个“次法国文

      化”(法国人既注重科技,也死讲究博爱平等),怎么可能打进决赛?

      在文化体系上,中国要像军工一样,不搞跟随,跟随永远是落后的。孔学是落后残

      缺浅薄的(这浅薄是对应于当今知识爆炸技术进步而言),这首先要实事求是地承认,

      然后跳跃发展,搞一个“跨太平洋文化”出来。因为“跨洋文化”,美国搞不出来。

      这不是对本民族文化持虚无论,鲁迅对孔教的评价,就是“满纸都是吃人”(他老大

      也是在狼文化的日本呆过的,就不奇怪了),既然要克己复礼遵孔,麻烦先把鲁迅推

      出去砍了吧(当然在教科书里已经在砍了)。天安门广场要立石头疙瘩的话,拜托老

      子,荀子,韩非子,墨子一起立吧(墨子可以按刘德华为原型,<墨攻>嘛)。

      • 家园 这句话也错得太离谱了。

        法国文化始终是西方的边缘,不能成为主流。

        ===================

        法国文化一直是欧洲文明的核心,而盎格鲁文化才一直是欧洲文明的边缘。孔老爷子当年只知道在三代文明的核心地区到处招摇撞骗,就是看不到新的历史将会从边陲地区发生。

      • 家园 再回孔子

        你对孔子和中华文明了解的太浅薄了,在18-19-20世纪的西方大扩张中,唯一完整保留下的国家是中国,只有三种文明在这三个世纪中保留下的是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和印度文明。 但伊斯兰文明很印度文明都被殖民了。 在被西方文明攻击下,从属于中华文明的日本立刻做出了反应,并成为列强(并事实上保护了大中华文明,在这点上我们要感谢日本人)。在日本被打败时,中国恰到好处的崛起。这些事实上都是拜中华文明的光。不想多说了,只提醒一句,如果你想了解中华文明,你一定要读四书五经,其中的被誉为众经之首的,被西方(德国产的姓马的)污为算命的易经却是必读并必懂的。

      • 家园 不了解的东西就大放厥词,居然还得那么多花

        不了解的东西就大放厥词,居然还得那么多花

        孔教跟孔子不是一码事

        就像现在官僚们跟共产主义信仰不是一码事一样

        大会堂用孔子像而不是老毛像撑门面不好

        不过也不至于鼓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 家园 兄弟啊

          问题就在这里。孔教跟孔子不是一码事。孔子的精神当然不凡,但他已经不能发言了,我们得到的是被别人解释和修改了的孔教,这就是最大的麻烦。

          想用孔子的学问,除非对从古到今的全部孔教进行全新的解释和阐述,但目前,呵呵,最受欢迎的恰恰就是孔教,那个围绕孔子编造的古老体系和传统——由那些根本不喜欢不理解孔子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编造的。

          虽然孔子不止一个,不过谁关心呢,站在人们面前的孔子是最符合需要的那个就行了。

          通宝推:本嘉明,
          • 家园 另外一种版本的论语 解释

            如果感兴趣,麻烦搜索 缠中说禅的 论语解释

            高度与深度并行

            这是我看过最积极的论语解释。

          • 家园 这正是我的意思

            孔子的个人人格魅力是无庸置疑的,善良的坚持,2000多年来这样的中国人实在是太

            少了!但他的理论,水平平平,一味向过去看齐,食古不化,在当时已经无法实践,

            等他死后本人无法抗议了,被任意歪曲后为帝王所用。

            问题是,你看看历史,伟人们留下的遗产是什么?是个人魅力吗?

            你能把耶稣和罗马教廷区别开来吗?罗马教廷是十二门徒之首的彼得(意为“磐石”

            )建立的,不是耶稣设计的;今天的教廷,同样不是彼得心目中的样子。但你能把耶

            稣和教廷区分开吗?

            孔教的为害,到东亚病夫的时代,我们还有疑问吗?

            如果我们要泼掉孔教的脏水,而不得不同样泼掉盆里的孩子(孔子),我今天是赞成

            的。孔子,孔学,孔教,这是三位一体(2年前在<通天主教>里,我还在试图把孔子

            和孔教切割,但在外国人眼里,这是徒劳的,他们不可能分清)。

            我正在写关于孔子的一篇小文,因为西河闭关还没有贴上来。其实孔子所处的春秋,

            每一国就类似于1990年代的大型国企,周礼(企业国有制)已经跟不上形势。鲁昭公

            等国王就是WXM兄笔下的张厂长,孔子就等于是忙总。

            忙总为下岗职工的悲惨命运立言,孔子实际是为井田制崩溃后,既受贵族侵凌又饱

            受战争之苦的城市平民(庶人)和自耕农(野人)呐喊(注意,他没有为奴隶们说什么),

            并且提出他自己的解决之道(如同忙总希望的,再贷款给张厂长),问题是我们大多

            数人今天回过头来,实事求是看,不觉得“克己复礼”这种解决之道是正确的。

            孔子当了司寇,政绩还是有的,但在位时间太短,现在不能判断他的做法的长期效

            果。而他的“堕三都”(因为三大实权派卿大夫的封地城墙太高,不合周公之礼,必

            须强制拆除)恰恰是食古不化昧于争战四起的现实,是同样去掉了人民的保护伞。这

            是孔子政治主张上的转折性失败,也是他的理论失败的标志。今天有人抬孔子出来,

            是不是还想“堕三都”,收地方之权呢?我不是阴谋论,不过世界之大,实在不保

            证有些组织里的人吃饱了在琢磨啥。小本曾说“分省”,但没有再三鼓吹这事,而

            且所谓“分”,是把现在的省权拆小,归地级市使用,并不是乘机回收到中央。

            忙总对张厂长的态度,丝毫不影响小本对他本人的尊敬之情,同样小本对于孔子的

            评价,有失之于刻薄,这是要向大家道歉的,但我对孔学本身的意见,清楚表达出

            来就可以了,大家不妨批判。总之一句话,孔教当斩,遇挡杀之。

            因为铁手改动后,我还有点不熟,上CCTHERE有点困难,趁现在能上来,先把话简短

            说了吧。

            • 家园 回本嘉明-孔子

              本大的这一套就是全盘西化。 权下放,地方民主,最终的结果是废除中国从秦朝延续下来2000年的郡县制。很多人还觉的儒家要推到孔子的愿意,你错了,自汉武帝罢百家,尊儒家,儒家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变革,也就是将儒家和郡县制结合在一起,经过朱子等历代儒家伟人的改革,儒家和郡县制已经是密不可分了。废掉儒家,就是废掉郡县制。事实上中国在民国初,北洋时代是最有可能实现本大的主张的,后果,(18行省有如18个独立王国)(某人语)全国一盘散沙,受尽欺负,全国武装统一。后太祖再次想费了郡县制和孔子。老邓在次反复。有人要问郡县制好,还是地方民主制好。我不想多说,但从世界文明史的来看,郡县制比地方民主制更容易凤凰涅磐。孔子和中华文化是极端伟大的,更深的不说,说最简单的。 在17-18-19世纪西方文明大扩张里,就中华文化做为国家形式活下来,其中有一个是“以夷制夷”,你没有2000年的史书的记载,你能活用?中国的史书就是因为孔子和儒家,“以监督统治者的言行”留下的。事实上中华文明的根在“易经”,你在反孔子,反中华文明,先将“易经”读懂在说。

              • 家园 您到今天都没有明白

                中华文明不单单只有一个孔学的,也不单单只有一个《易》。

                百花齐放,孔学作为1%,或者权重大一点,算5%吧,都可以。但那么些“子朱子”之流一定要说孔学是99%,或者说100%都嫌自己谦虚了,那是走路迈得太大,扯着蛋了。

                可以说,没有法家,没有老庄,没有墨家,没有其他很多很多家,单靠一个儒家,中华民族已经被灭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放到全世界角度,就更不能这么说了。这个世界上,可以保证说,80%以上的地域,近1000年来都没怎么知道孔子,但他们的生活,追求,思想自由的程度,个人尊严的程度,你敢说比大多数同时期的中国普通人民要差吗?1840年时的英国人,先把《易经》读懂才敢动手的吗?你实际一点,中国的这些东西,比开创了自然科学的西方文明要伟大一千倍的话,还要“让子弹飞”干什么?让孔子飞不就得了?(中国的哲学,也就跟西方的哲学,差不多一样伟大,或者比人家的伟大两三倍吧,顶多了;不过人家的自然科学比你伟大了多少倍?两三倍应该能承认吧?世界文明史没有孔子的话,老实说一点问题没有;如果没有牛顿呢?别太把过去的东西当回事,耽误自己。你看你不依不饶的,我没拦着你信什么吧?)

                朱子宣扬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不是朱熹原创,是他转贴的)。而1966年WG开始后,西藏冲击喇嘛教,信教的藏民哀叹,怎么没有早点死,现在才死,岂不是要死在“黑地方”了吗?因为教众相信凡是不信喇嘛教的地区,就是暗无天日的“黑地方”。这句话是在班禅给毛主席的告状信里的,不会有假。

                那你倒说说看,是从没有仲尼的西藏是黑夜呢,还是从不信喇嘛教的儒文化地域是黑地方?总得一个黑一个白,一个正确一个谬误吧?谁比谁金贵点呢?

                拜托有点开放的心态,有容乃大。

                通宝推:李寒秋,
                • 家园 历史经历了“打倒孔家店”的时代,还要搞尊孔,实在是一败笔

                  现在民智已开,大家都知道,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也不都是孔家一家店,还有众多地分店并立,只不过这家店大一号而已,并且这大一号的店面还被后来的徒子徒孙们改头换面,搞的不像原来的样子了。

                  孔子,老子,庄子,我也算看过皮毛。孔子的《论语》因其言语容易理解,还特地多看了几眼,但也无法让我等年青人到达五体投地的地步。不知,这个孔子代表的是哪门子的人。在10前乃至更早此,我看到读经典的场面是会非常感动的,也是一个坚定支持多读诸子经典的学生,但凡事过犹不及,把诵读经典搞成了诵读“孔子”经典,还专门把这个孔子像放在国之重地,就属于过犹不及。

                  社会多元了,用这种形式来重塑中国人的信仰和道德价值,根本就是功利的心态与近视的举动。

                  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没见只捧起一个柏拉图,而是百花齐放。中国回归先秦寻找民族的信心,怎么只找了个孔子,就不能搞个“有容乃大”呢?

                  再说,从理论格局来说,孔子的理论以及随后而来的孔教,理论完全是唯心的,不逻辑的。现在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孔子的后人讲的道理,一点逻辑性都没有,完全是信马由缰。

                  缺少思辨与逻辑的理论,将会戕害一个民族的未来,会阉割一个民族的机能。

                  通宝推:李寒秋,
                • 家园 这还真有把易经当回事情的呀?

                  我只当那些是糊弄男娃和女娃,装大尾巴狼扮深沉的

        • 家园 是在国博,不是大会堂

          当然,国博立丘,吾不解也。

          • 家园 真的假的?

            孔子是东方中华文明的象征性人物。那么多孔子学院在国外教授汉语,不先树着他,还树谁的象的?不要告诉我要树少正帽的象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