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翻译加评论】从洛马JAST到J-20 -- itn

共:💬26 🌺1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翻译加评论】从洛马JAST到J-20

    河里黑厮讨论的热闹。俺也想灌点水。无奈水平有限,就翻点现成的,骗点花。

    俺搬来的是美国《航空周刊》Bill Sweetman 的博客文章。瞧这名字起的-比尔。甜人。甜人兄以前是简氏的编辑,现任航空周刊的编辑。在航空评论圈里是位有名的F35黑。 甜人兄是有俩把刷子的,跟平大湿不是一级别的。自J-20在2010年底露面以来,甜人兄一直关注,写了一系列文章。这篇是一月14日写的。

    原文

    ------------------------------

    从JAST到J-20

    有时候分析新设计会突然有种走路头撞电线杆的感觉。

    这次是F-35设计起源的讨论把我带到电线杆那。洛马公司在现在JAST/JSF(F-35)之前的有一个设计。 这设计经过了大尺寸动力模型测试。我突然意识到J-20非常像这个设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他们相近之处在于鸭翼与主翼的关系,后掠角和机身的形状。区别在于成都的工程师们给了J-20鸭翼和尾翼后沿更大的后掠角。

    我记得1993年和Paul Bevilaqua(洛马公司F-35的设计师 - ITN注)在Palo Alto的动力升力会议上谈过这事。 用鸭翼一个原因是便于横断面的面积分布,对减低跨音速阻力有利。

    JSF (这应该指的是STOVL的F-35B - ITN注)升力风扇仓需要大直径风扇和大量的气流。 升力风扇仓两边是飞机主进气道。 这种设计需要飞机靠前的地方有很大的横断面。这是当时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用三角鸭翼,主翼最厚的部分可尽量靠后。 这样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偿。

    我觉得我们不会在J-20上看到升力风扇 [color="#0000FF"](ITN评:那STOVL的升力风扇是坏了F35一锅汤的老鼠S,成飞发烧烧糊涂了也不会用那玩意)[/color]。相对别的设计,J-20的武器仓可能会大很多而且更灵活多用。 鸭翼布局意图在于用最小的麻烦及油耗,让一个大容积中段机体通过跨音速段到超音速飞行。

    在Bevilaqua 论文中,他指出1996年JSF的设计复辟回常规布局,其原因是规避风险。 因为在那时欧洲战机和萨伯都遇到了问题 <font color="#0000FF">(ITN: 应是指鸭翼布局)</font>。

    不过,另一个洛马公司工程师给了不同的解释。JSF所有的版本都要是隐身的,并要有相同的后掠角。JSF最终采用的布局更灵活,可比较容易放大,以满足海军版的要求。

    这可能是设计取舍中最大的非STOVL因素。当然在1990年代中期,美国对鸭翼不感冒。 我想在两栖攻击舰的升降机上也很难放的下有鸭翼的飞机。<font color="#0000FF">(ITN评:老美F35B STOVL 是海军陆战队用的。 要求能在两栖攻击舰起降。但我不明白为什么鸭翼飞机放不上两栖攻击舰。老美的两栖攻击舰吨位都快赶上法国的航母了。 带鸭翼的阵风在戴高乐号上一点问题都没有。)</font>

    <font color="#0000FF">

    ITN总评:鸭翼设计对5代机是有利有弊。洛马公司JAST/JSF放弃鸭翼设计,决定因素不在于鸭翼对隐身的不利影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鸭翼对隐身影响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大。要不洛马也不会在F22之后,搞一个鸭翼的设计来竞标JSF。俺对J-20正侧面的隐身能力有信心。

    </font>

    关键词(Tags): #J-20#JSF#F35#四代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很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后面鸭翼对于隐身性影响的评论

      隐身战机,不隐身其他3s再牛也没用,先被导弹锁定,就是废.

      关于模仿和自研,老实说,自研固然好,但即使是在技术经济基础都雄厚的情况下,模仿先进技术也比自研要有效率节约成本的多,美日俄起步时的先进技术大都是首先模仿消化吸收然后再超越,有本事吧,f22和f35的先进技术都模仿来,那叫真牛,比自研都有意义,因为自研很多时候是用自己的落后技术来优化组合,以实现先进的功能,本质上并不是飞跃.

    • 家园 给翻译挑挑错

      首先翻译应该给一个原文出处链接。

      他们相近之处在于鸭翼与主翼的关系,后掠角和机身的形状。区别在于成都的工程师们给了J-20鸭翼和尾翼后沿更大的后掠角。

      这段的原文是

      The similarity is quite close in terms of wing/canard relationship, sweep angles, and body shaping, although the Chengdu engineers decided to align the trailing edges of the canards (and rudders) with the trailing edges of the opposite wings, giving them more sweep at the quarter-chord line.

      区别在于成都的工程师把鸭翼的后缘设计成和对侧主翼后缘平行,这样鸭翼就有了更大的后掠角(这里没有包含主翼,因为主翼后缘是前掠的)。 quarter-chord line基本上就是压力中心线,他的后掠角基本代表一个机翼(不管是主翼还是鸭翼)的后掠角。

      • 家园 放了狗

        找到了

        quarter-chord line

        [IMGA]http://t2.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TDsvmDXAR7fAgcIsKDTEtx1yTFhXgJTys0mZ57r5ZiaR5aE3_5PA[/IMGA]

        • 家园 就是这个。 其实你还漏了一个亮点。

          Somehow I don't think we're going to see a J-20 with a lift fan. However, don't be surprised if the weapons bays turn out to be more capacious (and versatile) than on other designs.

          不出意外的话J20会有一个巨大(可能还是多才多艺的)的内置弹仓。

      • 家园 你的翻译比较好

        我跳过了半句,因为不知在这里怎么解释quarter-chord line。民科出身吗 。。。

        不过rudder还是应指尾翼,没有主翼的意思。

    • 家园 敢情JSF鸭翼设计还不止一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Northrop的MRT, 为JAST的竞标防按之一。 谁说鸭翼不能隐身。

      • 家园 Northrop竞争JSF的是单发单垂尾版,

        Northrop竞争JSF的是单发单垂尾版。之所以用隐身能力很差的单垂尾,大概是因为这个布局如果用倾斜的双垂尾会付出太大的气动代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 家园 J-20不可怕:《航空周刊》强调美军反隐身能力建设

      http://www.aviationweek.com/aw/generic/story.jsp?id=news/awst/2011/01/17/AW_01_17_2011_p20-281824.xml&headline=Stealthy%20Chinese%20J-20%20Vulnerable&channel=awst

      Stealthy Chinese J-20 Vulnerable

      Airborne detection of stealth aircraft may already be an operational capability. In a series of tests at Edwards AFB, Calif., in 2009, Lockheed Martin’s CATbird avionics testbed—a Boeing 737 that carries the F-35 Joint Strike Fighter’s entire avionics system—engaged a mixed force of F-22s and Boeing F-15s and was able to locate and jam F-22 radars, according to researchers. Raytheon’s family of X-band airborne AESA radar—in particular, those on upgraded F-15Cs stationed in Okinawa—can detect small, low-signature cruise missiles.

      Moreover, Northrop Grumman’s lower-frequency, L-band AESA radar on Australia’s Wedgetail airborne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aircraft is larger and potentially more capable of detecting stealth aircraft at longer ranges.

      Lockheed Martin also hinted at a JSF anti-stealth capability in 2009 in a reference to combat with sophisticated, foreign aircraft. “The F-35’s avionics include onboard sensors that will enable pilots to strike fixed or moving ground targets in high-threat environments, day or night, in any weather, while simultaneously targeting and eliminating advanced airborne threats,” said Dan Crowley, then-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F-35 program general manager.

      关键词(Tags): #J-20#反隐身
      • 家园 起码给美帝上了点眼药!
      • 家园 看过原文。不懂中国文化就不明白什么叫自我矛盾

        极白痴的逻辑,说J20不行就是黑F22。

        F22在他们嘴里是无往不胜120:0的银子弹。J20一出这隐身马上就很脆弱了就那么容易破解了,那你那战无不胜的F22不就是扛着隐身草上街的傻瓜吗?要明白两个是同代同技术背景的产物。

      • 家园 体系的对抗

        以下是我的个人看法:

        就我有限的知识,美国构建所谓“系统的系统”,即基于大量复杂系统建立起来的超巨型系统,已经有年。在这个“系统的系统”中,诸如F-22、B-2、航母等平台,都不过是棋子。

        也是基于所谓“系统的系统”,美国有了新的作战方式,比如美国已经建设了多年的“网络中心战”。对此我了解的很少,只知道在“网络中心战”中,平台高度分散,高度机动,极难被聚歼、而只消灭其中一部分又极难瘫痪这个“系统的系统”的能力;这些高度分散高度机动的、游离的平台又可在瞬间统一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同一目标实施致命的打击。

        一旦某一个平台被干掉,一方面这个平台被干掉本身就成为网络的一个重要信息;另一方面,网络可以立即用甚至根本不同的另一个或多个平台代替这个被干掉的平台的功能。

        能与美国这种“系统的系统”进行对抗的,应该就有解放军的作战体系。我相信,在解放军的体系中,J-20也不过是一种平台、一个棋子。

        全世界拥有这种体系对抗能力的军队极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