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西河微步-太亚洲化? -- 老马丁

共:💬109 🌺109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晨老大这么大年纪了,我还一直以为我们是同龄人呢

            我女儿从小在这个红脖子小屯子读书,没有几个华人,所以也没有什么感觉。一到大学,不由自主地就慢慢滑到CBC堆里去了。

            你老兄女儿都上大学了,我老弟孩子还没出生呢。我原来一直以为晨老大是70后的,跟我是同龄人,没想到原来是前辈,怪不得这么老成持重呢。

          • 家园 互相看着顺眼呗

            不过华人小孩和华人小孩在一起玩,这是没有办法的。我女儿从小在这个红脖子小屯子读书,没有几个华人,所以也没有什么感觉。一到大学,不由自主地就慢慢滑到CBC堆里去了。

            长得相似没有办法啊,怎么说来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我亲戚到美国几十年了,小孩从小都是上私立,那时候没几个中国人,私校同学基本都是白色的。可小孩长到十几岁,自己有自己交往的圈子,这老家儿才发现——奥,原来周末一块儿踢球的还是黄的跟黄的玩,白的跟白的玩,黑的跟黑的玩,人小孩自己分得还挺清楚。

          • 家园 我倒是有一个疑问

            会不会因为入学的都能考高分,到后来这个学校本身所能提供的东西反而走下坡路。或者说,不同的学校,同样一拨人进去,最后出来的,差别会很巨大么?或者说,名校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是因为入学的档次高了,大家都会被迫有压力所迫使的,还是因为学校的确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好东西?

            前些时候和一朋友聊天,说到一个例子,考分很高,但是一些名大学就不考虑,原因是参加的社会活动太少。言下之意就是光有智还不行。

            说到融入西方社会,我觉得基本是幻觉。这么多年了,黑人和白人还是泾渭分明的。人的本能所然。

            • 家园 一批进去也许出来差不多

              一个进去就差多了。好学校提供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在学校里学习的这些学生,本身就是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同样一个学生,在你追我赶的学习环境和吊儿郎当的学习环境里学出来的完全不一样,如果能学得差不多的话,这学生的定力比一般成人还厉害了。

            • 家园 这在美国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

              由于过去两位总统都大力推动公立学校教育改革,特别是布什在任上通过提高初级教育的法案(NBLD),数百亿经费拨了出来。无数的经济学家在做模型,研究如何能够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成绩。

              根据我看过的几篇文章和书,我的印象是学生本身的条件,特别是父母的因素起主导作用。一是基因遗传,二是创造好的条件。学校的因素特别是设备等是次要的,甚至不起作用。但是班级大小和老师的水平起作用。名校是由好学生撑起来的。好学生herding,然后互相影响。

              最近看Super Crunchers,说连好老师都无所谓了。有所谓的Direct Instruction的方法,照着预定好的script教就行了,还保证成才。

              • 家园 老美就是善于CJBD,其实这个核心脓包一刺刀就能挑破

                神马学生本身的条件,神马教学的条件,神马班级大小,神马老师的水平,这都是多靠后面的事啊。

                当政治家们一边文质彬彬带着忧国忧民妆容为美国未来而满脸忧虑的时候,当专家学者兢兢业业如临大敌傻有介事通宵挞蛋分析研究的时候,你可知道前者其实是在装傻(为了自己的形象和骗选票),后者其实仍然是在装傻(为了经费养家糊口)?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完全在于非婚生小孩比例太高,用中国人民都听得懂的话说就是:有娘生没爹管的问题。

                多少算高?一百个小孩里面有十个非婚生算高吗?二十个呢?三十个呢?

                实际的统计数字是一百个小孩里面有四十个非婚生的!!!这还是2007年的数字,等2010年的出来,不直逼五成才怪!

                这里有一个报告,Changing Patterns of Nonmarital Childbearing in the United State,总结了这个可怕的趋势:

                从2002年以来,非婚生比例直线上升;

                2007年非婚生小孩一百七十万人,比2002年暴增26%,2007年每一百个小孩里面有四十个非婚生的;

                非婚生比例墨西哥裔最高,黑人次之,白人和亚裔最低(还有一个来源说黑人才是最高的,高达百分之七十二,西裔百分之五十三);

                在发达国家中非婚生比例比美国高的,只有英法和一些北欧国家。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可怜的非婚生小孩,生下来就没有爸爸,妈妈自己也是个半大小女孩,能管吃饱穿暖就不错了,还要求她在做饭搞家务的同时关心自己的学习,指导自己的进步,这不是强人所难嘛。人类的天性又馋又懒,学习是必须引导、鼓励、帮助和监督的,光是课堂的时间根本不够,回家有没有人管非常重要。从统计意义上讲,这样的单亲娃能好好学习吗?当然有一大堆单亲娃好好学习出人头地的故事,但把它们往在街上游荡的单亲娃大海中一放,立刻发现比例低得可以忽略不计。更糟的是,没有爸爸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榜样、保护者和求助对象,单亲小孩的人格形成会有困难,容易不服管教、不守秩序、抵抗不了外界诱惑,破坏能力超群而建设性很差,成为下一代单亲小孩的制造者机会大增。

                等到这娃懂事了,不仅发现自己没有爸爸,我靠,娘也没有爸爸!所以这孩子连爷爷奶奶外公都没有,传承普系上只有母系的妈妈和外婆,自己出生时外婆还不到三十六岁!!再往上看连太爷爷太奶奶太外公也没有,自己出生时太外婆才四十五!!!这不是现代人类社会结构,这是大象群的社会结构!!!

                大象是依靠族群生活的,大象母系社会,由母象领导。就是奶奶外婆带着妈妈嫂嫂等组成一个大群,成年公象除繁殖季节都自个儿游荡,小象生下来在母象群中长大,成年后离群变为shotgun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么严重的问题,为啥没有人注意?难不成大家都瞎了眼猪油蒙了心?

                早就有人注意了,还有一堆理论来解释这个事情。有人提出原因之一是因为六七十年代,把女生肚子搞大了就要娶她(shotgun marriage),现在没这事了。不仅如此,要是结婚了还妨碍拿政府低保补助,单亲妈妈带孩子申请最方便。您说啥?一个娃的补贴不够妈妈和娃娃吃饱?那还不简单,那就再生一个,要还不够就再生一个!

                有人提出原因之一是结了婚的不生娃,不结婚的反而生娃,所以非婚生比例暴增。但这解释不了非婚生绝对数量上同样暴增的事实。

                有人说这是种族歧视和社会偏见的恶果。。。和美国所有的问题一样,总会有人归因于种族歧视和社会偏见。但和所有这类问题一样,如此归因除了让大家感觉稍好一些或者稍差一些之外,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政治局拨下再多的款子,也解决不了问题。何况政治局心里有数得很,这TM就是一癌症,根本解决不了,大家都是干四年一选举的主,何必跟它死磕。还是多拨点款多摆几个忧国忧民从速解决的pose好了,俺们TNND连非法移民都不能解决也不打算解决,人民群众腿的事俺都管不了,还能管腿之间的事?您看好了,这是数百亿经费,刚印出来的一半,从中国日本借来的一半,还有墨迹未干的新版提高初级教育的法案,算逑!

                这是俺对美国基础教育搞不好的原因总结和慢性死亡病危通知单。价值两分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通宝推:伏波将军,平淡是真,黄世仁,朝雨,97年的鱼,考拉,唵啊吽,潮起潮落,ustcat,代码ABC,东原,cngood,ATP,锦候,石千里,侯登科,酸酸,p3p2p1,路边,老马丁,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