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文强及其《文强口述自传》 -- 温相

共:💬12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文强及其《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这本书我现在还没有时间去买,所以,原书没有看到,就是在网上看的,具体章节有的地方是不是做了节选,也不知道,同时综合自己以前看到的一些关于文强的文章的记忆,写了这篇算作半个读后感的贴子,也可以说是闲聊文强吧,所以,如果有错漏的地方就请有心人给指出来。

    这本书是文强生前口述而成,由刘延民笔录,用作者的再版后记中的话说,那就是严格尊重文强的话语权,没有加上任何润色。对于作者这种求实的风格我们表示敬佩的同时也提一点个人的不同看法。像口述历史原本就是有的,而最近几年比较流行,海外历史研究者唐德刚教授就很对此项工作寄予厚望,他甚至在一些文章中流露出张学良等人因为不理解口述历史的重要性以致于错失了后人整理历史资料的良机的惋惜之情。唐德刚本人撰写的《李宗仁回忆录》(最初是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口述历史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范本,在这本书中,唐德刚不但求实求是,而且文笔流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勾画出二十世纪一位风云人物的全貌来,使得李宗仁这个国民党的代总统得以走进普通人的视线。相比较这本书来说,《文强口述自传》则缺少足够的风采,当然这也不必求全责备。

    此外,《文强口述自传》中有些涉及历史人物任职等原则问题上也需要进一步把握。例如第一章《投考黄埔》中说到:“那时蒋介石是副总参谋长”,我们都知道国民党军不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它的参谋部的最高长官叫参谋总长,而不叫总参谋长,次于总长的叫次长,也就是参谋次长,按照有关蒋介石的履历来看则并不是这么回事,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中关于蒋介石的词条中从1922年开始到黄埔军校创立期间的任职状况是这么描述的:

    1922年10月,蒋介石任第二军参谋长,次年2月任大本营参谋长,1924年5月3日,孙中山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详见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3月第一版,《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一集463页)

    而在陈立夫的回忆录中也没有提及蒋介石担任过什么副总参谋长的职务,这里可以详见陈立夫所著《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台湾正中书局出版,1994年6月台湾第一版(初版)。

    还有后面所说的黄兴的大儿子,其实作者完全可以自行加上黄一欧的字眼,这样读者就比较明了,文强老人已经九十多岁,所以,记忆难免出错,作为笔录者应该把一些属于历史地名、人名、履历等细节工作做的过硬一些,这样对于这本口述自传的权威性也是一个帮助。

    下面来谈谈文强其人,从自传中就可以看出来文强是一个性格比较独特的人,而在那个年代里像文强这样一开始因为年轻人喜欢激进后来则出于现实考虑的并不在少数,文强加入共产党以后又脱党,过程不可谓不曲折,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以前党内的王明李立三的极左路线给党的工作带来的麻烦和失误,也让党在那个时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同志以及一些同路人,文强大抵就算是中国共产党的曾经的同路人。

    从我以前接触过的文强的历史资料看,文强是一个很细心的人,他的组织能力比较强,这也是戴笠比较看重他的地方,文强在他的回忆录之一的《戴笠其人》一书中曾经述说了这么一件事,戴笠、胡宗南、汤恩伯为了一起对付复杂的政治情况,三人结成同盟,在龙门石窟摆酒做诗,胡宗南写了一首诗,叫做“龙门阙下三尊佛,眼底烟云理乱丝。但愿乾坤能入掌,危舟此日共扶持。”这首诗当时戴笠给文强看过,以后戴笠还对文强说毛子水老先生也看了,说这首诗写的比石达开的“扬鞭慷慨立中原”还有气魄。不久,戴笠就准备让人把这首诗写好裱糊起来挂在中堂,这时,文强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假如委员长哪一天看到了这首诗或者听说了这首诗问起来怎么回答?戴笠一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详见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戴笠其人》)

    从上述的这件小事看,文强的机敏还是有的。这也是他得以混迹军统多年不倒的原因所在。

    文强在这本书中说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杜聿明请他出面担任副参谋长的事情,以后杜聿明自己在回忆中说起这件事,为什么他会写信给文强呢?因为杜聿明深知蒋介石的为人疑心重重,杜聿明带领的几十万蒋军精锐,如果不做一些当年王翦的求田问舍之事,蒋介石是不会那么安心的,所以,杜聿明主动请文强出任副参谋长并且按照参谋长的待遇对待,这也是让蒋介石把心放在肚子里面的一个不得已的做法。(杜聿明回忆文章见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机关刊物《纵横》)因为蒋介石对于军统特务一向是偏爱有加的,特务政治也一直大行其道,蒋介石用他们内而监视、外而督军也是一贯如此的。

    文强说他自己晚年第三次结婚是一个错误,还列举了种种事实,其实像文强这种情况在国民党军的战俘战犯中也不是少数,国民党军的中将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被俘以后,特别是特赦以后,他的老婆在台北居然和人搞了一起,气得王耀武大骂不止,直到王耀武临死之前对此事还是恨恨不休,王耀武说:“连共产党都原谅了我王耀武,没想到自己的老婆居然跟人跑了。”(参见解放军出版社出版《虎啸泉城》作者丛正里。1992年8月第一版)由此可见,国共分裂不仅是国家民族人民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

    文强在书的后面的章节中谈了他自己对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由衷的看法,文强说他希望邓小平长寿到2030年或者更长的年代,他去了美国以后还向当地的人宣传邓小平,还说自己有生之年希望写出一本《邓小平主义》,联系到此前文强对毛泽东的一些看法,我们知道文强的这种思想转变不是偶然的,也就是说不论国民党还是其他的什么党派、路线,他们在国家振兴经济发展的认知上都是几乎雷同的,他们只要良心不泯都是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所以说,改革开放对于统一战线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强大了许多,两地或者不同政治见解的人对于中国的归属、认同增加了不少,文强的最后的这番话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而且从文强老人晚年的这种认识,再对比一下他的儿子此前在海外发表的那些看法,可知儿子不如老子。

    元宝推荐:你克我服,
    • 家园 文强好象还是毛泽东的表第

      文强好象还是毛泽东的表第,不过毛泽东在世时似乎没哩过他,他也不敢或是不好意思承认.90年代初次看见这种说法,在一想,文强是湘潭人,毛泽东的母亲到时姓文,可能是真的,只是不知道亲到什么程度

    • 家园 咣当

      好文好文.....

      这篇的风格喜煞俺了。

    • 家园 温相好文献花
    • 家园 关于文贯中之子

      文贯中我见过一次,他的文章也读过一些。至少从学术上讲,还算比较扎实和认真的。非国内一般所谓经济学家可比。不知温相子不如父之言何解?

    • 家园 何必呢何苦呢

      比方说文贯中,金秋等.

      • 家园 这大概就是毛泽东所说的:

        阶级仇、民族恨中的阶级仇,你还别说,老毛当年强调的所谓的阶级斗争那个极左的年代是完全夸大其词了,当然不可取,不过阶级这东西确实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或者用阶层来形容更恰当一些,不同阶层对于生活的定义特别是对政治现象的定义是不同的,所以,小文、小吴等人的言论从他们所在的阶层来看也是不足为奇的。

        • 家园 这个东西因人而异

          像我外公、我母亲,算是大地主出身,但是对于当年的革命持认同态度――要知道他们都是为自己的出身问题吃过苦头、承受过压力的,尤其是我母亲,那真叫冤枉,她出生的时候我祖婆早就把土地房屋浮财交了个干干净净,全家上下自食其力的干活。但是觉得那个时代亏待了他们的人也真是不少……说到底是个心态问题、眼界问题。

          • 家园 可不是嘛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也是地主出身,可是对我们这帮子学生教育起来总是说新社会好,人家那可不是说教,而是真的发自肺腑啊。别说我们当时辨别能力差,上过中学政治的没人对说教辨别能力差,对不?

        • 家园 好象是这样的

          说话总好象大家欠他/她似的.

    • 家园 刚一看还以为是上海滩的许文强呢,原来讲的是

      个大特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