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存在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数据证明 -- 黑岛人

共:💬704 🌺2574 🌵24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这种人股市庄家最欢迎

            既然公司不破产最重要,那么庄家们操纵股价大杀四方,小散户们就自认倒霉吧,要是跳楼之前还敢对着苍天喊个不服‘,你丫就是唯恐自己’股权下降‘的二百五。

            但是我要请问阁下了,凭什么公司快要破产,就要我们的股权下降呢?为嘛不是别人的股权下降?或者是大家的股权一起下降共度时艰呢?

            说起责任来,就是我们最大,应该任劳任怨揽下全部;说起权力来,就是别人最大,排第一号不可损失分毫。这什么狗屎逻辑,还做忧国忧民状。

          • 家园 这么篇文字还2颗草?

            我也是很爱看三体,对“黑暗森林”理论的理解和老兄是一致的,很高兴。

            给这篇文字投草的ID,请您们出来说说投草的原因好么??黑岛人主贴这个数据贴被投草就已经是很荒唐的事了。怎么连陈续兄这么篇平和中正的文字都被投草?

            还是说现在河里的风气,投草就是对人不对文,不对事?

            • 家园 我是没投,但猜得出,即使对文对事也正常

              说说陈续的最后一句引用。

              “维汉”的“猜疑链”,“维”的野心爆炸。

              陈续的最后一句引用,又何尝不是在说自己呢?

              现在河里扔草是扔烂了。

              • 家园 猜疑链只存在于无法沟通的个体或个体文明之间

                维汉之间不存在猜疑链,地球上的任何种族间在没有切断正常沟通渠道的时候都不会进入猜疑链,这也是三体中描述的情况。

                猜疑链出现的两个条件,一个是生存压力下两个只能活一个,一个是无法有效沟通消除误会,这两条维汉之间达到了哪条?反倒是恶意宣扬民族敌对思想的那些人,有人造猜疑链的嫌疑。

                通宝推:一笑万山横,
                • 家园 你是“天真”还是“性善”?

                  正应了我那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人之中,性也善,人外人,性更善。

                  75之前,我就不信任维族;75之后,我更不信任维族。我的亲戚,我的朋友都不信任维族。

                  难道,我的圈子就是那一小撮?

                  维族人口继续膨胀,就一小撮不信任汉族好了?够再来几个75?

                  猜疑链的原始定义

                  两个个体在没交流前对对方的猜疑,比如,你会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会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的,你还是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你仍然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是怎么想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回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

                  条件之一,是彼此不信任。没有信任,如何建立有效交流?笑着脸,戴小红帽还能藏把杀猪刀。

                  你爱信任维族,你75爱往维族那走,那是你的事,请不要代表我。

                  在有生之年,我不会任维族。

                  条件之二,无法有效沟通消除误会。

                  我听不懂维语,我不认识维语,我也没兴趣去学习维语。

                  你爱学维语,请不要代表我。

                  你75爱和维族沟通,请不要代表我。

                  有任何风吹草动,或潜在的威胁,即使没有十足的证据,我会先动手。宁可我坐牢,枪毙,也不会去善意的理解维族。

                  我就是那一小撮,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就是那一小撮。

                  就如专家们,当然是把我们这一小撮从汉人里排除出去的。75过后还是要戴小红帽唱歌的。

        • 家园 计划生育正是得到了最大民族汉族的支持才能推行

          所以少数派的反对是缺乏实效的。

    • 家园 人口从610万扩张到1790万,成就了《大英帝国》

      量变到质变。

      民族人口集中而不分散稀释。

      2000年X族约830万人左右,够建国资本了吧。

    • 家园 送花送宝得猪!

      花数据说话!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黑岛人你能不能解释一下你以下的计算过程

      下面这个是2005年抽查结果,准确性值得怀疑,权威性无可置疑: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民族构成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群众纷纷表示对2.03%和15.88%两个数字难以理解,而

      你对05抽查结果的说法是:

      从1995年的抽样统计数据的前例看,可能是数据确实有问题 [ ★黑岛人 ] 于:2011-04-07 01:26:34 复:3364632

      其实单从少数民族的增长率来看,与上个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变化并不大,还略微下降了。主要是汉族的增长率跌得让人目瞪口呆。

      为了证明这不是你的笔误,再摘录你的另一段说法:

      我们再退一万步,假设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搞的比较好,数据基本没有问题,依据其数据分析,则2000-2005年间与1990-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仍在稳定下降通道中,只是下降幅度不大

      可以看出,你不相信05抽查汉族的增长率,这没问题,我不和你讨论你不相信的数据。但我看到你不怀疑少数民族的增长率,那就是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所以你在前面说了,“其实单从少数民族的增长率来看,与上个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变化并不大,还略微下降了”。而且你强调了这个观点不止一次,再摘录你的一段类似说法:

      而根据1990、2000、2005三次人口调查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育率都是在下降通道中

      那我们就来看看1990,2000的普查和2005年的抽查报告:

      1990年人口普查公报: “同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八年间汉族人口增加了101602066人,增长10.80%;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3905147人,增长35.52%。”

      2000人口普查公报:“汉族人口为115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六、民族构成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我把上面的关键数据提取出来,那就是:

      1)1982到1990,少数民族人口增长35.52%,平均每年增长4.44%。

      2)1990到2000,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6.70%,平均每年增长1.67%。

      3)2000到2005,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5.88%,平均每年增长3.17%。

      那么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从1.67%到3.17%看出来“则2000-2005年间与1990-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仍在稳定下降通道中,只是下降幅度不大”,,“其实单从少数民族的增长率来看,与上个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变化并不大,还略微下降了”?

      不过我倒是看出来了,你是不是在拿“2000到2005,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5.88%”和“1990到2000,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6.70%”相比,看到了15.88比16.70,然后宣称“下降幅度不大”,“变化并不大,还略微下降了”,但是并没有注意到5年15.88%和10年16.70%的差别?

      也就是说,你以前认为的“汉族的增长率在下降,但是少民的增长率也在下降”,由于你对于少民增长率的计算少乘了一个2,而实际上变成了“汉族的增长率在下降,而少民的增长率增加了一倍”,请问你的其它由此得出的观点和以前相比有没有变化?还是说,不管少民的增长率如何增加,都不影响你的结论,你的观点根本就没有少民增长率这个参数?

      通宝推:种植园土,
      • 家园 您是拿数据来驳问,这是我欢迎的,解释见内

        从数据比较的规范来说,应该尽量使用同样口径的历史统计数据,才最不容易因为统计调查的偏差导致结论失真。因此,在我们能够取得数据的情况下,自然是应该将三普、四普、五普作为一个序列,1995和2005抽样调查作为另一个序列,首先进行互相比较,然后再进行两个序列间数据的比较,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对之间的矛盾进行修正或解释。

        以我的理解,您对依三普、四普、五普序列内数据推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育率都在下降通道中并没有什么质疑,质疑的在于将五普和2005年抽样调查数据比较后,再与四普数据相较。但显然,既然是将2000年的五次全普数据与2005年的抽样数据相比较,那么,分析人口增长的中长期趋势,最合适的对比对象应该是1990年四次全普数据与1995年抽样数据的相比较。一个,同样是统计时间为五年,一个,同样是1%抽样调查,再一个,与三、四、五普之间的相比较一样,间隔期为十年。这样进行比较,数据及推论的失真度才会降到最小可能的范围内。

        于是我们看:

        五普: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万人

        2005年抽样: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

        因此,(12333-10643)/10643计算得出15.88%的增长率。

        四普: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120万人

        1995年抽样: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10846万人

        按同样公式计算得到:(10846-9120)/9120=18.92%

        18.92%>15.88%,您看,依截止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数据,按最公认的方式进行推演,得出推论:少数民族的生育率同样在下降通道中,基础数据,使用公式,推导逻辑,其中任何一项有错吗?

        通宝推:一笑万山横,常识主义者,Alarm,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请你不要被那个大秦猛士给忽悠了

          我理解的统计规则是,有理论上准确的普查数据,尽量不要用理论上就不准确的抽查数据。

          所以,当2000年普查数据出来后,1995的抽查数据可以扔垃圾堆了。这点你从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就可以看出,2000年的普查数据出来后,都是直接和1990年的普查数据相比的,统计局从来没有拿2000年的普查数据和1995年的抽查数据比较过,不信的话自己可以查。

          对于抽查数据,我说过了,准确性可以怀疑,权威性是无可置疑的,至少不是什么大秦猛士之流可以置疑的。在最近的普查数据出来之前,这个抽查数据就是最权威的统计,国家统计局就是拿来和2000年的普查数据比较的。只有不懂装懂的某些人才会说普查的和普查的比,抽查的和抽查比。如果这样的话,国家花大力气在2005年做出的抽查报告,不和最近2000年准确的普查比,反而去和更远的1995年已经证明不准确的抽查数据比,那是脑残才会做得事。不然的话,为什么国家统计局不拿2005的抽查和1995的抽查比?难道某些人真以为自己在统计方法上比国家统计局还牛?

          而且我也说过了,我只和你讨论你相信的数据。你不相信05报告的汉族增长率,我也没想和你讨论。00到05少民的增长率相比90到00得增长率,还略为下降了,这个说法是你的,我想我没有捏造,也没有断章取义。

          不是统计专业的,不妨碍大家讨论国家统计局给的数据。人口统计是很复杂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就是把很复杂的东西做成每个人都能看懂的简单报告。所以,拜托某些人不要再把简单的东西给复杂化了,那是很无耻的事情。

          你要是不愿意相信2005年的抽查报告,那就彻底无视它好了。但是在最新的普查报告出来之前,2000到2010年的人口估计最权威相对最准确的数据就是05年的抽查报告,理论上至少比你用普查数据外推来的准。

          • 家园 看到了很有意思的说法

            “对于抽查数据,我说过了,准确性可以怀疑,权威性是无可置疑的,至少不是什么大秦猛士之流可以置疑的。”——我没有置疑,只是用了2000普查-1995抽查,得出了少数民族人口减少的结论而已

            “当2000年普查数据出来后,1995的抽查数据可以扔垃圾堆了”——是不是说,当2010年普查数据出来后,2005的抽查数据可以扔垃圾堆了?那好,那就再等几个月,何必急着用很快扔进垃圾对的数据来做推论呢。

            这种抽查数据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前一次普查异常增高的情况,在1987年、1995年、2005年,都出现了;其中1987、1995年的结果,都被后一次普查否定了,2005年又如何?

            冒昧地问一句,您对1987和1995年出现过2005年同样的现象,注意过没有,想过没有?

          • 家园 我把原文再重新贴出来了,上下文全了,原意如何可以让大家

            自己看。

            回头找了一下,我的原文是这样的: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357717

            ……

            那利用1990第四次全普和2000年第五次全普相关数据与之对比,就可以发现其实在九十年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生育率相对差与八十年代相比有了大幅收窄,从10.8%:35.52%急降至11.22%:16.7%,即从1:3.3变成1:1.5,只有根据2005年抽样数据,才又急剧扩大至1:7.8。所以,现在知道为什么虽然东晓山们从来喜欢骂“三十年计生从头是个错,是对汉族的宫刑”,虽然人人都知道他们哭诉的诸如拆屋牵牛之类的强制计生措施都集中在八九十年代,进入本世纪基本已经绝迹,但他们谈数据时举具体实证时却专爱讲2000-2005年了吧。

            我们再退一万步,假设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搞的比较好,数据基本没有问题,依据其数据分析,则2000-2005年间与1990-2000年相比,少数民族的生育率也仍在稳定下降通道中,只是下降幅度不大,导致变动的主要原因还是汉族的生育率大幅下降,而无庸争辩的事实是,2000年以后计生工作,包括对于汉族的计生政策,即使是在一贯执行最严格的大中城市中也是明显松懈和放宽了的,因此根据常识和逻辑,假如2000-2005年间汉族的生育率确实发生了如此大幅的陡降,主要原因也不可能是出于计生政策(因为它的执行只有在放松而不是在收紧),而是汉族居民期间自己的生育意愿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了变化。从中外经验看,这种趋势主要受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更好生活品质和育儿费用升高的影响,汉族由于在经济上强势和主导性,在城镇化上的先导性,在这方面更先一步是很正常的,可以直率的说,少数民族只要也想融入这个世界的主流社会与经济生活,就不可能不步这个后尘。

            ……

            /article/3364918
            从1995年的抽样统计数据的前例看,可能是数据确实有问题

            其实单从少数民族的增长率来看,与上个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变化并不大,还略微下降了。主要是汉族的增长率跌得让人目瞪口呆。

            五年增长2。03%,也就是平均一年仅增长0。4%,基本近于零增长了,这个要求全国汉族的平均生育、死亡情况与本世初的北京上海,现在的主要大城市原户籍居民的水准基本一致,考虑到农村和小城镇等的实际情况,似乎明显偏低了。而且不光是数据可能由于抽样样本关系有误差,同时现在谁也不掌握跨族婚姻和户口改籍的人数有多少,这里面的水份同样吃不准,近年来有的地区为了拼经济和要补助,可是玩过要求整区域改族的把戏的

            以上可以清楚的看出:

            我没有忽视,当然更没有无视2005年的抽样数据。而是根据其它资料和逻辑分析指出,东晓山仅仅依据05年报告就到处声称“新生儿少数民族超过25%”的论点是没有依据的,而从长期的历史数据趋势来看,2005年的报告相关数据变化过于突兀,根据1995年相同抽样调查的经验,仍然无法排除相关数据有失真度过大的问题。

            但在再次审视后,有一点我同意您的批评,在以上对汉族、少数民族生育率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中,我在确认总体都处于下降后,对于2000年后的少数民族生育率趋势的解释是有失轻颇了,应该把是拿其与1995年报告与四普进行对比的推论过程清楚直接的予以说明的。而且这一结论同样根据上段的逻辑,在六普数据未出之前,下的确实同样太早了。

            另外,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后一次统计数据出炉后,前一次就成废纸了,研究分析人口变化趋势这种长期问题,不重视、利用历史数据加以分析、对比,我实在不敢苛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