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传统医学中的”阴气“、”阳气“到底是什么 -- 弦音醉舸

共:💬83 🌺2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该上过

                                      ,不过记不得内容了。查了一下兄台的定义,看来是可以这么用的。hoh

                                      • 家园 介个是港台腔调,立波说过,做拧要有腔调额。

                                        以前在台湾人企业里我也不习惯被这么叫。尤其是他们都是快退休的资深人士。后来知道,这和我们叫同志没啥区别滴。呵呵

                                        中药药理,专门有章节解释四气五味。除却对辛的解释都含有挥发油比较靠谱,其他都是附会。

                                        从多成分多靶点的角度,来解释四气五味。我还在寻觅中。所以我有些期待那不太靠谱的西药中药化,不指望有啥突破,主要是想能否从中汲取点营养。

                                        比如钙离子拮抗剂,是重镇安神,还是平肝潜阳之类,哪怕有个方向也好。

                                • 家园 药物是作用于人体才起效的

                                  用在一个正常的人身上和一个病人身上,效用是不同的(根据疾病类型),或者极端点讲,用在死人身上一点用也没有。所以药物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一成份的个体作用,而要强调对人体的整体反应。也就是说固然鞣酸是收敛的,但芍药中其它组成部分有没有相反的作用或者恰好抑制了鞣酸在人体中的起效?或者说鞣酸的收敛配合上其它成份的对人体的作用,恰恰实现了人体中血脉的流通?

                            • 家园 05年写的,距离现在比较远

                              芍药国色天香,昔谓:洛阳牡丹,广陵芍药甲天下。其十月生芽,至春乃长,赤茎丛生,三枝五叶,花叶子实都似牡丹,第逗芽在牡丹之前,作花在牡丹之后。传云惊蛰之节后二十五日芍药荣是也,其花有单叶千叶楼子之别,入药宜单叶之根,盖花薄则气藏于根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神农本草经》谓: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卢之颐释本经曰:芍药时值闭藏便行甲柝,一脉生阳,绝不以党锢为禁忌,是所谓引导最先透机极早者也。世称气味酸敛,惟堪降火,殊失芍药之功用矣。观其主治邪气入腹遂闭拒成痛,芍药从中开发,逐邪从内以出,至涤除血痹,入破寒热疝瘕已成之坚积,惟堪消陨者,芍力转倍,乃疏泄之剂也。

                              此论针对元明诸家相沿以为酸寒收敛之品而论,世间多于里虚下利,用以收敛。夫性功可以强辩,气味不可讹传,试将芍药咀嚼,酸味何在?又谓新产妇人,忌用芍药,恐酸敛耳!夫本经主治邪气腹痛,且除血痹寒热,破坚积疝瘕,则新产恶露未尽,正宜用之;若里虚下利,安得妄用!?

                              反观伤寒论一部,世人着眼,都在桂附麻黄石膏,单单遗漏芍药,其实桂枝柴胡,立方根基全在此味疏泄奥妙,理解大小阳旦/阴旦功用,便能悟此原理。何况《伤寒论太阴篇》云:“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将大黄芍药等观,其意自揭。桂枝去芍药汤之原理亦同。若作酸敛养阴观者,皆云翳障目,不可与言至理。

                              另:世分芍药有赤白。昔人谓花红为赤,白花为白;今人有谓野生为赤,栽培为白。卢之颐谓: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浸,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而已。今市肆一种赤芍药,不知为何物草根,疡瘿儿医多用之,此习矣而不察,其为害殊甚也。故今之赤芍,同样不可轻信。

        • 家园 这个渗透

          与中药运用的兴起和针灸的没落有关

      • 家园 请注意休息哦!

        当地时间是在凌晨吧?楼主注意按时休息哦!帖子可以慢点发.

        先收藏再仔细体会。

    • 家园 (五)

      7.《脏腑之一》: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守失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a)。

      ==>a.五藏在体内,属阴,五脏伤便是阴伤,五藏主藏精,故而伤则精不守,精不守则无气。所以这里的“阴”仍然是“表为阳,里为阴”这个部位范畴。

      8.《脏腑气液》: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疽。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利,阳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a)。阳气大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阴气(a)盛矣。阴气大盛,则阳气弗能营也,故曰关。阳气大盛,则阴气弗得营也,故曰格。阴阳俱盛,弗得相营也,故曰关格(b)。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为腑;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c)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

      问曰:太阴、阳明,表里也,脾胃脉也,生病异何也?答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顺,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黄帝曰:愿闻其异状。答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c);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c)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至足。(d)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行;阴病者,下行极而上行。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a.“阳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这里的阳气是指阳脉之气。“阳气大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阴气盛矣”这里的“阴气”是指阴脉之气。b.“阴阳俱盛,弗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的意思是表里不通或上下不通,结合上面的阴脉、阳脉,可以“阴阳俱盛”的阴阳,是部位概念中的阴阳区分:表为阳,里为阴。c.“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这里的阳是指体表,阴指体内。也就是“外感与内伤”这两条获邪途径。d.“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至足”这里指足三阴经脉的向心性走行及手三阳的向心性走行。

    • 家园 (四)

      6.《阴阳合》: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a)。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b)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b)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c)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c);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d)。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三百六十五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闻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也,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e)。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散也。

      黄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结于颡大,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结于窗笼,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搏而勿传,命曰一阳。

      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者,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结于太仓,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结于廉泉,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结于玉英,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钟钟(f)也,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相成者也。

      ==>a.“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这里仍然是以部位的上下来分阴阳,即上为阳,下为阴。b."生阳""生阴”,是指自然历法春季一阳生,秋季一阴生,这个时令对应于人体的部位分别是左足之少阳经脉及右足的少阴经脉。c."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这里仍然是以部位的高低来分别阴阳,故而足之阳是少阳,手之阳便成为了太阳。d.“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这里的阴阳是脏器属性与部位的混合,背为阳,腹为阴,心与肺同出于胸背,故属阳,但由于心属火,肺属金的区别,所以这两者还有阴阳的区分。e."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所以未出地者,为阴中阴,出于地则为阴中阳。f.“阴阳钟钟也,传为一周”,这里的阴阳是指三阴三阳经脉。

    • 家园 阳气的根本来自于太阳

      一天内的阴阳变化是地球自转,一年内的阴阳变化是地球公转。

      • 家园 这个认识就是我这里要批评的一个方面

        “天为阳,地为阴”,如果照“阳气的根本来自太阳”这个理解,那就无法解释天地了。或者春季秋季不一样有太阳普照么?为什么还要将上半年分为阳,下半年分为阴?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是非常先进的,已经通过星象的变化来判定四季及气候变化了,早已超出了太阳系的范围。你这个理解,我以前也曾有过。

        • 家园 本来是想点拨你一下呢,但看来你火候还不到。

          星象变化并不是阴阳产生的原因,只是现象。星象的“象”之一字已经透露出来了。

          所谓日短星什么日永星什么的,那是借助当时的星象确定冬夏二至,落脚点在二至,而二至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移动引起的,并非什么星宿,星宿只是一个观测的坐标。

          一年中阴阳的变化是四季,阴阳的两极是二至,这是由地球公转形成的。

          一天阴阳的变化的晨昏昼夜,阴阳的两极是子午二时,这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内经说:善言于天者,必验于人。

          学中医不懂天文,也可以应用,但要梳理中医理论,尤其是在现代,一点天文都不懂的话,那是空谈。

          别的不说,四时五运六气都是对地球公转一周的划分,不懂天文你怎么去总结这套理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