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如何振兴武术 -- 最爱武术

共:💬2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如何振兴武术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功能繁多,但是在下以为,武术内容可以被粗略的分为三大内容,拳理,拳术,武德;武术的功能也可以分成三大内容,技击,养生,养性。如果要谈振兴中国武术,或者是武术如何发展这样的问题,就要从功能入手分析,武术的功能性也就是说对现代人究竟有什么用将是决定武术在现代社会存在意义和发展方向的关键。基本上,这三大功能就是武术的三大发展方向。

    但是问题来了,在这三大方向中,武术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呢?是三个方向都发展,还是光发展养生,养性呢?我认为,三个方向都应改得到充足发展。我先探讨一个问题,格斗技击能力在今天的社会中是否有意义?提到这一点,有一种甚为流行的观点是“你再能打,也比不了一颗子弹,所以练那个武术有什么用?”这可就不对了,你简单的拿武术直接和枪弹比较,一个短处比一个长处,当然没个比,但是在目前的现实中,很多场合下有很多条件会限制你对火器的使用,当你没有机会使用武器的时候,双方发的格斗能力的高低将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比如仓促遇敌,来不及使用火器;在捕俘行动,渗透行动中格斗;特工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不能动辄拔枪射击,即便是无声手枪,;军警在解救人质,街头制服歹徒的时候,拔枪射击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而其他非致命性武器也有自己的使用条件的限制,总之一句话,格斗技击在现代战争和警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技能,事实上世界各国军警均是把格斗技击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而起练过武术的人反应敏捷,观察敏锐,这种素质本身就对军警人员有重要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格斗技击也有存在意义,防身就是一个重要功用,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你会武术就起码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自己进行保护,警察再快也要几分钟才能赶到啊,更何况有的时候如果你不会武术,来不及报警就被对方打晕了。这也是当今很多大城市跆拳道热,泰拳热,拳击热的一个原因,由此可见,社会大众对格斗技击的需求是存在的。总之,对格斗技击能力的要求在可见的未来是不会消失的,甚至可能增强。

    至于武术养生养性的意义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

    那么武术应该如何发展呢?在下愚见:首先要有大量人员的参与,参与的人多了,发展才有可能。因为武术是个实践的总结,或者说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参与的人越多,经验的总量越多总结的就越多。这是其一,其二,参与的人多了,这些参与者中很可能就会涌现出一批悟性高,或者练武奇才,这些个体对武术的推动能力是很大的。这种“奇才”的涌现必须有大量的练武人员为前提,如果练武的人很少,很多武术“奇才”可能都去从事别的事情了,就不会促进武术发展。而若想社会大众大量参与武术,在现代社会,宣传很重要,必须要社会大众客观的了解真正的武术,了解到武术的博大精深,武术的魅力,大家才会学习武术。中国社会目前是舞术和散打的宣传基于统治地位,拉走了一大批人去练习。传统武术的宣传工作目前只能由民间来做。

    其次,应该大力推广公正,公平的实战擂台赛,用实战说服大家相信武术的真功夫。但是我并不是宣传血淋淋的比赛,我是说能否探索出一种既能比出高低又能保护选手的办法。我记得水浒中都有将枪头去掉,换上白灰包来比试枪法的办法,难道我们现在就不能找到一个好办法吗?我想只要我们有创新意识,是会找到的。比如,我觉得可以把对方打下擂台而不是打伤作为胜负的标准等等,反正大家可以去思考,探讨一下。更重要的是,通过权威的擂台赛,引入了竞争机制,可以剔除混入武林的南郭先生,使真正有本事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宣传,得到大量授徒的资格,这一点在中国当前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同时那些有真本事的人通过实战比赛也可以锻炼提高自身的水平。

    再次,武术能否引入新的训练方法?比如,能否建立新型的武术学校。我说的这种武术学校不是一种简单的武校,而是一种现代的综合性武术大学,大学有两个大学院,内家拳学院和外家拳学院,每个学院的系就是一些个门派,招收学生,同时开展拳法,拳理科学研究。各个老师,学院之间可以广泛合作,甚至就像现在的导师带研究生一样,两个,三个老师共同带一个学生,使得学生在这个武术大学中可以广泛的吸收各门派的营养,这样对于武术发展一定很有益处。

    最后,对于武术研究,希望能引入科学家。比如搞清楚内功,经络,气功,内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能不能提出科学解释,能不能定量分析,能不能控制?通过这样的科学研究,可以去除依附在这些本质上的宗教的玄学的东西,揭示出武术的物质的科学的本质。使得武术纳入现代科学体系,我相信,如果能够得到科学的帮助,武术一定会有飞跃式发展。

    当然,我提出的这些发展武术的建议,离不开一个字,钱。国家不支持,练武术的又没有这个钱,怎么办?在下愚见,只要现在中国武术的种不灭,就会等到武术大发展的那一天。为什么这么说呢,任何一个国家,首先是想富裕,当经济发展以后,必然会逐渐出现文化的回归,出现对传统文化的再审视,再重视,再喜欢。比如将来也许就有一些生意成功人士,也许甚至向比尔,盖茨那样成功的人士,投资搞比赛,投资办学,投巨资进行科研,只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这样的人很可能出现,当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汇成一股力量来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

    一些拙见,欢迎大家指正。

    元宝推荐:老叶,
    • 家园 大量人员的参与,这个说的非常在理。另:个人觉得也应该规范化

      大量人员的参与,这个可以构成一个大的发展的基础。也会起到一个正反馈的作用。

      根据我在这里的了解,也谈点看法。基本的看法,你的文章中已经有了。我这里从可行性的角度做一些补充。

      人,总是有些争强好胜的心理。技击(不单单是武术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了这个需求。学武的人未必都是想争夺天下第一,但是看到自己能够掌劈木板,也会骄傲一阵。

      武馆应该多开。人也就会有兴趣来学。

      另外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在热血龙魂的帖子里也有所说明,大概有些武德的意思在。我最大的感受,是看练空手道的人在平常所体现的一种尊重,或者是敬畏。在开练之前都会鞠躬,在走的时候,也会对着里面鞠躬。

      这种仪式一样的东西,会潜移默化的让人对所学所练的东西有一种尊重,就不会吊儿郎当的不把它当一回事。

      武术的训练过程中,也应该有这种让人觉得神圣的尊敬。不仅仅是对对手的尊敬,更是对武的尊敬。

      传统武术,也应该有一个类似的东西。弄成一个定式。只是很多人已经不习惯于尊重,也不习惯于庄重的东西了。

      • 家园 附铁手兄的观点再说两句。

        对于参与人群的扩充,小子现有的观点是从两个方面的人群入手:

        第一,社会上大量热爱喜欢武术的各界朋友。许多走向社会的朋友,往往都是从小喜欢传统武术,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无缘习武。只要通过宣传和演示,得到这些朋友的认可。这些朋友将会立刻参与进来,扩充参与人群。此人群的优点是:社会经验丰富,对于事物分析识别能力强,只要是真功夫,不愁得不到认可。同时因为这些朋友的武术梦想都是经历了许多岁月蹉跎,一旦投入,其热情程度非常之高。缺点是:往往因为工作家庭的原因,时间空闲较少,限制了其功夫水平的提高。年龄偏大,对自己成功的自信心容易动摇。

        第二,学生。小子最近一个时期,一直把在学校推广传统武术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学生人群的优点是:时间充裕完整,可惜利用几年稳定的时间,给其奠定一个良好的功夫基础,迅速提高其功夫水平。年龄偏小,身体素质优秀。文化素质较高,理解能力突出,有助于传统武术的学习。缺点是:因年轻人容易浮躁,耐性往往需要加强。因社会经验少,容易好高务远,容易被一些玄虚内容打动,轻言放弃。在这方面的推广,小子的经验是,首先要灌输传统文化,加深其对传统武术的理解。在训练时,要稍微附带一些强制,督促其练功。同时要多进行传统美德和武德教育,教拳先教德,导其向善,教其做人,善莫大焉。

        • 家园 目标人群选择是对的

          能说一下你是怎么做"宣传和演示,得到这些朋友的认可";怎么"在学校推广传统武术"的么?以什么身份?

          口耳相传我总觉得太慢而且不治标.

          当然,饭要一口口吃,向龙魂兄的工作致敬

          • 家园 形意推广估计容易些

            打的好的师兄弟演两遍套路和对练。

            或者主动和学校里的武术协会什么的联系。

            社会上么,就是公园授徒或者开馆授徒。

            二者现在都有人作。

        • 家园 这两条路完全正确

          我有现成的例子。

          比如我大学同学,和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开始学太极拳。 当时学的是陈式,大家也就会盘个架子。

          后来在西安读研,每个周末跟几个拳友乘火车到洛阳去老师那里学拳。

          现在干脆在洛阳作教师,拜师学艺。 虽然我还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正经登堂入室。 但是他的毅力是相当大的。

          他以前是个黄瘦的高个,现在则是个壮汉。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坚持锻炼,身体也会好,但是他就是喜欢这个,而且他现在练的很棒。

      • 家园 规范化需要考虑到传统

        中国对武术的尊重是写在心里的,一上场自然心平气和,精神集中,全神贯注。 双方比武互相抱拳作揖。 鞠躬这种形式似乎不见于中华礼俗。

        尊重要写在心里。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 家园 我是觉得形式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是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抱拳作揖 是个好形式。不知道现在的武馆是不是也这样?否则就可惜了。

          有那么个形式的好处是在于,就不会再有很多人把武术当成是街头卖艺的东西。

          武术里面的道理很多,完全是登大雅之堂的东西。

          包装不够好

    • 家园 集思广益,发展传统武术。

      这篇帖子是真诚讨论传统武术的发展,希望朋友们集思广益,继续讨论下去。

      在最爱武术兄的妙文后面,小子罗嗦两句:

      第一,我对最爱武术兄“三手抓,三手都要硬”的观点非常赞同。这也是我说要在推广养生、修心的同时保留传统武术格斗能力的初衷。

      第二,对于教学问题,我们已经在做一些努力与尝试。小子会不断的把我们在这方面的最新动态汇报给各位关心传统武术的朋友,也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多帮我们出谋划策。

      第三,对于武术专业研究方面。小子的太师叔卢忠仁先生在多年前已经做了非常良好的尝试。小子想“卢氏定理”“卢氏结构”的名字,朋友们可能会听过一点。而现在,小子汇同同门师兄弟,在恩师和本门师长的指导下,也在对传统武术的训练体系、功理、功法进行系统化的归纳总结,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后人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家功夫,让内家功夫不在神秘,走入寻常百姓家。真正能做到既不愧对先祖,更能造福社会。

      • 家园 首先得制定一个武术标准

        不是以官方为基准,而是民间高手们制定的

        否则以官方为基准的话那武术是没指望了

        • 家园 中国武术复杂

          标准难以制定。

          虽然空手道,跆拳道等等外国武术号称流派众多,有点东西的都可以自创一“流”,但是大同小异,这样规则就比较容易制定。那外国武术来说,比如空手道大赛中的重要内容是拼硬功,掌劈,肘击,脚蹴砖靶。

          中国武术广义和狭义的流派都很多,制定的国家标准只能兼顾到一部分。 官方标准也不见得就多么不好,被“招安”的拳师也很少不是本门的高手。

          怎么搞还需要探索。

    • 家园 看来市场推广很重要

      至于招生,以前看过一篇<从全真教看清华的衰落>(题目可能有误),写的很有意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