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考吃小系列——汉代 从《释名》看汉代的吃 -- 坚决要潜下去

共:💬50 🌺2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嘛

          《黄帝内经》明确记载那个时代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从一个角度说明古人并不是谁都吃得上肉的,《曹刿论战》讲“肉食者鄙”,貌似也是指统治阶级才有大量肉吃,请问您从哪里知道古人不吃粮食的呢?

          • 家园 你跑题了

            我问你的是:"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这句话里面如何包含了“仍以饭食为主”的意思?

            你也知道古代的贵族是肉食者,你怎么知道他“仍以饭食为主”?

            翻译古文可以凭主观往里面塞东西吗?

            • 家园 sorry

              ,我可能没有标注这是引用,也是偷懒,copy过来的。我要说明并强调的是:这是专门讲祭祀礼仪的文章。翻译不是我翻的,呵呵。这不是我自己的主贴,所以有些马虎,sorry。另外,你问得是两个问题,不是一个,所以我没有跑题的嫌疑嘛。

      • 家园 别瞎编了,你对古文的感觉还能比汉唐宋明的人更好?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 家园 花您,我也大概明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是指吃

        原以为是指作人和做事的态度,还是您解释得清楚,上花。

        我只是借孔子的话来搞下笑,所以在后面加了句(胡说)。

    • 家园 豆苗(藿)一直在吃的阿

      ,并没有从蔬菜榜里消失。至少在江浙是常见蔬菜,”青炒豆苗“,常吃吧。另外苦酒从来就是醋的早期称呼,倒不是酒做坏了成醋。醋这个词从形状上就是“苦”和“酒”的组合。”菲“也不是萝卜,古代指芜菁一类的植物,花紫红色,可作菜用,即江浙地区的“大头菜”,小的时候每家每户都用来做酱菜的。薇也不是蕨菜一类的植物,而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 家园 先花谢,再讨论

        豆苗在江浙一带不知道是不是指豌豆苗,如果是指豌豆苗的话,那现代在中国人的食谱上还是常菜,广东人还给它取了个好名,叫“龙须菜”。藿原指是大豆的嫩叶,至少大部分地区都不再吃了。就像葵菜一样,我们这和四川,重庆都还在吃,但已不再是一种很普及很常吃的蔬菜了。

        薇的确如您所说,我理解错了,再翻了一下书,薇正是“巢菜”,可惜它的名字也被蕨类的薇菜代替了。

        苦酒是醋的古称之一,《祭法》:四时之祠,皆用苦酒。刘熙童鞋释名想当然了,我也想当然了,揖手相谢。

        我再改一下菲,菲和菁(蔓青)在古代是同物异名。大汗啦,下半节写好还得请您先挑挑错。

        • 家园 黄豆芽绿豆芽豌豆尖儿

          豌豆尖儿在四川话里其实是“豌豆点儿”,儿化音且上挑。非常地普及,连美国都有了。

    • 家园 林檎原来是沙果,我一直以为只是人名呢
    • 家园 这个必须要花!
    • 家园 兄台雅兴,顶之
    • 家园 老兄是福建人?

      我老家吃米饭叫"jia bun"

      • 家园 不是福建

        不过发音差不多,我老家叫“quo fen”,是土白话区,我们这里饭发作“ben”

        • 家园 可这听起来的确很像“吃饭”呵

          我老家叫“quo fen”

          还是说纯巧合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