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忆起我奶奶讲过的一段民间传说 -- 楚庄王

共:💬83 🌺51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芦花确实不如棉花保暖

              芦花的纤维短而且缺乏弹性,不容易像棉花那样形成非常细密多孔的结构。虽然保暖主要靠的是纤维中间的空气,但细密多孔的纤维结构可以起到阻止空气流动的作用。而对流的空气传热速度要比静止不动的空气快得多。

              特别是有风的情况下,芦花阻止空气流动的能力差会导致冬衣扛风性能比较差,风一吹就透。这样保暖效果就更差了。

            • 家园 您别见怪啊,您这和“何不食肉麋”异曲同工啊
              • 家园 呵呵,不见怪,但是,请看这儿,:

                哎,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大家就曾经憧憬着充气衣,

                今天要不是为了替你找找充气保暖的原理和证据,我都不知道这玩意已经开始卖了。。。。

                外链出处

                外链出处

                台湾业者研发“充气衣” 冷暖随心调节

                台湾的冬天经常忽冷忽暖,有业者开动脑筋推出“充气衣”,只要吹几口气,就能把薄背心变得比羽绒衣还暖和;如果觉得太热,只要放掉衣服里的空气,就可以了。这样的“充气衣”,活用了空气保暖的原理,一上架就十分热销。来看当地媒体的报道。用吹管吹衣服,别看错,这不是救生衣啦,是保暖用的「充气衣」,台湾人发明的新玩意,关键就是活用「空气保暖」的原理。内缝气囊的充气衣,一件重650克,跟一件重1600克的羽绒衣相比,至少轻2.4倍;最头痛的携带问题,充气衣可以轻松折进旅行袋,跟羽绒衣比,体积至少省3倍,业者表示,气囊装满空气,保暖系数1.51,足足比羽绒衣暖了3倍;唯一缺点就是吹管容易脏,得定时更换。充气衣上架2周热卖8百件,连国际知名大厂都准备下单,活用创意,研发新布料,业者果真把免钱空气变黄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技术要求空气被密封,芦花有这个功能吗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但你光着膀子站在北风里冷不冷?

                  棉衣的功能是能保持衣服里当初在较温暖环境中被加热的空气在户外不被快速跑掉,变成户外寒冷的空气,棉花的效果较好,而芦花不顶事.如果只像你考虑空气导热差,那衣服就做成两层,什么都不加里面也有空气,不是更方便?

                  • 家园 呵呵,光着膀子站在北风里冷,那是因为对流传热。

                    光着膀子站在北风里冷,那是因为对流传热。

                    所以,更确切的说,棉花间的空气不对流,三种传热方式解决了俩,所以保暖。

                    我说的那段,只是说明起隔热作用的是空气,而不是棉花。

                    呵呵,我也看过这戏,所以,过去才很怀疑,芦花也能存储空气,隔离空气,为什么不保暖?

                    可惜没亲工夫做一件验证一下。

                    现在,大家的描述是因为阻止对流的功能不如棉花。

                    但我想可能还有个原因,那就是“芦花撕碎后,是不会像棉花那样团状的结构,而且彼此之间并不相互粘结”

                    这样的话,用传统做棉袄的方法,很容易在积压之后形成空洞,棉袄成了里子贴面子的两层单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这样想吧:假如芦花保暖,那么还用费劲种什么棉花?

              芦花可以替代棉絮;芦叶可以喂牛;芦杆可以编织凉席;芦根可以入药。

              芦苇那东西岂不成了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

              但事实是,好像没有人种芦苇为生,这不就从侧面说明了问题吗?

              另,最喜欢讲这种故事的都是农村老人和妇女,长期生活和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人民,对于芦花是不是保暖这一生活经验,应该不是向壁虚构的文人可比,你说呢?

              还有,据我所知,芦花撕碎后,是不会像棉花那样团状的结构,而且彼此之间并不相互粘结,所以存储不了空气,因此保暖性肯定不如棉花,

      • 家园 以前看过一场戏

        说的就是这个故事,《棒打芦花》。

        • 家园 请问是江浙地区吗?
          • 家园 北方地区戏种

            准确的说,我看过“两”场。

            河北梆子,东北二人转,都有这出戏。

          • 家园 鞭打芦花

              《鞭打芦花》,说的是古时候有个男孩叫魏子干,自幼丧母其父后娶一女子,又生下一男孩,子干的继母对他千般苛刻,万般刁难,做棉衣时给自己生的儿子用上好的棉花,而给子干用芦花,父亲见子干穿着厚实的棉衣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勃然大怒,举起鞭子抽了下去,棉衣破了,芦花随着寒风纷纷扬扬,父亲泪流满面,回家后子干的父亲写下休书要休了这个狠心的女人,子干跪地求情说:自己没有了亲娘,不想让弟弟再失去亲娘,继母虽不爱他却爱弟弟……   晋剧鞭打芦花,讲的是在农村一个中等家庭里,后娘薄待前子的家庭伦理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后娘骄蛮,老爹秉正,前子贤良。老俗套的情节,却又催人泪下。最后,家庭得以团圆,让人感慨良多。

            外链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时候看的晋剧

            外链出处

    • 家园 补充一段我奶奶对童养媳经历的回忆

      民间故事实际是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反映,这段故事反映的是“旧社会”童养媳的悲惨生活。我奶奶还讲过一段她的亲身经历:

      我奶奶娘家比较穷,头几个都是女儿,弟弟也身体不好,所以我奶奶十岁不到就当做童养媳嫁给了我爷爷。我爷爷比她大好几岁,同天还有个弟弟也同时娶亲,那家相对比较富裕点。

      村里人都来贺新,那时的人有个陋习,就是要当着大家的面公开展示新娘的陪嫁的(现在的农村也这么干)。

      我曾祖母(奶奶的婆婆)一脸的不高兴,当着奶奶堂奶奶的送嫁亲戚们以及村里的人,大声说,这边是王家的,诺,那边是穷鬼家的!——堂奶奶家姓王,陪嫁比较多些,奶奶家只有一担,一箩吃食,一箩衣物,所以被看不起,竟被当面称为“穷鬼”。

      这样当面的侮辱,谁也受不了,所以我奶奶过了四五十年,依然还是愤愤不平,亲戚也受不了,喜酒没吃就走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上门,直到我爸爸出生,因为是嫡长子嫡长孙(而堂奶奶残了了好几个孩子),所以总算挣回了颜面,两家才恢复走亲。

      大人可以负气不来往,可苦了要长期和婆婆相处的孩子了,儿媳在婆家的地位,取决于娘家的势力以及陪嫁的多寡,两样我奶奶都没有,再加之婆婆疼小,我爷爷又是个浪荡的人,只好忍气挨骂,用力做事。

      一个细节,虽然老家也是鱼米之乡,而我爷爷家开始时还有几亩好田,吃饭不成问题的,但奶奶的回忆里却总是没有吃的,双抢打麦子的时候她最喜欢了,累不怕,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吃饱就行, “刚盛的一大碗白饭,从厨房走到厅堂去拈菜的功夫,就能扒拉得见碗底”。平时媳妇是不能上桌的,也吃不到肉菜,只有到了过年,婆婆才说:你俩过来,一人拣一块肉去,——以后不要到外面去说我不给你们肉吃!

      想起来,再补充一段:

      那时家里养了很多鸭子,要赶到远处湖汊田螺等吃食丰富的地方去放的,叫“放扫鸭”。农闲的时候,我奶奶一个小孩子就做这个,天天天不亮去出门,天黑了很久才能回到家,要命的是必须路过一大片坟地,传说那里很邪,到了夜里,不但有野兽,还有怪叫声,就是白天,大人路过也发怵,所以怕得要命。

      那时是三十年代(根据我奶奶年龄推算),真是中国最乱的时候,常常有不正常死去的尸首被扔在那里,有一次她就亲眼看见一条野狗衔着一段人的大腿跑过。

      所以每到了那个地方,就越想越怕,不由自主地没命的赶着鸭子跑,跑回来照例要挨一顿臭骂,要是跑丢了鸭子,还要强逼着重新去那里连夜找回来,因此连累我爷爷也不得安生,反过来又将气撒在奶奶身上。

      我奶奶晚年有心悸的毛病,我怀疑就是那时候吓的。

      通宝推:玉垒关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