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新山鹰看忘情和hansens对L-15的建议 -- TopGun

共:💬78 🌺3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L15现在希望越发渺茫

        除非将来兔子爆航母海

        否则单独研发一款专用舰载教练机是不合算的

        L15能否上舰,取决于它能否拿到陆基教练机的单子

        拿不到,吹得再好,都是白搭

        财大气粗如美帝,还不是拿现成教练机改改就上舰蹲起落了

      • 家园 感谢提供信息。但如此恐产生小龙与山鹰的竞争

        从解放军看,小龙没有装备、山鹰肯定会装备。那么未来如果解放军采购轻型战斗机,山鹰的单座型击败小龙单座型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解放军也可能不再看得上这个级别的轻型战斗机了。

        • 家园 又看了遍视频

          这究竟是山鹰改还是双座fc改,拟或是山鹰+fc?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海山鹰机翼前点位置较山鹰明显前移,难道是双三角改成聊大边条?

          后机身机翼上方,很像保形油箱。

          对于山鹰改单座型和fc竞争,这倒不用太担心。海山鹰身上的611痕迹太重了,单是011基地1所,能力和611比,差距还是很大的,fc是611的亲儿子,怎么控制,611心里门清。611一直有整合132、011,做C苏霍伊的野望。

          • 家园 新山鹰的机翼的确与小龙有些类似

            都是大边条加较小后掠角机翼配前缘襟翼。

            下图是网友画的可能的新山鹰平面和侧视图,是非常大的图,可以点击图片看大图;图片来自飞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双发改单发,基本等于推倒重来了

      WP13换WS9也是不可行的,长度直径重量空气流量都不对

      山鹰要换WS9,进气道后机身统统都得重新来过,整机重心也要重新调整,山鹰的目标是换装国产化的RD93

      更加不要说L15了,空重6吨多的飞机怎么背一个净重近两吨的大发动机?

      • 家园 的确。L15改WS-9是很大的变化。

        贵州山鹰目前用贵州WP-13,以后可能用贵州的新一代涡轮风扇发动机?总之贵州是个很神奇的地方,贵州山鹰大概不会用非贵州产的发动机。

        这也让我叹服当初三线建设者的眼光。贵州的群山大概连核战都很难摧毁,而这些群山中有一个五脏俱全的航空工业。

        • 家园 恐怕不是你这样想的 原来011打算迁到贵阳金阳新区

          后来又打算迁徙到小河工业区

          后来又米有下文了。

          而且 过去的洞库车间 已经伺候不了精密的加工中心了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

          国家强大了 ,也不需要那样多的工厂躲在山沟里面了。

          想起来初2春游的时候,翻过顶峰后

          看到 隐藏在山崖下面 绵延几百米的变电站(在顶上和侧面绝对看不到的),还在感叹祖国的壮美河山和父辈的顽强奋斗精神。

          • 家园 看来061的动作比011快啊

            原来散布在遵义地区各县的厂子,基本上都搬迁到贵阳小河工业区,原来的厂区要么移交给地方、要么派几个人留守。

            贵州的三线军工项目,最大的教训就是过度追求“散、山、洞”,各配套企业分得散,同一个厂区、各车间分得散,还拼命往山区钻、往洞里钻。

            3531在绥阳的老厂区,连锅炉房都得配俩,金工等配套车间离总装车间足足有五公里!这还仅仅是一个防空导弹总装厂。

            还是3531,总装车间后面的山脚有一个防空洞,自打修好就一直闲置,曾经试图投入使用,结果发现洞内的湿度太大、不适于机械设备的工作。

            除此以外,基础设施也很糟糕。90年代初,3535有台从德国进口的高精度电弧焊机坏了,送到3531来修理,修完了运回去,得,又给颠坏了。

            • 家园 还不是钱闹的 地方政府扯皮

              开始说工业用地不收钱

              后来又说要

              ~

              航空系统还算好了,毕竟需要大件运输的东西不多。

              当年规划得可以

              ~

              各个分厂之间距离为10~15km ,战术核武器杀伤半径距离?

    • 家园 【原创】双发有个使用习惯问题,L15改单发不是那么容易的

      飞行员相对比较信任双发飞机的安全性,两个发动机同时出事的可能不大。何况教练机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换发动机说起来容易,等于重新设计一架新飞机,整个气动布局和机身都要作重大修改。L15现在基本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再改就来不及卖了。现在只要发动机供应没问题,往国外卖还是有希望的。L15发动机国产化也在进行中,二毛子已经同意了,有了全套技术资料,一两年就能拿下来。就算它不同意,以现在国内的技术力量,啃下来也不是太难,而且比起换单发更快更省钱。

      • 家园 中国发动机可靠性比美国差一些,用双发的确更安全。

        美国凭借发动机的技术优势,并不太在乎单发双发。

        • 家园 双发的八老爷是土工现役飞机里事故率最高的

          无他,两个发动机挂掉一个,另一个必定很快跟着挂

          可靠性比单发还差

          • 家园 哈哈 看来 来了个知情的

            8爷 啊 8爷

          • 家园 八爷也是最老的飞机

            至少发动机是最老的型号,这么比没意义

            • 家园 也说山鹰的娘家和姥姥家

              山鹰的娘家是贵州的011。这是一个贵州现存最大的三线军工基地。011的苦日子已经过去了。我记得,当年的《南方周末》有过一篇文章,写的事是011某厂没了军品活,搞减员增效,一些青工在单身宿舍打扑克——升级。一副牌的打腻了,打两副牌的——双升。又腻了,改成打四副牌的,用一个脸盆来装牌、洗牌。记者再次见到打牌的一个青工的时候,已经是在广东的某个工业园区了,青工在这里打工,每月收入大约1300。

              那时侯的011并非在民品开发上不思进取。比如,他们开发过卷烟机械,贵州卷烟厂那时侯多啊,貌似超过10家,但是销售不理想。为啥?因为卷烟厂不久就统一被要求采用进口意大利等国的设备,下达命令的至少是省级烟草公司,也许是国家烟草局。去过意大利的某烟厂人员说,做进口中介的华人,对他们在意大利考察期间照顾的很好,包括PIAOCHANG都是预先付费的。

              011在人才、技术上,没有132、611的底子厚。但自筹资金搞山鹰,确实让军方看到了志气。

              011原来是以安顺为中心布局的,在一些厂迁贵阳以后,现在研究所和另一些机构也陆续迁贵阳,对员工而言,子女入学等等具体困难,正在比较迅速的改观。

              011的姥姥家是贵州。这个贵州,TG董事局的人不止一次在若干场合说过:贵州,对中国革命是有特殊贡献的。这句话还真不能当成一句套话。比如,当年红军过湘江,进贵州只剩下不到8万人(一说5万),在遵义打了长征一来第一个大胜仗遵义战役不说,开了很多会不说,单是在遵义15天的休整,发新军装,搞篮球赛,吃羊肉粉、鸡蛋糕、橘子,喝茅台酒,首届董事局成员终身难忘。在遵义,红军“扩红”5000人。红二、六军团在毕节,“扩红”据说6000-7000人。红军出贵州的时候,兵员至少增加了1万人。

              抗战期间,国军序列中,贵州人为主体的有13个师。

              抗美援朝,15军开拔入朝时,贵州兵至少占2/3;16军的贵州兵比例估计也很高,17军的150团,离开贵州后直接改为铁道兵入朝,还有10军、11军的29师、31师等,入朝时也都是贵州兵比例非常高的部队。

              还比如,贵州的铀,对TG也有不详的贡献。

              三线建设时期,在贵州开工建设011、061、083三个军工基地,使TG有了万一苏军南侵之后完整的歼击机、导弹、雷达生产基地。在董事局,这些基地的功能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当贵州的十二五规划中整出一个“黔中经济区”的时候,获得董事局批准并不意外。——董事局知道,除了“山鹰”,“红旗12”原先也是自筹资金搞起来的……

              这个规划中,贵州的主要城市都以高铁、快铁、高速公路相连,对发展“装备制造业”,好处大大的。现在从安顺到贵阳,高速公路不到90公里,高铁通了,那就是25分钟的事情;贵阳到遵义高速公路不到160公里,高铁通了,那就是40分钟的事情……

              关键词(Tags): #贵州 山鹰 国防通宝推:Alarm,TopGu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