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3月13日美国世界日报文章 《周日专题》 中越大战 战俘秘录 -- 洗面奶

共:💬17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文摘】3月13日美国世界日报文章 《周日专题》 中越大战 战俘秘录

    ●1979年3月16日下午,北京。中国外交部第三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新闻发布会座无虚席。外长黄华与广西、云南前线指挥部通电话后,向中外媒体宣布:参加这次边境战斗的中国军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已于当天全部撤回国内,「中国在越南从此已无一兵一卒」。

    历时28天的战争理论上就此结束,但事实上,中国参战的50多万名官兵中,仍有数百人下落不明。有的已流尽最后一滴血,长眠在亚热带红土地;有的因负伤或迷路未赶上部队,正在异国密林中遭受饥渴与恐惧的煎熬。而更多的失联未归者,已被解除武装,在越南人枪口下痛苦而屈辱地度日,他们已成了「战俘」。

    中国解放军官兵落入敌手,早在这场战争前夕已有所闻。当时,第一线部队曾奉命派出侦察小组,潜入越南境内搜集敌情,有的小组就未能「全身而退」。最早的被俘者,据说是常驻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的陆军第123师侦察队张姓军医。

    战争在2月17日清晨终于爆发,第一波中国军队,廿多个陆军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敌阵。越南为保存实力,急令精锐部队退避三舍,留在最前线抵抗的地方武装、公安军或民兵伤亡惨重。这种情势使越方在战争初期难以俘获中方人员。

    3月2日,越北重镇谅山失守,拱卫首都河内的门户已被推开。中国若继续挥师南进,红河三角洲将无险可守。但解放军却奉命就此止步,北京随即宣称「达到了惩罚目的」,从即日起逐步撤军。此时被越方捉到的中国战俘尚不到40人,其中多数还是伤病员。相反地,中方俘获的越南武装人员却有数千人之众。

    就在这时,中方的千军万马中响起了一支莫名其妙的「即兴曲」:从重庆开到广西的第50军,本来一直奉命按兵不动,担任战略预备队。该军官兵目睹出境作战的部队陆续回撤,边境各地纷纷搭起凯旋门,欢迎歼敌英雄归来,都感到脸上无光。于是,该军一再向广西前线指挥部请示,坚决要求让部队走出国门,到实战环境锻炼。「前指」觉得战事既已接近尾声,料再无硬仗可打,遂同意50军出境,任务是掩护友军撤退。

    第50军确实是仓促上阵:有经验的老兵多数已在战前被抽调到参战部队,补充来的新兵入伍仅数月,训练不足。有的连长还来不及认识本连战士,有的连队竟无一套完整的战区地图,有的士兵出征时穿着塑料凉鞋。但50军全军上下情绪亢奋,一心要出国走一趟、放几枪,免得被人讥为「观战部队」。

    轻敌浮躁往往与厄运同行。就在外长黄华宣布撤军完毕之前几天,50军第150师448团的两个营,在离边界不远处遭遇前来袭扰的越军部队。夜暗中漫山遍野枪声大作,该部发觉退路已被切断,与友军失去联系,顿时阵脚大乱。

    448团团部下令各单位分散突围,更造成战斗力严重削弱。结果,该团(尤其第二营)被熟悉环境的越军分割包围,大批官兵先后缴枪就擒,其中包括团参谋长、营教导员、连排长与许多士兵。有一个连队甚至是集体放下武器,由连长出面与越军接洽投降事宜。

    事发当天,广西前线司令员许世友与他的搭档、政治委员向仲华,正在南宁市郊青山的地下指挥所观赏香港武打片。许世友早年投身革命前,曾于1913至1921年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练功习武,后来看武打片便成为他的最爱。连日来部队回撤大致顺利,许司令稍感放松,遂召来「前指」电影组为他放映,权当休息。

    据当年的电影放映员曾宪文、陈健中回忆,就在银幕上刀剑铿锵、鏖战正酣之际,一名机要参谋送来了448团被击溃、数百人失踪的急电。许世友顿时大惊失色,满脸怒容地起身离席。政委向仲华挥挥手,吩咐电影组赶紧收拾机器走人。

    为避免影响士气,中方高层当时对448团两个营两百多人被俘一事秘而不宣。但河内「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行动很快,立即设置了一个特别节目,每天安排两、三名中国战俘出来自报姓名、籍贯、职务、部队番号,以及何时被俘。名为「向亲属报平安」,实则试图瓦解对方军心。当时「前指」的军官们急于了解情况,多不顾「严禁收听敌台」的命令,私下偷听。间或会有人听到熟人的名字,更是慨叹不已。

    越方这种广播,甚至使中共中央军委一项命名英雄模范的行动紧急叫停。事情经过是:第42军坦克团有一辆坦克在第一阶段作战打得很英勇,当同行其它坦克中弹瘫痪、步兵又追赶不上时,单骑插入敌方纵深,一直冲到高平省省会高平城内,才被反坦克地雷炸翻。部队咸信这辆坦克的四名乘员(车长、炮长、驾驶员、二炮手)已全部牺牲,于是报请中央军委,希望追授「英雄战车」光荣称号。军方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符育群、王锡潮也在重兵保护下,赶赴现场拍摄纪录片。

    没想到几天之后,这辆坦克的郑姓二炮手(广东潮州人)却在越南广播电台开口说话,中方这才知道他已被俘。追授光荣称号一事当然因此告吹,解放军总政治部还严令参战部队今后「注意核实英雄模范事迹」,慎防再摆乌龙。

    直到硝烟散尽的当年5月,交战双方互报战俘名单,中方才知道:解放军在这次「惩越之战」中总共有239人被俘(448团占202人),其中一人因伤病死于羁押期间,实际交付遣返者为238人。另有少数失联战士经过艰辛跋涉,在战后一、两个月中陆续归队,虽然被折磨得皮包骨、遍体鳞伤,但总算躲过了被俘的厄运。

    中国的俘虏营没有围墙

    ●中方在这场28天战争中押回了数千名越南俘虏。尽管这些人都是在真枪实弹较量中被活捉,但并非每个人都算得上真正的「战俘」。原因在于,越南仿效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共实行「人民战争」,把边境居民武装起来抵抗「中国侵略」,甚至某些老弱妇孺也人手一枪。

    捉到这些有武器而无军籍的越南平民,反使中方大伤脑筋。当时在广西的媵宁、百色、天等、大新四县各设立一处俘管所,每处关押几百到一千人。但其中只有媵宁与百色两处对媒体开放,就是因为另外两处关的全是「老百姓」,里面有父子、兄弟,甚至孕妇,确实「有碍观瞻」。

    百色俘管所主要关押越南正规部队与公安军的官兵,算是如假包换的战俘营,在押者军阶最高的是一位姓农的上校。「前指」联络部曾邀请外国记者前往百色参观,藉以展示中方胜利。媵宁俘管所主要关押越南民兵,以及少数现役军警,只接待国内媒体或其它经过特许的参观者。

    当时参观过媵宁俘管所的军中文化名人有电影编剧黄宗江、作家沈西蒙、吕兴臣、导演史文炽、诗人纪鹏、柯原、叶知秋等。据知情人士称,俘管所设在媵宁县蒲庙镇的县党校旧址,距南宁市30公里。该处十几幢平房疏落有致,绿树成荫,但四周竟无围墙或铁丝网,只有背枪的解放军游动哨来回巡察。

    越南俘虏一律穿藏蓝色服装,睡上下两层的木床。中方透过越南华侨翻译告诫他们:俘管所保障各人在警戒范围以内的人身安全,但若私自逃跑,在此范围之外被民众打杀,中方概不负责。事实证明这一警告十分有效,直到俘虏遣返结束,各俘管所始终未发生逃亡事件。

    俘管所向每个战俘提供每月25元人民币生活费,但这些钱并非现金,发给战俘的只是一个类似存折的小本子。凭本可在小卖部买点香烟、肥皂、信封之类,买一件东西就照价从总数内减去,用完为止。

    伙食由越南战俘自行管理,厨艺好的人被推荐出来为大家服务。据说媵宁俘管所的越南河粉还挺可口。上述作家们光临的当天,适值5月1日国际劳动节,俘管所操场上还能见到以越文书写的庆祝标语与黑板报。毕竟中越两国的意识形态同属马列主义体系,都视「五一」为重大节日。

    后来两国交换俘虏,百色与媵宁两俘管所都将在押人员登记造册,如实交给越方;而大新、天等两处收容的「老百姓」,就只好用车送到边界的无人地带,悄悄释放了事。

    表面上换俘暗地里较量

    ●春寒料峭的季节终于过… …

    去,转眼又是百花盛开的初夏,战俘们终于熬到了获释回国的日子。当年5月19日,中国方面首先宣布: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决定单方面先行遣返一批越南被俘人员,希望越南红十字会派人到广西凭祥市友谊关前的「零公里处」接收。所谓「零公里处」,就是中越两国公路互相衔接、里程碑镌刻着「0」的地方。这里场地开阔,边界走向清楚,没有争议,适于进行释俘作业。

    当天一早,双方的「红十字会人员」与武装警卫就来到现场,在边界两侧搭帐篷、摆桌子。明眼人一看就知,那些身穿便衣、配戴红十字臂章的男男女女,其实也是双方的军人。

    双方的办公桌一靠拢,戏剧性场面就随之出现。越方桌面明显比中方矮一截,也不如中方漂亮气派,这使插在桌上的越南国旗黯然失色。越方人员心有不甘,但无奈现场找不到其它桌子,只好临时搬来石块,把桌子腿垫高。第一次释俘过程大致平顺,获释的越南人穿着中方发给的蓝灰色新衣服,提着装满礼品的旅行袋,与中方人员依依惜别,一步一回头地跨过边界。此情此景使越方感到不舒服,但除了嘴里嘟嘟囔囔表示不满,倒未作出其它反应。

    第二次是双方交换被俘人员,现场更加热闹。中方在高大的友谊关关楼悬挂两条大字标语:「热烈欢迎同志们回到祖国的怀抱!」「向回归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营造出泱泱大国敞开胸襟的氛围,效果奇佳。

    从这次起,现场出现了双方邀请的外国传媒。站在越方一侧的是苏联及其卫星国的记者,本来日本共产党「赤旗报」记者高野功也在受邀之列,不料他两个月前深入谅山前线采访,竟死于中国军队攻城的炮击。中方请的主要是西方国家记者,包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

    中国被俘人员内部早已达成默契,遣返回国的当天,每个人一迈过分界线,马上脱掉越方所发的衣服,扔到地上践踏,赤着身体扑向久别的首长,嚎啕大哭,恰似饱受委屈的孩子向爹娘倾诉苦衷一般。有的人把衣服揉成一团,回头掷向越方人员,以示不齿。还有人激动得扑倒在地,连连亲吻祖国的疆土。

    一位原属广州军区后勤部某汽车团的司机,踏上中国领土后,立即从鞋底的夹层取出一枚解放军的五角星帽徽,以双手高高举起。据称,他从不幸被俘时起一直珍藏着这枚帽徽,用以激励自己保持对祖国的忠贞。

    双方被俘人员获释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被各国记者纷纷摄入镜头。越南方面始料未及,狼狈不堪。为挽回影响,越方政工人员佯装与归俘拥抱,低声命令后者扔掉中国所送的礼物,甚至动手抢夺,弃之路旁。但越南毕竟物资匮乏,这袋礼物实在难舍,不少归俘又跑回去捡拾,使越方丢尽面子。

    6月22日是双方商定的最后一个换俘日,遣返的人数也最多。就在越方战俘鱼贯迈过边界时,一名越南民兵突然走出队列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越南领导人黎笋「背信弃义,破坏越中友谊」,表示愿留在中国,「与兄弟的中国人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突如其来的这一招,再次打乱了越方的阵脚。

    大约两小时后,越南人终于找到了下台阶,推出昆明军区第11军一名在开战前叛逃的士兵,让他也来宣读一份谴责中国侵略、要求留在越南定居的声明。这当然有一点牵强附会,因为叛逃者毕竟不同于战俘,但总算兵来将挡,还以颜色,使越南人少了几分尴尬。

    中国人对己方归俘的「热情关怀」也未持续太久。归来的238名官兵在医院接受体检或治疗后,一律送到南宁市郊的吴墟机场的「学习班」。他们在这里没有行动自由,且必须接受审查人员夜以继日盘问,详述被俘经过与在押期间的表现,同时还得检举他人变节行为、「有损祖国利益」言谈等。

    可怜这两百多名战俘,才出外国的牢狱,又进祖国的囚笼。几个月后,严苛的审查终于结束,238人无一例外,都失去了解放军的军籍。情节轻者,带着有污点的人事档案复员回乡;情节重的,开除中共党籍、记过降级。那位带领全连向越军投降的50军150师448团连长,以军人渎职罪被判刑15年。

    26年过去,燃烧的山林早已恢复生机,昔日战地变为购销两旺的边境贸易市场。但愿有良知的人们仍然记得:两万多位炎黄子孙曾在这里捐躯,两百多名中国战俘曾被打下屈辱的烙印。有战争就会有战俘,与崇尚人权的西方相比,中国人对待被俘同胞是否太多冷酷、太少宽容?

    撰文/本报记者李大明

    策划审稿/本报专栏组主任孙靖洋

    • 家园 关于中越战争及其它

      所谓的《世界日报》是在上个世纪中国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期间,在北美地区创办的报纸。它直接听命与国民党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的指挥,并且得到了当时台湾国民党政府的经费资助,它的发行范围是北美亲国民党反共的华侨社团。所以,这种有倾向性的报道――本质是进一步挑拨由于战争而受到损害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间接来攻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俘政策。

      现在,对于被激发了压抑已久的中国民族主义者来说,他们宁愿相信这些原本是反动媒体的报道,而来为自己的民族主义立场和观点提供依据。

      事实上,从战略的角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否真的应该发动这场战争――在中国研究界上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论。

      民族主义者认为:这场战争教训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前盟友――而这个国家自几个世纪以前就是所谓中国的势力范围。

      左派则认为:这场战争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它在客观上帮助了美帝国主义在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努力,而中国通过这场战争换来了美国的友谊。――更深远的意义是,对社会主义阵营领导权的争夺失败以后,这种对苏联的恐惧――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仍然导致了巨大的惯性――促使中国拒绝了同苏联一切和解的可能。中国由于当时在阿富汗和柬埔寨推行的亲美反苏政策,使它事实上成为北约的准成员国,而直接对以后苏联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毫无疑问,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它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在全球帮助它遏制共产主义的伙伴――这种合作关系直到1989年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为止。

      • 家园 远交近攻,理所当然

        能够有助于苏联这个从未对其相邻的国家--尤其是他的社会主义兄弟们--放弃领土野心的蛮汉的分裂,实在是一件好事。

      • 家园 有关动机,我想这篇文能说明一些问题。

        从文中可以看出,对越作战,对于当时中国稳定国际关系,关系是很大的。

        中国发起对越反击战内幕

        李光耀

          

          他全盘分析了苏联在欧洲、中东、非洲、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行动策略。苏联在越南大大占了上风。有些人不明白中国和越南的关系为什么这么糟,中国又为什么必须采取行动切断对越南的援助,非但不把越南争取过来,反而把它推向苏联。但是关键问题在于,越南怎么会在丝毫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情况下,还要完全倾向苏联。这是因为越南"多年来有个成立中南半岛联邦的美梦"。就连胡志明也有过这种想法。中国向来都不苟同。越南把中国视为实现中南半岛联邦的最大障碍。中国的结论是,越南非但不会改变立场,而且会变本加厉地反中国,把大批越南华裔驱逐出境,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是经过慎重考虑,才决定停止对越南的援助的。

          邓小平说,中国总共为越南提供了100多亿美元,现值20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一旦中国撤回对越南的经济援助,苏联就必须独自挑起这副担子,但是他们又无法满足越南的需求,只好让越南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东欧共产集团经济共同体),把担子推给东欧国家。他说,今后十年,中国会考虑再把越南从苏联手中拉过来。我暗想,邓小平是从长计议,跟美国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他说,真正紧迫的问题是,越南可能大举进攻柬埔寨。中国应该怎么做?他反问。接着又自问自答:中国要怎么做,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他一再重复这一点,不直接表明会对越南进行反击。他说,越南一旦成功控制整个中南半岛,许多亚洲国家将失去掩蔽。中南半岛联邦会逐渐扩大影响力,成为苏联南下进军印度洋的环球战略的一步棋。

          他说完的时候,已经是日落西山。我问他可要我立时发表意见,或者先休会到第二天再继续,以便他有时间更衣用晚餐,也给我自己一个机会思考他的话。他表示别让饭菜凉了。晚宴上他很友善亲切,情绪却没有放松,脑子里老是想着越南入侵柬埔寨的事。我追问道,既然如今泰国首相克良萨将军已经表明会站在中国这一边,并在曼谷热情地接待了他,以实际的行动做出承诺,中国接下来会怎么做?他再度喃喃地说,这就要看越南的行动有多严重了。我的印象是,越南的行动要是止于湄公河,情况也许不至于那么危险。反之,攻势一过了湄公河,中国就不可能再按兵不动。

          邓小平邀请我再到中国访问。我说,等中国从文化大革命中恢复过来我就去。他说,那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不同意。我认为他们真要追上来,甚至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不会有问题;怎么说我们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他们有的却尽是留守中原的达官显宦、文人学士的后代。他听后沉默不语。

          联手孤立"北极熊"

          中国要东南亚国家同它联手孤立"北极熊";事实上,我们的邻国要的却是团结东南亚各国以孤立"中国龙"。东南亚没有所谓的"海外苏联人"在苏联政府支持下发动共产主义叛乱,有的却是受到中共和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海外华人",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较低程度上在印尼,构成威胁。更何况中国公开宣称它同海外华人因为有血缘关系,甚至逾越"海外华人"归属国家的政府,直接号召他们,唤起他们对中国的爱国意识,怂恿他们返回中国实行"四个现代化"。

          几个星期前,10月间越南总理范文同到新加坡访问时,就坐在邓小平现在所坐的位子上。我问范文同,越南怎么会面对海外华人的问题,他不客气地说,我身为华人,应该清楚知道华人在任何时刻都会心向中国,就像越南人无论身在何处总会支持越南一样。范文同怎么想我倒不很在乎,令人担心的却是他也对马来西亚领导人说出这一番话之后,可能引起的冲击。

          我追述另一事件。越南驻联合国常任代表曾经对四个亚细安常任代表说过,越南平等对待越南的华裔,这些华裔却忘恩负义,16万人从河内越过边境逃到中国去,或者纷纷乘船大举逃出南越,这全都是华裔忘恩负义的结果。印尼的常任代表也不顾另外三名来自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的常任代表都是华裔,口口声声说越南人对待国内的华裔过于仁慈善良,说越南应该向印尼看齐。我要让邓小平彻底明白,新加坡面对的是邻近国家最直接最本能的猜忌和疑心。

          我补充说,范文同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家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邓小平却拒绝这么做。范文同也答应不支持颠覆活动,邓小平没有做出承诺。马来西亚人一定对邓小平存有怀疑。马来西亚的马来回教徒同华人之间,以及印尼人同印尼华人之间,一直心怀猜忌和敌意。正因为中国不断向东南亚输出革命,致使我的亚细安邻国都希望新加坡能够跟他们站在同一阵线上,不为抵抗苏联,而是同中国对抗。

          中国的电台广播直接向亚细安国家的华人发出号召,在亚细安各国政府看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颠覆行为。邓小平静静地听着,也许他从来没有这么看:中国怎么仗着世界强国的姿态,逾越区域内的各国政府,颠覆它们的公民。我说,要亚细安国家对他的建议做出积极的回应,组成联合阵线合力对付苏联和越南,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建议彼此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交换意见,之后我稍微停顿一下。

        • 家园 太长,分两段(2)

          邓小平的表情和身势语言都显出他的错愕。他知道我所说句句属实。他突然问道:"你要我怎么做?"我吃了一惊。我从未遇见过任何一位共产党领袖,在现实面前会愿意放弃一己之见,甚至还问我要他怎么做。我本来以为邓小平的态度多半跟1976年华国锋在北京同我会谈时没两样,不会理会我的看法。当时我追问华国锋,中国怎么如此自相矛盾,支持马共在新加坡而非马来西亚搞革命。华国锋气势汹汹地回答说:"详情我不清楚,但是共产党无论在什么地方进行斗争,都必胜无疑。"

            邓小平却不是这样。他知道要孤立越南,就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要告诉这位身经百战,久经风霜的革命老将他应该怎么做吗?我不免心存犹豫。不过他既然问了,我也就直说:"停止那些电台广播,停止发出号召。中国要是能不强调同亚细安华人的血缘关系,不诉诸种族情怀,对亚细安华人来说反而更好。其实无论中国是不是强调血缘关系,亚细安各国原住民对华人的猜忌都难以消除。只是中国越是这么毫无顾忌地诉诸中华民族的血缘情结,就益发加深了原住民的疑虑。中国必须停止马来亚共产党和印尼共产党在华南所进行的电台广播。"

            邓小平只说他需要时间考虑我所说的话,不过补充说他自己绝不会仿效范文同。邓小平也曾受邀到吉隆坡国家英雄纪念碑献花圈,这座纪念碑是为纪念歼灭马共的英雄而立的。但是身为共产党人,他不可能这么做。他说,范文同之所以有这一举动,是因为范文同属于"另类共产党员",他"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邓小平强调,中国心口如一。中国人从不隐瞒自己的看法,说一句是一句。韩战期间,中国发表声明说,一旦美国逼近鸭绿江,中国就不能坐视不理。美国人却不加理会。在外交政策上,中国人怎么想就怎么说。至于共产党那方面,通译员说,邓小平没什么要补充的。其实邓小平用华语说的是,他已经"没兴趣再重复了"。

            他说,中国之所以重申它的华侨政策,原因有二:第一、越南的反华行动;第二、基于中国内部的考量,这关系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的贻害。海外华侨留在内地的亲戚被折磨得很惨,遭迫害或监禁的例子不计其数。邓小平要重新确立中国对海外华裔的立场,声明中国赞同和鼓励他们接受居留国的公民权,并呼吁那些希望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遵守侨居国的法律,同时表明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在柬埔寨问题上,他向我保证,中国处理方法不会因为苏越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而受影响。即使越南要求苏联联手威胁中国,中国也不会被吓倒,更何况苏联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招惹中国。他一脸严肃地说,越南如果侵犯柬埔寨,中国必会惩罚越南。中国势必要他们为此付出代价,苏联也终会发现,支持越南是个不胜负荷的沉重负担。

            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虽已年届74岁,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两年后,中国同马来西亚和泰国两地的共产党分别做了其他安排,果然从此终止了电台的广播。

            晚餐时,我请他尽管抽烟,他指着夫人说,医生要她让他把烟戒掉。他正在设法少抽。整个晚上他没抽烟,也不用痰盂。他看过报道,知道我对香烟敏感。他离开以前,我再到总统府别墅会见他,谈了整20分钟。他很高兴能在相隔58年之后旧地重游。新加坡的改变实在太大了,他向我祝贺。他说,他一直希望能在去会见马克思以前,到新加坡和美国走一趟。新加坡,因为在岛国仍是个殖民地时,他跟它有过一面之缘,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前往法国马赛念书和工作途中路经这里。美国,则因为中国和美国必须对话。我一直要到越南侵占柬埔寨之后,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渴望到美国去。

            前往机场途中,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万一越南真的进攻柬埔寨,他打算怎么做。他可会任由泰国脆弱无助地自生自灭,冷眼看他们受尽威胁恫吓,然后向苏联靠拢?他撅起嘴唇,眯着眼睛喃喃地说:"那得看他们这一步走得多远。"我说,泰国首相如此公开而全心全意地在曼谷接待他,他得有所行动才行,克良萨将军还得靠中国来维持某种势力均衡。邓小平看来非常困扰,他再喃喃地说:"那得看他们做到什么地步了。"

            几个星期后,有人把北京《人民日报》刊登的有关新加坡的文章拿给我看。报道的路线改变了,纷纷把新加坡形容为一个花园城市,说这里的绿化、公共住房和旅游业都值得考察研究。我们不再是"美国帝国主义的走狗"。他们对新加坡的观感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10月,再进一步改变。当时,邓小平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首先、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他在1978年所看到的新加坡,为中国人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

            1979年1月底,邓小平访问美国,并在美国没有承诺摒弃台湾的情况下,同卡特总统恢复中美邦交。他要确保中国如果采取行动攻击和"惩罚"越南时,美国不会同苏联站在同一阵线。这正是他急着要访问美国的原因。

            我当时正在香港粉岭总督府宾馆度假,打高尔夫球,在那儿遇上一位曾经任职于《泰晤士报》的中国问题专家大卫?博纳维亚。他认为邓小平的警告不过是空口唬人,因为苏联海军已驶入南中国海。我说我刚在三个月前跟邓小平见过面,他绝对是个说话谨慎的人。两天后,也就是1979年2月16日,中国军队攻入越南北部边境。

          《李光耀回忆录》第三十七章:邓小平时代节选

    • 家园 不用凡事套西方人权

      中西方在士兵与国家的关系上,认识是完全不同的。

      西方是用契约关系诠释的,士兵如果失去战斗能力了,就可以投降。因为契约已经无法履行了,对国家、军队不再负“违约责任”。所以投降、放下武器,就是“解约”的表示,在法律上、道义上无可指责

      中国不同,士兵是为了保家卫国才上战场的,打仗既是为国也是为家、为己,为国就是“忠”,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战争的“师出有名”、正义就很重要。所以,每个战士必须战斗到底,流尽最后一滴血,而投降是与这些观念格格不入的。

      这就导致了东西方对战俘的不同态度,与“人权”没什么关系。我也觉得,我们应该改善都战俘的态度,除了叛逃、投敌的以外,确实因受伤、弹尽粮绝被俘的,可以宽容一些。

      就东西方的战争文化而言,中国关于战争的解释,对遏制战争尤其非正义战争,其正面作用远远大于西方。对战俘的态度即使有缺陷,比之西方对战俘“温和”掩盖的保存战力资源,以便持续扩张的侵略本性,也是不知道要文明多少倍。

      •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

        中国军队的早期作战,如果允许被俘,那可以说根本就不用打,共产党从内战,抗战,到援朝,大部分主要作战,按西方标准,以大部分部队的条件,都该直接走进战俘营。

        西方对战俘的宽,也是现代的事,早期各国在其还不强时,也好不到那去。客观条件弱的一方,不拼命,基本上是没胜算的。

        另外有关那个营的问题,我手头所知,比较确实的全员损失,就只有一个连,有关损失营一级的事,所失两个营是在这个贴头一次听说,而损一个营则听过好几回,但有的说是150师的一个营,也有人说是五十四军162师的一个营。

        漏兄货不少,有没有较确实的资料。

        • 家园 战俘资料公开太少,给造谣者可乘之机

          投降的是四四八团三营八连,虽是加强连,但也不是一个营。缴械原因是后撤时指挥不当,被越军包围。八连带队是当过该营营长的符培德(时任团副参谋长),是带一个连,而且有一个排强行突围全部人员几乎都牺牲了。因是加强连,损失可算一个正常编制的连。

          该团二营也是遭包围,但是用的分散突围,以连甚至班为单位,自行组织。结果绝大部分人员都成功突出回到了后方。所以,没有第二个整连或营被俘的。

          把一个连说成一个营,用八连的资料说成所在的三营,这篇东西就用这个来掩盖破绽,不熟悉的人真不好辨析。

          一四八师属于五十军,五十军军史谈到这件事也寥寥数语,资料披露太少,给抹黑造谣惑众者可乘之机。但是网上资料还是有的,有研究者的写的,还有很多当年参战老兵写的,就是比较散、碎,没人整理成篇。

          • 家园 被包围了应该怎么办?

            我们条令中有没有规定?

            好像很多报道都否定分散突围,可是你说的二营却也是分散突围才减少了损失。

            投降的连的领导到底是不他们连长?他除了投降或是被歼灭之外有没有第三个选择?

            • 家园 180师分散突围几乎全部被俘虏

              但此处却是集中突围失败.

              所以兵势如水,没有什么一定之规的.

              关键还是要有斗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希望的勇气跟决心.这很难.

              个人以为,大队行动,不宜分散,小股突破,则应灵活.

          • 家园 再多问点有关侵柬的问题。

            当时越军侵柬有两次,第一次打了三个月给打回来了,转过年第二次打,只花了十九天就拿下了全柬,对第二次成功侵柬的战况,我手头有篇文篇,写的还算清楚。但对于第一次侵柬我就没有任何资料,请问漏兄,又或是其他那位仁兄,手头有第一次侵柬的资料,如有可否说来听听,谢了。

          • 家园 基本对的上。

            我的资料说是指导员,相对正规的资料,把连长说成指导员不太可能。但把营团干部说成连干还是有可能的。

    • 家园 就我知道的作几点修正。

      我只能几点所知明显有错的地方修正,其它地方是否有出入就要不得而知了。

      一以我所知确有一个连被越军包围,不过被俘的不是连长,是指导员,连长要求愿意拼的兵和他一起冲出去拼了,结果全部战死,余部与那个指导员一起被俘。

      二是楼下有关地图的事,以我所知确有连长不认图,所以从兵中抓出三个有点文化的兵,组成了个识图组,在一处叉路走迷了,识图组确定了个方向,可连长又凭感觉认为不大对(大概哥几个话说的也含糊),就叫这三位去探一下,结果三位黑灯瞎火的,全跑到越军阵地上去了,人家哨兵发现后没动声色,叫来人就给抓了,连长等了好久不见回来,估计是出事了,就带着部队从另一侧跑回来了。

      三第五十军不是只在边境晃,一百四十八师参加了谅山会战。与五十五军一起担任第二阶段对谅山市的主攻(第一阶段是攻同登)。另外一百四十九师从战役发起就配属给了十三军,参加了从头到尾的相关战役。一百五十师参加了(欠炮团)配属友邻执行了高平以西地区的清剿任务。军前指率五八师(欠炮团),加强一二三师炮团执行了攻占重庆地区的作战任务。

      四所谓“两万多位炎黄子孙曾在这里捐躯,”不确实,对越的伤亡为,79年亡6639人伤14800多人。84年4月28日至88年合计亡939人,其中84年4月28日至29日亡233老山方向亡156,其他方向亡77人。

      五下面转一段我手头有关五十军的资料:

      1战前情况:50军的三个师由南方乙种师扩编为南方甲种师,新增编连队35%,新补充兵源48%,新提干部24%,新增战马41%,新增气车27%,部队开始政志动原,邻战训练,和物值准备!

      首先149师奉命到云南方面做战!(战时归13军指挥)

      50军则带领148师和150师,并指挥58师和成都军区的独立坦克团2营赴广西方面做战,归广州军区挥!!!!!!!!!! 部队沿川黔铁路(58师沿京广铁路)向方向开进。共经14天先后进入战区集结地域。各部队均是随到随投入战斗。

      各部队2月27日开始,先后进入战斗,至3月16日撤回入境完毕。在广西方向,148师率442团、师炮兵团在板烂以南地区执行了进攻作战任务;其443团、444团配属友邻执行了攻占谅山的作战任务。150师(欠炮团)配属友邻执行了高平以西地区的清剿任务。军前指率58师(欠炮团),加强123师炮团执行了攻占重庆地区的作战任务。在云南方向,149师配属炮兵18团、116团100迫击炮连、昆明军区坦克团3营(欠7连),并指挥32师95团,执行了歼灭316A师主力于沙巴地区的作战任务。

        全军共歼敌4525名(毙敌3585名、俘敌49名),并歼灭敌军主力316A师于沙巴地区! 缴获敌武器弹药、军用物资一部,攻占敌县城两座。

      有关150师的的损失,我手头确无太多资料,似确有营级单位损失惨重,但大部分所闻都是一个营,而不是两个营。

      • 家园 记得88年左右的一期,解放军画报,上明确讲了79年牺牲4还是5万

        大家兴趣的可以去图书馆翻翻,确切实哪一年那一期我记不住了

      • 家园 再补允一点,有关越军都是地方部队的说法,也不对。

        孔方弟 : 2005-2-24 23:29:28??

        1978年7月,越军把越北的第1军区,划分为两个军区。第1军区与我广西省接壤,第2军区与我云南省接壤,主要担负对我作战的指挥。在这两个军区内又分别增调2~3个野战师作为骨干力量。并加强各省军事指挥部(相当于级纸指挥机关),下辖有独立团。县有独立营。在要点上设立公安屯。在与我广西、云南接壤的边界越方一侧,加紧进行作战准备。进行与党为敌的政治教育。研究了与我军作战的具体战法和作战方案。越军总政治局在对华作战教育提纲中要求,“把主力、地方、民兵三种力量结合起来;大打、中打、小打相结合”。并强调“一线取胜”,“边境取胜”,说诱敌深入是错误的。“不允许放弃一个乡、一个县、一个省或一座城市”,在作战指导思想上,“既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又要保卫士地,这两个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越南军方认为“中国军队武器比我们差,军队人数比我们多”,故要求“发挥综合力量,进行全民战争。”要求“首战告捷”,“打败战略第1梯队”。

        越军当时在东线就有十一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中越边境一线越军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后勤组等。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其中位于高平的346师被称为“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77团,851团,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位于同登的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该师原驻南方,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西线的越军第2军区辖第345师、316师、316A师、344师(生产师)以及省、县(市)队、公安屯等地方武装共约55,000余人。

        转自超大“小利肥刀”:

        在79年反击战之前,越军就已经把边境地区的地方守备部队用主力部队替换下来。

        1979年中越开战前的越军部署情况!!!

        在广西正面的越军设有第一军区,下署有陆军部队11个师零9个旅,团.这些部队分成两道线来设防.

        第一道防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等地区.在这一道防线上,越军部署了主力部队的6个师零6个团.其中:

        325B师 位于先安地区

        338师 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

        3师 位于谅山地区

        473师 位于谅山地区

        304师 位于北山地区

        346师 位于高平地区

        224团 位于河桧县地区

        高平省567团 位于重庆地区

        576团 位于茶灵地区

        广宁省43团 位于芒街地区

        49团 位于保乐地区

        越军的第二道防线是摆在河北省与北太省的有关地区.这道防线上越军投入了5个师零3个旅,团.其中:

        312师 位于太原地区

        431师 位于慈山地区

        327师 位于东潮地区

        329师 位于鸿基地区

        242师 位于锦普地区 (该师为海岛守备师)

        河北省196团 位于谅江地区

        经济建设总局38旅 位于东暮地区

        98团 位于陆岸地区

        此外,在中越边境的边防县上各自配备有1个独立营,越军还设有27个公安屯,连.

        这是广西方向的越军部署,来源是《许世友的最后一战》(注:大部被我军歼灭)

        西线云南方向 :第一道防线还有345师 位于柑糖,谷柳地区

        332师 位于宗梅地区

        305师 位于那马地区

        黄连山省 独192团 位于龙金,谷柳地区

        黄连山省 独254团 位于那马,班老地区

        谅 山 省 独123团 位于支马地区

        谅 山 省 独199团 位于靠矛山,长定地区

        莱 州 省 独193团 位于布多,巴丹地区

        莱 州 省 独741团 位于巴沙山,封土地区

        海 兴 省 独183团 位于纳隆地区

        第二道防线还有:316A师 位于平卢,封土地区 在沙巴 ,柑糖一带被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