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猫眼看夫子---《论语》中的幽默 -- 好猫如诗

共:💬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猫眼看夫子---《论语》中的幽默

    猫眼看夫子---孔子的幽默

    史书上的夫子是很严肃的人,但是也有他的幽默,这里拿出来抛砖引玉,没有任何贬低夫子的意思,只不过是看看先贤人性化的一面。

    《论语》里面,我记得的幽默只有三处,而且都和子路有关:

    1.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公冶长第五》)

    孔子有一次感叹地说,万一自己在中国无法传道,无所作为,那只好做个独木舟,到海外野蛮的地方归隐,默默无闻以终此生。到那时候,大概子路还会跟我一块儿走吧?大家都知道,子路在所有弟子中是最敬佩夫子的,听了这话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收拾东西就要出发了,孔子嘿嘿一笑,说别得意太早了,我逗你玩呢。估计子路此时的表情一定很尴尬。

    2. 子曰:“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第九》)

    这是孔子描画出的子路。如果现在遇见子路这样的人,是很有味道的;有侠气,讲话直,有点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没什么心机,宋江想打一个鬼主意,就往往被李逵叫开了。孔子弟子中,子路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当然,子路有学问,他并不像张飞、李逵的粗鲁,但个性豪迈,慷慨尚义。孔子说他,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中人穿了皮袍的――大陆北方冬季严寒,非穿皮袍不可,至少穿羊皮,高级的穿狐皮,貂皮、灰鼠,相当贵的――站在一起。“而不耻者”,他没有自卑感,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魄不容易养成。子路听了高兴得天天念这句话,孔子大概是听烦了,又给子路泼了一盆冷水:这都是应该做的,刚夸你两句,你就臭美!这次子路大概要晕倒了。

    3.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第六》)

    终于轮到子路报仇了,孔子不知道哪天犯糊涂,背着大家找卫国的皇后南子幽会---南子是当时出了名的美女---照历史上记载,孔子见南子,南子对他恭敬万分。历史的记载,男女相见,中间挂一幅珠帘,南子穿了国家的大礼服,在帘子里面向孔子跪拜,非常尊敬孔子,这也是事实。但是子路不高兴了,本来弟子们都自怀疑夫子要窃取卫国的君权,现在做出了这等事,那还了得!估计子路在院子里当场揭破这件事,还揪着夫子的胡子逼他坦白,说了一些很是粗鲁的话,逼得孔子当着大家的面对天发誓:我最讨厌的就是男盗女娼,弑君夺位,我要是做了这种事,老天阉了我!老天阉了我!

    师生关系做到这个样子,也算是情趣盎然了。

    顺便说一句,后来夫子和南子分手,闹得很不愉快,那句著名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就是说南子的。

    另外还有一处,是《史记》中说的,《论语》里面没有记载:说的是孔子在郑国走丢了,他的徒弟到处找他。孔子最忠心的弟子有三:颜回、子路、子贡。这里我个人认为,颜回和孔子的关系属于“识英雄,敬英雄”的心心相印型,子路对孔子更多的像狗对主人的忠诚(没有丝毫不敬的意思),真正在内心敬佩孔子,又能够真心体会夫子教义的,只有子贡一人。这个人的政治才能也是弟子中最出色的。--扯远了,且说这子贡在城里到处乱转,逢人便问:你看见夫子了么?你看见夫子了么?终于有人告诉他:我看见东门站着一个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子贡一下子就找到了东门避雨的孔子,想必这会子已经是狼狈不堪了。子贡告诉老师:这里的人说您长得像条狗呢。孔子居然不生气,还笑着说:“外表算不了什么,说我像一条找不着家的狗狗,真是太贴切了!”

    [IMGA]http://sousuo.shuku.net:8080/novels/children/czhzhzpj/kongzsh/039.gif[/IMGA]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