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才与德的较量 (原创) -- zzw78

共:💬2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才与德的较量 (原创)

    最近流连网上,看到不少妙文,其中数篇与史可法有关。史可法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民族英雄,其争议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在其死后便一直存在的,如李天根认为史可法在拥立福王为帝一事上未能坚持原则,一争到底。“其可有重于选君择相事乎?或曰:“不可”,然其已屈服。或曰:“可”,然其已从之。”张岱认为南明军事上的失败史可法负有责任,“江淮是为南北要道也,虽其殉难何以当之?”昔日的幕僚阎尔梅更责其一意退保扬州,战略上保守,军事上无所建树,曾作诗讽曰“左右有言使公惧,拔营退走扬州去。两河义士雄心灰,号泣攀辕公不驻。”(见顾诚《南明史》)今人的批判更加刻薄,但综合来讲,争论要点有三: 第一,军事上的无能; 第二,政治上的摇摆不定; 第三,宁可玉碎而导致“扬州十日”。

    在这三点中,争论最大的是“扬州十日”,不少人认为史可法的名节是建立在八十万小民尸体上的,既然没啥军事能耐,守城也难有实质战果,还不如自杀算了。关于这一点,我曾在某论坛写过几篇文章,(其时“拥史”与“反史”两派在大论战,主题与回复竟达七页之长,可为一观。) 我的论点是,第一,任何历史人物都有局限性,大明的人为大明死节,是符合当时的价值观的。(当然,现在看来是荒唐了) 第二,瓦永远不能变成玉,若保存下来也不可对它抱以“东山再起”的期待;玉的价值就在于该碎的时候碎掉,让人听到那清脆的一声,至于可以惊醒几个看客就是天命了。Anyway,这一点争议太大,而且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顾请“反史”派诸兄手下留情。

    今天我要讨论的是另外两点,史可法军事上的无能和政治上的摇摆不定。说句良心话,我认为这两个评价都是中肯和正确的。史可法确实在军事上的战略眼光和应变能力上较差,指挥各方将领的手腕又不够圆滑。就军政才略而言,史不逮同时的名将李定国和郑成功远矣。但是,因为史可法军政能力上的不足,就否定其作为民族英雄的地位; 或者说因其才不足而否定其德,就并非评价历史人物正确态度了。

    早几天重温了一次<<神雕侠侣>>,里面郭靖的一句话令我深思,“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并非敬我武艺,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我想,即使郭靖是武功低微的一界草民,评他的所为,也配得上一声“郭大侠”。史可法才智不逮不假,但他是抱与城携亡之志,以必死之心守城的,冲着他那股杀身成仁的精神,也配得上“民族英雄”这四个字。

    若要我评论一下史可法此人,我会说,史阁部之类,英雄也,但可以傲风雪而不可以任栋梁。

    诸葛亮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看来,史可法也看不透。想不到,今天的人倒看得如此通透,嘿嘿......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