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 顾剑

共:💬14 🌺1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如果单就军事指挥艺术而言,个人认为亚历山大元帅即便在二战英军将领中,也还算不上独占鳌头。我更推崇斯利姆。但称亚历山大为英帝国的精华,却一点也不过分。他出身贵族,毕业于哈罗公学,然后从军,从排长到战区最高司令,担任过每一级别指挥职务的正职,即便在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年代,还参与过三场战争,其作战经验之丰富,在各主要交战国的所有将领中,恐怕都无出其右者。(也许只除了象当年我们中国这样连年战乱的国家,正不知该赞呢还是该叹) 。

    1。从早年到一次大战

    哈罗德-亚历山大,1892年生于伦敦。大概不少战史爱好者知道他家是世代爱尔兰贵族,其实从渊源来说,亚历山大的家族来自苏格兰,是斯特林伯爵Stirling的一支,在英王詹姆斯一世的世代移居爱尔兰,所以是北爱尔兰亲英的家族,当时是平民。家族真正发达,是1772年詹姆斯-亚历山大加入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方发了财,回到北爱尔兰建起卡尔顿城堡Caledon,并且从政。1801年詹姆斯-亚历山大受封为伯爵,进入爱尔兰上议院。亚历山大元帅的父亲,是第4代卡尔顿伯爵,母亲是诺伯利Norbury伯爵的女儿。哈罗德在兄弟4人中排行第3。按照古来欧洲贵族的通常习惯,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的儿子,一般都以从军或者作教士为职业。哈罗德-亚历山大也不例外,1898年6岁时他的父亲去世,1906年他14岁上哈罗公学。懂英国近现代史的都知道,英国上流社会的精英教育,大学要么牛津,要么剑桥,中学呢,也是两所,要么哈罗公学,要么伊顿公学。1911年亚历山大从哈罗毕业进桑赫斯特军校。桑赫斯特在英国的地位,相当于西点之于美国。亚历山大那一届不到一年就毕业了。在这两所学校里,他的功课都是一般般,但是擅长体育运动,而且跟巴顿在西点一样,都是与军事有关的功课(象骑术,枪术,队列)特别好,语言,法律,历史这些文化课一塌糊涂。最终从桑赫斯特毕业的时候,172人中排名第87。1911年亚历山大加入军队,他挑选的团,理所当然地是精锐的英国近卫军,而且是近卫军中新成立的爱尔兰近卫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亚历山大获得中尉军衔,随爱尔兰近卫军团第一批赴欧洲大陆参战。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世纪初英国陆军的情况,因为亚历山大是在这个背景下接受军事教育的。20世纪初是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代刚过去不久,英国人傲慢,自信,有进取精神,并且野心勃勃。英国陆军则奉行精兵主义,当时的英国陆军素质,应该是全世界最精锐的,他们自信自满,技术过硬,并以从军为荣。可能大家一般的印象,总认为当时英国海军天下第一,而德国的陆军是素质最高的,其实单就士兵素质而言,德国陆军还真的不如英国。别的不说,英国是欧洲列强中唯一实行完全志愿兵制不搞征兵的国家,是完全的职业化军队,他们人数没有法国德国那么多,但是训练和技术出色,而且比法国德国更有作战经验:从19世纪后期的克里米亚战争,印度大起义,到世纪末的布尔战争,镇压马赫迪起义,虽然大家看史书总强调英军遭受这样那样的失败,但是最终这些战争还都是以英国人胜利告终。这段时间,法国和德国都是无仗可打,美国内战后保留的那支小型军队,则忙于在边疆欺侮印第安部落。当时英国普通士兵和军官的自豪和尚武精神,也反映了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风貌,这一点,大家看去年的“四片羽毛”那个电影就能看出来。但是这些战争,都是小型的殖民战争,它锻炼的是英军小规模的战术经验和素质。在大兵团作战艺术方面,英军跟德国的差距就出来了:德国从毛奇时代就建立了先进完善的总参谋部制度体系,而英军的总参谋部在亚历山大从军的1911年才建立起不长的时间,而且没有大兵团指挥的完整理论和经验可言。

    1914年大战爆发的时候,英军的优势和弱点都很鲜明。亚历山大的爱尔兰近卫军团1营,是1000人的齐装满员部队,渡过海峡时英军中典型的情绪,不是紧张不安,而是兴高采烈,就象去参加一场板球比赛一样,最大的担心,是生怕到欧洲大陆之前,战争就会结束,自己捞不到仗打,错过立功扬名的机会。他们深信,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一次大战爆发于1914年8月,英国向大陆派出的远征军,最初是1个集团军规模,总司令弗伦奇爵士(French,很恰当的名字) ,下辖黑格将军的第1军 ,格里尔森的第2军(James Grierson,后来是史密斯-多林将军接任Smith-Dorrien) ,和艾伦比的独立骑兵师(Allenby,一战后期的英军名将,耶路撒冷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的营隶属于第1军2师第4近卫旅。英军在法国勒芒Le Mons附近展开,掩护法军最左翼的Lanrezac将军的第5集团军,1军在左2军在右,所面对的,正是德国克鲁克Kluck的第1集团军,施利芬计划中最关键的“强大右翼迂回,袖拂海峡”中的右翼尖端部分。英军初次与德军交战,德军的人海特别密集,英军则经验丰富,早已在过往的战争中学会避免这种徒增伤亡的做法,而且英军步兵素质优越,临战沉着,轻武器火力精准。但是英军的炮兵比德军差得远,伤亡大量来自德军的野战炮火。英军虽然经过几次防御战逐步后撤,但是很大程度上是跟友邻法军阵线保持一致,而且撤退秩序不乱,并不落下风。退过马恩河以后,向德国第1集团军暴露的右翼发动反击。这就是马恩河战役。1914年10月,德军又开始进攻。在第一次伊普雷Ypres战役期间,亚历山大晋升连长,获得上尉军衔,在这次战役中大腿和胳膊被炮弹炸伤,回国修养。1915年秋天回到前线。后来又在爱尔兰近卫军旅当中,晋升营长,每次晋升都是因为作战勇敢表现突出,而他周围当初一起参战的职业军人,也越来越少了,大量被征召的新兵被补充进来。在一次大战的4年中,亚历山大除了在英国养伤的几个月,从来都是出入于前线枪林弹雨,根本没有在司令部当参谋的经历。在二战的著名将领当中,这样的一战履历也是极罕见的。这几年有几次战役可能对他日后担任高级指挥有所启示:一次是1915年9月的英军卢斯Loos攻势,当时他所在的近卫师属於英国远征军总预备队第6军(Haking将军) ,当攻势发展到高潮投入总预备队时,英军高级参谋部的无能马上表现出来:接近前线的道理一片混乱,交通堵塞,花了2天时间才从集结地点到达前线,结果错过战机,预备队未能突破德军第2道防线。1916年黑格接任远征军总司令以后,为减轻法军在凡尔登的压力发动索姆河战役,亚历山大所在的近卫师又是预备队,这次投入的时机又晚半拍,还是未能突破德军后续防线。这些亲身经历教会亚历山大:第一要注意预备队投入时,控制自己战线后方的秩序,第二是冬季泥泞季节不宜作战。这些教训,二战他在地中海战场注意得很好。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与德国媾和,德国抽调东线主力,在美军主力投入西线之前,发动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迈克尔行动” ,企图一举奠定胜局 。此时已是近卫军营长的亚历山大作为预备队调上前线,填补防线空白。这是近卫军战史上最惨的一战,近卫旅边打边退,旅长眼睛被毒气暂时熏瞎,27岁的亚历山大代理旅长,旅下面三个营,其中爱尔兰近卫营打到每连只剩40人,而第3寒溪近卫营和第4掷弹兵近卫营伤亡到不得不合并建制。但是最后英军还是挺住了,“迈克尔行动”没有达成一举定乾坤的目的。爱尔兰近卫团的一战团史,是出自英国大诗人作家,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基普林的手笔,因为基普林的儿子也在这个团阵亡。在团史中,基普林不止一次单独提到亚历山大的武勇。亚历山大从1914年的排长,四年的时间因功升到营长并短时间代理旅长,也算战争的幸运儿了。

    元宝推荐:电子赵括,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像因为大家都没上来,居然可以坐到顾剑兄精品贴的沙发。
    • 家园 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续完)

      7。简评

      在盟军的将领中,亚历山大可以算是英国版的艾森豪威尔,但无论职责还是履历,军事色彩远重于政治色彩。他担任盟军的高级指挥官有两个优势:首先亚历山大的作战经验比任何人都丰富,少年从军到战区最高司令官,排连营团旅师军,一个台阶不落地爬上来,而且从来都担任正职,这种经历无疑给他的意见增添了份量,所有盟军将领都不得不尊重。这比艾森豪威尔的先天条件要优越。第二是因为出身和教养,亚历山大个性不那么严厉,比较善於妥协,所以是指挥多国部队的理想人选。地中海战区部队里,除了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印度(包括廓尔喀兵)这些英联邦军队,还有法军,波兰军,巴西还有一个师,日裔美国人组成的442加强团和100营也在意大利。在缅甸,还跟中国远征军合作过。指挥联军,政治技巧比军事能力更重要。不过也不是所有同事都喜欢亚历山大。史迪威就对亚历山大不感冒。因为史迪威气质上是个典型的美国平民,跟亚历山大这种英国贵族互相看着别扭,何况两个人共事的那短短两个月,都不是各自生涯中光彩的时候。史迪威在英军将领里,唯一看重的是斯利姆,除了因为斯利姆跟他一样是个斗士,我猜恐怕跟斯利姆的平民作风,和五金商人儿子,非军校毕业生,这些个人背景也有关系吧。

      从指挥艺术来看,因为敦刻尔克和缅甸的经历,亚历山大一度被认为是英军中防御战和救急的专家。不过他在战争中最多的贡献,是担任集团军群级别指挥职务以后。放在一个高层领导的角度来看,亚历山大基本上是放手让下级发挥自己的才干,很少干预。即便干预,也是以建议而非命令的方式。极少见到亚历山大否决部下已经下达的命令。总的来说,亚历山大是有点无为而治的倾向。在他手下工作是很舒服的事情,只要你不是他的参谋长。但是常常这也可以变为缺点:西西里两次改变作战计划(登陆地点和批准抢道) ,克拉克在罗马贻误战机,撤销道利和卢卡斯的职务。这些事情上,亚历山大都对属下过於软弱,控制得不够。

      在亚历山大亲自指挥的战役中,比如在突尼斯和意大利,亚历山大属於比较典型的英军谨慎合理,讲究战役平衡的风格。所以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欣赏亚历山大的战役指挥。拿他跟蒙哥马利,隆美尔,还有老对手凯赛林比较会很有意思:隆美尔是机动战大师,蒙哥马利是阵地战大师,这两个人的风格正好相克。亚历山大跟蒙哥马利相象,可是仔细看有又不同。蒙哥马利是战术大师,这点比亚历山大要强,但是他们两的战役观念不一样:蒙哥马利是传统派,集中兵力,一路突破,当然,这一路,必须是他自己指挥的那路,哈哈。从西西里,到意大利登陆,再到西线作战,蒙哥马利都是这么主张。亚历山大的观念,是两个拳头打人,他亲自指挥的战役,从来都有两个进攻方向,两支以上的部队,而且先发动助攻,等调动了敌方后备力量,再发动主攻。亚历山大的特色是协调,两路突击的时机配合一向掌握得很好,而且常常突然变化进攻点,常能达成战术上的出敌意外。他的缺点,是兵力不够集中,而且慢。这个慢,是他跟蒙哥马利的通病。

      而老对头凯赛林呢?你别看亚历山大是最终的胜利者,可是论将道,凯赛林正好是亚历山大的克星:凯赛林最擅长的是在战略上预测对手的下一步动向,而亚历山大,正正好好是行动最合理,最好预测的主儿。当然,我们知道古今中外很多将军,战后在回忆录里当事后诸葛亮,把自己描写得明见万里,洞察秋毫,天下无比,地上无双,什么事情都在自己预料之中,什么决策都是自己最合理。错误都是上头的,盟军的,物质的,不可抗的,自己即使打了败仗也是无辜的。(我写这段话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杜聿明) 。不过凯赛林当初跟隆美尔争论该不该守南意大利的时候,那可决非事后,当时OKW都不支持他,希特勒本人则持怀疑态度。在战役层次上,凯赛林特点是反应快,当然这跟德军基层官兵的素质也有关系,高层决策快,下级行动快。而亚历山大的盟军呢,恰恰是习惯慢半拍。但是这慢的半拍,也让盟军发挥物质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也可以说,亚历山大的风格,也未必不是凯赛林的克星。因此,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凯赛林基本料到亚历山大的进攻方向,可是形势所逼不得不应对亚历山大的次要方向进攻,亚历山大突然在凯赛林被扯开的空档发起主攻,达成战术突然性,可是发展胜利慢半拍,凯赛林以快打慢,封闭突破口,让亚历山大的部下吃尽苦头,可是亚历山大稳当,就是打不倒。打到最后,凯赛林全身而退,亚历山大继续前进,下一回合接着玩。这样的场面,在突尼斯,萨莱诺,安齐奥,古斯塔夫防线,戈特防线,上演了一次又一次。所以我觉得,看这两个人斗智斗勇,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起码比看隆美尔和蒙哥马利有趣,因为蒙哥马利和隆美尔的风格相克过於明显,基本都是蒙哥马利占上风。

      当然了,我以上的议论,是对两位对手个人风格的戏剧化总结,仅及将道。事实上,胜负的决定因素,还是物质实力,意大利的地形和双方实力对比跟西线不同。物质决定意识。地理,国力,军事思想形成的背景,这些严肃的话题,我都清楚,但却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我品评名将,渗透辩证法,但不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真理,但是写成文章,不好玩儿。

      还有一篇不好玩的文章,就是亚历山大的回忆录。他的回忆录编排很怪,先从西沙漠讲起,再倒叙回敦刻尔克和缅甸,又回到突尼斯,然后意大利。每一个时间段,先来一章历史,再来一章个人回忆,而两章内容很多重复。这大概是我看到的所有二战回忆录里面,最古怪的了。

      关于西西里,关于罗马,阿拉曼,20世纪初的英军,缅甸战场第一阶段,我对这些作战行动的议论,个人一孔之见,已散见于文中各处,就不再赘述了。

      (全文完)

      主要参考资料:

      Nicolson著 Alex: The Life of Field Marshal Earl Alexander of Tunis

      Jackson著 Alexander of Tunis as Military Commander

      Carver元帅主编的War Lords: Military Commanders of the 20th Century

      法拉戈的巴顿传记中文版

      D’Este著Patton: A Genius for War

      亚历山大回忆录

      凯赛林回忆录

      克拉克回忆录 Calculated Risk

      蒙哥马利回忆录

      布莱德雷回忆录 A Soldier’s Story

      赞格尔回忆录 Neither Fear Nor Hope

    • 家园 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续5)

      6。征服意大利

      西西里之后,登陆意大利本土就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这是意大利地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亚历山大的参谋长,在西西里战役计划期间换成哈丁将军(Harding,战后50年代担任总参谋长晋升陆军元帅) ,麦克里里外放,任第10军军长。总的意大利作战计划,还是亚历山大“两个拳头打人”的思路:蒙哥马利担任助攻,先于9月3日在足尖部分卡拉布里亚登陆,等德军被调动起来,真正的主攻,来自克拉克将军美国第5集团军,9月8日将在萨莱诺登陆。萨莱诺这个地点,在意大利半岛小腿胫骨中间,靠近意大利南方大港和历史名城那不勒斯。这是亚历山大亲自选定的。克拉克原本建议比那不勒斯更靠北,更接近罗马。而蒙哥马利呢,以一贯自我中心的风格,当然建议第5集团军更靠南,好支援他的第8集团军。亚历山大否决了两位下属的建议。拟议中美军82空降师奇袭罗马,也是克拉克极力主张,亚历山大有所怀疑,但还是批准了作战计划。其实克拉克的个性,一直是极富冒险和进取精神,他在北非担任艾森豪威尔的副手的时候,曾经几次化妆深入中立地区甚至敌国,与敌方代表进行秘密接触,勇敢精神是毋庸置疑。但是克拉克的问题是作战经验不足,手下又没有得力的部队和将领。他的第5集团军,虽然号称美国集团军,其实主力是麦克里里的英国第10军,包括英国第45,56步兵师和第7装甲师。这是久经战阵的精兵强将。另一个军,是道利Dawley将军的美国第6军(36师“德州佬”和45师“雷鸟”)。Dawley绝对是个糟糕的任命:如果以人划线,道利原本不是艾森豪威尔,巴顿,克拉克,布莱德雷这条线上的人物,巴顿当初西西里作战就不要他,特为换成布莱德雷的第2军。道利是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麦克奈尔中将极力推荐的,而克拉克曾经当过麦克奈尔陆军地面部队司令部的参谋长,所以驳不过老上司的面子。亚历山大和艾森豪威尔对道利的经验和能力都有保留看法,所以克拉克安排李奇微当第6军副军长。9月8日,克拉克的第5集团军5个师在萨莱诺登陆,英10军3个师在北,美6军2个师在南。

      凯赛林的部署,是用76装甲军的第26装甲师和29装甲掷弹兵师牵制蒙哥马利,在第8集团军面前缓慢后退,尽量拖延蒙哥马利北上跟克拉克会合的时间,以第14装甲军的15,16装甲掷弹兵师和戈林师,反击萨莱诺滩头,同时第1伞兵军(第2伞兵师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 屯兵罗马周围,处理意大利投降带来的麻烦。罗马机场马上被德军抢占,82空降师副师长马克斯维尔。泰勒将军化装潜入罗马,观察到82师原订空降登陆场已在德军严密防卫之下,立刻发回密电,取消了计划中的空降行动。萨莱诺登陆战一共打了8天,盟军形势一度非常危急,克拉克其实倒是满有想象力也挺大胆的,他坚持在美军登陆地段不进行炮火准备,想依靠奇袭制胜。但是他没有经验,结果奇袭不成,滩头阵地周围的环形高地防线尽被德军占领,左冲右突也打不开封锁线,英美两军之间接合部被德军分割,伤亡惨重。英国第10军的形势比较稳定,危机来自道利的美国第6军地段,克拉克焦头烂额之下,一度提议要把美军从滩头撤出来,转运到英军的巩固阵地去,换句话说,几乎就要认输了。在这种危急时刻,亚历山大当年处理敦刻尔克和缅甸危机的经验就显出价值了。虽然作为集团军群司令,登陆场具体指挥不归他管,但是他这次的确在指挥层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役期间,亚历山大与盟国海空军指挥官天天见面,协调海空火力支援问题,又出面要求从英国本土抽调战略空军的3个轰炸机大队,直接支援滩头,把当时路过地中海,向缅甸战场运送坦克的一支护航运输队截下来,直接送到萨莱诺,甚至把没有去罗马空降空出来的82空降师2千名伞兵,直接空投到美军滩头阵地来加强防守。最关键的决策是,亚历山大打消了克拉克退出美军滩头的想法。他是对的,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因为蒙哥马利已经从南方前来解围了。凯赛林看到盟军两个集团军即将合拢,也不敢恋战,9月17日德军开始撤离。第5和第8两个集团军会合以后,形成一条绵密战线,沿意大利半岛缓慢向北推进。美国第6军军长道利被撤职,继任者是卢卡斯将军。

      盟军到10月1日才占领那不勒斯港,整个9月下旬和10月份,都在慢慢地向北推进。德军撤退到罗马以南150公里左右,在预先依托一系列山地和河流障碍构筑好的古斯塔夫防线固守。盟军全面进抵古斯塔夫防线,右翼英国第8集团军在桑格罗河停下,左翼美国第5集团军甚至还没到达古斯塔夫防线的加利格里亚诺河和拉皮多河停下。这条古斯塔夫防线的关键,在第5集团军地段靠近海岸的卡西诺山,这座山控制了通向罗马的利里河谷和6号公路,为必争之地。整个11和12月份,盟军在防线前面一筹莫展。

      1943年年底,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都离开意大利战场,去欧洲准备来年的“霸王”作战。利斯晋升第8集团军司令,而地中海盟军最高司令,由英国中东司令梅特兰。威尔逊出任,亚历山大仍旧是15集团军群司令,这时又加了一个“意大利军事总督”的头衔。盟军计划在古斯塔夫防线背后的安齐奥登陆,前后夹攻一定能突破古斯塔夫防线,直捣罗马。这个任务交给卢卡斯的美国第6军。计划的概念本来不错,可问题在於登陆的兵力只有两个师(彭尼的英国第1师和特拉斯科特的美国第3“马恩河”步兵师) ,一方面运输船只有限,另一方面盟军高层过於轻敌,以为在背后一登陆,德军正面防线的补给大动脉受威胁,吓也给吓跑了。为了支援安齐奥登陆,事先吸引德军兵力,亚历山大还是先佯攻后主攻的“两个拳头打人”的办法,防线正面先由第5集团军对卡西诺山和利里峡谷进攻。不过这次第5集团军也不完全是佯攻,克拉克至少有两个目标,一是希望突破利里峡谷,进到能够直接对安齐奥实施战斗支援的距离以内,二是吸引德军主力注意。亚历山大知道凯赛林手里的预备队不多,而且没有空中侦察,猜不出盟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即便突破防线的目标达不到,起码把德军预备队拖进来的目标,应该能实现。克拉克的集团军,除了预定登陆的美国第6军,从西海岸向内陆的作战序列,依次是麦克里里的英国第10军,凯斯的美国第2军,和朱安的法国远征军。其中美国第2军36步兵师负责进攻卡西诺山正面接近地,敌前强渡拉皮多河。这是一支作风强悍的部队,原先是德克萨斯国民警卫队。(师长沃克将军Fred Walker,跟欧洲战场上巴顿手下的20军军长,1950年朝鲜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不是同一个人,那个名字是Walton Walker)。防守卡西诺山脚下接近地的,是德军第15装甲掷弹兵师,沃克的36师付出重大伤亡,猛攻不止,轮番派上去的步兵团,打残了两个,而德军15师甚至都没有向军部请求增援。美军伤亡如此惨重,以致战后美国国会还专门就这次战役,针对克拉克和沃克进行听证,看他们是不是玩忽职守,漠视士兵生命。

      1月17日美军主攻开始以后,凯赛林一开始有些迟疑要不要派预备队,因为他也害怕亚历山大会乘机在战线背后登陆。卡西诺山算是高枕无忧,但西海岸英国第10军突然由助攻变为主攻,渡过加利格里亚诺河,建起一个桥头堡。德国守军第94装甲掷弹兵师的两个团发生恐慌,眼看防线摇摇欲坠。凯赛林命令总预备队伞兵第1军军长施莱姆将军,率领第29,90两个装甲掷弹兵师开上前线稳定局面。这样,亚历山大诱敌的目标,算是达到了。

      1月22日卢卡斯的美6军两个师在安奇奥登陆,所面对的,只有一营德军。此后两天,凯塞林和德军各级指挥官显示出惊人的精力和速度,登陆当日,凯塞林命令罗马的德国空军司令波尔Pohl用第4伞兵师和戈林师封闭滩头,同日,把第1伞兵军军部和29装甲掷弹兵师抽回来驰援安奇奥,之后陆续从各单位抽调的师团包括第3,15装甲掷弹兵师,71步兵师,26装甲师。盟军凌晨登陆,到下午,凯塞林已经可以相当自信,德军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第2天,德军防御线完全成形,不仅没有丢掉公路东侧的制高点阿尔班山,而且连海岸附近的公路也保持畅通。1月24日,马肯森将军的第14集团军司令部来到滩头,统一指挥德军各部队。这样,登陆两天之内,凯塞林的新防御系统已经就绪:以维廷霍夫第10集团军固守防线正面,以马肯森第14集团军保卫后方的安奇奥滩头阵地。

      1月23日安齐奥登陆的第一个白天,亚历山大就在滩头,当天夜里离开的时候,以为卢卡斯会积极扩张阵地。1月25日又去滩头视察。他才觉出卢卡斯行动太慢,贻误战机,但是作为总司令,他又一贯不愿干涉下级指挥官的战术自主权。作为集团军群司令,他只是督促古斯塔夫防线正面美军再集中力量,对卡西诺山发动一轮猛攻,希望可以突破利里峡谷。1月24日到2月11日的这次进攻,被称为“第一次卡西诺之战”。此战德国守军换成了巴德将军Baade的第90装甲掷弹兵师,而美国第2军的第34“红牛”,36“德州佬”两个步兵师几乎失去战斗力,亚历山大不得不收缩第5集团军的防线,让右翼第8集团军的印度第4师接防。月底安齐奥的第6军发动进攻,但是战机早失,根本无法突破德军滩头防线。亚历山大1月31日视察第6军,对卢卡斯深感不满,但是他顾虑盟友面子,还是不愿意出面撤销一个美国将军的职务。亚历山大跟集团军司令克拉克讨论了3天,要克拉克出面撤卢卡斯的职,克拉克不愿意。这样,亚历山大能做的,只剩了拼命再攻古斯塔夫防线正面,希望突破,至少也能减轻安齐奥滩头的压力。

      亚历山大亲自协调,发动第2次卡西诺之战。这次,他干脆从东边抽调第8集团军部队给克拉克,用印度第4师,新西兰第2师组成临时新西兰军,交给克里特岛和北非诸战役的老将,一次大战中维多利亚十字章获得者(英国最高战功勋章,相当于美国的国会荣誉勋章) ,新西兰将军弗赖伯格,来进攻卡西诺山。其中新西兰师攻山下的卡西诺城,仰攻卡西诺山的,是图克少将印度第4师属下,骁勇善战的廓尔喀部队。廓尔喀人是印度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拉普特部族,吃苦耐劳,生猛无畏,除了标准装备,还佩带廓尔喀弯刀。这次,英军就是想借重廓尔喀部队的山地战技巧。除此之外,亚历山大还调来战略轰炸机部队,对德军防线进行地毯轰炸,将卡西诺山顶上的修道院,炸成一片废墟。这座修道院,公元6世纪初,由本尼迪克特修会的创始人,圣本尼迪克特初建,不算内部的艺术品,建筑本身就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亚历山大认为,德军一定会把这里作为据点,至少也是炮兵观察所,从这里指挥德军炮火,防线正面盟军的任何调动都无所遁形。所以,在减少伤亡和战役胜利的需要面前,再珍贵的历史文物,也无足轻重。这个考虑是正确的,但是他不知道,德军倒真的没有利用这座建筑。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保护文物,至少凯赛林在意大利的整个期间,的确保护了不少文化名胜,(他本人是巴伐利亚的天主教徒) ,而且战前德军把修道院里面可以移动的文物,都打包秘密移交给了梵蒂冈教廷。除了这个原因,恐怕更主要的作战考虑,是这个建筑太显眼,盟军如果轰炸这儿,里面的人就都报销了,而在山头其他地方建立炮兵观察所,效果一样好,没有必要打这座千年古刹的主意。所以,德军不但没有进占修道院,甚至派岗哨禁止部队和散兵游勇接近建筑的一定范围之内。但是盟军不知道这些,想当然地以为这里是德军据点,结果一顿重磅炸弹将这里变为瓦砾场,很多在修道院地下室避难的平民被活埋。应该说,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是残酷战争中一个残酷的误会。单从作战上看,其实盟军也得不偿失:山顶修道院和山下城镇里的连片废墟,正好给德国守军提供了比原先建筑物更佳的防御阵地,这在斯大林格勒巷战中,早已证实了。当初炸平修道院,是师长图克和军长弗赖伯格层层建议的,到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那里被否决,因为克拉克持反对意见。最后由亚历山大亲自拍板轰炸。

      盟国空军地毯式轰炸,的确使德国守军伤亡惨重,甚至不少德军士兵在工事里未受伤害,却被震晕了动弹不得,至於被震聋更是不胜数。但是这次德国正好换防,第90掷弹兵师还未撤出,精锐的第1伞兵师“绿魔鬼”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绿魔”顽强作战的精神,甚至连廓尔喀山地兵,都无法克服,第2次卡西诺战役,又以盟军失败告终。

      2月中旬,德国第14集团军在安齐奥大反攻,卢卡斯虽然进取精神不足,但是巩固滩头阵地的功夫是做足的,美军承受了主要压力,在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下,顶住了这次进攻。此战之后,卢卡斯终於被解职,安排了一个第5集团军副司令的闲差。最终改变克拉克看法的,是亚历山大暗示,如果因为卢卡斯的关系,丢了安齐奥,克拉克自己的职务也保不住。3师师长特拉斯科特继任第6军军长(战争结束后,巴顿因被指责有亲纳粹倾向被调任15集团军司令以后,特拉斯科特接替巴顿出任第3集团军司令)。丘吉尔在战后的著作中,认为卢卡斯早该被撤职,高层太心慈手软。3月15日,新西兰军投入三个师再攻卡西诺,这是第3次卡西诺战役,这次,德国第一伞兵师完全接替了第90装甲掷弹兵师,新西兰军的攻势又告挫败。新西兰师代师长基彭伯格Kippenbeger少将双腿被地雷炸断。此次战役后,新西兰暂编军解散。丘吉尔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卡西诺山,为什么一次次强攻都拿不下来,为什么不可以迂回过去呢?亚历山大不得不向他解释:山地战跟坦克战不一样,部队必须轻装,非常依赖山间一两条道路补给。所以象卡西诺山这样的据点,扼守住交通要道,就算部队迂回过去,补给跟不上也没有用,所以据点一定要拿下来。

      这种僵持态势一直维持到1944年5月,地中海的雨季过去之后,亚历山大计划在春季发动总攻。这次,他的决心更大:整个英国第8集团军,除了留一个第5军在东海岸以外,主力尽数西调,接管卡西诺周围。西海岸最左翼的英国第10军从战线撤出来,从美第5集团军改归英第8集团军右翼,掩护半岛中部。亚历山大这次把突破口,选择在西海岸和卡西诺山之间,从左到右的战斗序列,左翼美国第5集团军中凯斯美国第2军在海岸,然后第5集团军属下朱安的法国远征军,英国第8集团军的加拿大第1军(伯恩斯将军Burns) ,英国第13军(科克曼Kirkman),这三个军主力突击利里河谷。再向右,第8集团军的安德斯Anders波兰第2军,正面进攻卡西诺山。英国第10军麦克里里,第5军内特利Keightley负责掩护战线其他部分。

      1944年5月11日夜间,盟军沿古斯塔夫防线全面进攻,2天以后,法军和英国第13军取得战术突破,卡西诺战线的德军第14装甲军军长赞格尔将军正好不在,德军后退。朱安将军法国远征军里面,除了一个第1自由法国师,其他两个师都是北非摩洛哥山地兵(第2和第4摩洛哥步兵师) ,论山地战经验,不在廓尔喀士兵之下。他们突入古斯塔夫防线内部,连续攻陷卡西诺山以北的几个山头,这样,卡西诺山被盟军从西北方向迂回。在卡西诺山正面,安德斯将军的波兰军,都是为祖国独立而战的苦难深重的战士,他们都是二战前的波兰军人,1939年9月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时,被苏军俘虏。苏军屠杀了其中两万多名军官骨干,这就是著名的“卡廷森林屠杀” ,其余的投入战俘营。这支波兰军的战士,包括军长安德斯本人,都是从苏军战俘营里释放出来编成的。1941年中,苏德战争爆发,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说服斯大林,把苏联战俘营里面的波兰人释放出来,共同打击德国人。1942年4月,2万6千余名波兰战俘被苏联释放,经乌兹别克的塔什干,运往英国殖民地伊拉克,在伊拉克编成两个波兰师:第3卡帕西安师Carpathian和第5克拉索瓦师Cresowa,加上辅助部队,波兰第2军到达意大利战场的时候,总数是两个师一个装甲旅,外加炮兵群,4万5千人。他们怎么找波兰人补充战斗损失呢?办法是吸收那些被迫在德国军队中服役的波兰同胞,也就是“解放战士”。到战争结束,波兰军从4万5千人,竟然扩充到11万人。但是安德斯作为1939年旧波兰的骑兵旅长和流亡政府的将军,已经回不去新的波兰了。他在英国渡过余生,死于1970年,但是一生从没有申请加入英国国籍。东欧剧变以后,现在波兰有很多学校和街道以安德斯的名字命名。

      (注释:关于卡廷屠杀,其实是个不确切的名字。卡廷森林只是三个万人坑之中唯一被发现的一个。据苏联解体后公布的档案,1959年3月3日克格勃首脑谢列平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一份绝密报告,提供了比较权威的数字:共处决21857名波兰人,其中在卡廷森林处决4421人,3820人在Starobelsk,6311人在Ostashkovo。其他各地零散处决7305人。三个万人坑只有卡廷在二战中被德军发掘了。这份文件现在保存在胡佛研究所,感兴趣的朋友,如果离湾区斯坦福大学近,可以去查) 。

      波军的第一次进攻又被海德里希将军的“绿魔”第1伞兵师击退。5月16日,波军第2次进攻,这次从北面迂回卡西诺山取得突破。至此,卡西诺山阵地仍然稳固,但是左右两翼和后方,已被盟军四个军迂回。5月17日夜间,德军伞兵们悄悄溜出“我们的卡西诺”,从盟军缝隙里安全钻出包围圈。他们是昂着头离开阵地的。这是第4次卡西诺战役。(关于施图登特和他的德国伞兵,将是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

      凯赛林急调安齐奥德国14集团军部队增援古斯塔夫防线正面,但是集团军司令马肯森将军犯了本位主义,放出26装甲师太晚,贻误战机,德军无法稳定有序地撤退,结果古斯塔夫防线背后两道预设筑垒地域(希特勒防线,和凯撒防线) ,都没能守住,加拿大第1军和英国第13军并肩挺进,24小时之内,伯恩斯将军就达成突破,几乎是行进间就突破了希特勒防线。同一天,安齐奥滩头的第6军终於发动向心进攻,经3天激战,5月25日突破。这就意味着,第6军在背后,盟军主力在正面,已经把德国第10集团军全部和安齐奥的第14集团军几个师,夹在中间,陷阱已经形成,捕鼠器就要合龙了。只要第6军再向内陆推进几公里,插入德军第10和14集团军的接合部空隙,把海岸平原边缘连接罗马和前线的补给大动脉6号公路切断,德军前线第10集团军将无路可逃。

      凯赛林下决心在最后一刻全身而退,他将手上最后一支预备队,Schmaltz将军的戈林伞兵装甲师调到两个集团军的接合部填补空隙,掩护第10集团军后撤。与此同时,亚历山大却不能控制他的下属克拉克。亚历山大明确命令克拉克用一支部队占领Valmontone山,切断6号公路,力图包围德军主力,军长特拉斯科特也是这么设想的,集团军司令克拉克却下令美军调头向北,等於是和撤退的德军平行开进,去抢占“不朽的城市”罗马。大概克拉克想用这座城市为自己赢得“不朽的”英名吧。错过全歼德军主力的大好时机,不仅亚历山大和美军其他将领感到可惜,就连远在缅甸的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蒙巴顿,都写信指责克拉克名利熏心,而亚历山大太纵容。其实克拉克完全不必着急占领罗马:凯赛林宣布罗马为开放城市,德军不设防,连台伯河上的桥梁也没有破坏;而且战前亚历山大就怕克拉克来这一招,曾经不止一次明确告诉他,罗马肯定是留给他克拉克的,不会有任何其他部队跟他抢功。有可能,克拉克脑子里真正计较的,是要抢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占领罗马吧?诺曼底之后,报纸头条哪里还能有罗马征服者的位置呢?无论如何,克拉克这次这个“为新闻而战” 的名声,恐怕是逃不掉了。

      克拉克自己也知道别人对他的举动是什么看法。在克拉克的回忆录里,他提出了三点辩解:(1)即便美军切断了海岸公路,德军也会从山间小路溜掉,而封锁所有山间小路是不可能的;(2)第6军左翼会暴露给德国第14集团军;(3)亚历山大命令里说是派“一支兵力”切断公路 ,他也的确派出了“一支兵力” ,只是这支兵力太小而已。我认为这全是在强词夺理:关于第1点,德军主力是一支有重装备有组织的军队,从海岸公路撤退,那还是一支有重装备有组织的军队;可是如果被迫从山间小道溜走,那叫做“分散突围” ,重装备没有了,弹药没有了,部队的组织打散了,单单逃出几万人来,有什么用呢?那是一群乌合之众,不是一支军队。所以,切断公路与否,有实质性的区别。第2点,“左翼暴露”,当时谁处於攻势?谁拥有战场主动权?谁在疲於奔命?暴露不等於德军就有能力加以攻击。战场上没有零风险的事情。第3点,根本是在玩文字游戏,明明是阳奉阴违。所以我觉得巴顿在西西里不是为头版头条而打仗,这次克拉克,才是典型的名利冲昏头脑。

      1944年6月4日,美国第2军85步兵师“卡斯特” ,88步兵师“蓝魔”开进罗马,亚历山大晋升陆军元帅军衔,时年52岁,只比隆美尔获得元帅军衔的时候大1岁。

      古斯塔夫防线,盟军从1943年10月底,打到1944年6月初占领罗马,将近8个月才拿下来。此后,德军主力未伤筋动骨,盟军还是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地中海雨季,和一道道河流山脉障碍。德军下一条防线,是半岛大腿中部的哥特防线。亚历山大和凯赛林各自在计划自己的“北亚平宁之战” 。亚历山大再次变化进攻点,这次不从西海岸突破,选在中间的佛罗伦萨和东海岸,因为佛罗伦萨拥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所以亚历山大秘密把英国第8集团军主力从半岛中部山脉,调到东海岸发动进攻,率先突破哥特防线,但是很快被德军挡住,随后第5集团军在佛罗伦萨附近发动进攻,也被德军挡住。9,10月间,盟军缓慢地把防线从佛罗伦萨北推到波伦那一线Bologna。在这期间,敌对双方的阵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凯赛林用莱梅尔森将军Lemelson替换了第14集团军司令马肯森将军。盟军方面,意大利战场必须为计划中法国南部登陆“龙骑兵作战“提供兵源。亚历山大极力反对抽调兵力,在他看来,欧洲主战场当初的诺曼底登陆当然是不可以反对的,但是法国南部登陆没有任何意义,应该取消。当然,他是意大利战场指挥官,没有一个指挥官愿意看到自己的部队被抽走的。但是反对无效,美国第5集团军的主力,美国第6军(特拉斯科特)和法国军(朱安)被调走,得到克里登伯格的美国第4军作为补偿,这样,克拉克手下只剩下了两个军(美国第2第4军)总共5个一线师,后来把第8集团军的英国13军拨给克拉克。英国方面,加拿大第1军被增援给西线战场上的加拿大第1集团军,第8集团军司令利斯调到东南亚战区当战区地面部队司令,英10军军长麦克里里升任集团军司令。1944年底,因为英国驻华盛顿的军事代表迪尔元帅病故(Dill是1940年远征军的第1军军长,短时间担任过帝国总参谋长,然后派往华盛顿) ,地中海战区最高司令威尔逊元帅去华盛顿接任,亚历山大升任战区最高司令,克拉克升任第15集团军群司令,留下的美国第5集团军司令的缺,从法国南部将第6军军长特拉斯科特调回来升任。

      作为战区最高司令,亚历山大的职责,除了意大利战场还包括巴尔干。1944年底意大利降为次要战场,作战行动也因为雨季平静下来。在希腊,又有麻烦要亚历山大去解决了。1944年10月,德军从希腊撤退,伦敦的流亡政府回到雅典。但是领导抵抗运动的希腊共产党,反对希腊流亡政府复辟,反对政府首相帕潘德里欧(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吧?他后来在60年代又当选首相,他的儿子,就是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大部分时间担任希腊首相的帕潘德里欧) 。希腊两派爆发武装冲突,大有演变成内战的趋势。英国,当然是支持流亡政府的,但是在战时,又不想让希腊人自相残杀,於是让亚历山大想办法,亚历山大的政治顾问,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亚历山大飞到雅典,从机场到英国使馆的路上,都是坐装甲车的,时常街道上会有人打冷枪。他马上从意大利调来第10军军部(新任军长Hawksworth)和两个师部队弹压局面,然后由麦克米伦代表英国政府调停两派,达成妥协,现政府首相下台,组成一个联合政府,推出一位两派都可以接受的人物,东正教大主教Damaskinos,这是,以摄政王的名义担任政府首脑。这样,希腊事态算是暂时得到控制,亚历山大把注意力转向1945年的意大利战场。希腊的局势,只是暂时平静,1946年共产党和政府爆发全面内战,延续到1949年,只是在美国的全力军事援助下,政府军才最终获得胜利。这段历史,挺象1945年到1949年的中国,只是胜负颠倒过来。

      意大利的最后攻势开始于1945年4月9日,结束于5月2日,这是战争的最后一个月,德军在意大利战场还有23个师49万人,对盟军的20个师53万人,人数基本相当,但是素质已不是去年的素质了。而且,党卫军意大利战场总指挥沃尔夫将军,1945年2月在瑞士和美国战略情报局的杜勒斯秘密谈判,接洽意大利战场德军投降,这件事,连凯赛林本人和接替他指挥意大利德军的维廷霍夫上将都听到过风声。盟军两个集团军共5个军从半岛中部左右两路突击,进抵意大利北部平原地带,摧枯拉朽,合围德军第1伞兵军于波河南岸,军长海德里希将军游过波河才逃出来(他是去年卡西诺的英雄,伞兵第1师师长,现在升任军长) 。本来,盟国领导人并未赋予意大利战场任何任务,亚历山大出於自己的主动性,自己计划了这场攻势,希望近两年的作战有个完满的全胜结局,而不是等待德国投降自动结束。果然,1945年5月2日,意大利战场德军总投降,早于德国正式投降几天。

      战后,亚历山大作为战争英雄,先后晋封子爵和伯爵,脱下军装,出任加拿大总督的荣誉职务,在加拿大过了6年清闲日子。期间,意大利的老对手凯赛林于1946年受审,辩护方请求亚历山大做辩方证人,亚历山大因为加拿大总督的政治身份,不便卷入诉讼,告诉法庭庭长,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来询问,但是不做正式证人。凯赛林的死刑判决通过以后,在野的丘吉尔觉得很不高兴,在国会提出质询,并私下里问亚历山大能做点什么。亚历山大对判决结果也不满意,写了一封信给在任英国首相艾德礼,特别声明凯赛林的德军在意大利战场是“fight hard but clean”( 信中原话) ,艾德礼把信转给在意大利的上诉法庭。后来凯赛林改判20年徒刑,不知道与此插曲有没有关系。1952年加拿大总督任满以后,亚历山大又应重新当选首相的丘吉尔要求,出任丘吉尔内阁国防部长两年,期间1952年6月曾经去朝鲜战场访问,当时朝鲜战场的联合国军司令,正好是克拉克。

      亚历山大于1954年退休。1969年6月,在温莎附近的Winkfield Lodge家里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77岁。

    • 家园 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续4)

      5。西西里

      西西里作战,最有意思的是作战计划数次变更。作为集团军群司令的亚历山大,对岛上两个集团军的具体指挥干预并不多。从5月12日北非胜利,到7月10日西西里登陆,之间不到两个月。其实盟军的作战计划是很早就开始制定的,巴顿当初在北非登陆以后就专心研究西西里计划,只是中间短期临时调去美国第2军救急而已。英国这边,作战计划也早有准备。连美军的指挥机构和部队,也是各个战役轮番的:美2军在北非作战同时,巴顿第7集团军准备西西里登陆,而巴顿的主力,原来其实不是布莱德雷的第2军,而是道利Dawley的美国第6军。西西里的同时,克拉克的美国第5集团军准备下一个意大利本土登陆,第7集团军结束了西西里战役,再准备更下一个法国南部登陆。巴顿从突尼斯回来之前,做了个特别的决定。他跟布莱德雷说,这一仗之后我认识你了,我可不知道道利的第6军能干什么,所以下一仗西西里登陆,我还要你来。於是巴顿向艾森豪威尔要求换部队,获得批准。事实证明这是个非常幸运的决定:西西里登陆之初,幸亏久经战阵的“大红1”在戈林师的反击面前站稳了阵脚,如果换了道利第6军的部队,后果不堪设想。以后来道利在萨莱诺登陆的表现,和第6军之缺乏经验,如果放到西西里,被戈林师一个反击,立马推到海里都有可能。

      最初的作战计划,亚历山大仍旧担任集团军群司令,全权负责地面作战,只不过番号从18集团军群改为15集团军群,下辖巴顿的美国第7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两个集团军分别在岛东南的锡拉库扎港和岛正西的首府巴勒莫港登陆,然后两路会攻岛东北尖端的墨西拿海峡。这样安排有它的道理:首先是后勤考虑,锡拉库扎和巴勒莫是岛上仅有的两个大港,这次登陆第一波就是9个师兵力,比后来诺曼底登陆的第一波还要多出两个师,必须要有港口才能支持两个集团军的大规模作战行动。其次是岛西边巴勒莫附近的机场群,盟军依赖空中支援,而空军从北非起飞,战斗机航程有限,无法在西西里岛上空做稍长时间的停留,所以空军司令特德将军,特别强调要占领岛西边的机场群。第三是海军的需要,坎宁安上将的地中海舰队,加上成千上万的运兵船,补给船,如果盟军集中一处登陆的话,势必要猥集于相当狭窄的海面,如果德军空袭,损失会很严重。但是这个计划也有弱点:兵力分散。所以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结束突尼斯作战,回来审定西西里战役计划时,都感到需要修改,这点上,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是一致的。但是亚历山大并不急切,蒙哥马利特别积极,他极力主张把计划改为,他的第8集团军在原订的东南登陆,占领锡拉库扎港,巴顿的第7集团军并肩登陆,但是没有港口,依靠海滩补给,两个集团军一同向正北进攻墨西拿,英军主攻,美军助攻,负责警戒英军的西侧翼,防止德军从西面进攻。亚历山大同意蒙哥马利集中兵力攻击墨西拿的观念,但是有些犹豫,因为这个计划有些过於损人利己,担心美军那里通不过。结果,巴顿倒是出乎意料地没有反对,反对最激烈的,是英国的海空军,因为这样一来,原计划里为海空军的那些考虑就全都没有了。最后,蒙哥马利的新计划在最高司令部的厕所里获得通过--蒙哥马利兜售自己的计划不遗余力,艾森豪威尔司令部的人当时都躲着他走,结果蒙哥马利把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史密斯堵在厕所里,就在厕所里讲解了一通他的计划,坚持立即面见艾森豪威尔,结果获得艾森豪威尔批准,但蒙蒂把海军的坎宁安,空军的泰德这些人,也全都得罪遍了。

      7月10日,盟军在西西里登陆。登陆之初,英军进展顺利,美军在海滩被戈林师的快速反击好好考验了一下,但是也挺过去了。德军的部署,岛上两个装甲掷弹兵师:戈林师在东边盟军登陆当面,第15装甲掷弹兵师在西,巴勒莫地区,其实凯赛林也预料到盟军原先的计划,两路登陆,所以一开始没敢动岛西面的15师。以戈林师加上意大利里窝那师Livorno反击美军,只用15师的一个战斗群阻击英军。等到判明盟军进攻方向,立即集中兵力,扼守岛东部海岸向北的公路和山口。蒙哥马利的邓普西第13军在右,利斯第30军在左,一开始顺利占领向北四分之一处的锡拉库扎,此时德军精锐第1伞兵师赶到,英军的进展立时停顿。蒙哥马利让30军抢占布莱德雷第2军的行军路线,企图借道美军地域,迂回德军防线。但是在西西里的东部山地作战,道路条件非常差,当时第2军的形势,是米德尔顿的45步兵师“雷鸟”在右(与英军相邻) ,艾伦的第1步兵师“大红1”在左,向北前进。整个45步兵师就只能依赖这一条124号公路。蒙哥马利原本可以让美军协助迂回当面德军,这样方便得多,但是非要这样挤占124公路,45师就只能有一条出路:从124公路原路退回海滩,再重新调到1师的左翼。英军也要调整部署。这样,不仅美军向北推进的道路只剩下两条,英军迂回的速度也要放慢,实际是得不偿失。这样做的原因,英国30军军长利斯战后自己说出来了“我们当时低估了美军快速推进的能力,所以要自己来做” 。而亚历山大批准了这个决定。这次,亚历山大绝对是过於纵容蒙哥马利,没有表现出总司令的权威。就连蒙哥马利也觉得亚历山大太软弱,后来有一次蒙蒂对巴顿就这件事亲口评论说“你干什么要服从这样的命令呢?要是我,我根本就不理睬。”无怪乎直接受害的布莱德雷勃然大怒,几十年后的回忆录里,耿耿于怀之心仍旧跃然纸上。

      巴顿可不这么想。他正好有个借口,即兴组织一个临时机械化军,让集团军副司令凯斯指挥,长驱直入向岛正西方打去,迅速拿下巴勒莫,然后回头,沿西西里岛的北海岸攻击墨西拿,等於是又恢复了战前最初计划的那个思路。这是他拿手的机动战。最后,巴顿还先于正面攻击的蒙哥马利到达墨西拿。不过一切都已经晚了,德军已经安全通过墨西拿海峡撤回意大利本土,凯赛林总共从这里撤出4万德军,6千2百意军,97门大炮,47辆坦克,和1万7千吨弹药。巴顿赢了与蒙哥马利的竞赛又如何?笼中的鸟已经飞了。

      对巴顿向西奔袭巴勒莫,再大迂回从北海岸侧击墨西拿的的这个做法,后来评家颇多批评。亚历山大的回忆录里没怎么提这件事情,凯赛林的回忆录基本持批评态度,但也没有多说。布莱德雷的回忆录则正面强烈批评巴顿是为了抢占巴勒莫上报纸头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集中兵力加强第2军,从岛中部原订路线北上攻击墨西拿。我看过不少战史评论同意布莱德雷的见解。

      我的观点,巴顿的做法不但是正确的,而且很可能是当时环境下的最优方案。

      首先,前提条件是,我完全同意墨西拿才是整个西西里战役的关键,这是讨论的共同出发点。但问题的关键是,绕道向西攻击巴勒莫,与这个根本目标冲突么?我觉得不冲突,而且比单纯第2军正面攻击效果要好。。

      第一,打仗根本不是兵力越多越密集就越顺利的事情,战场上集中兵力讲究一个限度,即合适的兵力密度。当时第2军进攻轴线的主要通道124公路已经被英军挤占。当然了,岛中部向北的道路不只这一条,还有两三条,但是仅仅依靠这两三条路,如何展开整个第2军,还要加上巴顿手里的其他增援师团(第2装甲师,第3步兵师等)?如果把整个第7集团军全集中在这里,德军依然只要少量兵力就能封锁道路,这是对优势兵力的浪费。那么巴顿还不如把挤不下的兵力用于其他方面,开辟北海岸另一个作战方向,这样兵力利用效率更高,正是把阵地战转化为运动战的方法。

      第二,布莱德雷所说的兵力不足,是指的7月18日前后美军占领埃纳,只有一个第1步兵师。可是这还是先前道路被抢占留下的后遗症:因为几天前道路给了英军,米德尔顿的45师,原先从第1师右翼,原路退回后方,重新到左翼加入战斗,整个是一个“乾坤大挪移” 。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因为空间狭窄,第2军自己的兵力都腾挪不过来,如果再投入第2军以外的两三个师,哪里是进攻,那是添乱呢。

      第三,是后勤问题,第7集团军一直是靠海滩补给的,没有一个港口,很难支持大部队长时间高强度作战。巴勒莫原本就是最初计划中的主要补给港口。后勤常常是战争中决定性的因素,不打巴勒莫,恐怕仅仅后勤补给,也会制约第2军的作战能力。那么已经在美军手中的阿格里琴托港呢?从法拉戈的行文之间看,阿格里琴托1942年还是一个小渔港(原文是渔村),应该没有补给一个集团军的卸载能力,否则西西里前后好几个作战计划应该会考虑到它。

      第四,凯斯暂编军奔袭巴勒莫,一共只用了6天时间,然后巴顿开始从北海岸侧击,从时间上看,并未影响占领墨西拿的速度,如果把这几个师加在第2军正面上,就那几条道路,我严重怀疑6天内能比第2军原有速度多前进几公里。重申,这是对兵力的浪费。

      第五,还是最初战役计划里的考虑,岛西部机场的问题。拿下这些机场,对加强空中支援很有好处,而盟军的进攻,是严重依赖空中力量的。

      第六,第2军的正面进攻,是狭窄正面的山地作战,那是德军防御战的强项。而从西边沿北海岸进攻,至少还有暴露德军海岸右侧翼,运用两栖登陆的可能性,是扬长避短的战法。

      至於实战盟军没有捉住德军主力,那是德军防御战的顽强和技巧所至,不是巴顿的指挥错误,更不是单纯为了上报纸头版头条,真要说为头版头条打仗,与其说巴顿,倒不如说克拉克后来在罗马的行为,才是货真价实。我的观点是,按照布莱德雷的正面打法,不可能比实战巴顿的迂回打法更快到达墨西拿。

      盟军想在西西里打歼灭战,还有一个办法,是同时在意大利趾尖的卡拉布里亚登陆。这是麦克阿瑟式的跳岛作战,越过墨西拿海峡,从更深远后方包抄德军。这恰恰是西西里战役开始那几天,凯赛林本人最为担心的局面。但是这样一来,空中掩护更弱,盟军不敢冒这个险,这一点,为凯赛林料中了。实际上,7月下旬亚历山大真的曾经提出过这个建议,但是被战区最高司令部否决,到8月初,德军在墨西拿海峡两岸集中起来,再想登陆,战机已经错过了。另外,亚历山大在西西里主要的失误,就是过於纵容蒙哥马利,计划一改再改,对属下的控制太宽松,这是亚历山大担任总司令角色的一个性格弱点。

    • 家园 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续3)

      4。北非:军事生涯的光辉顶点

      命运之神又一次出来干预了。英军在西沙漠的贾扎拉防线之战惨败于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隆美尔乘势一举攻克北非重要港口要塞托布鲁克,英军退守尼罗河三角洲,眼看连埃及也保不住了。中东总司令奥钦莱克撤了前线指挥官,英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的职务,自兼集团军司令,总算暂时稳定了形势。8月丘吉尔视察中东,撤销奥钦莱克的职务,调回印度当总司令(奥钦莱克接替韦维尔以前曾经是印度总司令,然后韦维尔调到印度当总司令。这次奥钦莱克调回印度,韦维尔转任印度总督,而缅甸战场的作战行动,也从印度总司令部,转归蒙巴顿的盟军东南亚战区。看来印度总司令的职务,是英帝国“大象的坟墓”啊) 。原本,丘吉尔要任命帝国总参谋长布鲁克出任中东总司令,布鲁克自己不愿意离开总长的位置,於是推荐亚历山大出任。至於前线第8集团军司令,最早内定的是13军军长戈特Gott升任,(跟1940年的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Gort元帅音同字不同) 。但是戈特赴任途中飞机事实身亡,於是调来蒙哥马利中将。

      亚历山大做中东总司令的任务,主要是为前线第8集团军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援,包括战略指导和必要的作战干预,但不包括具体作战指挥,这方面他放手让蒙哥马利发挥。亚历山大跟蒙哥马利是一对很合适的搭档:蒙哥马利拥有出色的战役组织控制能力(尽管他不适合机动作战,在我所不佩服的二战名将里,他排第2) ,在英军中是数一数二的战术家,而且个性强悍严厉,自我中心,烟酒不沾。亚历山大呢,自信而有亲和力,处理盟军关系时颇有手腕,基本可以说是英国版的艾森豪威尔,而且比艾森豪威尔还多一个优点:作战经验无比丰富。但是作为总司令,亚历山大非常懂得放权,实际上我觉得亚历山大的弱点之一,就是对下属过於放任了。个性上,亚历山大可说是个有点懒散的人。这正好合适蒙哥马利,我们很难想象蒙哥马利能跟一个事事过问的婆婆上司处好关系,连艾森豪威尔那样好脾气的人,后来在欧洲都被蒙哥马利逼得发火(“蒙蒂,你不能对上司这样讲话”) 。亚历山大本人这样在回忆录里说蒙哥马利“他从来不打败仗--因为他从来都不冒打败仗的风险” 。对蒙哥马利难以相处的个性,亚历山大有个很八卦的解释:因为蒙哥马利个人家庭生活不幸,妻子早死,而蒙哥马利很爱他的妻子,亚历山大曾经听蒙哥马利亲口说过“一个人一生只能爱一次“。

      既然本文专写亚历山大,那么我就不打算追述很多战役的具体指挥过程,那大多数是战场指挥官的事情。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亚历山大在集团军群司令的层次上,具体做了些什么。首先,亚历山大在总的作战观念上跟蒙哥马利完全一致:英军决不再后退一步。在防御中,要用支撑点和静态防线来抵挡德军进攻。一般人可能认为沙漠中是坦克战,既然韦维尔奥钦莱克败给隆美尔,蒙哥马利战胜隆美尔,蒙哥马利一定是比奥钦莱克和隆美尔更出色的坦克战专家。其实完全相反:英军装甲机动作战的手段玩不过隆美尔,以前英军屡屡失败,不是败在不够机动,而是败在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而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的作战方式,其实远不如奥钦莱克灵活,但是阵地战恰恰是隆美尔的克星,这有点象惠灵顿公爵和拿破仑:论技巧,惠灵顿远不如拿破仑伟大,但他的风格正好是拿破仑的克星。战后还有一个说法:蒙哥马利在阿勒姆-海尔法防御战里击退隆美尔的作战计划,是抄袭奥钦莱克留下的。好像德国方面,包括隆美尔和拜尔莱因他们都支持这个看法。反正德国非洲军对奥钦莱克的评价,远比英国人自己来得慷慨。在亚历山大回忆录中,特别反驳了这个说法:亚历山大自己讲,奥钦莱克的计划非常模糊,在接管的中东司令部文件里,的确有一份“阿拉曼地区防御评估”,但是其中的棋盘格防御体系,跟实战中蒙哥马利的作战方式不同,而且该计划也没有提到阿勒姆海尔法这个枢纽。他自己和蒙哥马利多次谈话中,两人从来没有谈起过奥钦莱克的作战计划;况且,他说以蒙哥马利自负的个性,他会不会采纳别人的计划都是一个问题。

      亚历山大为了提振士气,把中东总司令部从灯红酒绿的开罗搬到郊外沙漠,自己带一个小型参谋团组成前进指挥所,住在拖车里,尽量靠近第8集团军和沙漠空军司令部。人事安排上,亚历山大的参谋长麦克里里少将McCreery,战前在第1师就是亚历山大的参谋长,后来在意大利战场晋升为第8集团军的最后一任司令,当时作为旧的第8集团军人员,刚被解职,无事可干等待回国,正好被亚历山大发现,抓来当参谋长。第8集团军有3个军:北边是30军,原军长拉姆斯登将军Ramsden与蒙哥马利不和,代之以利斯将军Leese(利斯后来接替蒙哥马利当第8集团军司令,战争末期升到缅甸当集团军群司令,却因为跟下属14集团军司令斯利姆和上司战区司令官蒙巴顿都搞不好关系,而被解职) 。南边是第13军,原军长戈特飞机失事,新军长是蒙哥马利所赏识的霍罗克斯Horrocks,他后来在欧洲也是蒙哥马利手下的机械化军军长。又新建一个由1,7,10三个装甲师组成的机械化第10军,是集团军的机动打击力量,暂时亚历山大任命拉姆斯登任军长,为了借重他的沙漠作战经验。后来阿拉曼战役过后,蒙哥马利用霍罗克斯顶替了拉姆斯登的第10军军长位置,从国内调来另一位老部下邓普西Dempsey接任13军军长。邓普西后来在欧洲战场是蒙哥马利手下主力英国第2集团军司令。

      蒙哥马利在阿勒姆-海尔法击退隆美尔的进攻之后,积极准备阿拉曼的大反攻。战役计划是蒙哥马利的,亚历山大本身没有什么贡献。按照计划,30军在北13军在南,用1天时间两路突破德意军防线,然后投入机械化第10军,但是第10军穿过防线以后要停顿一下,迎战并击败德军必然会发动的装甲预备队反攻,然后英军全面突进,整个交战过程10至12天。亚历山大作为战区总司令,在阿拉曼战役中主要的贡献,除了提供海空支援以外,突出的是两点:一是战前坚决支持蒙哥马利充分准备,延迟战役发动时间的决定。当时丘吉尔在后方越来越不耐烦,施加很大压力催促快点进攻,甚至想过干脆撤换拖拖拉拉的蒙哥马利。亚历山大的意见在丘吉尔那里是决定性的,一方面丘吉尔还挺听得进亚历山大的意见,另一方面,在阿勒姆-海尔法的胜利之后,大战之前同时撤换战区司令和集团军司令,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第二个贡献,是亚历山大在战役过程中建议转换第2阶段攻势的进攻轴线。阿拉曼战役10月23日打响,德军促不及防,隆美尔在德国休假,代司令施图姆将军心脏病发作猝死。但是轴心国军队抵抗仍然顽强,英军发动进攻当夜未能按照计划清理出雷场通道,之后7天第一阶段攻势演变成胶着态势。第2阶段“增压行动” ,蒙哥马利把主要突破口选在北面海岸公路附近,亚历山大认为南方内陆的道路更好,建议在南方突破。一开始蒙哥马利并不同意,亚历山大也未坚持己见(这是他跟下级指挥官分歧时候一贯的做法) ,但是亚历山大的参谋长麦克里里坚持要改,同时有情报显示德军装甲师北调,最后蒙哥马利改弦更张,经48小时激战,从南方突破德军防线。11月4日,德军开始撤退。总的来说,蒙哥马利是阿拉曼战役的绝对主角。亚历山大是配角。

      阿拉曼战后,蒙哥马利全权负责率第8集团军向西尾追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同时,盟军在西北非登陆,自西向东进攻,德军南线总司令凯赛林元帅急调部队从突尼斯半岛投入北非战场,整编为阿尼姆Arnim上将的第5装甲集团军,在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边境附近顶住西北非盟军攻势,防线向西。西北非的登陆部队是英国第1集团军,司令安德森将军,这原本就是亚历山大1941年和42年初内定指挥的部队。英国第1集团军其实是多国部队,包括3个军:弗雷登多尔的美国第2军,科尔茨Loeltz的法国第19军,和阿尔弗雷Allfrey的英国第5军。问题是,骄傲而自豪的法国人,不愿意被英国佬指挥,於是地中海战区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只好亲自出面指挥地面作战,第1集团军司令安德森只是“协调三个军的行动” 。而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远在后方阿尔及尔,还负责大量战区本身的行政后勤事务,根本顾不过来前线。(巴顿在登陆以后,当时就带着部队在后方当摩洛哥军事总督呢。不过巴顿是另有任务:他是内定指挥下一阶段西西里登陆战的美军指挥官,正在准备西西里战役计划) 。趁着盟军西线乱哄哄的时候,已经撤到突尼斯的隆美尔和阿尼姆会合,给了美军狠狠一击,将毫无作战经验的美国第2军打得丢盔弃甲,军长弗雷登多尔被撤职(他挺有意思,当年被西点军校退学,却是马省理工MIT的毕业生,当军长被开掉,调回国内还升了一级,当第2集团军司令) 。巴顿被召来救急,临时出任第2军军长,布莱德雷当副军长。

      亚历山大在德军反攻的高潮中,出任盟军第18集团军群司令,统一指挥西边的第1东边的第8两个集团军。亚历山大和艾森豪威尔的关系非常融洽,几乎可以说一见如故,艾森豪威尔甚至提出亚历山大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是真正合适的战区最高司令,他自己愿意在亚历山大手下任职(此时亚历山大的军衔比艾森豪威尔要高,中将指挥上将也确实有点尴尬,亚历山大的集团军群司令部2月3日组建,艾森豪威尔2月11日才晋升临时上将军衔,永久军衔仍然是中校) 。当然,这只是个友好姿态,美国人出任战区最高司令是政治决定,跟军事经历无关的。亚历山大上任以后整理指挥系统,先把巴顿的美国第2军从安德森的英国第1集团军属下独立出来,直属集团军群。因为亚历山大对美军的战斗力不抱幻想,又怕巴顿急于表现轻敌冒进,所以决心亲自牢牢控制住美军的行动。亚历山大和巴顿的私人关系其实很好,巴顿喜欢法国人,一般不喜欢英国人,亚历山大是巴顿真正欣赏的极少数英国将军之一。“巴顿应该是拿破仑手下的元帅”这句很有名的话,版权就属於亚历山大。另外,亚历山大还抽调部队,组建集团军群总预备队,英国第9军,交给克罗克将军Krocker。从现在开始,跟阿拉曼不同了,亚历山大直接负责北非战役的战场指挥权。

      北非战役的最后阶段,形势如下:东边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和意大利第1集团军在马雷斯防线对峙(就是原来的非洲装甲集团军,隆美尔走后2月22日由意大利将军梅塞指挥,所以改名了)。西边,安德森第1集团军加上巴顿第2军跟Von Vaerst将军的第5装甲集团军对峙(3月9日阿尼姆升任非洲装甲集团军群司令) 。德军背后,是一个向北面凸出于地中海的突尼斯半岛,半岛顶端有突尼斯和比塞大两个港口,是德军的后方根据地。如果蒙哥马利进攻的话,进攻方向是由东向西,转向西北,然后转向正北,德军会渐渐从大陆退入突尼斯半岛。在西面,英军和美国第2军的位置,更靠北,在半岛根部,换句话说,如果从西向东进攻,有可能从半岛根部切断东面德军向北的退路。但问题是这里全是山地,装备优势难以发挥。艾森豪威尔曾经建议集中力量在西边中央突破,切断半岛根部,抄意大利第1集团军的后路。亚历山大出於对美军战斗力的怀疑,担心突破不成,巴顿反而会受两个轴心国集团军的夹击,只同意让巴顿在西面进攻有限的目标,没有总司令部允许,不准擅自冒进。而主攻任务交给蒙哥马利久经战火考验的第8集团军老兵。也就是说,亚历山大在不清楚美军能力的情况下,宁愿选择一步步把敌人挤到半岛上再从捉鳖的保险办法,而不愿冒险中央突破先分割吃掉一半敌军。

      亚历山大的总攻计划,三支部队分工明确:东南方蒙哥马利对马雷斯防线发动主攻,西边巴顿第2军从德军侧背助攻,比巴顿更靠北的英国第1集团军休整训练。1943年3月16日夜,美军首先发动助攻,巴顿展开雷德尔Ryder的34“红牛”和艾伦的“大红1”两个步兵师,第2天就拿下目标加夫萨Gafsa,很让亚历山大吃了一惊,随后投入沃德Ward的第一装甲师“铁腕”(Old Ironside)扩大战果。但是装甲师很快陷入大雨和泥泞之中进展缓慢,3天之后美军到达规定的停止前进线。亚历山大再批准巴顿进攻更靠东的Maknassy城以东机场群,但还是不松口让巴顿自由向海边平原进攻。与此同时,3月20日东边蒙哥马利第8集团军发动总攻,德军占有地利,蒙哥马利的突击陷入苦战,於是主动向亚历山大建议,增加巴顿打击德军后方的力度。3月22日,巴顿拿下第2个目标Maknassy,阿尼姆不得不动用机动预备队第10装甲师反攻,这样,至少巴顿已经超额完成了牵制德军正面主力的任务。德军第10装甲师的反攻被美军第1装甲师击败,但是美军攻势也陷于停顿。3月25日,亚历山大亲自视察美国第2军,用预备队美军第9步兵师(绰号“Old Reliable” ,师长埃迪是后来阿弗郎什突破横扫法国时巴顿手下的军长)加强攻势,集中1,9两个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向东南的加贝斯突击Gabes。同时,蒙哥马利终於突破马雷斯主防线,但又受阻于第2道防线。这样,美军反而开始成为德军最担心的方向了,随着德军部队抽调到巴顿正面,美军1师9师的进展也不顺利,为了进一步加强兵力,亚历山大投入总预备队英国第9军,替换巴顿掩护侧翼的美34步兵师“红牛”,让巴顿集中精力进攻,3月30日开始,巴顿猛攻3天,还是啃不动德军的山地防线,急怒攻心之下,巴顿和英国空军开始互相指责,双方火气越来越大,还是亚历山大出来做和事佬平息这场口水战。但是至少德军感到背后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被迫抽调机动部队主力第10和第21装甲师来防守美军。4月5日,20天连续激战之后,德军总退却,意大利第1集团军在蒙哥马利正面压迫之下,缓缓通过友邻为他们撑开的一个缺口,向北退入突尼斯半岛,英国第8集团军在追击中向北通过面向东的美2军,与更靠北的英国第1集团军会师。马雷斯之战结束,盟军东西会师,形成一条面向东北的战线,封锁住轴心国两个集团军。这场战役,亚历山大逐渐改变主攻方向,虽然没有切断德军,但是达成了原先挤压德军的战役目的。巴顿的美军则是最大的胜利者,他们虽然没有决定性地切断敌人,但是证明了自己的作战价值,从这一战开始,到西西里为止,起码美军可以和英军平起平坐了。不过巴顿仍然对没能切断德军耿耿于怀,在战役的最后几天,他撤了第1装甲师师长沃德少将的职,代以加菲少将。

      接下来,盟军准备给北非轴心国军队以最后一击。在战线正面上,左有第1集团军,右有第8集团军,美国第2军倒反而被“挤出”前线。巴顿回到摩洛哥准备西西里计划,布莱德雷接掌第2军。亚历山大的战役计划,典型地反映他“撑开两个拳头打人”的观念。这次,他决定变化攻击点,让蒙哥马利担任配角,由左翼安德森的英国第1集团军主攻。最初这里没有美军的角色。但是巴顿布莱德雷都为此愤愤不平。艾森豪威尔直截了当告诉亚历山大:北非最后的胜利没有美军什么事情,在政治上是不可容忍的。亚历山大倒是理解这个需要,尽管麻烦,还是安排把美国第2军调到战线最左翼,安德森的左边,担任助攻,以半岛顶端西边的港口城市比塞大为目标。4月22日,亚历山大的盟军各部队向安菲达维尔防线全线进攻,以中央第1集团军为主力,英国第5军在左第9军在右,一开始并不顺利,德军的作战意志仍然顽强,亚历山大不得不从第8集团军陆续抽调英国第1装甲师,第7装甲师,第4印度师加强给第1集团军,经过激战5月6日突破山地防线,一旦盟军到达海岸平原,便势不可挡,5月12日,北非轴心国军队两个集团军共238243人投降,非洲装甲集团军群司令阿尼姆上将作为俘虏,与第18集团军群司令亚历山大上将会面。亚历山大发现两个人的经历还有些相似,阿尼姆一战时期,在巴伐利亚近卫第4步兵团,亚历山大自己也是近卫军出身。

      这次战役是亚历山大亲自担任战场指挥,无疑是他生平最得意的成就,因此战后晋封伯爵的时候,他挑选了“突尼斯”作为尊号,而不是“西西里伯爵” 或者“意大利伯爵” 。

    • 家园 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续2)

      3。考验:敦刻尔克和缅甸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对德宣战,组成第2支远征军赴大陆参战,总司令是戈特,最初也是只有2个军:第1军军长迪尔Dill,后来担任帝国总参谋长和驻华盛顿代表,下辖亚历山大第1师和劳埃德Lloyd第2师;第2军军长布鲁克,后来二战大部分时间的帝国总参谋长,下辖蒙哥马利的第3师和约翰逊的第4师。在西线大战开始前的“假战争” 期间,又增添了罗纳德。亚当的第3军Ronald Adam,远征军扩充到10个师规模。同时迪尔回国升任副总参谋长,巴克尔将军Barker接任第1军军长。

      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击西线。按照预定计划,英国远征军越过边境,挺进中立国比利时,亚历山大的第1师展开在布鲁塞尔以东,左邻第3师右邻第2师。德军的主要打击方向,是战线中部A集团军群。即便北部博克上将的B集团军群,也没有把主要打击目标放在英军身上。5月14日,荷兰投降,英军左翼被迂回,随后,德军突破南方法军防线,占领康布雷Cambrai,5月16日英军开始退却,但是正面仍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为了防止两翼被德军包抄,英军逐条河流向法比边界退却,同时以一部兵力向南支援法军作战。法比边界英军开始和正面进攻的德军激烈交战。到开战后10天,英军仍然在坚守阵地,而南方,德军已经突贯法国领土,到达海边的阿贝维尔Abbeville,5月22日,形势越发严重,德军开始从南方沿海岸向北卷击,有占领布伦,加来港口,切断英军回国退路的态势。而在北方,B集团军群猛攻英军左翼与比利时军的接合部。5月26日,英国远征军退向敦刻尔克,这里港口设施不足,无法装载大部队,於是英军组织从海滩渡运部队上船撤退。5月29日,“发电机计划”全面启动,英国皇家空军以部分战斗机中队遂行空中掩护,皇家海军动员一切大小船只,甚至游艇接部队回国,而远征军陆军和一部分法军则集结于敦刻尔克周围,组成环形防线。第3军先撤,第2军,第1军,和法军从右到左依次排开保卫滩头阵地。第3军撤完以后,第2军军长艾伦。布鲁克将军奉调回国另有任用,蒙哥马利临时接替指挥第2军,5月31日,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勋爵被召回国,临行前,接受蒙哥马利的建议,解除了无能的第1军军长巴克尔的职务,命令亚历山大临时代理1军军长。这样,整个敦刻尔克滩头英军,就由蒙哥马利和亚历山大两人指挥。按照既定顺序,蒙哥马利的第2军下一个撤退,亚历山大留下来指挥后卫。6月2日至3日夜,英国远征军全部撤退完毕,亚历山大带着他的副官最后一遍巡视已空无一人的海滩,然后坐小艇登上外海的驱逐舰回国。在最后那几天,亚历山大不顾法军敦刻尔克要塞司令的抗议,坚持优先撤退英军,让法军单独承担外围防线的压力,只有在运输船只有空的情况下,才撤退法军。这是来自英国战时内阁的命令。结果,敦刻尔克海滩的英军全部安全撤出,外围法军4万人向德军投降。所以,战后直到今天,法国方面对敦刻尔克撤退一直有严重的不满。盟国统计,“发电机计划“总共撤退了338226人,其中英军198315人,法军比利时军129911人。

      回到英国以后,亚历山大因为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组织能力而受到赏识,正式担任第1军军长,1周后晋升中将,负责英格兰东北沿岸的登陆防务,年底又晋升集团军级的南方总司令部司令,接替奥钦莱克(奥钦莱克调去担任印度总司令)。蒙哥马利则担任最危险的英格兰东南沿海防御任务。他们两人共同的上司,是新任英国国内军总司令,艾伦。布鲁克将军。至此,英军战时高级指挥部的铁三角:布鲁克-亚历山大-蒙哥马利,正式形成。

      整个1941年,亚历山大都在本土指挥南方司令部。随着苏德在东线开战,英国本土遭受入侵的可能性已不存在,但是北非隆美尔的非洲军,开始给英国制造越来越大的麻烦。英军统帅部把注意力转向地中海战场。在1941年到1942年初,英美已经开始计划西北非登陆,在阿拉曼正面作战的同时,从背后给北非德意军插上一刀。亚历山大当时就已经内定为指挥西北非盟军登陆的人选。1942年2月底亚历山大调往缅甸,实际是计划外临时抽调救急的举措。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发动全面攻势。从日军已经占领的法属印度支那和被迫与日军合作的泰国出发,日军只需要稍微向西挺进,就能从中段把英国远东殖民地的南北一字长蛇阵,从正中间拦腰斩断。从这里向北,日本陆军第15军在饭田祥二郎中将指挥下,以4个师团的兵力(第18,33,55,56师团)进攻缅甸。向南,日军第14军山下奉文中将直下马来半岛,从背后袭击英国的远东要塞新加坡。

      饭田第15军这一路,1941年12月下旬轰炸缅甸南部港口城市,首都仰光,1942年开始向缅甸大举进攻。当时缅甸英国守军只有两个师。第1缅甸师师长是英国的斯科特Scott少将。这个师是1941年4月才组建的,有两个缅甸旅和一个印度旅,士兵训练不足,武器装备低劣,而且缅甸士兵对英国殖民者有敌意,士气低落。另一个师是从印度调来的第17英印师,师长是科文Cowan少将。除了这两个师之外,后来还增援英国第7装甲旅。开战之初,中国远征军入缅前,英军人数相比日军居于劣势。这倒不是最糟糕的。主要问题是士气低落,纪律松弛,训练不足,再加上完全没有丛林战的经验,一旦后路被迂回就惊慌失措。他们对日军所擅长的丛林包抄、远程渗透的战术完全不适应。英军的补给和机动完全依靠道路,而且在当时没有值得一提的空中侦察,更不用提空中补给和空中火力支援,所以甚至无法获得准确的战场情报。在缅甸最南端的初战中,第17印度师首当其冲,被日军优势兵力从东南向西北逼退,最后在渡过锡唐河退往仰光的过程中,惊慌失措,提前炸掉锡唐河上唯一的桥梁,而17师的两个旅还在河东岸,被日军切断。结果到1942年2月24日,前线主力第17印度师只剩下3400人,其中2千人连枪都没有。

      为了改善缅甸形势,丘吉尔试图向远东增兵,但是计算下来,他根本无兵可派。於是丘吉尔做了两件事:一是请求中国政府蒋委员长派遣远征军协助抵抗日军。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所倚重的苏援渐渐停止,美国军援开始成为国军重装备和后方大量生活物资的主要海外来源。而抗战初期日军已经占领中国沿海主要港口,这些美援,最初是走法属印度支那。日本占领印度支那以后,唯一的外援通道,就是从海路运到缅甸仰光,然后经铁路向缅北运输,再由汽车经滇缅公路运进云南。这条从仰光起始的南北通道,可以说是国民政府的生命线。所以,丘吉尔没有费太大劲,就说服蒋委员长,为了保障这条生命线,中国应该出兵帮助英国保卫缅甸殖民地。中国远征军十万人,包括杜聿明的第5军,甘丽初的第6军,和张轸的第66军。总司令官卫立煌未到任,后来改由罗卓英出任,实际指挥权,则由中国战区最高司令官蒋介石的参谋长,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掌握。

      丘吉尔为缅甸做的第2件事,就是任命敦克尔刻的英雄亚历山大中将出任缅甸军队司令,归印度总司令韦维尔上将指挥(韦维尔1943年1月晋升元帅) 。原任缅甸司令赫顿中将Hutton转任亚历山大的参谋长。亚历山大的司令部是集团军级,不仅指挥两个英国师,而且指挥中国远征军。2月底,丘吉尔和帝国总参谋长布鲁克向亚历山大交代两项任务:1,阻止日军的推进,守住缅甸南部港口和首都仰光;2,如果做不到的话,至少要在缅甸腹地阻止日军,同时避免英军主力被歼灭。另外,亚历山大和丘吉尔之间还有一个默契:既然丘吉尔没法向缅甸抽调援军,亚历山大只是临时被抽调来救火,尽力而为,如果失败了,责任不在亚历山大身上。

      亚历山大经埃及飞往缅甸,1942年3月5日到达仰光。这个时候,实际上日军已经到了仰光郊外,另外抽出有力一部从北面迂回,战场形势,实际上仰光已经没有指望了。但是亚历山大刚刚到任,并不熟悉情况,虽然知道形势危急,但并不知道已经有多么危急。新任总司令总不能上任第一天就命令放弃最重要的任务吧。因此亚历山大命令不准撤出仰光,而向东南方向正面日军反击。自然,英军反攻失败,3月6日上任第2天夜间,亚历山大认清仰光已不可守,为了防止日军从正东绕道北边包围仰光,下令撤退。这是亚历山大军事生涯最接近灾难的一天,如果北撤的决定再晚1天,日军对仰光的合围就成形了。实际上当天夜晚,日军迂回部队已经切断了仰光城北的唯一退路,但是到天亮,这支日军出发去进攻仰光市区,反而放弃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据点,结果亚历山大的主力幸运地从这个空档里跳出包围圈。

      缅甸的地形是南北狭长,仰光在南端,向北,伊洛瓦底江峡谷在西,锡唐河峡谷在东,这两条南北平行的河谷纵贯缅甸。在缅甸北部,向西与印度接壤,向东北与中国云南接壤。当时中国远征军陆续入缅作战,先头部队杜聿明第5军已南下到到中缅甸,但是第6军在第5军后面确保后路,而第66军,甚至还没有出国门。所以,中国军队虽然在总人数上多于日军,但却是呈梯次配备,没有集中,先锋只有一个200师,还很弱。这也难怪蒋委员长作战决心犹豫:中英的缅甸战场战略目标根本不一致。中国是要保卫滇缅运输大动脉畅通,但是铁路线尽头的仰光港一丢,这条动脉已经没有了源头,远征军出国作战之初,战略目标已经丢了。另外,还有一个东侧翼安全的问题:远征军从北向南在缅甸中部迎击日军,左翼(东边)是泰缅边境。当时泰国还是中立国,但是处於日军的淫威之下,越来越多跟日本合作,当时无论中英,都担心日本会从泰国的掸邦高原再派一支军队,由东向西拦腰截断中英两军北退的道路。事实上,日本倒是没有这个计划。但当时这个侧翼威胁,远征军却不得不顾虑。

      中英之间更大的困难,是相互间不信任。英国是老牌殖民国家,而中国近代以来深受殖民主义的欺压,蒋介石本人就对英国人深深的不信任,总怕英国是要拿中国军队当炮灰,来保卫殖民地,或者英军自己逃命。所以,蒋对作战胜利的渴望,远远不及对保存远征军实力的渴望程度。这也可以理解:中国在缅甸的战略目标已经失去了,何苦为了英国火中取栗,牺牲国军的精锐呢?所以蒋名义上让史迪威指挥远征军,实际上直接从重庆遥控杜聿明,这样一来,从上层就没有战斗意志,令出多门,怎么可能胜利呢?而英国人,原本就看不起国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蒋越这样,就越是怀疑国军在耍滑头(实际如果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蒋也确实在耍滑头) 。真正信任中国军队作战意志,尤其是中下层官兵抗战决心的,实际只有史迪威一人而已,而史迪威,一直以为自己是远征军的指挥官,却不知各军长都直接受命于重庆的委员长。

      还有一个后勤问题。委员长当然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领袖,个性上却是有点贪小便宜的人(从抗战到内战,黄埔军校校长的这点个性,也会时常不自觉地在战场决策上流露出来) 。而且,中国抗战多年艰苦卓绝,物资军备也的确匮乏,出境为英国人防卫缅甸,让英国负责后勤物资供应,也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忘了,英军大溃败之中,自己的前线后方都是一塌糊涂,哪里有余暇为中国军队操心呢?结果双方为后勤物资问题,都搞得很不愉快。我看,恐怕也很难怪罪任何一方。

      亚历山大在回忆录里,对中国远征军是这样评价的:“中国军队士气很高,战术具有弹性,被围困的情况下敢於作战,入夜再穿越丛林撤退。但是装备太差,仅仅第5军才有炮,而且还是一战时期的法国75毫米或者德国77毫米步兵炮(这个,他大概是猜的),而且中国军队好像从来都不用这些炮。他们是英军后勤上的一大负担。”

      长话短说,英军撤离缅甸以后,沿西边的伊洛瓦底江峡谷逐渐北撤,中国远征军在前锋200师同古阻击战之后,也站稳脚跟,沿着东边的锡唐河谷北撤。3月19日,为了便於指挥,英军建立缅甸军(Burcorps) ,由斯利姆将军出任军长,控制缅甸第1师和印度第17师。(斯利姆后来一直在缅甸作战,直到担任第14集团军司令指挥缅甸中南部大反攻,战后晋升为陆军元帅,接替蒙哥马利担任战后第2任帝国总参谋长,退役后出任澳大利亚总督。斯利姆和后来缅甸英军反攻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拙作“英国陆军元帅斯利姆和缅甸战场对日作战) 。而亚历山大,不再负责前敌指挥,而是控制中英两支军队,所以斯利姆和史迪威,都是亚历山大的下属。日军方面,以第33师团追击英军,以第18和第55师团追击中国远征军。更厉害的是,日军以新增援的第56师团,直接在丛林中向中国远征军左翼穿插,潜伏迂回数百公里,越过杜聿明的第5军主力,抢先占领远征军后方回国的必经之地腊戍,打跑了把守后门的国军。这样,就逼得后来杜聿明不得不穿越野人山原始森林回国,可怜数万远征军将士抛尸野人山。(说句公道话,二战当中日军的装甲机动作战理论和实践都是一塌糊涂,但是步兵穿插迂回之大胆果敢,却颇有可观,起码在战争初期,无论国军,英军,美军,都吃过很大苦头) 。

      不过在三月底四月间,中英还不知道有这一支奇兵。亚历山大所面临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组织后勤供应和部队撤退路线,二是要在战略上下一个决心,究竟是在缅甸中部固守反击呢,还是干脆放弃缅甸,退回印度(中国军队退回国)呢?这后一个问题,因为亚历山大,韦维尔,和伦敦的三方意见不一致,迟迟拿不出决策来。与此同时,前敌的斯利姆在撤退中,和远征军的将领一起计划了几次固守反击的方案,都因为双方协调困难而胎死腹中。远征军同古保卫战的时候,亚历山大命令斯利姆趁机反击日军,其实两人都怀疑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印度第17师最初的反击获得不小进展,结果却是3月29日17师反而被日军反包围,好不容易才突围出来。同古失守后,英军向普罗姆退却Prome,这里地形比较开阔,英军只有两个严重减员的师,向远征军请求派兵从平满纳向英中两军接合部延伸防线,掩护两军之间缺口,杜聿明最初派了一个营,很快又撤了。4月14日,又一次严重危机,第1缅甸师驻守仁安羌油田,日军从第1师和第17师之间的缝隙插入,从北面切断包围了仁安羌的缅甸第1师主力。斯利姆向史迪威求援,孙立人新38师及时赶到,经激战肃清日军穿插部队,为英军解围。这就是著名的仁安羌之战。不过与以前个别文献记载的不同,亚历山大本人并不在包围圈中。他当时已不负责前线指挥,不在前线。军长斯利姆也不在包围圈里面。(亚历山大本人被包围,是在这之前,跟印度17师在一起在Pegu地区被日军切断了后退的公路,但日军不明情况,很快撤掉了封锁,继续赶路。英军没费什么劲就突围了。这是亚历山大回忆录里记载的。)

      国军名将孙立人在仁安羌这一仗打出了威风。英国人和史迪威都认为,他是远征军将领里少数有战斗精神的人物。我想,当时的孙立人大概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至少比杜聿明这种政治将军要纯粹。个人感觉,杜聿明后来对远征军这段历史的回忆,颇多揽功诿过的文笔,自此对杜的为人多有负面看法。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杜写回忆录的时候,可能有必须“政治正确”的苦衷。孙立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后来在税警总队任职,隶属于宋子文的财政部。新38师就是从税警总队变来的。如果讲派系的话,除了西北军东北军晋军桂系这些大的派系,即便蒋的中央军嫡系里,也还有派系之分,比如陈诚的土木系就是嫡系里的一支,杜聿明关麟征这些人,属於何应钦系统,而孙立仁呢,称不上蒋家嫡系,大概可以划归宋子文系统。

      仁安羌之战后,英军和远征军原本计划4月22日集中4个师,对当面日军发动大规模反攻,但是噩耗传来,4月18日甘丽初的第6军,为远征军把守回国后门的部队,突然遭到日军袭击,擅自溃退回国内,远征军主力后路被断。这个形势,最终让盟国下定决心,只能放弃缅甸,分头向印度和中国撤退了。由於亚历山大和斯利姆一个前线一个后方的出色组织,英军这方面的撤退虽然经历过几次危机,但总算有惊无险,比较安然地从北缅甸向西,渡过伊洛瓦底江回到印度。5月份东南亚季风季节到来,道路一片泥泞,日军的追击也被阻隔于江河天险之外。

      亚历山大前后在缅甸作战两个月,虽然没有完成防守缅甸的任务,但是总算达成了安全撤出英军主力的第二目标。因为战前与丘吉尔的默契,他的声誉显然没有受到缅甸失败的损害。这在二战英军将领里,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丘吉尔并不是一个很好伺候的老板,很多英军将领都因为战争初期的失败被解职,再也没有出头机会,例如奥钦莱克,例如戈特,后来都有人为他们叫屈。不过这次,丘吉尔也明白他派亚历山大去干的,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不但亚历山大1942年7月回到英国继续制订他的西北非登陆作战计划,内定担任登陆部队英国第1集团军司令,而且缅甸军军长斯利姆也没有受到失败的牵连。

    • 家园 帝国的精英:英军元帅亚历山大小传 (续1)

      2。两次大战之间的冒险家

      1918年战争临近结束的时候,亚历山大得到他4年战争里唯一的一个后方任职:英军第10军的战术学校校长。在这个职务上呆到战争结束后的1919年。但是亚历山大天性是个战士,闲不住想找个有刺激的岗位。正好参加英国军事使团,去波兰华沙搞救济。不久又从华沙转往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的英国军事使团。在这里,当大多数同事已经在战后解甲归田的时候,亚历山大又卷入一场更复杂的小型战争。

      当时拉脱维亚的情况简直象迷宫一样复杂:拉脱维亚当地人主要是古波罗的海民族,历史上曾经由条顿骑士团统治,这样,也有不少条顿人移民,经过了几百年渐渐也成了当地人,但是这些日尔曼当地人主要是地主贵族。1796年俄普奥瓜分的时候,拉脱维亚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土。1917年十月革命,很多保皇党白俄逃亡到此,然后苏联与德国媾和,德军占领拉脱维亚。战争结束,德国占领军没有撤,苏联红军又向拉脱维亚反攻。而拉脱维亚名义上的太上皇,则是协约国派出的军事使团,以英国为主。所有1919年亚历山大中校到达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时候,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国,居然有6股利益不同的政治军事势力在缠斗:一是苏联红军在从东部进攻,这是其他5股势力一致敌对的。但这其他5股势力互相之间就纠缠不清了。德国驻军名义上向西方盟国战败投降,实际上,他们企图占领波罗的海诸国,把这里变成德国复兴的基地。所以德国驻军既与红军敌对,也企图阻挠拉脱维亚独立。冯-戈尔茨将军指挥的德军是当地6大势力里,最训练有素,战斗力最强的正规军。跟德军关系密切的,是当地条顿贵族民兵武装Landswehr,大约6千人,由德国人训练,德国装备,唯戈尔茨将军之命是从。第4支力量是逃亡到拉脱维亚的白俄武装。他们一方面想反攻苏联本土,一方面,他们也是俄国人,拉脱维亚的旧宗主国,所以也不希望拉脱维亚独立。白俄武装跟德军的关系也相当密切。第5方势力,是拉脱维亚新成立的独立政府,有一支政府军,战斗力不强,主要由当地人平民组成。这是拉脱维亚名义上的唯一合法政府。最后,是高夫Gough将军为首的英国使团。1918年德军“迈克尔行动”大反攻的时候,高夫的英国第5集团军首当其冲,损失严重,高夫因为此战被解职。英国军事使团,是支持拉脱维亚政府的,它名义上代表协约国的意志,是拉脱维亚的太上皇,但是高夫手里除了港口的英国军舰以外,没有任何军队可用,为了抵挡苏联红军,他不得不借重德军和条顿民兵,就象孙中山借重军阀武装搞革命那样,要施展点空手套白狼的功夫。英国人想做的,是利用德军击败红军,然后让德军按照和约尽快回国。而条顿民兵武装战斗力不弱,又是当地人,英国想最好把他们跟德国人分开,跟拉脱维亚政府军捏到一块。至於白俄,他们能复国最好,不能复国,也别来干涉拉脱维亚独立。

      当时最大的矛盾,还不是苏联红军的进攻,而是在联合阵线内部,德军暗中控制并唆使条顿民兵,试图消灭拉脱维亚政府。拉脱维亚条顿民兵在首都里加,曾以“私通红军”为罪名,制造了一起屠杀拉脱维亚平民3千人的惨案。德军明白,协约国迟早要迫使自己撤回本土,他们想的是,把条顿民兵并入白俄,继续反苏反拉脱维亚独立。在这种背景下,高夫将军以协约国的名义,任命亚历山大中校为拉脱维亚条顿民兵司令。这个空降任命很有意思,亚历山大作为英国贵族,跟这些条顿贵族还很有共同语言,作为一名勇敢的战士,亚历山大也赢得这些当地贵族的尊重。他上任伊始,先撤换了一批跟德军戈尔茨走得太近的高级指挥官。为了避免条顿民兵继续受德军控制,亚历山大把全军开上对红军作战的联合前线德维纳河,夹在右翼波兰军队,和左翼拉脱维亚政府军之间。这段时间,红军没有进攻,前线平静,亚历山大就用繁忙的训练和整编,来转移条顿民兵对国内政治的注意力。3个月以后,亚历山大对部队的控制渐渐稳固,把6千人的民兵组织,合编为3个营和1个骑兵连,1919年10月11月,这支武装还能在前线的局部反攻中击退红军,取得一些小的战术胜利。就在10月,协约国限令德军撤回德国本土的最后期限将至,德军伙同白俄武装,公然叛乱,反扑首都里加,结果被拉脱维亚政府军和英国军舰炮火击败,最终德军被迫撤回本土。在这个过程中,亚历山大始终牢牢控制住手下部队,条顿民兵没有参与这次叛乱。1920年1月,拉脱维亚的联合战线对苏联红军发动总反攻,一举将红军赶出拉脱维亚传统国境,1920年3月底,拉脱维亚条顿民兵集体加入政府军,亚历山大最终完成使命,辞职回国。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中,亚历山大取得宝贵的与盟国合作的经验。他后来在地中海战区指挥多国盟军作战,必须驾驭复杂的国际政治利益冲突。这段经历助益不小。

      亚历山大回国后任爱尔兰近卫团1营营长,很快又卷入第2场战争。这次,是爱尔兰近卫团派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担任维持和平任务。一次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崩溃,土耳其共和国取而代之,同时希腊向土耳其进攻,英国原来是支持协约国盟友希腊的,但是不希望希腊胃口太大,而希腊军队不仅越过爱琴海侵入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腹地,而且试图占领伊斯坦布尔。1922年4月,亚历山大的英军奉命防守这座欧亚交汇处的名城,必要时以武力制止希腊人。亚历山大本人获得中校的永久军衔。数月之后,希腊军队打破停战状态,在小亚细亚重新进攻,结果被土耳其军队击溃。希腊不得不收缩回欧洲,也不再威胁要占领伊斯坦布尔。1923年7月,英国从土耳其撤军。

      1926年,亚历山大进英军参谋学院深造。参谋学院是英国高级军事教育系统里,相当初级的军校,教授陆军参谋业务。亚历山大一直担任战场指挥官,进参谋学院培训的时候,已经是34岁的上校了,同班的同学,平均年龄30岁,军衔最高的仅是上尉。而教官也只是少校中校,比如蒙哥马利当时就在参谋学院任教。所以,亚历山大在1年上学期间,由上校临时降为少校。1927年亚历山大毕业,即任爱尔兰近卫军团团长。仅仅4年后,亚历山大又直接进入英军最高军事学府,帝国国防学院。这样其实不符合常规:亚历山大跳过了联合参谋学院,这里培训的是诸兵种合成参谋业务,比陆军参谋学院高一级,比国防学院低一级。国防学院,是培养高级军官讲授战略问题的最高学府,学员的平均年龄45岁,而亚历山大当时仅38岁。毕业之后,亚历山大在陆军部和北方司令部当了3年参谋。这是他军事生涯中仅有的3年参谋经历,在这期间,39岁的亚历山大上校与Lucan伯爵的小姐结婚。

      1934年,亚历山大又得到一个英军中令人艳羡的职位:驻印度西北边疆瑙谢拉旅Nowshera准将旅长。当时是和平年代,驻印度西北边疆的两个旅,瑙谢拉旅和白沙瓦旅,是英军唯一有作战任务的部队,当时印度西北边境的山地部落好斗,热爱自由,对印度边境时常骚扰,时降时叛,这两个旅就是驻边防的打击部队。大致上,这个区域,就是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山区,也就是本拉登藏身的地方,美国第10山地师和特种部队,也在干着当年亚历山大同样的活。亚历山大到任后,1935年,两个旅很快发动了一次联合出击,亚历山大的友邻,白沙瓦旅旅长,是奥钦莱克准将,后来1942年的中东总司令,亚历山大的前任。亚历山大在印度边境的作战基本上是剿匪或者反游击战性质。1937年亚历山大升任英国本土的第1师少将师长。当时英国陆军一共只有4个常备师,能当上其中一个师的指挥官很不容易,而45岁的亚历山大,是当时英军中最年轻的少将。与他同时,英军第3师师长,是蒙哥马利少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