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 -- 猫元帅

共:💬36 🌺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关于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

    首先声明,这不是影评。这种经典片子的影评多如牛毛,我自己以前可能都写过。请各位以对待《读者》《知音》的态度对待此文。

    《东方快车谋杀案》,拍摄于1974年,八十年代初到了中国。不过我那时候还小,没有进电影院看过。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是在电视上,具体时间和频道都忘记了。只记得老妈说这部片子的结尾有两个,一个是每人扎了一刀,一个是一个人扎了好多刀。即使如此,我当时对这个片子也没有什么印象。只是到了前几年,我突然对阿加莎克里斯蒂感兴趣的时候,才又买了张盗版盘看。这一看,就放不下了。

    这个片子拍的非常精美,按我的话说就是有一种古典主义的美。从影片开始的字幕就能看出来,淡金色的丝绸背景和现代主义的文字相配合,有一种典型的二十年代的风格。这部片子的主演是阿尔伯特芬妮,很遗憾,我认为他演的菠萝是我看过的最差的。当然,从外形上芬妮版的菠萝是最贴近的,硬壳般的头发、鸡蛋似的脑袋、土豆一样的身体。但是芬妮的表演过于僵化了,有一些地方显得太做作。比如菠萝和比安奇吃饭那个镜头最后的大笑,在询问过程中的几处表现等等。另外他的台词也有这个毛病,但是中文版的配音把这个缺点掩盖过去了。我认为在主要的十六个演员中,芬妮的表演只能排到倒数五位。我看过的菠萝里面,我还是认为乌斯迪诺夫在《尼罗河惨案》里面的表演最优秀。另外一个就是David Suchet,虽然我觉得他不像乌斯迪诺夫那样出彩,但是总体上可以称作神形兼备。而且作为一个电视系列剧的主角,他的表演前后一致,连续感很强。

    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就是东方快车开车的那一刻。迷雾中驾驶员慢慢走向车头,随后镜头慢慢推到车头灯,背景音乐暗淡而不安。接着车头灯突然打亮,音乐突然来了一个高音,我估计当年这一下会吓到不少观众。随后,火车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缓缓驶出,背景音乐也随着火车的提速而加快节奏。直到最后,火车渐渐远去,背景音乐却突然变得低沉而躁动,预示着前途的不安和危险。

    本片明星荟萃,但是其实其中大部分我都不太认识,认识的也只是有个脸熟而已。比如饰演比安奇的马丁·鲍萨姆,我只看过他的两部电影,另一部就是《虎虎虎》。还有饰演贝多斯的约翰吉尔古德,在看《战争与回忆》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人。还有被称为当时最美丽女演员的杰奎琳·比塞特,我第一次看她的片子是《拿破仑情史》。拍摄《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她已经30岁了,但是看起来就像20岁一样。

    还有英格丽褒曼,美女(虽然有些童鞋不认同哈,不过是不是美女这件事,还是男童鞋比较有发言权哈)迟暮总是让人唏嘘。然而老年(59岁)的褒曼却将有点神经质的家庭教师演绎得出神入化。这部片子里面褒曼真正的表演时间只有不到五分钟,却为她带来了一座奥斯卡奖。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镜头里面除了英格丽褒曼之外,菠萝的背影占据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画面。这样在观众的视角看,菠萝对褒曼有一种压迫感,这使得褒曼饰演的角色的神经质与不安更加突出。这一段,个人认为一定要听原音。虽然我不懂英语,但是仍然觉上影的配音没有原版那种味道,没有体现出女教师的性格。另外,菠萝最后说道“她的英语并不像她表现的那样不好。有些用词非常的恰当。”这个一定要听原音才能听出来。

    另一个比较出彩的角色是扮演哈巴德太太的劳伦白考儿。她的片子我只看过这一部,但是在这里她把那种果断、干练、坚定,但又要时刻隐瞒真实身份的谋划人和总指挥的形象演绎的非常到位。不过我真的没想到她那么有名,居然还是亨弗莱鲍嘉的妻子。

    个人认为,饰演希腊医生的乔治·库鲁里斯其实是比较吸引人的。我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里这位希腊医生是不是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神神叨叨。不过在电影里这位医生那种参与却又置身其外的样子还是很贴切的。

    肖恩康纳利的表演一如既往的风流倜傥,这家伙可真的是个老戏骨。说是浑身是戏一点都不为过。那一年他44岁,正当年。

    还有约翰吉尔古德。贝多斯是那种老式的英国管家,具有典型的古板性格和面具脸。又因为有所隐瞒,所以说话的时候总是让人觉得他闪烁其词。这种多重性格吉尔古德把握得很好。

    我没有想到安东尼·博金斯是《精神病患者》里面那个精神病患者。我对《精神病患者》的印象不深,最多也就是对洗澡的场景和那个干尸有点印象。安东尼·博金斯拍摄《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一年42岁,但是看起来就像个二十多岁的大孩子,很符合麦奎因的形象。不过安东尼·博金斯演了太多精神病患者,以至于接受了二十年精神病治疗。他的也结局不太好,1992年9月12日死于艾滋病,当时妻子及儿子均在身边。9年后的9月11日,他的妻子坐在其中一架撞向世贸大楼的飞机上。

    总体来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这部片子配角的表现超过了主角,而且主要人物里面没有明显的败笔。算是一部上乘之作。

    通宝推:上古神兵,
    • 家园 看了LZ的文章,我才去网上找来看了

      原来这个就是我在CCTV6里看过的。恐怕无法认同LZ说的话。

      这个版本对于原著改编很大,开头添加了绑匪是入室劫持的情节,让东方快车上所有的人在一开始就和绑匪有了直接或间接的接触。

      这点改编可能是为了后来行刑情节的需要,我不好说是好是坏。

      但后边行刑那段,我无论如何无法认同,原著是在黑暗中,12个人,一个接一个,静悄悄进入雷切尔的房间,用匕首刺杀他。这是整个《东方快车》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这12个人,在平时都是体面的公民,在正义无法伸张的情况下,担任了法官、陪审团,刽子手的职责。但他们不是杀人狂,“在黑暗中”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虽然整个计划由于波罗的到来以及列车撞入雪堆而有了变化,但显然,不是黑暗中,有不少人是无法下手的。而且这样也使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刀致命,所有的人都不要承担杀人的思想重负。

      电影上改成了点亮一盏很暗的灯,哈罗德太太在旁边看着,每人走到床前,说一句话,刺几刀。先不说这些刺杀的动作有多么的像在捅木头,为什么要哈罗德太太在那里看着呢?这样本来的自发行为,就成了哈罗德太太是主谋,其他人是从犯了。

      为什么要点那该死的灯呢?即使知道那是个罪大恶极的人,普通人也不太会承担杀人的重负。这等于是把所有的人脖子上套上枷锁。

      注意,原著里是因为雷切尔逃脱了法律,这些人,这些和当时发生的惨案有关的人,为了正义得到伸张,为了其他的孩子不再有这种遭遇,才去杀雷切尔。但对于那样的人,不应该有一个好人丢掉性命,所以他们才有了这样一个计划,每个人都不知道是谁杀了他。最后的开灯,让一切变了样。我宁愿看到这样的镜头,沉默的人们一个又一个,从哈伯德太太的屋里出来,脸上带这各种各样的表情。沉默比话语更有力度。

      最糟糕是是哈伯德太太。如果LZ看过原著就不会喜欢她了。原著的描写是“一位矮胖的,略微可笑的美国慈母”,我想,这里的演员,无论用什么眼光来看都不符合。倒显得有些刻薄。

      本身哈伯德太太是个伟大的演员,也是绑架案中小孩子的外婆。同时,在猎杀雷切尔的计划中,她的责任最大,她就住在雷切尔的隔壁。本来,如果一切按照计划,他们,这列车上所有的乘客,只要在雷切尔的面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结果,“在最后一刻”波罗来了,最糟糕的是,火车还开进了雪堆。但哈伯德太太,或者说林达·阿登,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大家记得原著吗?哈伯德太太总是提到自己的女儿,在搜查行李的时候,还强迫波罗看“我的女儿和两个很丑的孩子”的照片。

      这正是雷切尔害死的一家人,小黛茜被绑架杀害,小黛茜的母亲受刺激而死,死时还怀着另一个孩子。

      而在电影里,我看不到这样的哈伯德太太,我能看到的只有一个比较刻薄的老妇人而已。

      另外,希腊大夫在原著里是个有婚外情的家伙,绝对不唠叨。火车开动的确很不错,别的就不怎么样了。

    • 家园 不是上影

      但是仍然觉上影的配音没有原版那种味道

      我估计你想说是上海译制片厂(上译)的配音,但是该片国内只有两个版本的配音:上海青年话剧团和央视,上译没有配过该片。

      【中 译 名】东方快车谋杀案

      【原 片 名】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年  代】1974

      【国  家】英国

      【类  型】悬念/犯罪

      【导 演】西德尼·卢曼特Sidney Lumet

      【编 剧】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novel)

      保罗·德恩 Paul Dehn(screenplay)

      【演 员】阿尔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埃屈尔·波洛Poirot)

         马丁·鲍尔萨姆 Martin Balsam(比安基Bianchi),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葛蕾塔·奥尔松Greta),

         劳伦·巴考尔 Lauren Bacall(卡洛琳·玛莎·哈巴德太太Mrs.Hubbard),

         杰奎琳·比塞特 Jacqueline Bisset(埃琳娜·玛丽亚·安德烈尼伯爵夫人Countess Andrenyi),

         肖恩·康纳利 Sean Connery(阿巴思诺特上校Colonel Arbuthnot),

         让-皮艾尔·卡塞尔 Jean-Pierre Cassel(皮埃尔·米歇尔Pierre),

         约翰·吉尔古德 John Gielgud(爱德华·亨利·马斯特曼,在影片中改名贝多斯Beddoes),

         温迪·希勒 Wendy Hiller(娜塔丽亚·德拉戈米罗夫公爵夫人Princess Dragomiroff),

         安东尼·珀金斯 Anthony Perkins(赫克特·维勒德·麦奎恩McQueen),

         凡妮莎·雷德格 雷夫Vanessa Redgrave(玛丽·赫迈奥妮·德本厄姆小姐Mary Debenham),

         蕾切尔·罗伯茨 Rachel Roberts(希尔德加德·许米特Hildegarde),

         理查德·威德马克 Richard Widmark(塞缪尔·爱德华·雷切特Ratchett),

         迈克尔·约克 Michael York(鲁道夫·安德烈尼伯爵Count Andrenyi),

         柯林·布莱克利 Colin Blakely(赛勒斯·贝思曼·哈德曼Hardman),

         乔治·库鲁里斯 George Coulouris(康士坦丁医生Doctor),

         丹尼斯·奎勒 Dennis Quilley(安东尼奥·福斯卡雷利Foscarelli)

      【译 制】(1) 中央电视台译制

      翻 译:方 薇

      译制导演:沈贵才

      配音演员:波洛...........陆建艺

      比安奇.........党同义

      哈伯德夫人.....张 欣

      格丽塔.........赵丽云

      拉切特.........高增志

      麦奎因.........叶保华

      玛丽...........伍凤春

      公爵夫人.......冯 华

      皮埃尔.........尚小龙

      (2)原上海青年话剧团

      译制导演:张先衡

      配音演员:波洛...........张名煜

      比安奇.........张鸿鑫

      哈伯德夫人.....郑毓芝

      康斯坦丁医生...刘明根

      其他:徐幸、张先衡等

    • 家园 那位匈牙利外交官是麦克尔.约克

      也颇有来头。Michael York。

      国内可以见到的还有下面这几部。

      《孤星血泪》(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就是他演成年的皮普。

      还有一个将二战中英国特工的《无畏的人》的电视连续剧,国内也放过,他扮演男一号,有胆有情。

    • 家园 饱鳗童鞋是不是美女应该没什么争议,

      记忆中《卡萨布兰卡》里德几个脸部特写只能用圣洁形容。

    • 家园 东方快车的原著就很精彩

      属于阿婆作品中的上乘之作,这种封闭空间的故事又很具有戏剧性,所以只要略加修改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剧本。评价这部作品要把它放在阿婆的其他电影化作品中才更客观。

      ps:《尼罗河上的惨案》原声版反而不如配音版效果好,尤其是毕克的波洛真是神了。

      • 家园 我更喜欢看福尔摩斯

        两个作家的风格不同.

        福尔摩斯更情节紧张,破案往往靠对蛛丝马迹的观察.

        波罗破案,主要靠从和嫌疑人们的对话当中找疑点-----我看了长篇大论的对话,就想打瞌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