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谈集二:宋史随侃 -- napolen

共:💬36 🌺20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点才能的

        大多性格乖张。高宗如果是不世出的管理天才,碰上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应该是历史的一段传奇。可惜高宗不是。

        讨论张俊撤兵后的军事形式已经没有意义。除非岳飞想接伪齐的班,拥兵自立,否则一个心中有牵挂的人,想在那份牵挂下做事,是肯定不可能的。

      • 家园 岳飞的老上级就是八字军的首领王彦啊
    • 家园 不能说步兵战阵在对付骑兵方面真的不堪一击

      关键还是岳飞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步兵结阵看起来固然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但是人家不来打又有什么办法。你没结阵人家不等你结阵就来打你,又有什么办法。人家专打你的供应线又有什么办法。人说到底不是机器。但是伏击,倚城野战。攻其必救这些战法下。骑兵也很吃亏。关键是要给将领临机独断的权利。关键是将领用兵,审时度事的能力。虽然被动但是也不至于全无翻盘的希望。这恰恰是宋军最大的弱点。缺乏胜利的条件失败也就是必然了。当然最适合进攻的兵种在那个时代非骑兵莫属。大宋再有钱。如同今天不去造航母,大造战列舰的话。海战一样失败。

      • 家园 但历史上,宋军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事实上,与一般人的印象不同,宋朝继承了五代以来的军事传统,对于野战有着近乎狂热的执著。即便是在防御战中,贯彻的也是“战兵在外,守军乃敢坚壁”的积极防御思想。

        那么,怎么确定我扎下阵来,敌人一定会来打呢?——我们以宋辽战争为例。

        由于地理限制,辽军的进攻路线具有很高的可预见性——在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中,十次最大规模的南侵中有八次是从相对容易突破的宋辽战线中央地段,也即易州、满城一带发起的。基于这一规律,宋军得以预先加以部署,主动组织防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所谓“会兵设伏夹击”的战略指导思想——宋军往往不在前沿的易州据敌,而是以第二线的定州为枢纽,环绕着唐河、徐河、保州、威虏军、北平寨等要点,待判断清楚辽军主攻方向,再视敌情修正位置,在预设阵地上打阻击战!结果辽军空有高机动性的骑兵军团,仍然是几乎回回撞到宋军的枪口上,撞得满头是血~

      • 家园 历史不能假设,除非允许穿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