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122):地震 -- 语迟

共:💬3 🌺2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汉文化扫盲(122):地震

      乾隆皇帝68岁的时候,下诏说,“若邀苍穹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后来在乾隆六十年元旦这天,皇帝禅位于太子,形式上实现了诺言。人这一辈子有两种苦难非常之痛苦,但是一般人难得经历,这就是“贵者失位”与“大富骤贫”。虽然难得经历,但是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是很敏锐的,晓得很多事,具备将心比心的能力,很多事情他心里一琢磨,就知道怎么回事。上至唐明皇,下至卖炭翁,这些人的心理、情绪,白居易无一不能准确体察品味。《长恨歌》写道:

      ……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

      这一般看作描写唐明皇的“爱别离苦”,深爱的人死掉了,很痛苦,很孤单。其实,咱也不妨把它看作是失位太上皇内心的哀鸣。比这味道更足的,就是李煜的词。亡国之恨,夺妻之辱,无可奈何呀。人生之苦还能有什么比这更甚的呢?李煜内心的怨毒仇恨虽然掩饰得很好——他的词似乎只有浓浓的哀愁,似乎找不着恨——却也许被心烦意乱太宗察觉或者误解,这内心的怨恨最终幻化作一盏毒酒,了结了这段谁都脚着很不舒服的历史。

      再如李叔同,则是“大富骤贫“的例子。李叔同32岁时,百万家产忽然荡然无存,后来剃度出家了。很多时候,这个出家是仅次于自杀的无奈之举。出家的人道理上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对于人生的任何美妙都应舍弃之,包括修行外的与修行内的。这样才可能有成就,没有白出家。出家与在家就得反着来,在家的追求幸福与舒适,出家的就得追求痛苦。一旦停留在某种境界上,感觉宁静舒坦,妙不可言,以我的浅见,这个境界也许是应该舍弃的。也许能够承受的苦难越多,成就和境界也就越高。世上最痛苦人的是佛,佛承受着大千世界所有的痛苦,无论人间地狱鬼畜,所有芸芸众生,大大小小身体的心理的苦难,佛全部感同身受,就象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但是佛受得了,佛能够承受。也许具备了这样的牺牲精神和勇气,才有资格去学佛。修行也许并不是为了摆脱苦难,而是相反,要学着承受苦难。

      可能李叔同与曹雪芹相仿,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痛,没有被打倒,反而旋失旋得,有失必有得。李叔同内心忽然有所感悟,获得了一个境界。

      这就是说,当年乾隆皇帝许诺并终于实践的时候,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他是皇帝,他当然知道“贵者失位”的滋味。况且一个老年人,子曰老年戒得,人一般是年龄越大越放不下,拥有的东西越舍不得,越老越怕死。当你害怕失去的时候,也恰恰就是该失去的时候了。

      这里不谈老头子让位以后搞的什么名堂,这是题外话,促成皇帝许诺并最终实践的原因是,“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这是两千年来的最高记录,乾隆皇帝“不敢”打破。

      这件事虽小,虽然有些名不副实,却可以反映出中国人很重要的一个哲学的思想。这就是“让”的思想。所谓“不敢为天下先”。

      《庄子》云,“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治理天下,要以去害群之马为要务。害群之马,则指另类与众不同之人。大部分人百米要跑15秒,你妈的9秒69就跑完了,人见个苹果熟了掉了,稀松平常,不去留意,你则偏偏要去思索什么奥秘,你感觉也太好了吧?你丫也不撒泡尿照照,你算老几?此皆害群之马也。去之,则天下太平。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呢?组成社会的最大多数的人,都是平常人,怎么能拿那些极少数人的标准,去要求最大多数的人?做不到嘛。以少数人为标准来引导社会,只能也必然造成混乱。那么治理社会应该的,是以大多数人的标准,来要求少数人、极少数人,严则“去之”,宽则奉劝这些人,“不敢为天下先”。

      与过去的哲学完全反了,现在是人人争先抢出头的社会,学生比谁的成绩好,百米跑比谁更快,社会上比谁有钱,国家比综合实力,比GDP,没有一个“让”的,都来“争”,抢第一。站在冠军台上嗷嗷乱叫,挤几滴眼泪,台下也莫名其妙跟着起哄。好像怎么地了似的。你第一了怎么样,冠军了又如何?最近空军的四代出来,很惊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有什么难的?别人学不去的本事才是真本事,明摆着教也教不会。什么高科技五的,算什么真本事?你不小家子气地捂着掖着,放开了教,人家一学就会,这叫本事吗?圣人佛的本事,倒是巴不得所有人都学了去的。

      古人讲这个“无味之味”,没有味道的味道,是真正的味道,其他的味道都是假的。我们每天吃那么多种食物,唯一每天都在吃,永远也吃不厌的,只有米和面。因为米面没味道,很平实。和老婆能够厮守终生,就是因为左手拉右手,没什么激情。没有激情,很平实,这才能长久。这就是说,但凡有味道的,有感觉的,都不长久。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感觉不要太好,做人不能太爽,味道越浓烈,感觉越强烈,越短暂。所以,正因为爱得疯狂,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则必然夭折,空留此恨,倒是“绵绵无绝期”了。

      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也就有各种各样的人生的味道。但是,人生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无法摆脱自然界本来的规律。“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日升月落,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没有任何新的花样,相当乏味。自然的规律本来就是没有花样,没有味道,还能指望人生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所以有个说法,人生“味同嚼蜡”。所有的好滋味,美妙的感觉,都象花一样,开不几天就败了。就没有了。所有的好滋味,让你每天每月每年不间断地品尝,也象花一样,再好的滋味,时间不长,也就腻了。人生自始至终就象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这才是人生的本质。你不甘心,非去追逐好的,美妙的,更好更美妙的滋味,味道和感觉一次比一次浓烈,成瘾了,恶性循环,这日子长不了的。

      现在的人是“过把瘾就死”,“浓缩生命”。这是西方的哲学。西方的白人很蠢,不明白人生的本质,不知道人生本来是“味同嚼蜡”。你再怎么折腾,结果也还是味同嚼蜡。所以他们搞 “科学”,无事生非。哗众取宠,装模作样。不打仗的时候就比赛,总是受不了平淡无事的生活,总想着“享受人生”。反观中国人,古时候从来没有过竞技体育。围棋运动我们国家早有了吧,据说是尧发明的,但是过去几千年,什么时候国家举办过围棋的全国、全省、甚至全村的比赛?要胜出个冠军?这个现象的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究么?

      当年袁克文劝他爹袁世凯莫称帝,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

      遽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这个“遽”在这里是惊惧的意思。《易经》里也有“亢龙有悔”的话,你争得哪门子第一呢?任何第一都是短暂的,没有永远的冠军。你在上面的时候有多舒服,当你下来的时候,痛苦就会加倍地找上你。科长退休肯定不比处长痛苦,处长不比局长,局长不比部长。更何况那些曾经官居高位,一旦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家破人亡而妻离子散,今日方知狱吏之尊的滋味呢?

      《呻吟语》云,“而今举世有一大迷,自秦汉以来,无人悟得。官高权重,原是投大遗艰。譬如百钧重担,须寻乌获来担;连云大厦,须用大木为柱。乃朝廷求贤才,借之名器以任重,非朝廷市私思,假之权势以荣人也。今也崇阶重地,用者以为荣,人重以予其所爱,而固以吝于所疏,不论其贤不贤。其用者以为荣,己未得则眼穿涎流以干人,既得则捐身楼骨以感德,不计其胜不胜。”

      康熙皇帝位子坐得长久,那是因为他并不以当皇帝为乐事,实际上他过得很苦。虽不如大禹“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却也是朝乾夕惕,呕心沥血。当年第一次废太子,皇帝难过得六天六夜没有合眼,痛苦万状。平常老百姓家家的,有几个会遭遇这种折磨?所谓“一生快活皆庸富,万种艰辛出伟人”,想当老大,想当领导,先得受得了万种艰辛。当官当老大不是去舒服去爽的,有这个念头,做官不是福而是祸,做官得比别人更吃得了苦才行。才配领导别人。

      位高权重者,尝遍万种艰辛,平常人吃过的苦,所思所想,很了解。有着接近圣人佛的觉悟,承担着天下苦难,对天下民心就有敏锐的感觉,感同身受。

      《老子》云,“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慈”这个字解释起来很麻烦,深得很,我也不是太懂,这里就泛泛而谈吧。“慈故能勇”可以这样来理解,譬如你要被用刑,老虎凳辣椒水,中美合作所,东厂西厂锦衣卫。这时候一般吓得要死的,怎么“勇”得起来呢?但是如果你是一位母亲,敌人要用那些手段来折磨你的孩子,你愿不愿意换下你的孩子自己去承担呢?现在人情淡薄,愿意这么做的母亲可能也不那么多了,但是我相信还是有,有这样勇敢的母亲。这就是“慈故能勇”。对孩子有爱,这个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激发英雄气概。这里把这个“慈”解释为“慈爱”、“爱”是比较通俗的,可以这么解释。老子讲,我有三宝,第一就是心中有爱。过去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怎么个爱法呢?到底是个什么感觉呢?那么大的一个群体怎么爱得起来呢?虽然现在我体会不到,但是我也相信,肯定曾经有人很真诚地爱过。所以过去不管是雪山草地渣滓洞,还是在朝鲜战场上,会有那么多英雄。

      第二,俭故能广。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是很难变的。人不能跟命抗,这个性格其实就是你的命,你的命运。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性格也是可以改的。也确实有些人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性格大变”。这个“俭故能广”说的也是一个改变性格的方法。清代《格言联璧》中说,“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可以通过追求俭朴寡欲的生活,来广大自己的心胸。为什么现在的人说到爱祖国、爱人民都觉得扯蛋,没几个人有这种切实深刻的感觉,就是因为我们个人的生活大大丰富了,我们活得很奢侈。我们的内心被各种各样的欲望填的满满的,每一种欲望都在强化自私。自私越多,爱就越少,现在很多人狭隘到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感情了。反而,越俭朴的生活,越贴近自然,越接近朴素的大众,则越能捕捉到“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最深厚的根源”。

      人民大众有整体的社会情绪,政治搞得好,这个情绪则安宁平和,政治不好,则浮躁怨愤。这个整体的社会情绪,是需要心去感知的。没有遍尝万种艰辛,不了解“存在于民众之中的最深厚的根源”,你拿什么去感知?你怎么可能有能力去应对?你又怎么知道人心所向?

      公元819年,唐宪宗遣使者迎佛骨,自凤翔入禁中,三日后还送佛寺。“朝臣无谏阻者”。迎送沿途及京城上下,沸反盈天,当街就有燃顶烧指自残的,闹得乌烟瘴气。韩愈同志看的过忍不住,冲出来大骂一通。韩愈《论佛骨表》,与海瑞《治安疏》一样,是历史上著名的骂贴。这两篇骂贴气势逼人,显然是盛怒而作。后者一篇文章,把皇帝直接骂死,毫无招架之力。前者则骂得宪宗一朝上下扫兴,宪宗大怒之余,也无奈认错。正因为韩愈准确把握了社会情绪,当头一棒,打得眼冒金星,也许,此篇文章还有更大的功效呢?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当时, “奥运圣火传递”也正闹得厉害。正如《论佛骨表》写的,“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 ……百十为群,解衣散钱 ,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伤风败俗,传笑四方……”我想,这汶川地震之前,如果也有个韩愈,冲出来骂一通,奔走疾呼云,“奥你妈的运!”CCTV给个直播,并《人民日报》刊发特别评论员文章,也许汶川地震可以免了呢?人一旦飘忽浮躁,会栽跟头,社会也一样嘛,社会浮躁飘忽,一样也要栽跟头的。

      人民是圣人,圣人立言,振聋发聩。韩愈《论佛骨表》洋洋洒洒千余字,精简一下,无非是,“迎你妈的佛骨”。网络十年以来,圣人还有个立言的经典创造,所谓“装B”。这个词越品味越脚着妙不可言,意思极深,涵盖极广,语言极哲学与文学。譬如明朝那位嘉靖皇帝,不才大不敬,本应为尊者讳,大国之君,这么说他未免轻浮,会消福的。可是除了“装B”二字,我想不出,还有其他的更好、更简洁、更准确的评价。

      中国人似乎什么都不信,神佛皇帝来了,若即若离,总不如外域之惶恐虔诚。其实,中国人还是有信仰的,而且根深蒂固,雷打不动。咱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常”,平常。老实做人,规规矩矩过日子,这就是中国人的信仰。中国人最腻歪的就是做人不老实,不规矩。中国人信的是“人”这个东西的自然状态,耕田便耕田,渔猎便渔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平淡淡,了此一生。中国人追求的是个平和与宁静。

      正因为中国人追求平常,所以对神佛不是很感冒,佛,圣人,确实很好,非常非常好,没有更好的了。但是一旦“非常”,不平常,好也就不好了。佛经云,佛示灭的时候,会有地震。这个说法《西藏生死书》也曾言及。史载释迦牟尼佛去世的时候,就有地震。毛主席逝世不也大地震么?过去皇帝死了,我们叫做“崩”是吧。“崩”这个字可以理解得很直接,“崩”指山坏掉了,山塌了。“崩”就是地震。最早的时候,“帝”和“圣”在中国的意思就是“佛”的意思,都指的是大彻大悟的觉悟者。中国古人也认为,圣人逝世会引发地震。

      那么,为什么大彻大悟的伟人圣者的死亡,会引发地震?这个原理很唯心,不好理解。另外如《老子》中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如“乐极生悲”、“佛死地震”、还有“大战之后,必有凶年”,等等,这些理论的逻辑是同一种,都是唯心或者一元论的。我说出来也是人云亦云,并不是自己的东西,跟没说差不多。到此为止吧。

      古人讲,宰相调和阴阳,调和的不好,政治黑暗,君昏臣昧,引起人心浮动,就会有天降灾祸于斯土斯人。现代自然科学自然不信这一套,脚着扯蛋,可是现代自然科学又怎么理解地震呢?自然科学真的很懂吗?你自己又不懂,凭什么认为别人扯蛋?与其听地震局那些白吃饭的蠢材胡扯,还不如返璞归真,翻翻我们老祖宗的道理,不定就能明白些什么。

      (完)

    关键词(Tags):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 家园 在河里资格不够,要不真想投草

      伟人圣者的死亡和地震有哪门子的关系?

      古往今来的地震有很多次,伟人圣者的死亡有多少次?难道你只记住两件事情凑到一起的情况?换句话说:你只会因为伟人圣者的死亡才记住地震,而只有平民伤亡的那些地震就可以无视?

      还有,“地震局那些白吃饭的蠢材”,这句话你能不能收回?你为什么侮辱地震局的工作人员?不通过地震局了解地震,难道让我们去听那些神棍的话?君不见,网上每次地震后,都会有一批神棍事后诸葛亮,叫嚣自己预报了地震。可为什么他们事先不预警,要么干脆天天乱预警,结果没地震,搞的大家日子过不好,远的不说,去年大过年的,全山西人被这种人搞的躲地震。

    • 家园 消极遁世

      干嘛还从猴子进化到人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