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计划生育何去何从 -- 使用尽量中文

共:💬20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超生挑战中国16亿人口上限

      “超生挑战中国16亿人口上限”是个大笑话!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易富贤

      2004年10月3日

      2004 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我国人

      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针对我国出生人

      口性别比例、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问题,讲话提出了人口增长要考虑中国可持续发展,

      特别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物质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要实现胡

      主席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口必须稳定。要维持人口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

      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 。

      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提出的我们还有1.8 妇女平均生育率,我认为是不可信的,认为计生委

      撒谎威胁国家持续发展。我认为目前我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只有大约1.3左右。我根据多种

      来源的资料(官方的、民间的、学者的、统计局的、计生委的):1、1997年和2001年国家

      计生委组织进行了的两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2、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

      查的数据;3、两位由专家转任官员的研究文章:国家计生委统计与财务管理司副司长王

      谦和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4、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分

      布组织的两次全国生育愿望调查。5、再从中国经济结构尤其是人口结构结合其他国家的

      发展历程推测上面的1.3的生育率是可信的。关于经济增长率,国外根据中国进出口以及

      能源进口这些硬指标都能大概推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基本可靠)。  这些不同来源的数

      据都集中反映中国目前生育率只有1.3左右。计生委司长级别都还认为只有1.3左右,为什

      么到了主任级就变成1.8了(只笼统地说是修正,没有给出一个可信的说明)。1.3的生育率

      是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的!

      最近在人民网上看到“超生挑战中国16

      亿人口上限”http://www1.people.com.cn/GB/jingji/1037/2768941.html。再次说政策

      生育率在 1.55,说人口普查本来只有1.22的生育率,低于1.55政策生育率(无视不孕和单

      身人口的存在!),认为不可靠,从而采用卫生部和教育部的1.78 的生育率资料。滑天下

      之大稽!生育率资料是国家计生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份内事,竟然不采纳计生委和统计局资

      料,而去采用卫生部和教育部的资料!专门抓老鼠的猫竟然要狗来教怎么抓老鼠!

      再说,教育部至少要等孩子上学才有详细资料,农村基本没有幼儿园,教育系统要等孩子

      7岁左右才能掌握资料,至少有几年滞后,1.78的生育率至多说明7年前的资料。

      并且该文还引用一个没有任何代表意义的十年前的个例:内蒙农民王容为了生一个儿子连

      生十胎。只要仔细想想:生一个没有儿子的概率是1/2,生二胎没有儿子的概率是1/4,生

      三胎没有儿子的概率是1/8,生十胎没有儿子的概率只是0.000976563,一万对夫妇才9.7

      对这种情况,但不孕夫妇却有1000到1500对!采用这种个例实在显得????。最保守的估计

      中国不孕家庭占10-15%,加上单身人口,至少有15%的不育。就算 20000(男女各半)育龄

      人口,扣除15%的不育人口,剩下8500对夫妇,都允许生两个孩子,然后没有儿子的可以

      继续生下去,直到10胎为止。那么都生育两个孩子后还有1/4夫妇没有儿子;这1/4人再生

      三胎,1/8第三胎生儿子;1/8没儿子再生四胎,1/16生儿子;1/16没有儿子再生五胎,

      1/32生儿子;1/32没儿子的再生六胎,1/64生儿子;1/64没儿子的再生七胎,1/128生儿

      子;1/128没儿子的再生八胎,1/256生儿子;1/256没儿子的再生九胎,1/512生儿子;1/

      512没儿子的再生十胎。那么8500对夫妇中有7442对夫妇只生二胎,总孩子数14884;生3

      胎夫妇531对,孩子1594个;生4胎夫妇265对,孩子1063个;生5胎夫妇133对,孩子664个

      ;生6胎夫妇66.4对,孩子398个;生 7胎夫妇33.2对,孩子232个;生8胎夫妇16.6对,孩

      子133个;生9胎夫妇8.3对,孩子75个;生6胎夫妇4.2对,孩子42个。三胎及以上夫妇共1

      058对,孩子数4200。加上生两胎的7442对夫妇的14883个孩子,共19083个孩子,除以100

      00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率只有 1.9,要是允许没儿子的继续生下去,到15胎后都有儿子

      了,平均生育率也只有1.91,还达不到世代更替水平的2.1!

      要是都允许生3 胎的话,同样计算,等都有儿子时,平均生育率也还只有2.66,高于2.1

      的更替水平,需要有所控制。但关键是现在农村生育愿望只有1.8,城市生育愿望只有1.6

      (上海的平均生育愿望只有1.0,相当部分选择丁克),就算经过广泛宣传,生育愿望也难

      以到达2.5,那么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生三胎,平均生育率也达不到2.1。因此现在允许

      三胎绝对不会造成人口膨胀的。要是没有计生委的无能,中央政府也没有必要绕过计生委

      ,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担任组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前国务委员宋健担任副

      组长,组织265名顶级专家,进行中国历史上首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http:

      //www.xhby.net/xhby/content/2004-09/12/content_538069.htm)。  

      再看看计生委的笑话:2004 年7月15日,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

      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合众国际社记者提问:国际上有很多的批评,都是针对计划生育

      政策的,都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有侵犯人权的意向。我想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是出

      于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还是义务性的性质?赵白鸽回答说是自愿的(http:

      //61.190.173.33/ReadNews.asp?NewsID=1117)。那么基层通过残忍手段强迫人流、引产(

      有的已经接近预产期),是完全违背国家计生政策的,一旦老百姓要告这些计生干部,谁

      来承担法律责任?这些基层计生官员是不是应该判刑?

      法新社记者: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个政策

      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男女性别失衡。赵白鸽回答说“出生性别比的失调实际上不完

      全是和计划生育政策连在一块的”,因为韩国和新加坡都曾经有个性别失调,因此中国的

      性别比是正常的。但2000年,中国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为100: 107.1,到第二胎就猛升到

      100:151.9(人民网http:

      //www1.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31983/32181/2377020.html)。这不说明是B超

      人工选择又是什么?为什么第一胎与第二胎之间差这么多?不是计生政策造成的又是什么

      ?美国和英国的两位学者写的《光棍: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在英美学术界引起

      广泛关注,该书作者将男女性别比例与安全问题挂钩,指出中国男性人口过剩会给国内和

      国际社会安全造成威胁。胡主席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的谈话中已经坦承“我国出生人

      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长期失调将会造成社会问题”,为什么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还不

      肯承认计生政策的失误?他明显违背胡主席的讲话精神,是不是有渎职的嫌疑?要是都能

      生育两、三个的话就没有用B超决定性别的强烈愿望,因为前两个孩子中按机率1/4有两个

      儿子,1/2有一儿一女,只有 1/4的人有两个女儿(这些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强烈希望儿子

      的),对第三个就没有强烈愿望人工选择性别了(三个后只有1/8人没有儿子),性别比就自

      然平衡。并且已经生儿子的人中很多人会选择不生三胎,平均生育率并不会超过2.1。对

      性别的偏好在任何国家都有,我在美国就碰到几对白人夫妇连生三、四个女儿后坚持再要

      生儿子。只要不选择性流产女胎、弃杀女婴,性别比就不会出问题。康熙初期四川人口稀

      少,四川巡抚张德认为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鼓励生息,果然

      成功;现在要平衡出生性别,就必须让人有生三个的希望,否则别无良策。

      2004 年3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国计生

      政策由“多生罚”向“少生奖”的政策转变。人民网评论员文章认为“除了不能强制性限

      制超生,政府更要通过奖励等手段引导人们少生(http:

      //people.com.cn/GB/guandian/1034/2663461.html)”。联合国人口基金代表充分肯定了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这种实行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方向性的转变。但现在基层计生干部仍然

      采取强制措施和罚款,明显是与胡主席的“以人为本”的计生政策相违背的,这些违法行

      为该谁来管?老百姓生应该得到赔偿,由基层计生干部来赔偿还是由国家来赔偿?对基层

      干部的违法行为,国家人口计生委有没有责任?

      有计生干部简单地认为当事人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就认为是自愿了。有没有强迫不是光凭

      是否签字,要看当时环境,三番五次以某种形式威胁,不能视为强迫?到时社会老年化严

      重,民意可就逆转了。用刀子逼到女孩脖子上,然后她自己脱裤子,法律上能说不叫强奸

      ?  现在各地所谓的“社会抚养费”难道不是变相“罚款”?既然父母为这些小孩缴纳

      了社会抚养费,那么等中国今后老年化后,这些小孩(到时候都是宝贵的年壮劳动力)就没

      有为老年人额外纳税的义务(就是说他们到时候应该比独生子女缴纳的税少很多倍),这可

      能吗?这些符合宪法中平等的观念吗?

      日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说他没有下令南京大屠杀,但大屠杀确实发生了,松井石根不应该被

      判绞刑?国民党当初中层也没有要下面抢劫,但没有发粮饷,下面士兵不抢怎么办,总不

      能光怪士兵吧。因此,国家人口计生委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 家园 两百年将中国人口减少到三亿

      驳李小平“两百年将中国人口减少到三亿”的谬论

      ----科技进步能解决老年化问题吗?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易富贤

      2004年10月3日

      有人说:中国人口太多了,减少人口有何不好?中国人口密度比较大,但人均资源比

      日本甚至一些欧洲国家要好。要是中国人口成比例地降低到七、八亿(只有地震等自然灾

      害能够这样,但所造成的社会破坏也是国家难以承受的),当然也不错。但现在不可能屠

      杀人口(你不能将人口按比例蒸发,你要是屠杀人口的话,社会混乱,物质毁坏,瘟疫流

      行,几十年都难以恢复),只是通过降低生育率来减少人口(减少未来宝贵的劳动人口),

      反而增加老年人比例。生育率低于1.8,尤其是现在的1.3,意味着今后有活力的人口过度

      减少,而整个社会压力却增加(没有活力的老年人口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平说中国人口应该以200年的时间从现在的

      数目回落到3亿左右,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所谓的专家竟然忘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

      如果人口在持续减少,则说明人口生育率始终低于更替水平,也就是说在这200年里如果没

      有外来移民的话中国的人口结构就是在不停的老化,当最终中国人口降到3亿时生育年龄人

      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可能将会下降到一个无足轻重的数字,人口结构已经是不可持续发展

      了,即使这些人再如何努力中国的人口也会继续下降,汉族可能仅仅因为长期人口控制的

      惯性就接近灭亡。远离2.1的生育率,人口增长和下降都是加速度的,当中国人口在两百

      年内降到3亿时,离几千万也不远了(历史上上千万人口的民族灭绝的不少)。似乎很多人

      对中国的人口控制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希望通过减少人口来使生活水平赶上西方

      ,这实际上是很不切实际的,客观上中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应该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研究

      提高生活水平的方法,而不是相反的要去采用一种纯理想主义的缺乏先例的做法来改变这

      个客观事实。日本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美国而生活水平也可以达到美国人的50%-66%,中国

      按照适合人类生存的国土资源计算人均生存空间和资源远比日本多,现在的困难不过是因

      为分布不够科学合理与城市化水平滞后,却要舍本逐末的通过减少自己的人口来追求生活

      质量,非常的短视。李小平本人没有生育小孩,是个丁克,可能因此千方百计为自己的生

      理缺陷话或者自私心理找出高尚的理由。一个连孩子都不要的人会爱社会吗?考虑问题会

      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吗?真的是为了子孙后代吗?

      打着高尚的幌子,干的断子绝孙的勾当。对李小平的歪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

      博士已经进行了一些反驳。

      社会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到时候因为老年化压力,中国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引进人口

      ,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成为少数民族。战后引进的230万土耳其人已经让德国社会伤透了

      脑筋,但是不引进又怎么办呢?

      所以英国保守党的议员赫尔默会说欧洲人(现在平均生育率1.47)是在减少自己的人口

      为别人腾出生存空间啊。据说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40年后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最年

      轻最有活力的三分之一将是穆斯林,这实际上等於说欧洲本土的文化特征将面临灭绝,传

      统意义上的欧洲将不复存在。

      需不需要移民,需要多少新增劳动力不是由绝对规模和人口密度来决定的,而是由老

      年人口比例来决定的。如果日本要维持现有的劳动力队伍,那么这个人口 1.27亿的国家

      这50年内需要引进3500万外国人。日本就面临需不需要移民的艰难选择。到中国今后面临

      这样的选择时候,也可能正是李小平这样的人首先赞成从非洲或者阿拉伯国家引进移民来

      缓解老年化压力,因为李小平等人反正没有小孩,用不着为子孙后代着想。

      李小平说过:“劝君莫愁老龄化,劝君多思自动化,手持遥控来种地,如今不富是神

      话” 。李小平等人是在假设生活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或者是老年人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预计科技将弥补老年化问题。科技的发展使生活质量多样化成为可能,比如说以前吃占

      了收入很大部份,但现在吃只占很少部份。科技的提高,地球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但有

      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人类几千年历来如此。到时候

      有两、三个孩子的家庭还得努力工作来达到当时主流消费水平,还是没有多少余钱,不然

      的话,没人愿意干活了,社会就不会发展了。可以想想:以前一对父母同样能培养6个小

      孩,还能赡养老人;要是以当时那种生活质量,现在培养二十个都没问题,但事实上现在

      人培养两个小孩都成问题。所以,不能指望今后老年人(我们这一代)一直维持现在的生活

      水平,而年轻人过上新生活。这涉及到心理期望值和社会公平的问题。要是真象李小平说

      的那样,俄罗斯就用不着担心老年化了(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中国高几倍),法国、

      德国、日本不用担心老年化了(中国几十年后也难以达到他们现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但现在这些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化。

         因此,就象减肥一样,也得符合生理规律,否则再胖的人也得饿死!

    • 家园 有所养,谁来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层哲理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易富贤

      2004年10月3日

      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层哲理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历史上一直维持在几千万人口,“无后”所以" 为大

      "者意义在此。孔门的孝的意蕴是丰富的。过去因为只有儿子才承担养老的义务,“后”

      通常指儿子;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后”当然包括男女。父母各给子女 23条染色体,其

      中男性的Y染色体是来自父亲,姓氏的依据。但人类线粒体都来自于母亲,也就是说由母

      亲传给她的女儿,女儿再传给女儿,所有传给儿子的线粒体都及身而没,不能再向下传递

      。线粒体是最大的细胞器,被称为“细胞的发电机”,为细胞提供能量,控制人的寿命,

      它能自行分裂,含有自己的DNA。线粒体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下一代的

      线粒体DNA一般仅来自母体。因此从遗传学角度看,作母亲的比作父亲的更合算,因为父

      亲只留给了23条染色体这个遗传物质,而母亲除了同样传下23条染色体外,还传下了私货

      :线粒体DNA。

      从全社会角度看,将我们这一代人视为一个群体,下一代视为一个群体,难道“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不正确吗?下一代年轻人即使有些缺点,对老年人有些“不孝顺”(比如说

      通过立法限制老年人的利益),但没有他们的话,老年人一点养老保障也没有。古代所崇

      尚的仁、义、礼、智、信,在文革遭到大力批判,不也是现在梦寐以求的目标吗。对几千

      年形成的一些信仰不能因为短时的迷茫便全加以抛弃。现在计划生育再不停止,以后社会

      问题将很大。还不计算独生子女因为“众星捧月”效应培养出来的孤傲、狂妄、自私性格

      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谁来养活庞大的老年人口?有人说现在存钱,今后自己养活,但存的

      钱不过是废纸一张,今后谁来将这些废纸换成财富?有人说以后有退休金,但退休金也需

      要年轻劳动人口提供。表面上看,未来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养活七口人(假设抛弃双方祖

      父母,只养活双方父母和自己以及独子的话),事实上远不止七口人!因为还有一些没有

      小孩的老人也得由社会供养,还是得通过增加税收到全部年轻人身上,间接还是年轻劳动

      人口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养活”的代价将会越来越高 (包括医疗水平在内的生活

      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国家角度看,老年人口比例不能太大。我们这个群体今后需要下一

      代养活,一旦下一代人口太少,我们这一群体所持的社会股票就会贬值,甚至成为费纸。

      比如说,本来100个年轻人养活20个老年人应该没有问题,但今后是20个年轻人养活100个

      老年人,就算这100 个老年人存了一大笔钱,但需要这些年轻人才能转化成消费用品,还

      是要靠这20个年轻人的劳动。这100个老年人能存可供今后消费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比

      如说现在化了上千元买个电视,几十年后价值不到十元。就算买大米等日用品,几十年也

      变质了,也不值钱了。并且有些东西是无法存的(如医疗服务)。总之是需要这些年轻人来

      养。

      有人因为老年职工工资较高,认为老年人贡献大。事实上完全是错觉。老年职工工资高,

      只是说明厂里效益好,人才结构合理,年轻人能容忍同工不同酬。一旦年轻人比例过少,

      威胁企业生存,年轻人可能另起炉灶,老年职工可就什么也没有了(现在很多企业已经不

      招收45岁以上的职工了)。

      因为社会承担了很大部分供养老年人的责任,个人少了后顾之忧,给人一种“不要靠年轻

      人养”的假象,现在有人不愿生育小孩了。要是大多数人都这样的话,其实是种自私的表

      现,一方面不想承担抚育小孩的责任(而那些养育小孩的母亲因为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在

      养育小孩身上,反而不能得到足够的工龄和社会安全税的点数),一方面又想将现在的财

      富长期保值甚至升值(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个人角

      度看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可以实现,但从社会角度出发却是危险的。要是现在放松计划生

      育,所增加的新生人口今后不光是养活他们自己的父母,也是养活其父母的同龄人。因此

      放松计划生育所造成的暂时社会压力也应该由全社会分担,而不是单由父母承受,现在不

      付出,怎么指望将来退休金保值/升值。就算你没有小孩,但你为整个社会付出了税,其

      中额外增加的部分用于抚育、培养小孩,等于与作父母的一起共同承担了抚养小孩的义务

      ,当然可以光明正大地以父辈的身份享受养老金。合理数量的高素质的下一代才有能力提

      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全社会生活水平,也就是将我们现在的投资升值,我们老年有比

      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但要是整个社会付出的太少的话,今后问题可大了。

      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与自己所生育的小孩脱钩,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否则社

      会非常不合理,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给那些多子女

      家庭适当优惠是合理的,但还不够,还不足以弥补他们养育小孩的付出。单身人口多交了

      很多税,多孩子家庭免税,中小学免费。你以为多孩子家庭赚便宜了?他们付出的更多。

      美国政府是明智的,并且也有能力这样做。中国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是在城市,农村的

      义务教育是父母的义务教育不象城市那样是国家的义务教育(http://www.tymls.com/sx00

      /2004- 6/2004625141423.htm)。美国是富人多交税,提高全民素质;中国目前是穷人牺

      牲发展权、忍受不合理的价格差,并交税提高城市的教育水平,并且北京等城市不但享受

      较高的教育条件,反而分数线远比农业省份要低,然后城市人再说农民素质低。

      贪图享受是人的天性。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现在的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

      :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的养老的。既然有这样的好事,又不要承受养

      育小孩的负担,又能有养老保障,为什么还要生孩子呢?在六十年代初的所谓“三年自然

      灾害”初期,政府鼓励集体化,在统一食堂里吃饭比自己家里还要好(将几年的存粮几个

      月都吃完,生活当然好),有这么好事情,都一窝蜂加入集体化。结果呢,出现大的饥荒

      。谓之“自然灾害”,不是人灾又是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犹!十年文革,抓了个“四

      人帮”就基本平息民怨,但33年的计划生育所造成的影响是几辈子都无法承受的,谁来为

      这个政策失误负责?

      二、寿命延长会成比例延长工作时间吗?为什么现在50多岁就可以退休?

      寿命是有所延长,但有极限,中国现在平均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了。专家预计500 年内

      人类平均寿命不会达到100岁。寿命延长工作时间也会稍有延长,但不会成比例地延长。

      目前平均寿命的延长很大程度归因于战争的结束,生活水平(从很低等水平)适度提高。随

      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疾病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很多是所谓的富贵病),虽然寿命仍

      然会有所延长,但延长寿命所需要的社会成本会非常昂贵(比如医疗成本),远非延长工作

      时间所能弥补(现在有些工厂就已经被老年人医药费拖得要死不活了)。因此寿命延长,工

      作年龄并没有相应延长,养老负担更重。这就是老年化的实质!

      因为养老金的缺口,法国已经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迟到70岁。在2000年,法国男性的平均

      寿命是75.2 岁,70岁退休意味着相当部分人到死也拿不到退休金,以前交纳的养老金等

      于白交;要是在70岁以前失去工作,就没有任何收入了。将退休年龄延长,并不一定意味

      着老年人仍然健康,更主要是社会养老金的承受能力降低,养老金有缺口,政府不得不延

      长退休年龄,是一种拒付养老金的表现之一。美国就因为养老金有缺口,以前是65岁退休

      ,前些年延长到66岁,今年又再延长到66.5岁。日本养老金制度接近破产,连首相在内的

      政要都拒交养老金(因为反正等老了拿不回来),前不久日本首相访问朝鲜被媒体认为是转

      移媒体对他在养老金丑闻的指责。最近中国已经开始延长退休年龄了,几十年后八十岁能

      拿退休金就不错了。

      从众心理害死人!2000年洛阳“12.25”特大火灾,夺走了309人的生命。事实上其中很多

      人本来是有希望逃生的,但在打手机告诉亲人时还没有恐惧感,还没有逃生的准备,因为

      他们认为这么多人都在里面,火灾肯定会被很快控制住的。结果后面情况难以控制时,一

      片拥挤,影响了逃生。要是在一开始就准备逃生,在那段时间内很多人是可以逃出来的。

      现在计生生育也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反正大家都是独生子女,无所谓。但到问题来临时候

      ,谁也逃不了。

      三、中国在可见将来能建立起西方目前的养老制度吗?

      老有所养对社会稳定非常重要,对个人更为重要。很多人指望能通过建立西方国家养老保

      险来解决养老问题。西方的养老保险不过是变相的“养儿防老”,是“养儿防老”的社会

      化:大家来养小孩,今后一起享受养老金。西方国家通过纳税用于小孩的养育:全面12年

      国家义务教育,贫穷家庭还可以得到食品等补助。无子女家庭得缴纳很高的税,多子女的

      家庭不但能拿回所有的税,还能得到额外的优惠。要是同时有两、三个小孩在读读公立大

      学的话,第二、三个小孩几乎免费。

      西方国家都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左右时才进入老年化的,中国现在进入老

      年化时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千美元,中国是未富先老,在目前的中国有能力这样做

      吗?既然现在的小孩没有享受相应的社会福利(尤其是农村连义务教育都不能享受),等他

      们成年后(等我们老后),凭什么要他们支持社会福利制度?不要以为交了养老保险金就一

      定能够拿回来,要是人口结构合理,是没问题,但下一代人口过少,保险公司就得破产。

      1.3的生育率意味年轻人始终比老年人少,无法建立起合理的社会福利制度,

      现在并不是所以人都拿养老金,是因为有多个子女供养;没有子女的也因为社会有大量年

      轻劳力,能使他们以前的存款兑现。今后老年人过多,年轻人数倍减少,这个时候以前在

      银行存的钱就是费纸了,必然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以前100元将降低到不值1元。

      年轻人本来就要赚钱多,老人本来就赚不到钱。现在年轻人最需要钱,出力也多,赚钱却

      比老人少。这个世界有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几千年就是这样的,只不过现代人把这搞反

      了。因为现在各国开始建立福利制度时候年轻劳力有余(六七十年代都还是人口爆炸),纺

      棰形的人口结构(中间劳动人口多,需要享受福利的老人少) 能保证这种福利制度,但随

      着老年化进展,生育率持续维持在低水平,人口结构呈倒三角形(老年人口增加,劳动力

      减少),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开始出现问题了。有什么样的人口结构才能建立什么样的福

      利制度,尤其是中国未富先老,要仿照西方现在的福利制度是不可能的,至多只能部份靠

      社会养老,还是得回复到上千年的传统模式,还得在媒体提倡孝道。

      中国现在五十多岁就可以退休,并不表示中国五十多岁的人就已经不能工作了。只是说明

      当初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存在过矛盾,这种矛盾的滞后现象表现在现在就业压力大(随着

      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将逐渐减少,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民工荒了),而国家有大量年轻劳

      动人口,国家只承担了城市人口中几千万老年人的养老,而又有七、八亿劳动人口为后盾

      (通过纳税)。可以说现在中国城市退休人员是历史上相对待遇最好的,今后不可能有这么

      好的待遇了(相对年轻人)。等我们这一代人到了老年,政府将承担所有四亿多老年人的养

      老金,而此时年轻人口又数倍减少,养老金缺口肯定比现在的法国和日本要大,到时候中

      国老人八十岁拿退休金就不错了,工作时间肯定不会到八十岁,中间这段时间谁来养?

      今后中国社会保障面临巨大的压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西汉贾谊在论积贮疏中就提出一

      旦社会保障出现问题,“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政治未毕通也”。西汉时期“有勇力

      者”才有能力“衡击”,现在不一样了,弱势群体一样能对社会稳定造成破坏作用:石家

      庄残疾人连炸三楼;马加爵连杀四人……。今后老年弱势群体要是不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对社会稳定的破坏力不容小看。

      学习西方制度的一些好的方面可以省下很多弯路(不学确实是愚蠢的),但一味照搬西方制

      度,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四、看人口不能光看数量,更要看结构

      ----日本的衰退原因之一就是人口老化

      稳定的人口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没有合理的人口结构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日本衰

      退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老化。日本妇女的平均生育数已从1970年代中期的

      2.0个,降到1992年的1.5个,现在更是下降到1.29。日本20年前生气蓬勃,平均年龄只

      有30岁(中国现在一样),现在中间年龄42岁,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人了。有人将日本

      的衰退归因于经济政策的失误,事实上更大程度归因于人口老年化,缺乏有创新力的企业

      队伍。

      打个比喻,一个工厂要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就必须老中青三结合。师傅教徒弟时,要费

      心费时,甚至影响师傅的工作效率。要是只考虑当年的生产的话,就根本没有必要招收新

      徒弟。但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不断吸收新的力量。否则人才结构会断代,那时候

      再招收徒弟就晚了(一方面有经验的师傅退休了,另一方面新手需要多年的训练才能真正

      成材)。

      整个社会也一样,现在要是减少人口的话,一方面可以省一笔费用(养育和教育小孩的费

      用),另一方面母亲减少养育小孩的误工时间,用这个时间工作可以增加社会财富。过去

      的领导正希望这样。但问题是,等经济发展以后再谈人口就晚了,新加坡日本等国(没有

      实行过计划生育政策呀)领导每年作揖打供要年轻人多生小孩,都没有成功。经济结构本身

      就不可逆转的减少年轻人的生育愿望,而我们计划生育政策的大量的负面宣传也将长期影

      响人的生育愿望。

      长期的低生育率,已经给欧洲带来许多问题。一是城镇逐渐萎缩。由于人口的减少,许多

      城镇和乡村正在萎缩,一些甚至消失。二是公共设施维护不足。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纳税

      人数的下降,各级政府税收明显减少。欧洲许多城市已经无法依靠政府的力量维护道路、

      电话线、下水管道等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出现大量空房。欧洲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一些城

      市的房子无人居住。四是竞争力削弱。欧洲人口老化问题将会日益突出。人口老化,年轻

      人不足,经济将会呈现乏力。而欧洲(平均生育率1.47)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则因其较高

      的生育率(发达国家中唯一有比较正常生育率的是美国,1999年美国的生育率还保持在2.0

      8)而使经济充满活力和潜力。

      当中国仍然习惯贬称印度为阿三时候,国际社会的眼光已经开始聚焦印度了。印度经济改

      革比中国晚十年,但现在已经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尤其是印度的经济比中国更有可

      持续发展潜力:合理的人口结构,企业全球经济竞争力比中国企业强。中国现在中间年龄

      31岁(与日本二、三十年前一样),今后45岁左右(与现在日本一样);印度现在中间年龄24

      岁,今后在30岁左右,中印谁更有发展潜力?

      ------------------------------------------------------------------------------

    • 家园 2

      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深层哲理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历史上一直维持在几千万人口,“无后”所以“

      为大”者意义在此。孔门的孝的意蕴是丰富的。从全社会角度看,将我们这一代人视为一

      个群体,下一代视为一个群体,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正确吗?下一代年轻人即

      使有些缺点,对老年人有些“不孝顺”(比如说通过立法限制老年人的利益),但没有他

      们的话,老年人一点养老保障也没有。古代所崇尚的仁、义、礼、智、信,在文革遭到大

      力批判,不也是现在梦寐以求的目标吗。对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信仰不能因为短时的迷茫便

      全加以抛弃。现在计划生育再不停止,以后社会问题将很大。还不计算独生子女因为“众

      星捧月”效应培养出来的孤傲、狂妄、自私性格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谁来养活庞大的老年

      人口?有人说现在存钱,今后自己养活,但存的钱不过是废纸一张,今后谁来将这些废纸

      换成财富?有人说以后有退休金,但退休金也需要年轻劳动人口提供。表面上看,未来一

      对独生子女夫妇要养活七口人(假设抛弃双方祖父母,只养活双方父母和自己以及独子的

      话),事实上远不止七口人!因为还有一些没有小孩的老人也得由社会供养,还是得通过

      增加税收到全部年轻人身上,间接还是年轻劳动人口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养活”

      的代价将会越来越高(包括医疗水平在内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国家角度看,老年

      人口比例不能太大。我们这个群体今后需要下一代养活,一旦下一代人口太少,我们这一

      群体所持的社会股票就会贬值,甚至成为费纸。比如说,本来100个年轻人养活20个

      老年人应该没有问题,但今后是20个年轻人养活100个老年人,就算这100个老年

      人存了一大笔钱,但需要这些年轻人才能转化成消费用品,还是要靠这20个年轻人的劳

      动。这100个老年人能存可供今后消费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比如说现在化了上千元买

      个电视,几十年后价值不到十元。就算买大米等日用品,几十年也变质了,也不值钱了。

      并且有些东西是无法存的(如医疗服务)。总之是需要这些年轻人来养。

        有人因为老年职工工资较高,认为老年人贡献大。事实上完全是错觉。老年职工工资

      高,只是说明厂里效益好,人才结构合理,年轻人能容忍同工不同酬。一旦年轻人比例过

      少,威胁企业生存,年轻人可能另起炉灶,老年职工可就什么也没有了(现在很多企业已

      经不招收45岁以上的职工了)。

      因为社会承担了很大部分供养老年人的责任,个人少了后顾之忧,给人一种“不要靠年轻

      人养”的假象,现在有人不愿生育小孩了。要是大多数人都这样的话,其实是种自私的表

      现,一方面不想承担抚育小孩的责任(而那些养育小孩的母亲因为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在

      养育小孩身上,反而不能得到足够的工龄和社会安全税的点数),一方面又想将现在的财

      富长期保值甚至升值(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个人

      角度看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可以实现,但从社会角度出发却是危险的。要是现在放松计划

      生育,所增加的新生人口今后不光是养活他们自己的父母,也是养活其父母的同龄人。因

      此放松计划生育所造成的暂时社会压力也应该由全社会分担,而不是单由父母承受,现在

      不付出,怎么指望将来退休金保值/ 升值。就算你没有小孩,但你为整个社会付出了税,

      其中额外增加的部分用于抚育、培养小孩,等于与作父母的一起共同承担了抚养小孩的义

      务,当然可以光明正大地以父辈的身份享受养老金。合理数量的高素质的下一代才有能力

      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全社会生活水平,也就是将我们现在的投资升值,我们老年有

      比较高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但要是整个社会付出的太少的话,今后问题可大了。

        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与自己所生育的小孩脱钩,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否

      则社会非常不合理,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给那些多

      子女家庭适当优惠是合理的,但还不够,还不足以弥补他们养育小孩的付出。单身人口多

      交了很多税,多孩子家庭免税,中小学免费。你以为多孩子家庭赚便宜了?他们付出的更

      多。美国政府是明智的,并且也有能力这样做。中国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都还是在城市,农

      村的义务教育是父母的义务教育不象城市那样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很大部分是农民工交的

      税)。美国是富人多交税,提高全民素质;中国目前是穷人牺牲发展权并交税提高城市的

      教育水平,并且北京等城市不但享受较高的教育条件,反而分数线远比农业省份要低(同

      样的分数在北京等城市可以上北大、清华,在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只能上一般本科),

      然后城市人再说农民素质低。

        六、计划生育政策成比例降低了社会成本吗?

      20年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人口近3亿,平均每个家庭少生了0. 74个孩子,有人以现

      在养育小孩的花费来推测计划生育节省的社会成本,认为为家庭和社会节省抚养费6万亿

      元,节省物质技术装备费5. 9万亿元。目前,我国4口人及以下的小家庭占家庭总户数

      的比例已从1982年的53. 7%升至77%,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亿人

      减少到34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从30%下降到3%左右。

        这样看来,好象中国现在的经济成长都归因于人口的减少,改革开放政策反而一点功

      劳也没有!这是非常滑稽的结论!

        将经济的落后归于人口就象尼姑打屁怪和尚一样。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经济改革

      比中国晚十多年,但现在经济有8% 的年增长率。中国现在中间年龄31岁,今后45岁

      左右(与现在日本一样);印度现在中间年龄24岁,今后在30岁左右,中印谁更有发

      展潜力?

      经济学者认为,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养3个孩子的花销只相当于养一个孩子花费的1. 6

      倍,可3个孩子长大后赚钱却是1个孩子的3倍。由此看来,生3个孩子最划算。

      中国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才1000美元(8270元人民币),加上30% 左右的国防

      、道路等公共花费,人均月收入只有不到500元人民币。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三万

      美元,中小学老师年工资相当于这个数字的1. 3倍,总统工资相当于这个数字的7倍,

      教授年工资相当这个数字的三、四倍,医生(都是博士毕业)平均年工资相当于这个数目

      的五倍。那么中国教授月工资只能在2000到2700元之间(中学老师工资只能在1

      000左右),有博士学位的医生月工资只能在3400元左右(普通县级医院本科毕业

      的医生工资只能在一千多元),国家主席工资只能在4800元左右。

      计划生育真的节省了社会成本吗?中国1970年代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养活有问题,

      当时适当限制人口当然合理的。但现在养育小孩的最大成本并不在于粮食,而在于其他方

      面(比如教育)。“父愿子成龙”,每对父母都将独生子女当成“精英”来培养,教育供

      求关系决定了教育的不合理收费。档次很低的民办高等院校的职工也能拿五、六千的月薪

      。并且中国教育的浪费情况非常严重,师生比很低。要是都有三个小孩的话,父母的承受

      能力是有限的,供求关系就会理顺,以现在同样的成本可以培育三个小孩。

        因此,中国是以三倍的成本只为将来培育了一个劳动力!严重的浪费。

        七、经济落后能归因于人口过多吗?

        加拿大和俄罗斯人口比美国少吧,失业率为什么反而更高?就业机会是谁创造的?是

      人!人多意味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多。

        失业就象单身一样,在什么社会都存在。不要以为某著名演员死了配偶,你就增加了

      结婚机会。不要以为美国将印度和中国的电脑技术人员都赶走,美国电脑行业就增加了就

      业率,相反电脑行业可能萎缩,失业率更大。

        目前中国农村生态在改善,城市在恶化(不断在基建)。一定要拿目前中国城市的问

      题来说的话,那美国的芝加哥、纽约等大城市都有问题,为什么还吸引那么多人去?因为

      城市有城市的好处,当然不可避免伴随一些缺点,不要指望既得到所有好处,又没有一点

      损失。北京、上海城市毛病多,昆明、桂林问题少一些,你为什么不选择去昆明、桂林(

      或者去县城,中国很多农村生态好的不得了,你去吗)?

        就算整个北京90% 的人都搬走,10% 人留下来连基本的道路维修都不可能,城市

      怎么运转?总不能希望90% 的人为你服务,10% 人在享受。

        美国芝加哥也污染严重呀,人们还是一个劲儿往那里钻,生的贱?城市化意味更多的

      工作机会,意味着更丰富的生活(虽然有些地方要差一些)。

        美国加州污染比其他州严重吧,一个州(主要两个大城市)经济实力就列全世界第五

      (只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四个国家比加州好)。Illinois州一个芝加哥(800万人口)就

      已经不得了,Illinois州可有很大的空间再建四、五个芝加哥,要是这样的话,不得了!

      美国人口增加到六亿,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不得了!科研实力一增加全球都获益,虽然美

      国可获得更大利益。

      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 1000,全球企业都往中国跑,现在有劳力(和比较大市场

      ),今后有巨大市场,想不发展起来都不行(计划生育既减少劳力,又减少市场)。要是

      中国象朝鲜这样的小国,谁会去?你说朝鲜资源也不多,那么俄罗斯资源丰富吧,怎么国

      际大公司都跑的中国和印度,不去俄罗斯?人力资源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两千多年前韩非子也认为资源太少(当时中国两千万人)。他曾指出:人有五子,子又有

      五子;则大父(即爷辈)未死,而有二十五孙。结果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

      薄”。要是当时也实行计划生育的话,中华民族早就灭绝了(当时世界上很多民族都灭绝

      了)。

        日本人均可利用资源远比中国少,并且还有地震火山,一样有上亿人口。你说日本利

      用全球资源,我们为什么要尽国际义务不去利用呢,俄罗斯远东资源丰富的很,人力缺乏

      70% 。美国通过控制价格就能控制中东石油(当地人廉价为美国服务,要是这些石油在

      美国本土,美国光劳工都划不来,现在就禁止开采)。我们只要将经济做大,能在全球化

      下控制价格,俄罗斯的资源不卖也得卖。

        中国六十年代穷的叮当响,一样有能力造两弹一星,一样能搞杂交水稻,全国收益。

      要是当时中国只有几千万人,可能吗?

        人力永远是最主要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只是中间一段时间人口过多,很

      多人就本末倒置了。以人为本,今后连人都过度减少,还以什么为本?

        八、中国人口减少到三亿会怎么样?

        前几天又看到有人说中国人口应该以200年的时间从现在的数目回落到3亿左右,

      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所谓的专家竟然忘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如果人口在持续减少,

      则说明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更替水平,也就是说在这200年里如果没有外来移民的话中

      国的人口结构就是在不停的老化,当最终中国人口降到3亿时生育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

      比例可能将会下降到一个无足轻重的数字,即使这些人再如何努力中国的人口也会继续下

      降,汉族可能仅仅因为长期人口控制的惯性就接近灭亡。似乎很多人对中国的人口控制已

      经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希望通过减少人口来使生活水平赶上西方,这实际上是很不切

      实际的,客观上中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应该从这个客观事实出发研究提高生活水平的方

      法,而不是相反的要去采用一种纯理想主义的缺乏先例的做法来改变这个客观事实。日本

      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美国而生活水平也可以达到美国人的50%-66% ,中国按照适合人

      类生存的国土资源计算人均生存空间远比日本多,现在的困难不过是因为分布不够科学合

      理与城市化水平滞后,却要舍本逐末的通过减少自己的人口来追求生活质量,非常的短视

        社会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到时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引进人口,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

      成为少数民族。

        就象减肥一样,也得符合生理规律,否则也得饿死。

        九、近年粮食减产不是耕地的问题,而是农业政策的问题

      近年中国粮食在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过低,农民不愿意种地。中国目前

      人力资源过多,工业产品价格低于国际社会是合理的;但中国耕地少,中国粮食价格应该

      适当高于国际价格(日本一样),才能保证国家安全(粮食不能光从经济角度考虑)。但

      中国加入WTO 最先让步的就是农产品,现在农民种粮食算上成本后几乎白忙了一年,还要

      倒贴农业税,根本无力供养小孩读书,谁愿意种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自1970年代末

      期以来就每况愈下。农产品价格过低,意味着农民无力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和机械,也无力

      改善农业环境(比如将一些田地合并成大的田地以利于机械化耕种)。粮食的持续下滑就

      不可避免。因此粮食问题不是耕地减少的问题,是农业政策的问题。

      前不久,有文章认为中国最多只能养活18亿人口。两百年前,要是没有印第安人的玉米

      土豆红薯,人口也不可能增加60倍。要没有三十年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现在大量农民

      还得束缚在土地上。难道中国科技水平已经到了极限?就算中国真的只能养活18亿人口

      ,那也不用担心,因为中国放开计划生育,连15亿人口也不能达到,然后就减少,怎么

      也达不到18亿。

        十、古老的哲学往往露出年轻的微笑

        以前是绵制品,后面穿的确良、尼龙衣服,但现在主流又回到改进了的绵制品衣服了

      。有些人因为穿上了的确良衣服就嘲笑那些穿绵制品衣服的人土气落后。生育一直是神圣

      的,就因为前些年人口增加过快,人们就认为多生小孩是不光彩的事情。事实上生儿育女

      仍然是神圣的!没有足够的人口,社会就会停止发展。

      中国几千年很多传统的哲学思想是非常深奥的。比如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全社会

      角度看,将我们这一代人视为一个群体,下一代视为一个群体,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

      大”不正确吗?

        中国传统崇尚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不也是现在各国的法制所追求的目标吗?

      中国与周边国家长达千年的“厚去薄来”的朝供外交关系(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名义上

      向中国朝供一些特产,但中国中央政府向这些国家提供大量援助。中国得到精神上的实惠

      ,日本等国得到实际上的实惠),对维持亚洲的稳定非常有效,现在美国外交界就正在研

      究学习。几千年来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以小中华自居,中国大陆落后于日本不过

      百年,落后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也不过二、三十年,现在情况发生逆转,恢复中国在

      亚洲传统的地位指日可待(要是中国放松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生育率应该比这些亚洲国家

      要高)。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价值和稳定。家庭的稳定意味社会稳定,心理相对安全。现在的物

      质水平是明显提供了,但我们心理安全程度反而降低了,离婚率增高,连婚姻安全感都没

      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