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荞麦看娱:闲谈陈宝国及其他 -- 荞麦花开

共:💬23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荞麦看娱:闲谈陈宝国及其他

    都说陈宝国是绝对的演技派,演技就是牛,那么陈宝国的演技究竟有多牛,我今天就来砍一哈。

      陈宝国这个人是成也《大宅门》,败也《大宅门》,《大宅门》把他身上那股杂糅了匪气的霸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造成了他表演生涯的瓶颈。一方面陈宝国对老北京的生活氛围比较熟悉,另一方面由于气质贴近,他可以不费多大劲就把握到角色的内心深层,所以白景琦这个角色一出,几乎无人不赞他演活了白七爷。陈道明演康熙,还难以去除他本身的一些戾气燥气和某些场景中稍嫌过分的傲慢刻薄,使得其康熙毁誉参半。而白景琦这个角色,则好似专门为陈宝国量身定做一样浑然天成。陈宝国要说也算中国电视圈的熟面孔了,辛勤耕耘电视界多年,其实还要算这个白七爷在根本上奠定了其牢不可破的一线大腕地位,白七爷那句经典的“杀他个干干净净也”,那个京味之足,那股子精气神,那股子“活土匪气”,直让人怎么嚼怎么有味。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堪称当年中国电视剧市场最出彩的角色没有在所谓电视剧最高奖“金鹰”上面折桂(当年的最佳男演员排序为陈道明唐国强张国立孙海英赵本山)。联想到前几天在广州颁发的中国百年百大影星,当选的陈道明其实是没有任何理由入选的。他自己都说自己在电影上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得这个奖真的是惭愧。那名单上李保田没有,王阿志文没有。他们的电影业绩无疑都比陈道明要好。我觉得中国这些个评奖,猫腻是越来越大,这样搞下去是越来越没有意思。

      闲话少说。在中国当前的一线电视剧演员中,陈宝国怕是年平均拍电视剧最多的一个了,有一段打开电视,遥控器啪啪啪换台,咋换咋躲不开他老人家的老脸,有时候真让人觉得烦,这样频繁的出镜,哪怕你是周润发我也搞出审美疲劳了哇。香港的老刘也是如此,去年一年整出四部电影,演技突破不多而其FANS大呼“2004――刘德华年”,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大众审美疲劳是一个方面,对演员自身来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状态,需要一定时间去潜心体会生活,需要一定时间挑本子改本子。自古高产而高质的也有,但很少,属于个例,各种艺术形式都一样,影视表演也概莫能外。

      陈宝国这么多角色,但这么多年来大家只对白景琦赞不绝口,除此之外其他角色都只能说平庸,没几个能让大家记牢的。这不能不说陈宝国虽尝试着多方面的角色,但其拓宽戏路的努力并未收到多少成效。他演的《公安局长》没啥特色,对比王志文的《刑警本色》差远了;演《半个月亮》里的商人也没啥特色,演汉武同样没有突破(下文详述),远不如唐国强的雍正和老毛。唐国强的电视经典有诸葛、雍正、老毛,那真真是一个迥异一个,可能是国内演帝王领袖最成功的一个。但唐国强后来帝王戏接得太多,路子越来越窄,突破越来越小,与张铁林的皇帝在数目上可以有得一拼了。不过张铁林最近借着《五月槐花香》的范五爷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个寒假在家里看《五月槐花香》,也是一部质量扎的住的剧,就看着那遗少范五爷每临难事困境不顺心,妹妹莫荷也走了,就他一个人在破旧邋遢的炕上拿筷子敲着破碗,醉醺醺又凛凛然地哼京剧,兀地自顾自大喝一声“好”,扬脖子飞灌一口酒,这潦倒的满清遗少,那调调儿是哼得愈发铿锵了……张铁林这个角儿也是够狠的了,堪称“入木三分之后,还要出木三分”,其戏道之凌厉,可与陈道明之聂明宇一拼。闲话少说。我觉得,陈宝国在选戏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比较盲目,很多剧没有抓住角色和自身特质的切合点,因为照理说像他这样目前电视剧市场有数的大腕,挑本子是有绝对的主导权的,没选好只能说自己的眼力出了问题。李保田陈道明两个基本上是一年一部戏,挑本子的慎重和改本子的投入,基本上是找不出第三个可比的。我觉得陈宝国真应该减少量,多注重质,对剧本的态度还应该向李陈二位多学习一下。

      

      寒假看了陈宝国一个节目,就是《汉武大帝》在央视一套热播之时,新闻会客厅找了陈宝国做专访,陈宝国一身唐装款式的黑衣,光头。几个回合下来,我发现他老哥没什么口才,主持小姐倒是满含感情,针对一些剧集热点提问,还是诱导引发式的,应该说处处提问都引到了燃点边缘,可陈宝国倒好,没说出啥所以然来,不但没什么“妙语警句”之类点缀点缀,搞点幽默活跃活跃气氛,说话内容也十分贫乏,似乎压根就抖落不出啥东西来。人还搞得有点拘谨似的,声音还有点抖。我就纳闷了,这么大的腕,还虚这个?看到这里我就知道这老大的人气比起陈道明王志文差哪里了。往好说就是人格魅力黯淡不够鲜明,直接一点说就是个没啥个性。

      我平日最喜欢看个访谈什么的,特别是明星访谈,这个比报纸和戏更直接接触演员内心。觉得只有王志文的访谈给人感觉最好,他的状态非常放松,坐在那里听主持人说话的时候非常安静,脸上带着微微笑意,两眼把你望定,极富感情那种。他回答起来也是不紧不忙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极具感染力。老王说自己上学时语文经常是满分,数学得鸭蛋,搞得跟钱钟书似的。不过其文学水平确实高,也值得自豪,讲话朴实而温情,用句小平的话就是“很有温度”,说话内容也能抓住中心找材料,不像一些港台艺人说话无边无际而且全是些口水话。我主要看了王志文两个访谈,极为欣赏。一个是《南方周末》的,一个是朱军的艺术人生(那也是朱军少有的比较成功的艺术人生,煽情的朱军遇到了温情的王志文,谈话格外融洽)。听王志文说话如沐春风,当然与他台词功夫好也有关。王志文本人在中戏教台词,声音天生又带磁性,这种声音拿去念报告也是最有感染力的。

      而陈道明的风格和王志文又大不相同,他偏于冷,而且得礼不饶人,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中就披露过一则旧事。很多记者或什么多大牌的主持人被他搞得当众下不了台,但大多因为这些记者问一些他先生认为千篇一律或是单调乏味的问题,在他看来那是记者采访之前不用功做功课的过失,他不宽恕这些过失,常常直言不讳,或是嘴巴紧闭,或是半句话扔过去噎得你很难受。陈道明的新剧发布会或是访谈,往往戴顶帽子,脸肃着,眼睛不看你,看你也是偶尔斜睨一下,那种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也难怪报社的女记者一听说领导分派任务要去采访陈道明,就惴惴然如同上刑场。你比如这次安徽卫视请他做《中国式离婚》巡演的现场,陈道明确实就有些过分。

      不过,只要你扎准了他的脉,采访陈道明对记者来说绝对是一次莫大的精神享受。比如《北京青年周刊》做的一次“婚姻之理道不明”,陈道明就非常配合,态度和蔼,语带幽默,妙语连珠,妙句横生,整个访谈下来,全是干货,从形式到内容,从知性到感性,完美的融合,其雅趣比之梁实秋散文都不逊色。

      陈宝国的访谈比较这两位来,那真不是一般的相形见绌啊。唐国强有句名言:“演员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其实文化拼的又是什么,到最后还不是具有独特文化品味的个性。我们常说个性就是演员的生命力,陈宝国就缺少这个,他的个人魅力就不足。

      

      曾看到天涯有网友说陈宝国太俗,儒雅不起来也典雅不起来。仔细一想这话虽过分了一点却还是那么个味道。归根结底怕还是文化积淀有问题。陈道明的文史旧学和多才多艺就不用说了,姜文杂学广,王志文同学自己说他语文成绩一向是顶呱呱的,唐国强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那可不是个名誉称号,玩的是专业水准,李保田的画也不是玩票的,那是市面上都拿的出手的,我就没听说过陈宝国有啥手艺。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咋就知道人宝爷没两把刷子哩?我这里也只是猜测,宝国老师要是一不留神看到这张帖子,请恕后生小子无礼,因为我辈观众实在也只能从影视圈的浮光掠影之中寻得片言只语的信息,而您给俺们的感觉确实不是那种多有文化的演员。

      为什么这等强调演员之间文艺素养的比较哩,因为马哲告诉我们,一切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我们有十足的理由相信,文艺修养宽广深厚文艺触觉灵醒敏锐的演员一定也是戏感非常之锐敏的演员。很多年前我看陈宝国的第一部剧叫《梦断青楼》,那个时候也不认识陈道明,可偏偏记住了剧中大茶壶九条那十足倦怠而冰冷的眼神,陈道明那里面好像还是个客串,我就觉得陈宝国的戏感是真不如那个叫陈道明的演员,戏还被一配角抢了。前段时间有人发帖子质疑,大意是陈道明是国家一级演员,陈宝国也是;陈道明电视剧拍一集要10万,陈宝国也是这个价位;陈道明领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陈宝国也领同样一份,咋的陈道明人气要旺这么多呢,不外乎有些卖相罢了。我见之不由哑然失笑。不要以为长得帅的人演技就不到位,相反长相逊色一点的天然就实力派了。天下总还是丑人多,咋就成不了李保田葛优呢?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个程度深浅哩。

      

      陈宝国在道具设置上的用心似乎不多。几年前我看过陈宝国的一个《新闻小姐》,加上近年来他很多时装剧,都是很普通的一身西服,人又不帅,造型上还没变化,角色虽多一个都不讨巧,难怪有时候都厌倦这张老脸了。我觉得陈宝国拍时装剧真应该在服饰和造型上多下点功夫。这里真该向他的好朋友陈道明取取经。你看陈道明在《黑洞》中堪称掘地三尺的道具设置(引自拙作《一个王朝的背影》):

      《黑洞》剧中聂明宇的衣装完全由陈道明自己设计选择:各式黑色风衣是黑派人物的通用衣装,像周润发的小马哥和许文强,其风衣不扣扣子借以兜风那是飘逸潇洒,而聂明宇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正暗寓他那封闭阴郁的内心世界;在他自己的办公室与暗室中总是身着深棕色的棉衣正是他无处不在的文革情结的表征之一;褪去外衣后的紧身高领毛衣或高档休闲棉衬衣又透露出他高级知识分子的儒雅和高干子弟的贵族气息。不知读者注意到否,《黑洞》中唯一一次出现浅色衣装,就是在办公室里王丽敏向他递交辞呈时他身穿那一件白色毛衣;那时聂明宇正因为将王丽敏招进公司而信心大增,王丽敏这时候的辞呈无疑让他的情绪由顶点降到了冰点,白色毛衣与他燥动的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式离婚》全剧中宋建平总是一件土色的外套,或黑色大衣,但只有偶尔一两次是那件白色风衣,这种色调很切合剧中宋建平压抑的生活状态)。

      另外,不知大家注意到否,聂明宇喜欢穿皮靴,仔细看,是那种系带的黑色大头皮鞋,显然是军工产品,还有其立领式黑色风衣,跟原苏联那种立领式军大衣款式相近,不知这算不算是聂明宇无所不在的军旅情结的又一个表征?

      聂明宇的座车是一辆半旧的福特(他手下张峰小芮等都开大奔),聂明宇不喝酒不饮茶,全剧中另一个重要的道具是他手中常常提着的矿泉水瓶子(他用矿泉水下毒杀人,也用矿泉水了结了自己罪恶的一生)。这两个道具的重要性在于它们透露出了聂明宇性格的一个侧面――生活崇尚简单实用,去除奢华和不必要的物什;处事讲求简练干净,有那么一点洁癖的味道,像外科医生用手术刀杀人,干净利落,一刀致命。我大学的英语老师龚爱华有一次在课上曾说:“太爱整洁,太爱清理杂物之人必是寡情无情之人。”而这种洁癖表现在犯罪心理上就是,非常谨慎,为免除自身一点也许很小的隐患,毫不留情地铲除手下。如聂明宇指使张峰杀赵志刚一节,聂明宇冷静而不失严厉地“教导”张峰:“往往有时候,小事,也能坏了大事。”此时他正在浇花,语气冷静之中不乏冷酷,冷酷之中竟还捎带些许轻柔,实在令人毛骨悚然。据说陈道明在参演《黑洞》之前,专门看了三个月的犯罪心理学书籍。我们常慨叹现在的影视剧是快餐,影视艺人大多浮躁,能敬业投入的很少,港台大陆概莫能外,但似乎还没有观众想到竟有用心投入到如此程度的演员吧。

      此外,陈道明自己设计了包括办公室与暗室在内的居室,用以更加深刻地揭示聂明宇的内心。办公室里养着金鱼,种着花草,我们时不时可见他喂食金鱼与浇灌花草,阿三有次没敲门就气喘喘地冲进来,打扰了他喂食金鱼的闲情,聂明宇猛地暴喝一声,吓得阿三倒退三步――对人命视如草芥的杀人魔王,对这小小的生灵又为何如此温情?生与死这两个极端同时纠结于他的心灵,如同善良与邪恶在他的本性中自始至终的纠结,人性的复杂不但闪烁在他略显苍白病态的脸上那薄薄的镜片后面,还闪现在花草的摇曳与金鱼的游弋之间。而那神秘的暗室的陈设,与当年的连队宿舍一模一样,这个从不对外人开放的暗室就如同他心房中从不对外界开放的那一隅。

      用手指打枪的动作很酷,但更重要的是它暗寓了聂明宇的军旅情结,也暗寓了他曾经是个好的射手,好的战士,暗寓了他一直很优秀,暗寓了他从不伏输的性格,暗寓了他至死不渝的刚愎自大,正如他自尽前竟还昂着头斜睨着刘振汉说,“刘振汉,可惜这次你又输了,得奖状的还是我。”

      手风琴每次悠扬拉起之时,聂明宇全身心沉浸到文革岁月,军旅岁月,观众更不知会产生多少联想。哦,对了,还有上山与看海。聂明宇进道观上香,到底是祈求上天保佑,还是在烟雾缭绕之间求得内心的片时宁静?剧中有几个他看海的镜头,尤其是第一集开头,聂明宇掩埋完老鸨的尸体,手握铁锨独自一人伫立在高高的礁石上面对大海,如血残阳只留下一个孤寂苍凉的背影,那种不着一语的广角镜头给观众带来的巨大心理震撼实在一语难尽……

      所有这些道具,包括打枪的特色动作,上山看海打篮球去俱乐部的特色行为,都是他精心设计的。即便走路的姿势,也是颇见用心。读者稍稍细看就知道,聂明宇走路背部挺得笔直,步伐坚定有力,步子大,显然是当过兵的痕迹。而双手抄在身前风衣口袋里,走路时无声息,又让人联想到猫,警惕性极高的猫科动物。可谓画形入骨。“聂氏步姿”堪称荧屏一绝。而《康熙王朝》与《长征》中,是龙行虎步,渊停岳峙。很多人说康熙蒋介石是一个模子,实则细细品味其步姿就有差别:康熙“武功”及个人武力厉害,走路有股草莽的雄健,与《魂断秦淮》中陈道明扮演的多尔衮倒有点像;蒋介石则更见沉稳,拿根拐杖,“拿捏”着,走得四平八稳,像模像样。这些细节需要观众细细看。到《冬至》之中,陈一平的八字脚与驼背活脱脱画出一个都市小男人的窝囊形象。

      所有这些,使他的表演表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他总能在较少的镜头之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艺术张力,带给观众超大容量的艺术信息,用写文章的术语来说就叫力透纸背,叫言有尽而意无穷,套用我杜撰一个术语就叫做有着巨大的“艺术密度”,这个艺术密度就特别大。其巨大的艺术密度与深广的艺术内涵总能让有心而又静心的观众每一次品味温习之时,都有更深一层的收获。

      

      某些朋友说陈宝国的霸气没有皇家的贵气,而是土匪的匪气,还是不脱白景琦的活土匪影子,这是他的皇帝不成功的主要原因。这个说法荞麦不敢苟同。当然,这话的前半句是对的,陈宝国还就缺乏富贵典雅的气质。俗话说诗书养气,陈道明在康熙、八王、顾维钧等角色中展现的雍容华贵完全浑然天成,简直让人心折。大家可以比较一下陈道明版八王和陈宝国版八王,那简直是珠玉和瓦砾之分哪……我就纳闷了,陈宝国明知珠玉在前,怎么还接这八王的戏,莫非真是那么盲目,认识不到自己的劣势。葛优演绎角色的“分辨跨度”(我的表述能力不好,这个词的意思靠大家体会)比陈道明姜文还要好,你看他的袁四爷之富贵优雅,戏分虽少而丝毫不输张国荣的程蝶衣,而《活着》和《卡拉是条狗》中的表演,又把平凡人塑造得那么入木三分,即便《天下无贼》中的黎叔,举手投足也蕴着诗书富贵的味道。

      我们承认陈宝国的霸气中皇家的贵气不够,但在下认为他演汉武的失败并非由于贵气不足这点。汉武时候皇家气质还没有明清那么华美,多的是秦汉的粗犷,所以白七爷的“活土匪”这个气质也还到位。陈道明那种偏于文人学者气质的皇气演绎到康熙身上我觉得很好,因为康熙本人确实是中国古往今来最为博学的帝王;但这股气质原装移植到汉武身上就不妥了,因为汉武与康熙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皇帝。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机遇确实很重要,它能够很大程度上成全一个演员:陈道明要搁现在去演汉武肯定怎么看怎么不合适,文气太重而粗犷不够,而要让陈宝国这个老粗(权且对宝爷不敬一下,宝爷恕我)去演大学者爱新觉罗玄烨,那更是不合适。

      闲话少说。我的观点是,陈宝国好像没有抓住角色的魂儿,举手投足是一种演绎角色的架势,而不是融入角色之后由内而外散发出来那种浑然天成的王者之气。回头看陈道明的康熙,尽管毁誉参半,毁者即便说那狗屁不是,誉者还认为其王霸之气发于骨髓之中,强劲得足以穿透荧屏,这就是说陈道明是用心在体验康熙的人生,尽管角色塑造还有诸多缺陷却还是“真”(我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对其康熙的近乎完美的评价似乎确有煽情偏高之处),陈宝国却只是一直在试图用心靠拢汉武的心,但最终还是没能靠拢,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陈宝国自己说,演汉武对于他而言是一次折磨。这个说法其实有些好笑,因为这固然说明了他的敬业精神,但也描绘出了他面对这个角色的找不着北,如果演一个角色要让演员觉得是一种折磨而不是甘之如饴的话,那演员和角色的神合就得打个大问号了。这就好比考研背政治的时候死记硬背和理解记忆的关系一样。

      我们同样比较陈宝国和唐国强的帝王戏,唐国强的雍正,其阴狠隐忍,那真是把魂都绘出来了。其实陈宝国唐国强在表演水准上大致是同档,而汉武和雍正在艺术上的差距,只能说明陈宝国的古代帝王戏确实不行。

      

      陈宝国表演环节中台词这一环也不怎么行。台词一般来说分戏剧腔和生活腔。戏剧腔最好的是陈道明葛优李保田。陈道明如《康熙王朝》之抑扬顿挫恢宏大气,葛优如《霸王别姬》《天下无贼》之富贵典雅,李保田的古装戏《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断句与接续很有舞台味道。上述几个在时装戏中的台词又没有戏剧腔,如陈道明的《围城》《一地鸡毛》《中国式离婚》,葛优的《活着》《卡拉是条狗》,李保田的《有话好好说》,显示出深厚的演艺素养与扎实的台词功底。不过戏剧腔和生活腔也没有一个演员能180度的绝对区分,陈道明的某些现代戏,拿腔拿调的痕迹也还有,李保田的断句某些时候也有些泛滥,葛优的黎叔某几句台词拿捏得也有些过,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那句。但毕竟这几位是国内演员中少有的能融合两个截然不同的台词风格的演员。大部分演员根本就分别不开来。像香港演员由于地域语言因素就处于天生劣势。你叫梁朝伟刘德华演个帝王试试,可笑吴宇森还要周润发演刘备。

      闲话不表。陈宝国是属于京津语言太过束缚的那种演员,用普通话演绎的时装剧很苍白,只有《大宅门》那种北京方言剧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优势,一个拉长的“嗯哼……”也能被他整个九曲十转,满含京剧的神韵。

      除去其时装剧台词的薄弱,陈宝国戏剧腔的台词弱势在汉武一剧中暴露无遗,那拿腔拿调才叫一个别扭啊。他要在台词中强调什么内容的话清一色是故意托长的尾音,似乎只有这一招,不出白景琦的影子,运用戏剧腔的抑扬顿挫精妙入微之处不及陈道明之康熙远矣。所谓“戏剧腔”,指台词特别注重抑扬顿挫。皇帝到底怎样说话,是个什么腔调,现在的人不得而知。是不是皇帝“威严”,说话就一定得非常之抑扬顿挫?谁也不知道。之所以强调戏剧腔一方面或许因为古代剧与舞台戏接近,大众从心理上默默认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许因为话剧乃至一切戏剧的特色与强项在于台词表现力,而古装戏特别是这类宫闱戏在表演的其他元素如服装器物等道具的设置上相对较弱,就特别需要借助于台词表现力。所以古代戏是最考演员台词功力的。不要以为刘烨在《血色浪漫》和夏雨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台词有多牛,那种语调北京人都会,真正难得的是陈道明的康熙一类古代帝王戏中的台词,首先其对白必须盎有古味,不能像什么《大明宫词》中的对白搞得全像莎士比亚一样,其次其抑扬顿挫断句接续等等技术细节真的很考内功。

      另外提一点,《汉武大帝》里,导演胡玫在服饰器具上可说下了帝王戏至今最大的功夫,偏偏语言上有十足的败笔!首先是太过现代,有一集两个人对话把什么“离婚”都说出来了,害得我差点没有把年夜饭吐出来!第二是台词风格驳杂,剧中大部分演员是标准的普通话,主演归亚蕾和焦晃也都是标准的普通话,偏偏陈宝国故意强调的京腔和张世那蹩脚的台语听得我大倒胃口。要知道当时都城是长安,你要突出方言也该是陕西话吧?否则就该统一成普通话。

      

      演技比较是个老生常谈又老谈不好的问题,能不能比?我认为是可以的。

      第一,从角色层次上看有如下三个层次:首先是角色深度,能让所演那个角色活起来是个根本原则,演员功力有多深厚就看你能让角色有几分活色生香,在此基础上再看角色广度,再看广度基础上的角色跨度。

      第二,单纯从技法上看的话,那就要看“细腻度”,包括眼神、台词、肢体语言,即俗话说“浑身都是戏”;对节奏的把握与控制,戏感的持续与流动,角色的瞬间爆发力;对道具设置的用心等等。

      这个话题太大,我改天开专帖介绍。今天只把初步研究结果做一公示:

      武力比较院士级大家煮酒正熟先生评比三国武力曾用龙、象、狮、虎、豹等几档,非常科学,我引一下部分结论(稍作修改,使得更合己意,先生恕罪则个):

      龙级武将:吕布。

      象级武将:赵云、关羽、马超。

      狮级武将:张飞、颜良、典韦、许褚。

      注:不同级数武将,认为武力差值明显;同档武将,武力差值微弱。

      COPY一下,我的初步研究结论就是:

      龙级演员:李保田。

      象级演员:陈道明、姜文、葛优。

      狮级演员:王志文、陈宝国、唐国强、张国立。

      评比的具体分析,恕在下今天不谈了,请各位关注在下下一帖:

      《中国大陆当前一线演员演技之比较》

      谢谢各位。

    元宝推荐:雪个,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