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Alarm的遭遇看“彭宇案”“交法76条”是如何出炉的 -- 黑岛人

共:💬186 🌺1125 🌵18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在这件事情上我支持猪头笨笨网友的观点

      虽然我不赞同他的态度。问题的关键是Alarm给出了明确对赌的条件,而且在很长时间内大家都认为是他赢了。现在既然输了,认个错就完了。但是如果坚持不认错,那么被非议也是正常的。不过我坚决反对人身攻击,道理说明白就行了。

      • 家园 明确的对赌,不验证数据,就胜出?闹钟输给国务院定新标准?

        闹钟说的,是下水道的油变成2、300万吨的食用油,被大家吃下肚----今天格林案,说明这点了?

        哦,只要用过的油就是“地沟油”?

        ----抱歉,我不承认。

        按这个逻辑,肯德基开门的第1根鸡腿算“国标合格”,第2根....第50根的时候,也许合格...到了100根鸡大腿,油还没换,不算地沟油?

        也许99根的时候,按“肯德基的标准”,人家应该把油换了----问题是,一时不慎,业务比较忙,又多炸了第100支,这支,以及和它一起端上来的,算不算“地沟油炸出来的肯德鸡”?

        你中午吃饭,面对人家不知炸了多少锅的鸡腿,你认为这快餐行业,有多少家不算地沟油的?

        格林案的地沟油原料,要6000收购,成品拿去化验花了3个月----这是在三鹿案发生后,国家实验室连正常油与“地沟油”都分辨不出?

        格林的老板该死,批发转售的私企该死,没人在乎。

        那些宣称有2、300万吨“厕所下水道掏出来的油进了餐桌”,这些记者不该死?

        为了抓眼球,哗众取宠,有人觉得刺激----等哪天,像英国媒体窃听几岁失踪女孩手机,甚至清除留言干扰破案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像港台狗仔队那样,暴露隐私,把漏光照片、乱伦细节发得满街都是,这对谁有好处?

        英国的少年犯那么多,台湾的少年黑帮,香港的少女卖淫...这些玩意,跟无良的媒体没关系?

        • 家园 Alarm的对赌条件是

          “地沟油”风波背后实际上是利益之争,和食品安全无关

          链接出处

          现在“国务院部署全国严打地沟油犯罪专项行动”已经证明,之前的“地沟油”风波,无论按何种理解,均与食品安全相关。至此,Alarm的断言已被证伪。您认为呢?

          • 家园 你看看我下面引的报道,再对比两年来新闻报道的侧重,闹钟总

            结的观点,并无大碍。

            “严刑峻法杀无赦、倾家荡产一场空”

            年初人大委员,打黑英雄王立军的立法建议,这个一劳永逸,用法律固化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程序,震慑以身试法者的利剑,为何被媒体漠视?

            下水道的地沟油,伴随粪便的恶臭油脂,被回收后,进入食品行业,甚至直接进入临街小摊的餐桌,农村市场的廉价糕点饼干业,为何这种10年前就上央视”焦点访谈“的大丑闻,怎么无法禁绝,反倒愈演愈烈,遍布全国?

            我所说的地沟油,是真正的地沟出来的,伴有垃圾粪便的油脂,稍加提炼,就被食品加工业使用,最后堂而皇之,进入食品零售业,进入超市,进入千家万户的”真正地沟油“。

            格林生物能源案 却未必是这种油。

            在各地农村,经常能在小店,看见便宜到无法相信的糕点饼干,特别是油炸糕点,敢买的顾客都在纳闷,怎么”辣的耗的“?

            难道坏了,可是没有霉变迹象?

            一斤这种糕点,也许比一斤米还便宜,大家当然要怀疑,为何这么便宜?!

            今天,人人知道----地沟油做的。

            但农民不爱多事,察觉顶多退款,至今,这种食品仍然遍布城乡廉价小店。

            同样是众所周知的地沟油丑闻,为何新闻报道从不出现农村的地沟油零售食品?

            为何今年的焦点在生物柴油业?

            地沟油,如果再利用,仅仅生物柴油一条路?

            最早报道,鼓噪的学者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据说是从事生物柴油行业的翘楚----在爆猛料的同时,要求政府把地沟油收集起来,免费送给他用,并且垄断的用,打垮敢私自掏下水道的。

            这种高见,相信全国为数巨大的生物柴油企业,无不雀跃,纷纷附和。

            闹钟对此表示怀疑,发文”地沟油”风波背后实际上是利益之争,和食品安全无关 [ Alarm ] ,难道真的错?

            明明火烧眉毛,火都把房子烧冒烟了,还有人在说,救火的关键,在于,让防火材料厂垄断供应家具业、建筑业的原料!

            当然,如果人类社会把所有的可燃物从生活剔除,火灾,的确万年难遇,问题是,至于吗?

            补贴生物柴油厂,似乎是最近媒体给出的光明大道,且是惟一一条光明大道!

            我们都是社会主义红旗下长大的,都很熟悉,这种补贴的历史,以及未来----一种吃补贴的行业,永远在吃补贴,软骨头,几百年也硬不起来。

            有了补贴,还有人进行技术革新吗?

            何必呢?

            技术进步了,补贴不没了!

            地沟油全被柴油厂收购了吗?

            做梦!

            中国幅员辽阔,农村、偏远地区的地沟油,还是去哪?

            暴利之下,餐桌!

            生物柴油厂再多,会有生物燃料电厂建的多?

            今天农村的秸秆,都进了电厂的锅炉?

            如果真的要整治下水道的地沟油,重点应放在食品加工业,全国食品加工企业无数,无论走在哪来,遍地是塑料封装,油呼呼的食品----即使下水道来的地沟油制作,谁吃得出?!

            辣味麻味各种味,早遮盖了油的异味。

            假如用下水道的地沟油做辅料,制成鸡精、调味料、方便面里的油包,有几个人吃得出?!

            ----现在焦点反倒是地沟油变成老百姓炒菜的食物油,老百姓都味觉失常?

            焦点对准生物柴油企业----谁在炼制下水道的地沟油

            手工作坊!

            生物柴油企业在干吗?

            不造柴油(挣钱少)收购地沟油,制造饲料油。

            但有个特殊的典型:格林生物能源!

            这个企业居然能把下水道的玩意,卖给老百姓去炒菜!

            ----如此,忽悠国家补贴生物柴油行业,补贴至少,要超过制造地沟油的暴利!

            ----有这么拿舆论忽悠和绑架的吗?

            机械行业完全可以学习,制作钢管的补贴,至少要超过制造枪管的暴利,,假如国家不给补贴,那市面上手工黑枪完全不可能禁绝

            犯法,自然有法律惩治,拿食品安全,危害全社会,自然有法律严惩----力度不够,禁不绝,人大修法,”“严刑峻法杀无赦、倾家荡产一场空” 。

            连罗斯福总统都吃到老鼠肉的香肠,今天的美国疯牛难道禁绝了?

            我们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只要敢以身试法的,无不碎尸万段,故意犯罪的,就会迅速减少。

            从厕所下水道来”的地沟油一直在上餐桌,但不是以格林案哪种,零售给老百姓,而是----进入食品加工业,用于烹炸食物,或者,作为辅料,进入调味品、各种添加剂。

            与台湾的膨化剂丑闻何其相似!

            有方便隐秘的渠道,把恶臭异味的地沟油变成花生米、炒货,顺着全国零售小食品渠道天量发货----为何冒险花高成本,把下水道的油弄得清亮无味外观正常,进入粮油市场,卖给市民?

            再怎么高科技,炒个菜,谁吃不出?

            除非是厨房二手油,经再提纯,通过正常的粮油企业,“正常的”卖给“正牌的”食品加工业----那些企业,买到廉价油,进行食品加工。

            但这些企业,“本意”可能仅仅是捞点便宜油,假如这个“食物油“色香味异常,也未必敢买。

            所以,那个粮油销售企业,1吨油才挣200块!

            真的零售给市民,经手者会赚这么点?

            “地沟油”炸麻花、江米条、素丸子

            外链出处

            焦点访谈:“地沟油”流向哪里 2002年11月20日,北京市工商局通州分局执法检查队在通州区黄瓜园村发现,安徽省凤台县来京的无业人员刘式超、马修正在租来的民房里非法炼制地沟油,并用炼好的油炸麻花、江米条、素丸子。工商人员收缴了现场的地沟油、食品和经营工具。经卫生部门化验,不法分子炼制的地沟油中,酸价高达110,是正常食品油酸价的27倍,人食用后将诱发多种疾病甚至致癌。

            记者在工商部门对当事人的笔录上发现,这两家非法加工点炼制地沟油的原料,是来自北京市的一些饭店和烤鸭店的废弃油脂。

            2002 地沟油调料

            外链出处

            某油脂化工厂自2002年起将回收的废弃油脂(俗称“地沟油”)标注为“食品油”销售。某市卫生局发现违法行为后,委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涉案地沟油的危害性进行鉴定。2004年1月,该中心出具了“地沟油对人体有毒有害,如作为食用油,可能导致严重的食源性疾患”的鉴定意见。

            2004年2月,卫生局将该案移送司法机关。2004年11月,法院作出刑事判决,认定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间,化工厂负责人戴某明知该企业购入的非食品油有毒、有害,仍将其销售给某调味厂经营者林某用于加工、生产调味品,销售金额共计184846元;故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戴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十万元。戴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结果。

            地沟油炸豆瓣和花生米外链出处

            近来,呼市发生“地沟油”流入食品市场的案件不断发生。不久前,呼市赛汉区防疫站查获了一起用地沟油炸豆瓣和花生米的事件。呼市赛汉区防疫站的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河北人王某在东五里营村租了一间民房,炸大豆瓣和花生米出售。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时,对上面还飘着死苍蝇的油进行化验,证实确系“地沟油”。执法人员现场没收并销毁了己炸好的大豆和花生米各25公斤,并对现场查获的100多斤“地沟油”进行了销毁,同时对业主罚款5000元。

            整治禁绝地沟油,只有城乡一体,全国范围的卫生、环保、工商、公安...乃至城管、街道、环卫保洁工人,全部有举报、查处、监督的责任,才可能一举扫清。

            当然,前提一条,最关键的是立法,让敢于把地沟油流入食品业的严刑峻法杀无赦、倾家荡产一场空

            • 家园 你说的那些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并不能推翻我的结论呀。

              “从厕所下水道来”的地沟油一直在上餐桌,但不是以格林案哪种,零售给老百姓,而是----进入食品加工业,用于烹炸食物,或者,作为辅料,进入调味品、各种添加剂。

              说明地沟油确实与食品安全相关,而且比一般人想象的危害还要大。

              而闹钟的结论是:“地沟油”风波,与食品安全无关,他这个结论误导了许多人。至于利益集团在里面浑水摸鱼,我们当然也需要擦亮眼睛,并且在各种场合发出我们的声音。但这和闹钟的结论是两回事。如果闹钟的表述是:“地沟油”风波,确实与食品安全有关,但是有利益集团在借题发挥,反而使“地沟油”的真正危害没有暴露出来。这样说的话,就能把事情说清楚,也不至于误导这么多的人。

    • 家园 以新华社通稿为准

      你应该到公安部和高法的信访办去递交申诉材料。

      • 家园 我发觉要和你这样篡改原意,上纲上线的人没法交谈。恕不奉陪

        我说公安部有冤假错案,你说

        公安部是错案

        黑岛人说交通法76条是恶法,你说

        交通法是恶法

        换点新鲜的行不行?

    • 家园 在这件事上Alarm可不一定错了。

      尤其是看了9月16号的地沟油追踪新闻之后。

      还是那句话,我决不相信格林的黑科技能以有利可图的低廉价格把从下水道回收的地沟油整成能让人吃不出来问题的油。

      即使是警方说地沟油经过处理能入口,我也不会相信警方所说的地沟油就是那个何东平指的地沟油。警方作背书又怎么样?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东西不会因为警方作背书就变成符合实际情况,更不用说警方也出过不少冤假错案,莫非这些冤假错案警方没背书?

      有过化学水处理经验的人都清楚,油是很难处理的。一般的工业废水处理,我肯定能处理成能入口的纯净水,如果不考虑成本的话,但成本太高,不会有人真这么做,最多也就是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就行了。一旦牵扯到油,我这块就没法做了,只能另找他人来设计处理,据我所知,也不过就是简单分离分别回收。

      现在处理从下水道中回收的地沟油,麻烦的地方多着呢。混进的杂质要处理,动物油和植物油要分开,臭味要处理,溶解在油里的某些有机物也要处理,过度氧化还要还原,就算能处理,也不可能便宜的下来,还不如直接去买新油,怎么看都不可能有格林那种黑科技。

      另外,许多人觉得经处理的地沟油看起来比较清亮,入口就肯定没问题。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看起来比较清亮最多也就是把混进的杂质沉淀了,离能入口还差得远呢,更不用说入口之后感觉不出问题。

      这个地沟油的问题现在总说纷纭,我希望当尘埃落定的时候,当事实证明某些说他人应有良好风度认错的人错了的时候,这些人能够有他自己宣称的那种风度,而不是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一切向前看嘛。

      • 家园 警方有什么动机搞这种冤假错案?

        证据也是不少,格林公司造生物柴油的设备都没在用,

        后面的买家也抓到了。警方搞这么个'冤假错案'有意义吗?

        现在处理从下水道中回收的地沟油,麻烦的地方多着呢。混进的杂质要处理,动物油和植物油要分开,臭味要处理,溶解在油里的某些有机物也要处理,过度氧化还要还原,就算能处理,也不可能便宜的下来,还不如直接去买新油,怎么看都不可能有格林那种黑科技。

        造假还要分开动植物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