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史有感(刘鹗) -- texasredneck

共:💬5 🌺47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史有感(刘鹗)

    读史有感(刘鹗)

    《老残游记》被认为是一本奇书,作者刘鹗(1857-1909)的文学造诣非常之高,写人写景都是超一流,见识也过人,远非一般文人能比。胡适的评价是“《老殘遊記》最擅长的是描写的技术,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语烂调,总想镕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望这点上,这部书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这本书有些奇特,典型的游记,结构松散,没有一个主线情节,其实不能算小说。里面有一个侦探故事,大概是讲有人被毒死了,县太爷要政绩,毒打屈招。被冤人的家人按照老套路送钱,谁知县太爷是一个清官,反而成了罪证。因此作者得到了一个结论:

    清官比贪官更要祸害老百姓。

    这个结论恐怕在好多人看来有点匪夷所思,我来作一点自己的解释:所谓贪官就是收钱,“好”贪官就是收了钱给你办事,价格也还公道,你有能力把这计入成本。那种直接要谋财害命的当然不是“好“贪官,朝廷也是要管的。实际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想先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过去中国那种计划经济下,贪污实际上是一件没有意思的事情。原因非常简单,物质都是计划控制下给你的,你有多的钱没有什么用,不能买房子,车子,甚至不能多吃,到处得要粮票,二奶更不可能,到处都是革命群众雪亮的眼睛。

    当然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但是那种动力是是和现在不能比的。正常的动力应该是去革命,做官,那才是真正叫做出人头地,能有车子,房子。我发现那些说那个时代好的人,其实是真正完全不懂那个时代是什么样子。

    我曾经看过一个经济学家的文章,他认为在商品市场经济中,不公平是比腐化更有害的。大概的意思是这样:如果每个生产者都用利润百分之十的钱行贿,大家都这样,只当是税收而进入成本,问题不大。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有人因为擅长关系而只需百分之五,这就不行了,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那么他的产品可能不好而仍然有市场,这就阻碍了进步。更一步说,那么人就会把精力放在关系上,而不是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更绝对一些,如果是国营,或者是权势获得了垄断,那简直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所以说腐化之所以不对是因为必然会形成不公平,而公平竞争却是商品市场经济有优势的核心,不公平是不可能将资源配置优化的。

    当然,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几年前有个经济学家就是因为研究市场经济下的不公平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奖,比如说,你到车行买车,你和销售员之间就是典型的不公平,他对车和市场比你肯定要知道得多,有理由认为他对人买东西的心理也比你懂得多,这种信息上的不平等几乎处存在所有的商业活动中,没有办法消除。他的研究打破了那种市场充分化就可以做到公平的理论。

    当然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为就是要尽量保证公平,大家看有没有道理。

    换到现在,可以这样讲:政府要拆迁你的房子,你也去送钱,结果被以行贿罪被抓。送钱自然是心痛,但比拆房子要好,可以理解为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里生存的一种成本。送钱当然不对,明文禁止,但是你很聪明,知道潜规则,你过去送过,看到别人也在送,那个管用。

    然而非常不幸,你碰到了一个清官,那官不要钱,要政绩,要提拔,要杀一儆百,于是你的房子不但没有了,人也进了监狱。那么你会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呢?

    此书的风景描写也极有名气,我印象最深的是冰封黄河的那一段,那个寒冷,寂寥一下子就沁入骨中。我经常去看过壶口的冰瀑,不觉得什么,但深冬的黄河却让我感到那个描写真得其神,是难得的好文章。

    奇文自然有奇人,“刘鹗的《鐵雲藏龜》是第一部甲骨文集录,奠定了后来甲骨文研究基础”《维基百科》。他还治理过黄河,写过这方面的书,有人评价他在理论,实践上都很有一套。后来他又去办实业,结果倒了大霉,倒霉的原因据说就是因为这一本书。

    当时的权臣刚毅认为这一本中的清官是在影射自己,抓住刘鹗从俄军处贱价购买太仓粮转卖给居民,赈北京饥困,劾以私售仓粟,被控以汉奸罪名,后来被流放到新疆,次年死在那里。

    这里可以找到几个关键词:影射,投机倒把,汉奸。历史喜欢重复,可见共产党的发明真是不多。

    不知为什么刚毅不喜欢别人说他是清官,也不知刘鹗是不是因为是清官而不敢送。不过倒是符合他原来书中的理论。

    总觉得此人有些可惜,生错了时代,要是在现在的美国,恐怕是个巴菲特式的人物;如果在现在的中国,像他这样能把贪官,清官参悟得如此明白的人,也一定是大有作为,只是不能写什么书,要明白闷声发大财。

    但是还是有点难,这样才华过人的家伙,难免会有点恃才自傲,喜欢指点江山,惹人讨厌。不过话说回来,几万年以后,又有谁还能记住过去的富翁,但这本书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恐怕不会被人忘记。

    此人非常有意思,他对当时的清朝政府肯定是不感冒,但同时对清朝的最大敌人孙中山更是非常厌恶,“小说是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象征性图解。他把当时腐败的中国比作一艘漂浮在海上行将被风浪所吞没的破旧帆船。船上有几种人:一种是以船主为首的掌舵管帆的人,影指当时上层的封建统治集团。作者认为他们“并未曾错”,只是因为是走“太平洋”的,只会过太平日子,不意遇上 了风浪,所以毛了手脚,加上未曾预备方针,遇了阴天,日月星辰都被云气遮了,所以就没有依傍。再一种人是乘客中鼓动造反的人,比喻当时的革命派,污蔑他们 都是些“只管自己敛钱,叫别人流血”的“英雄”。宣扬如果依了他们,“这船覆得更快了”。还有一些肆意搜刮乘客的“下等水手”,则是指那些不顾封建王朝大 局、恣意为非作恶的统治阶级爪牙。作者对他们也很反感,视为罪人。究竟怎样才能挽救这只行将覆灭的大船呢?作者认为:唯一的办法是给它送去一个“最准的” 外国方向盘,即采取一些西方文明而修补残破的国家。”《百度百科》

    他基本的想法是要靠实业来救国,“他认为当时“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各国以盘剥为宗,朝廷以□削为事,民不堪矣。民困则思乱”(给黄葆年的信)。他要求澄清吏治,反对“苛政扰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在西方文明潮水般涌入的情况下,他开出的“扶衰振敝”的药方是,借用外国资本兴办实业,筑路开矿,使民众摆脱贫困,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他在给罗振玉的信中说:“晋矿开则民得养,而国可富也。国无素蓄,不如任欧人开之,我严定其制,令三十年而全矿路归我。如是,则彼之利在一时,而我之利在百世矣。””《百度百科》

    看到没有,他要是活在现在,可能就是引进外资的模范人物。信奉实业的人不会喜欢革命,打起仗来哪里还会有什么实业。

    其实这种想法在当时是一股潮流,叫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看看今天的中国不禁有些感叹,绕了一大圈还是又回来了,不过是连“中学”的体都弄得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都是舶来品。

    也不知道不用革命来折腾这一场是不是会好一些,历史不接受假设。

    不过人就是人,性格就是性格,我以为他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身后的名气而去得罪权贵,他好像不是那么傻,只是改不了文人喜欢说的毛病,却忘记了在一个专制的国家里,乱说是要惹祸的,杀身之祸。

    就像鲁迅所说:“摘發所謂清官之可恨,或尤甚於贓官,言人所未嘗言,雖作者亦甚自喜。”

    再来看刚毅的关键词: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刚毅积极主战,受到慈禧的赏识,遂进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毓贤入北京向大学士刚毅等亲贵,力荐拳民可用,为义和团事件的先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坚持反对戊戌变法,甚至主张废黜光绪帝,升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成为慈禧亲信之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中央政府解决财政困难,赴南方各省督办税务,其间多有搜刮各地的行为,一时舆论哗然,称其为“搜刮大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进入北京时,刚毅、载漪等人出于极端的排外心理,主张招抚义和团,希望能利用义和团的“仙术”达到“扶清灭洋”的效果。6月,刚毅和赵舒翘等前往良乡、涿州一带察看义和团虚实,回朝后报告“其术可用”,遂同载勋被任命为统率义和团大臣,率领义和团同八国联军开战。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刚毅随同慈禧太后“西狩”(西逃),途中病死于山西侯马镇。”《维基百科》

    这里我还补充一条,有的资料上说他是平反杨乃武和葛毕氏案(杨乃武和小白菜案)的关键人物之一。

    西方因为义和团泛杀无辜而把他列为战犯,但人已经死了,最后清政府追夺了他的官职(有些不懂人死了还怎么追夺,估计是像撤销悼词,取消家属老干部待遇一类),还抄了他的家,但是,没有钱财,家里寒酸得很。有人说那是他会伪装,把钱藏得好,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实在是有些牵强附会。

    我想总的说来,是一个清官,要知道他可是为了国家在搜刮。

    真实的历史绝非非黑即白,此人有没有误国,有没有祸害老百姓,大家可以自己作结论。

    通宝推:泉畔人家,李寒秋,
    • 家园 刘鹗是额得偶像

      老残游记,一本奇书。当年我看了网络本,惊为天人,恭恭敬敬请了本纸书回来。里面流露出士大夫的人生哲学,哪怕女子都有的魏晋风度,令人神往!

      • 家园 看了你的话,第一次读老蚕邮寄

        老蚕真是个明白人呀!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 家园 贪其实是人的本性

      贪婪而做事的人,至少还有良心。官就怕没有一点心。

    • 家园 关键在于到处都是革命群众雪亮的眼睛

      "那就是在过去中国那种计划经济下,贪污实际上是一件没有意思的事情。原因非常简单,物质都是计划控制下给你的,你有多的钱没有什么用,不能买房子,车子,甚至不能多吃,到处得要粮票,二奶更不可能,到处都是革命群众雪亮的眼睛。"

      现在要是放开,即使是市场经济,贪官也会惴惴不安的

      另外过去自由市场一直公开存在,包括文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